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繁殖力的高低是衡量肉牛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而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又是发展肉牛生产的重要环节。笔者现将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几个有关因素及提高牛群繁殖力的几项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巴中农村母牛繁殖力低的原因调查四川省巴中市畜禽繁育改良站王雅为摸清巴中农村母牛繁殖力低的现状,查明影响母牛繁殖力的主要因素,以便为制定提高母牛繁殖力,大力发展草食牲畜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为此,1990年以来,我站组织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巴中农村,与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繁殖力的高低是奶牛场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下面就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及提高措施阐述如下。1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1)母牛先天性因素。主要有生殖器官幼稚型和畸形、雌雄间性(又称两性畸形)、异性孪生不育。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繁殖力的高低是奶牛场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下面就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及提高措施阐述如下。1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1)母牛先天性因素。主要有生殖器官幼稚型和畸形、雌雄间性(又称两性畸形)、异性孪生不育。  相似文献   

5.
重视母牛繁殖技术,提高母牛繁殖力是提高母牛生产能力的重要环节.介绍并分析了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几点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养牛业中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设法提高母牛的繁殖力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牛户和畜牧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规模化的养殖的提高,牛场中母牛繁殖力的高低对牛场起很大的作用,提高母牛繁殖力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基础,笔者结合我市牛场的调查情况,影响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和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牛繁殖性能的因素1.1营养因素饲草饲料成分不均衡、营养不全面、供给不适量均会影  相似文献   

8.
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在养牛业生产中意义重大,文章综述了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有很多,母牛的发情、受精和胎儿发育都能影响母牛的繁殖力。只有认真研究这些因素与繁殖力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奶牛的繁殖力是指根据排卵进行适时输精,母牛受精并维持妊娠的能力。理想的繁殖力是牧场管理和母牛生理相协调的结果,母牛生理是指排出的卵子能够受精和子宫内环境能够支持妊娠,牧场管理包括发情鉴定和适时输精等(Darwash等,1999)。奶牛繁殖力低主要是由产后长期乏情,卵泡不发育或不排卵,发情周期紊乱,胚胎死亡或流产等引起。加强产后母牛的饲养和管理、尽快恢复卵巢和子宫功能,是提高产后奶牛繁殖力的根本措施。现将提高产后繁殖力的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头良好的繁殖母牛,应该具备产乳量高,犊牛成活率高,使用年限长的良好性能。繁殖力是养牛生产的基础,母牛繁殖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养牛业的经济效益。怎样才能提高母牛繁殖力呢?笔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如下几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繁殖力是指奶牛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它是奶牛生产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也是母牛的生产力,提高母牛繁殖力是获得更多畜产品的基础。要提高繁殖力,关键是要提高“三率”既要提高母牛的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以前我国农村广泛实行母牛受配率70%,受胎率80%和产犊成活率90%以上的指标,但实际上还存在不少差距,因此,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提高“三率”,同时,还应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和育成率,缩短母牛各胎的间隔期,延长母牛的利用期。  相似文献   

13.
牛群繁殖率的降低,意味着母牛产犊间隔延长,即产后至配种受胎间隔时间的延长,也意味着空怀或不孕时间的延长,这就会增加母牛的饲养管理及配种费用,也将减少母牛的产犊数,影响母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影响母牛繁殖力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配种时间及人为管理因素等,通过应用下列措施,都可提高母牛繁殖力。  相似文献   

14.
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方法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张富川近年来畜牧科技和生物工程技术人员,对提高母牛的繁殖力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试验,取得了较大进展,充分发挥了母牛的生产潜力,推动畜牧业高速发展。本文根据近期内主要文献资料对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方法简要综述如下,可供畜牧...  相似文献   

15.
母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养牛的经济效益,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对于养牛生产者意义重大。因此,养牛生产者要对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原因,以便在生产中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母牛繁殖力。现将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分析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母牛是养牛业扩繁和品种改良的基础,母牛饲养管理的好坏和母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养牛业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及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措施进行了讨论,供同行参考。1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包括遗传、营养、生态环境、繁殖技术、疾病等因素。1.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品系、家畜繁殖力具有很大差别。不同品种的母牛发情规律会有所不同,一般母牛在初情期时表现比较明显,奶牛品种的母牛要比肉牛的初情期早,而牦牛的初情期是比较晚的,在牦牛一年左右时才会进入初情期。  相似文献   

17.
能繁母牛包括基础母牛和后备母牛,是指16个月左右,体重360~450kg,已经达到性成熟的母牛。本文从分析影响能繁母牛繁殖力的因素入手,进而提出了提高能繁母牛繁殖力的相关措施,以期为肉牛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生殖疾病一直影响母牛繁殖力提高的关键疾病之一。加强母牛生殖疾病的诊治,对提高其繁殖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阿克苏地区母牛生殖疾病发病率25%以上,对当地奶牛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生产实践以常见的影响母牛发情的主要生殖疾病及其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母牛繁殖力直接影响肉牛养殖效益,而母牛饲养管理的科学性、发情乏情、产犊间隔和健康程度均对母牛繁殖能力具有一定影响。为此,本文从合理饲喂、日常管理、诱导发情、调整母牛产犊时间、防治母牛生殖类疾病等方面简述了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奶牛的繁殖力是衡量奶牛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提高奶牛繁殖力可增加奶牛经济利用价值。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主要有种公牛、母牛、人为操作等,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措施主要是选种选配、饲养管理、疾病治疗、药物处理、配种技术、孕情检查、接产助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