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面对大规模的流媒体直播应用,传统的C/S(Client/Server)模式遇到了大量并发服务的巨大压力,P2P技术作为最有潜力的解决方案成为研究的热点.P2P直播技术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P2P文件共享,到多播树,到多播网.目前P2P技术正在逐步进入商业运作.如何利用内网的上传带宽,加快流媒体数据的复制速度,减少结点与源结点的传输延时,保证结点之间的准同步播放,提供富媒体的业务等,仍然是P2P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相比目前的P2P流媒体分发算法,提出推送模式的P2P流媒体分发算法,结合了新数据块优先调度,能够利用处于防火墙内的结点的上传带宽,加快了流媒体数据复制的速度,进而减少缓冲的时间,并保证了结点之间的准同步回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网络下载技术(P2P,流媒体下载)及其基本工作原理。P2P改变了Internet现有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本文重点讨论了P2P模式下的流媒体技术下载。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和比较目前典型P2P流媒体系统之后,提出一种基于自治域的P2PStreaming系统.该系统考虑了网络的松散性,将网络根据对等结点的地理位置来划分成不同的自治域系统,在自治域系统内推选出一些能力比较强的结点称为强结点,由强结点构成系统的中继层,降低自治域内的通讯开销.并在网络拓扑构建过程中借鉴了非结构化P2P的Gnutella组网策略并对其进行改进设计,同时系统设计使用了合理的数据分派算法来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最优请求转发的Web服务器选择算法,引入Web服务器节点主动P2P故障检测反馈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Internet转发的负载平衡解决方案.仿真系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行且有效,能大大提高用户的访问效率.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结构化P2P系统不支持模糊搜索,针对结构化P2P系统的模糊搜索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P2P算法。为应用系统建立类别树,使用源自类别树的类别向量而非传统的二进制码标识结点和实体,将实体信息存储在类别相近的结点,形成按类别聚集的结点和实体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路由算法和结点发现算法,实现了模糊搜索功能。实验证明,算法具有较高的查全率。算法已在某服务计算平台中成功应用,该平台已通过验收并连续运行近一年。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题划分的有组织P2P搜索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一种基于主题划分的P2P搜索算法———主题覆盖网络搜索算法(TONS).TONS在有组织P2P网络基础上,将结点按主题组织成覆盖网络,使含有相似主题的结点链接在一起,因此可以根据内容将查询限定在P2P网络的局部范围内.通过在覆盖网络中随机添加一些长距离链接,使覆盖网络具有Small-World特性.TONS为有组织的P2P系统提供了一种能依据部分匹配、多关键词等复杂条件搜索结点数据对象的有效方法,与现有的有组织P2P系统相比,它可以将搜索的查全率提高74.7%,并减少P2P网络信息搜索的平均路径距离和平均消息数目.  相似文献   

7.
P2P技术引导着网络计算模式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偏移,可以更好地解决网络上的对等计算、协同工作、文件交换等大型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2P的多机通信机制,系统中各结点为逻辑环结构,结点动态的加入、退出,由邻接点对其请求进行响应,从而大大减少了网络通信量,并在此通信机制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算法.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资源发布和查询过程中的负载均衡策略.通过将超级结点的资源信息组织为 B+树,利用B+树中叶子结点的均衡性来实现超级结点的负载均衡.实验结果表明:在网络中资源发布数和查询数较多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在相对不降低搜索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重叠型 P2P 网络中超级结点负载不均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P2P已发展成为Internet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P2P自身对网络资源的过度占用和安全性等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P2P流量管理和控制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P2P流量预测与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P2P电子商务系统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务实的信誉计算算法.基于用户注册信息和所列商品进行评估,给出用户的初始信誉度,分析了影响用户信誉的因素,并对其进行量化计算,从而得到用户的动态信誉计算模型.经数据分析和实验仿真,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计算模型比现有的信任模型,能够明显提高交易的成功率和正确性,有效地应用于P2P电子商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新型P2P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资源在网络上的分布特性,以及集中式P2P和分布式P2P的特性,设计了集合二者优点的混合式P2P模型。  相似文献   

12.
赵新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8(18):4232-4236
研究了基于节点兴趣的非结构化P2P自动搜索的机制和算法。节点兴趣由节点所共享的文档的k-高频词向量描述。网络中的节点采用"拉"(pull)通信方式。节点不能把信息"推"(push)给其它节点,这样就保证了节点只会收到它想要的信息。系统中的节点根据用户提供的共享文档自动获知用户感兴趣的文档类型,并且自动和其它具有相似兴趣的节点组成一个覆盖网络。节点定期自动获取覆盖网络中其它节点共享的新文档信息,以方便用户查找和浏览新文档。并且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P2P的可扩展Web缓存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有P2P网络缓存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可扩展Web缓存方法, 系统原型包括胖节点和瘦节点,胖节点负责某一区域内所有节点的信息,它保存着该区域内所有节点的地址列表和节点所共享的缓存内容的索引.瘦节点可以和区域内的所有节点直接进行通信.实验表明,和现有的P2P网络缓存方法相比,该方法只需在每个节点上增加很低的开销就可以扩展节点,增加了容错性,且易于管理和易于发现节点.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改进的基于概率的Peer—to—Peer搜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等网络中如何快速地搜索到目标是对等网络研究的关键问题.针对现有无结构P2P系统的缺点,结合查询到目标对象的概率以及查询响应的时间,对原算法加以改进.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找到目标节点,而且网络带宽消耗低.  相似文献   

15.
P2P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为攻击者蔓延恶意内容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方式.因此,对于P2P网络而言,信任模型是非常必要的.提出的信任模型中,用户评价交易方并将其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然后和其他节点共享数据库中的信息.该模型还能够建立善意节点之间的信任,并且能够识别恶意节点.模拟实验表明,提出的信任模型在阻止P2P网络中恶意内容蔓延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且具有较好的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网络计算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目前引起广泛关注的新一代网络计算模式,即Web服务、P2P和网格计算,阐述了它们的体系结构,重点分析了它们的应用前景,即Web服务能够让用户直接获得所需要的服务结果,从而构造出个性化的、能适应业务变化并满足用户即时需求的网络应用;P2P能够实现空闲计算资源的共享;网格计算则能够在智能教育、机械、军事、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大数据实时流媒体传输(LRST)的QoS可控机制问题,根据现有的P2P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RTCP的P2P树算法模型LrstP2P.该模型依托于RTCP XR协议和最小树深算法,通过三层模型的动态算法,增强了新用户加入网络时对父节点选择的有效性,优化了用户通信过程中由于节点的随机性和网络拓扑的易变性的应对策略,改进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通过实验,证实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HitPeers conotitute a scal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P2P file sharing system in which all the data file can be shared. The center of HitPeers is the Category Tree (CT). CT collects the published information with category. It is flexible enough to let users customize their own local CT.Its hierarchy helps users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they desire most conveniently. To increase the robustness and retain the efficiency, HitPeers will divide the tree into disjoint parts. Every part is a subtree. Some special nodes named Onodes will take charge of the subtree and play the role of a service provider. HitPeers produce more and more Onodes to meet the service demands in the internet-scah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This paper will show the profile of the whole system.  相似文献   

19.
P2P技术通过改变人们经服务器中转交换文件的传统方式,达到了自由交换资源的目的。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在解决公网IP紧缺,确保网络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带来阻隔不同子网内用户之间直接通信的问题。为此一系列穿越NAT实现P2P通信的方案孕育而生。文章介绍了一种能够在两个NAT设备主机间建立直接TCP连接的方法,称为NatTrav。并且模拟真实环境将之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20.
P2P文件共享框架中激励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Peer-to-Peer(P2P)网络都假设每个用户能积极共享自己的资源,这导致了大量免费搭车者(Free rider)的出现。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贡献大小的接纳控制和资源分配结合使用的激励策略。为网络做出较多贡献的节点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可以预期整个网络的性能将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