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付丽媛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97-1797
尿崩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不足,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肾性尿崩症)而引起多尿、烦渴以及低密度尿为特征的临床证候群,是临床诊治较棘手的疑难病症。中医治疗该病的研究报道资料不多,亦无特效的治疗方药。孟澍江先生是江苏省名老中医,从医六十余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尿崩宁治疗尿崩症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垂体破坏法和破坏下丘脑视上核方法复制尿崩症模型。观察各组血浆抗利尿激素(AVP)水平,AVP采用放免法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所复制的尿崩症模型血浆AVP水平均明显低水正常组,尿崩宁可明显提高血浆AV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崩宁治疗尿崩症的作用机理与调节抗利尿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王日光  匡兆年 《光明中医》2011,26(4):803-803
尿崩症是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所致的疾病,临床以口渴、多尿为主要症状。目前虽有尿崩停、氯磺丙脲等药物治疗,但可发生水中毒或肝损害等副作用。尿崩症在中医中无特定的病名,《金匮要略》中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的记载,与尿崩症的症状相近,故一向把尿崩症归属"消渴"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李巧  万晓刚 《新中医》2020,52(16):44-45
正尿崩症是指由于下丘脑视上核或视旁核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引起肾小管对水重吸收障碍所致的一组以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现代医学通常以抗利尿激素类似物替代治疗,患者需要终身服药[2]。而在中医典籍中,与本病相类似的记录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  相似文献   

5.
正尿崩症是人体抗利尿激素(ADH)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AVP)不敏感,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其中以青壮年多见。笔者采用经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尿崩症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26岁。因"多尿多饮20年"于2016年7月26日收治入院。患者6岁起自觉排尿困难,随后家长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并发尿崩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丽娜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40-1741
颅脑损伤性尿崩症是由颅脑损伤致下丘脑受损引起的抗利尿激素缺乏,肾小管水重吸收功能障碍,而出现以多尿、烦渴与低比重尿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并发症,为临床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2006年7月~2008年8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并发尿崩症患者7例,经予以积极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小儿虚性尿崩症三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崩症以往所指者多限于脑垂体后叶或视丘下病变,使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缺乏,而引起水代謝失常所致的真性尿崩症。但临床上具有类似尿崩症多尿多饮症状之患儿并不少見,常不足引起一般医生的注意。据苏联文献记载,尿崩症之范圍并不限于真性尿崩症,其它尚包括由于精神因素、营养不良、严重腸炎、慢性疾病等使生化代謝过程失常及神经調节紊乱所引起的尿崩症綜合病象——即虚性尿崩症,而两者的治疗也是完全不同的。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症状及治疗,在“內经”中早有記载,并按病情之程度及病理特点分上、中、下三  相似文献   

8.
金匮肾气丸合五苓散治疗尿崩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AVP)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以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所致,但部分病例无明显病因。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缺未能买到,后来诊。症见:神疲状态,面色无华,  相似文献   

9.
尿崩症是一难治病症,系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所致的疾病。西药虽有尿崩停、氯磺丙脲等药物治疗,但可发生水中毒或肝损害等副作用。自1957年以来已有用中医药治疗尿崩症的报道,至今40载。从历年资料分析,虽中医药治疗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但从未发现用西药替代疗法所发生的对垂体功能抑制或其它副作用,提示了中药治疗的优越性。今将近10年有关文献资料题录提供于下,并作一分析与述  相似文献   

10.
尿崩症 ,现代医学认为是下丘脑 -神经垂体部分病变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以烦渴多饮、多尿为主 ,其治疗效果不满意 ,往往容易复发。笔者在临证中采用肝肾同治法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7例中 ,男 2 0例 ,女 17例 ;年龄最小者 18岁 ,最大者 5 2岁 ,平均 43.2岁 ;病程最短者 1年半 ,最长者 6年 ,平均 2 .5 6年 ;有家族史者 10例 ,无家族史者而继发于病后者 9例 ,原因不明者 8例。经诊断性试验 ,完全性尿崩症 10例 ,部分性尿崩症 17例。1.2 诊断标准  (1)大量排尿 ,每…  相似文献   

11.
知柏地黄汤加味治验尿崩症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二医院吕世章,李文学,吕维东(152300)黑龙江省医药技工学校赵亚茹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减少,使尿在肾小管中不能被浓缩而致的,以多尿。多饮,尿比重减低...  相似文献   

12.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附1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对11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出现嗜睡6例,表情淡漠、呕吐5例。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断为SIADH。给予限水、激素替代、利尿及适当补钠治疗,均痊愈。结论 SIADH治疗的关键是明确诊断,应注意与CSWS和尿崩症相鉴别,治疗原则为限水、利尿、激素替代。  相似文献   

13.
补肾健脾法治疗中枢性尿崩症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樊蓥 《中医杂志》1990,31(10):33-35
中枢性尿崩症主要是由下丘脑及下丘脑-垂体束、垂体后叶受损害而引起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所致,属疑难疾病之一,随着近年来颅脑手术的发展,该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一般采用对症和激素替代疗法,而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刚报道极  相似文献   

14.
清上温下汤治疗小儿尿崩症医案1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妮  舒兰 《新中医》2021,53(4):220-221
尿崩症,所谓崩者如水渠破堤,尿液无法自制而大量泄下,其在中医中暂无特定病名,最早可从张仲景《金匮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的条文中了解,该条文描述的症状贴近尿崩症主症。现代医家可从有关消渴等证的论述中认识本病。其病机认为有阴虚燥热、气阴两伤、阴阳俱虚。其病变主要在肺、胃、肾,以肾为主[1]。现代医学所描述的尿崩症是人体抗利尿激素(ADH)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AVP)不敏感,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2]。西医主要采用加压素类、磺酰脲类等药物治疗,但用药复杂,且不良反应较多[3]。中医则通过辨证施治,标本兼顾,对尿崩症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认为,尿崩症是因下丘脑神经垂体机能减退,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近年来,笔者运用温阳利水法治疗尿崩症9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1病案举例 例1:栾某,男,19岁。半年前起,出现口渴多饮,尿量大增。曾被某市医院诊为“垂体性尿崩症”,用中西药物治疗40余日鲜效。刻诊:口干、多饮,溲频色清,以夜间为甚,最多时一夜饮水量及尿量达10000ml以上,以至无法安睡。头昏,尚能正常下地劳动,舌淡、苔薄白而干,脉缓。查尿比重在1.007~1.002之间。此乃湿邪困脾,牌失健运,水津失布。治宜温阳渗湿…  相似文献   

16.
正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不足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1]。笔者跟师期间,针灸治疗中枢性尿崩症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患者,女,59岁,2017年1月9日因"多饮多尿半年余,加重1周"初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小便次数增加,白天平均1h1次,夜尿4~5次,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于某医院经禁水加压素试验后诊断为中枢性  相似文献   

17.
<正>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ADH)或类样物质分泌增加或活性增强,从而引起尿钠排泄增多,尿渗透压明显升高,产生稀释性低钠血症的临床病理状态。本文报道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SIADH的临床病例,拓宽了难以纠正的低钠血症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尿崩症是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所致的疾病,目前虽有尿崩停、氯磺丙脲等药物治疗,但可发生水中毒或肝损害等副作用。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84例,通过历代资料分析发现没有西药替代疗法所能产生的对垂体功能的抑制及其它西药的副作用,提示了中药治疗的优越性。但中医药治疗是否系改善垂体后叶功能,改变ADH分泌不足的基本病理,还值得进一步探研。  相似文献   

19.
张晶 《四川中医》2002,20(7):4-5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损害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所致亦,亦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属于临床诊治较棘手的疑难病症,中医治疗该病的研究报道资料不多,亦无特效的治疗方药。总结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闫昭君副主任医师治疗该病的经验,从尿崩症中医证治思路出发,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理论原则,提出三点:(1)止渴不如储尿;(2)补肾不忘育肺;(3)治肝不忘柔肝。临床应用,疗效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尿崩症是因神經脑垂体机能减退、抗利尿素分泌过少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主要症状有多尿、失水、煩渴、多飲等表現。現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可分病因疗法和替代疗法两种,对于原因不明者全賴补充缺乏的抗利尿激素对症治疗,这种疗法的主要缺点是停药后容易复发,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