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面定量注水技术是针对油田注水压力波动与油田开发后期注水井点调整,原配水间设计注水能力不能满足现阶段油主水开发的需要而研制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以注水量不受注水压力波动影响为前提,克服了井下偏心配水器调配工作量大,调配难度大,单层配水量精度低等问题,实现了地面注水井串联和互不干扰注水的目的。现场测试数据表明,其注水量误差小于等于5%,能够满足油田注水开发的需要,降低了分注井投捞测试费用,因此,发展和应用地面定量注水工艺,对实现注水管线串联与地面分注,减少投转注工程项目的投资,确保油田均匀,稳定注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油田注水开发中常规注水井测调技术工序繁琐、测调效率低、控制精度低,为此应用了测调联动分层注水工艺。测调联动分层注水工艺由地面控制系统根据井下仪器测得的流量数据控制调节分层注水量,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实现了分层注水量的连续调配,可缩短测调周期,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资料精度。从青海油田现场24口井92层组偏心分注测调联动测试的应用来看,该项技术对于长井段多层精细分层注水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注水井组对比测试在注水方案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长辉  陈青 《钻采工艺》2008,31(2):71-73
双河油田V上油组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油层水淹十分严重,必须提高注水效率,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必须准确评价注水效果。根据注水井组对比测试评价注水效果,分析注采井对应关系。通过对V上油组7个注水井组对比测试结果分析,认为V上油组注水主要有能量存在亏空和注水见效不均匀两种情况,在下一步注水方案调整中采取相应的措施:V上油组V1,V8,V9,V10小层的注水强度应有所增加,V6小层向下调整,对于渗流能力较差的小层应采取酸化工艺。  相似文献   

4.
坪北油套分注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常规分层注水工艺普遍存在封隔器密封有效期短、注水管柱蠕动、投捞测试成功率不高、分层计量不准等问题,特别是对斜井、小排量的分层注水工艺难题进行了攻关,研制出了油套分注工艺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一级两层分层注水问题,提高了分层注水有效率,使地质配注方案得以准确有效的实施,对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控水稳油、维持油田稳产高产起到了良好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运用高效注水管柱工艺提高分层注水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乜冠祯  郭慧 《钻采工艺》2002,25(4):47-48,54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注水层间矛盾越来越突出,为确保有效注水,实现注水开发良性循环,采用高效支撑式分层注水管柱,解决注水井中由于井深、高压、油层复杂等带来的分不开层、注水进水、投捞测试困难等问题。并在应用过程中逐步加以改进完善,使得油藏注采系统趋于平衡。该工艺的实施,为有效缓解注水层间矛盾,提高对应油层的开发效果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百口泉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要求注水井采用细分层精细注水工艺以缓解层间矛盾。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中心投捞测试、流量计准确计量各分注层段注入水量的注水井分层注水新工艺,该工艺具有投捞测试方便,分注层段注入量能连续准确计量等特点,在百口泉油田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防聚合物返吐分层注水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河南油田注聚转后续水驱分层注水井中聚合物返吐造成无法测试、堵塞偏心 ,甚至堵塞油管 ,严重影响注水效果的难题 ,研制了一种防聚合物返吐分层注水新技术。重点介绍了防聚合物返吐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该项工艺技术在现场已实施 6口井 ,成功率达 10 0 % ,有效地解决了注聚转后续水驱井中聚合物返吐造成的测试难、严重影响注水效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集中注水工艺将注水站建在联合或转油站内,站外系统均为高压和网,源水经过配水阀组调节分配后输至注水井口。集中注水工艺中,注水泵排量大,数量少并集中建设,所带井数多。分散注水工艺将水质处理部分建在转油站内,转油站至注配站之间采用低压供水,注配站采用高压注水管线将源水输至注水井口。  相似文献   

9.
苏北腰滩、台兴油田属低渗透油藏,在纵向上渗透率级差大,分注层间压差在20 MPa以上,分注调配很难满足地质需要;偏心分注后期投捞测试难度大,调配工艺成功率较低;油套分注无法满足注水井洗井的需要,且该分注工艺会对套管造成一定的损害。通过对苏北油田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分层注水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苏北油田分层注水工艺下步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双管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在一个注水系统下对层间差异较大的2层实现有效分注,并减少流量波动对井口闸门及仪表的损害,开展了双管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研究。该工艺技术基本解决了胜利油田注水井广泛存在的分层调配难度大、分注率及层段合格率较低问题。井口安装电磁流量计和恒流调节器,既可减少测调工作量、保持流量恒定、实现稳定注水,又使测试工作直观、可视。该工艺施工成功率100%,层段合格率100%,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定向井分层注水工艺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定向井分层注水的现状,对定向井分注工具和分注管柱进行了研制和合理配置。在分注管柱中使用JSY341-115斜井封隔器和液力扶正器,解决了常规封隔器在斜井和水平井段中封隔器坐封胶筒不居中的技术难题;配水器的水嘴投捞采用液力投捞原理,解决了配水器在定向井中应用水嘴投捞难的技术难题;分注管柱实施锚定或支撑到人工井底,克服了管柱因注水压力不平稳等原因造成的管柱蠕动现象;分层测试实现了实际工况各单层分测:即测分层注入量和分层压力。  相似文献   

12.
祝井岗  乔莉 《石油机械》1998,26(5):34-34,55
针对采用Y341封隔器分层注水作业传统工艺投捞水嘴成功率低的问题,设计研制了分层注水井用的暂堵活塞装置。装置由钢套、水嘴、弹簧、定位销和活塞等组成。暂堵活塞装置与Y341封隔器和偏心配水器配套进行分注作业时,可保证封隔器完全坐封,满足管柱试压要求,合格后不再打捞堵塞器而直接注水。工艺过程简单,劳动强度低。经现场地面及井下试验,成功率为100%。  相似文献   

13.
河南油田特高含水期分层注水配套工艺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河南油田特高含水期分层注水工艺的需要 ,研究配套了新型偏心分层注水技术和液力投捞分层注水技术 ,形成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多级高压分注、斜井分注、厚层细分注水系列化的分层注水配套工艺技术 ,基本满足了河南油田特高含水期不同井况分层注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分注井投捞调配困难、控水水嘴设定步骤复杂、封隔器有效期短等一系列问题,在对目前各种分注工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三层细分注水工艺管柱,其配套工具有井下三层分流器、K344高温高压封隔器、节流器、平衡式底球等。该管柱可实现一趟管柱逐层录取分层吸水资料;采用液力冲捞,无需钢丝绳和泵车,可用于斜井细分注水。该工艺具有调配效率高、水嘴尺寸设定简单准确、封隔器耐温耐压性能好、有效期长等优点。在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实施3口井,层段合格率达到了88.9%。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吞吐进入中后期,各储层之间矛盾日渐突出,储层之间的吸汽量不均,严重影响油藏的动用程度,主要表现在产油量下降、含水升高等方面,提出稠油分层注汽技术。稠油分层注汽技术是通过封隔器对互层状油层有效封隔,在纵向上划分出相对独立的注汽单元,以注汽装置对各生产单元单独作用,从而在注入阶段可以减少高低渗透层、新老层、油水层之间的干扰,充分发挥油层潜力,提高油层动用程度。该技术包括分层定量注汽技术、分层配汽技术、自动配汽技术,另外该技术针对一些特殊油井还研制了出砂井分层注汽技术和侧钻井分层注汽技术。  相似文献   

16.
厚油层液力投捞细分注水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常规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在厚层细分注水中的不足,开展了液力投捞细分注水工艺技术的研究。该技术采用液力投捞方式,一次投捞两级配水器芯子和5支井下电子流量计,可同时测试5层注水量、调配5层水嘴,测试调配效率高;通过管柱机械定位使封隔器在最小坐封段仅0.89m的距离上准确卡封,最小卡封距达1.8m,可实现连续的薄夹层和薄注入层的细分注水;管柱类型为井口悬挂式,不仅适合浅井细分注水,同样适合于深井、斜井细分注水。该技术已在现场试验应用15井次,工艺成功率和有效率达100%,达到了细分注水、测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福山油田流一段受油层埋藏深、井斜大、水质差、腐蚀结垢严重、层间矛盾突出等客观因素制约,常规分注技术存在投捞测配遇阻、测调效率不高、管柱有效期短等问题。优选出适用于不同油藏特征的同心双管、桥式偏心、桥式同心3种主要精细分注技术。对配套的封隔器洗井通道进行改进,可避免固相颗粒进入洗井通道,造成封隔器失效,提高了其在福山油田的技术适应性。同时对分注工艺管柱配套的水井双向锚的承载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在管柱蠕动载荷作用下,水井双向锚轴向最大位移为0.02 mm,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8.
萨尔图油田南二区东部140号断层以东地区葡I1-4油层,以多段多韵律和正韵律沉积为主,平均孔隙度30.0%,平均空气渗透率1 980×10-3μm2。水驱结束时该油层平均含水92%,采出程度39.5%。计划对该区块实施聚合物驱开采。以往经验认为,组合段塞调整注聚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流度控制作用。然而对组合注入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驱油效果、注入井分注时机、层段注入强度对开发效果有何影响却很少探讨。通过室内驱油实验,在聚驱的组合段塞注入不同时机(水驱空白阶段、含水下降阶段、含水稳定阶段、含水回升阶段)下调整注入强度实施分注以及在含水回升分注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注入强度,同时对比不分注实验,评价各方案驱油效果。实验表明:不实施分注时聚驱采收率在水驱基础上提高了19.07个百分点,而组合段塞注入时实施分注均能够在不分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驱油效果;空白水驱时实施分注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为26.55个百分点;随着分注时机的滞后采收率提高幅度增加值依次递减,分注时机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属于微裂缝发育,油藏埋深5 400~6 900 m,地层压力61.8MPa(5 600 m),地层温度120~140℃(5 600 m).随着油藏注水替油失效井的增多,需要通过分段注水来提高驱油效果与采收率.由于采用先期裸眼完井,在裸眼井段实施分段注水,普通裸眼封隔器等井下工具不能满足需要.针对这些问题,从方案优化、裸眼封隔器等井下工具优选、超深井管柱受力分析及优化设计、验封及投捞测配工艺技术研究和防腐防垢措施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超深碳酸盐岩油藏裸眼分层注水技术.2口井的现场试验均取得了成功,全井配注误差<10%,配注合格率>90%.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注入水在注水井系统中的运动规律,编制了注水井节点系统分析软件。通过笼统注水和分层注水两个实例,阐述了该软件的应用,指出了注水井节点系统分析方法是分析和管理注水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