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当心!你是下一个受骗者杞人有人敢说我从没有骗过人,但没有人敢说我从不被人骗。这是为什么?一方面是诈骗分子诡计多端,无孔不入,另一方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形式下都有自己的心理弱点,而这种心理弱点正是诈骗分子得逞的客观依据。当你的心理弱点被诈...  相似文献   

2.
正"我是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的职责就是为民代言……""群众选我当代表,我就要替他们说话。如果我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就不配当这个人大代表……""看着群众满面笑容地走在宽敞的柏油路上,看着路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脚步,还有他们看我时那心存感激的表情和会心的微笑,我的心被融化,我为我自己所做的一切  相似文献   

3.
挽歌(下)     
第二天上午,童洁还没起床,枕头边的手机电话就响起来,她急切地拿起。路真哥,你已经上火车了?我还没起床呢,我会照你说的办,路真哥你快点儿回来啊。   童洁吃过早饭正歪在病床上翻书,一个年轻女人走了进来。童洁放下书问,阿姨您找谁?   你就是童洁吧?   是啊,您认识我?   不认识,但我知道你,医院的人都知道你,你是他们的奇迹。   阿姨您坐,阿姨您真漂亮,我从没见过像您这么漂亮的人,您是不是演员?   女人微笑着摇摇头。童洁,你多大了?   18了。   家是哪儿的?怎么没有人陪你住院?   我家是平远县…  相似文献   

4.
学校领导要善于掌握每个教师的心理状况,才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才能心理交融,互相尊重,融洽相处,才能达到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的目的。本文试从教师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方面谈谈对教师心理状态的认识。一、从年龄特征上掌握教师的心理状态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或参加工作不久,往往处于眼高手低状态。比如听人家发言,觉得没水平,要自己发言又懒得开口;听人家上公开课,觉得差不多,要自己去上,又不知如何讲起。青年人,一般都有一股“世上无难事”的进取心。因此,他们最怕被人误解,被人瞧不起,他们的上进心、自尊心特别强。如果遇到了暂时不甚明了的问题,他们会偷偷地钻研,把问题弄清楚;如果被领导误解了,会带来很大的思想波动,非要讲清楚不可,此时,领导若是听不进去,抗逆心理立即产生;如果被人瞧不起,则会产生这样的心理,你瞧不起我,我还瞧不起你呢!  相似文献   

5.
来信一: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农村女孩,上大学后,看到有的同学能言善辩,而自己却只言片语,有时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真是又难过又着急。我很羡慕他们,也希望能够像他们那样自如地与人交往,可我自己找不到好的办法,你能救我怎么做吗?  相似文献   

6.
王恩平 《传承》2008,(18):74-75
儒学是我们民族的一份极其丰富、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的心理、习俗、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儒学中诸如"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中庸之道"等和谐思想,找出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契合点,以期用儒家和谐思想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人人做事离不开环境,生活离不开环境,谁都希望有个好环境。好环境是做事的重要条件,也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们对环境往往缺乏辩证的理解,认识的片面性又往往导致了自己破坏自己的环境。一个很重要的误区,就是把自身和环境绝对地割裂开来。这样思考的人,往往总是片面地、一个劲地埋怨环境,对自己没有半点检讨。他们还不懂得“自身也是环境”的道理。有人会不以为然地反驳道:环境是客观的,自身是主观的,你怎么把两者混在一起?是的,你说的很对,两者不能混淆。但如果我说的是在一定情况下环境和自身这两者之间的转化呢,…  相似文献   

8.
一、“自我”概述所谓“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包括对自己的生理、心理、行为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成分,是个体内心世界的统治力量,是联系个体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惟一纽带。因此,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心理的自我比真实的自我更重要。二、认识“自我”中学生在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错误的肯定”或“错误的否定”。由于他们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因此往往目标超越现实,对自己期望过高却又达不到,为此自卑…  相似文献   

9.
我是1972年入伍,1978年5月转业分配到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的。十多年来,一些和自己熟悉的,年龄相仿的,曾在一起工作过的同志,有的提升了,有的“下海”了,也有人曾给自己提供过多次调出的机会,但是我没有走,仍然在后勤工作的岗位上。为什么?因为自己多年在后勤工作实践中与职工们摸抓滚打在一块,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后勤工作很重要”。是的,后勤工作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有一大批为之工作和奋斗的人。很多后勤人在后勤战线上,默默无闻一辈子,不为人知。我处一些老职工,自…  相似文献   

10.
儒学是我们民族的一份极其丰富、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的心理、习俗、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儒学中诸如"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中庸之道"等和谐思想,找出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契合点,以期用儒家和谐思想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备课卡片     
如何理解心理承受力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心理承受力:一是狭义的角度,即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心理承受力与先天的神经特征有关。人的大脑神经系统的耐受性大小、强弱,以及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性是不同的。有的人耐性高、兴奋和抑制平衡,他们能够承受较大的刺激,心理承受力就强;反之则心理承受力弱。二是从广义的角度,心理承受力可以理解为个体对挫折、对苦难等非自我性环境信息的处理理性程度。因为,人在一定意义上是我向性的,即人总有自我肯定的倾向,总是自然地以自己的标准作为评价事物的依据。如果事物不以自己的标准来发展,就…  相似文献   

12.
从我推动实习生计划的第天起,就有很多人在质疑我们这样做是否值得?甚至说,公司不也经常猎取别人培养的人才么?每当这时,我总是对他们解释说:企业自己培养的员工对企业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可以与企业一起经历风雨……  相似文献   

13.
<正>"四川地震的时候我在外面打工,后来就和家人联系不上了。""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他们对我很好,像家一样。""家里还有什么人?""还有哥哥姐姐。""在这里好好生活,要有信心,工作人员会努力帮你找家。"2018年9月,民政部长黄树贤在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调研,经过甄别访谈室时,一名受助人员正在接受心理疏导,于是俩人有了以上一番对话。他曾流落街头,历经生活波折,还  相似文献   

14.
香港回归在即,同全国人民一样,岛内及海外的台湾同胞密切关注着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进程,并通过各种媒介管道,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心声,寄托自己的期望。曾经当过海员的台胞李先生说.平心而论,长期以来耳闻目睹.我和我周边的人.形成了一个认识,即香港人由于长期接受殖民统治,民族意识十分淡漠。但是近几年,我的这种认识开始动摇了。我看到,随着“九七”的临近.香港人,特别是香港青年的民族观念、国家观念在明显增强.学习普通话、听中国国情讲座形成风气。毕竟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嘛,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香港的…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8,(22)
正"奋斗"两个字,让人心潮澎湃。32年,"时代楷模"王继才每天在开山岛上升起五星红旗,早晚例行巡岛。岛上生活异常艰苦,咸菜、萝卜干是他们的"家常菜"。为了减少岸上补给,王继才夫妇在岛上开辟出23块"格子田"。王继才的儿子王志国说,面对困境"靠自己"和"不抱怨",是父亲一生的写照,更是父亲留给他的精神财富。困境面前"靠自己""不抱怨",就是随遇而进。高扬奋斗之帆,紧握奋斗之桨,就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坚持随遇而进。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儿麻患者,有许多残疾朋友。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我发现不少朋友对儿麻康复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心理状态不正常、不善寻找自我康复的办法、对矫治手术的期望值过高,这都使他们背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沉重的精神包袱。为此我想对儿麻患者朋友谈谈自己的几点康复体会,愿对他们能有所帮助。 一、心理康复。刚懂世事,我就把自己的身体残疾当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轻易不敢出门,极不愿在众人面前露面,怕的是走不好路人家笑话。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的瞩目点。对如何促进外国人认识中国,政府也日益重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这固然是好事。但从我的经验看,还有更有效的办法,即通过影响外国人,再由外国人去影响他们的国人。我建议邀请一些与中国友好的国家组团来华参观访问,代表团可由在它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组成,让他们真实体验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回国后以他们自己的语言准确、真实地报道中国——在某些问题上,外国人说一句话比我们自己说一百句更管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学家所谓的“断乳期”,他们开始用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老师和家长,看待他们周围的一切。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成人感也愈来愈强烈,他们渴望“独立”、注重“自我”,希望成为注意的中心。为此,他们常常顽强地表现自己。“这棵小树你敢折吗?”’‘我怎么不敢!”于是,他“吧”一声把它折断,浑身充满了一种“别人不敢做而我敢做”的自豪感。“那人昨天说了咱班的坏话,你敢教训他一下吗?”“为了班级荣誉,我豁出去了!”于是他开始打那个人,一边打一边体验着为班级荣誉而敢做敢当的…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海南》2012,(9):19
大学生就业似乎是一个拥有永恒热度的话题,笔者在高校工作,对此更是深有感触。每当与学生们聊起这个话题时,他们的回答大多都是围绕着"我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或"我对工作有什么样的要求"而展开的。"我想要稳定的、不太累的工作""我想要工资待遇高一点的""我想去大城市,有发展前途的地方工作""我想去国企或外企工作"等等。就这样,各式各样的"我需要""我想要"汇聚在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