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制备复方司帕沙星中空栓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司帕沙星、替硝唑为主药,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制备中空栓;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主药含量,并考察室温留样6个月内的制剂稳定性,同时用家兔做阴道黏膜刺激性实验。结果:司帕沙星、替硝唑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10.0(r=0.9998)、4.0~20.0μg.mL-1(r=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1%(RSD=1.40%)、98.62%(RSD=0.40%);该制剂对阴道黏膜的刺激性小,室温贮存6个月内质量稳定。结论:该制剂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行,且质量稳定、刺激性小,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复方甲酮栓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复方甲酮栓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甲硝唑和酮康唑为主药制备复方甲酮栓;采用双波长法测定复方甲酮栓中甲硝唑和酮康唑的含量。结果:所制栓剂的鉴别、检查等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相关规定;甲硝唑和酮康唑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60~1.40、0.40~1.20μg·mL-1(r=0.9999、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78%(RSD=0.14%)、101.77%(RSD=0.05%)。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3.
复方诺氟沙星滴鼻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奇 《医药导报》2003,22(6):416-417
目的:研究复方诺氟沙星滴鼻剂的制备及临床疗效.方法:以诺氟沙星、甲硝唑为主药配制成滴鼻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并临床应用于鼻炎、鼻窦炎共96例,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种主药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7%(RSD=0.73%),99.45%(RSD=0.47%),鼻炎、鼻窦炎有效率为85.4%.结论:该制剂配制简便,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成丹 《中南药学》2012,10(1):35-38
目的 制备复方甲硝唑泡腾栓并建立质量标准.方法 以甲硝唑、诺氟沙星、醋酸泼尼松为王药制备复万甲硝唑泡腾栓,对其进行性状、重量差异、融变时限、发泡量、卫生学检查,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3 mol·L-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 3.0)(15∶85),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8 nm.结果 所制栓剂的鉴别、检查等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相应规定;甲硝唑和诺氟沙星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32~160μg·mL1(r=0.999 9)、16~80 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 (RSD=1.4%),97.3% (RSD=0.87%).结论 该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甲硝唑泡腾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黎渊弘  ;蒋英  ;黎肇炎 《中国药房》2009,(34):2686-2688
目的:制备消痘宁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单硬脂酸甘油酯等为基质,以盐酸克林霉素、甲硝唑为主药制备乳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其中2主药的含量;同时考察制剂放置6个月的稳定性。结果:所制乳膏质地均匀、细腻、黏稠度适宜;检查、鉴别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盐酸克林霉素、甲硝唑进样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342~11.71μg(r=0.9998)、0.97~4.85μg(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RSD=0.7%)、100.3%(RSD=1.6%)。稳定性试验中各检测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6.
复方甲硝唑中空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姚荧  汪涛  徐正强  邓丽琴 《中国药房》2005,16(10):748-749
目的:制备复方甲硝唑中空栓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制成中空栓;用双波长倍率减差法和等吸收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其主药甲硝唑和氧氟沙星的含量。结果:甲硝唑和氧氟沙星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6. 0~18. 0、3 .0~9 .0μg/ml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 .98 %、99 .56 % (n=5) ,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 .82 %、0 .80 %。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甲硝唑中空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李容  王柏桉 《中国药房》2011,(37):3517-3518
目的:制备甲硝唑氧氟沙星滴鼻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甲硝唑和氧氟沙星为主药制备滴鼻液;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其中甲硝唑测定波长为275.8、301.7nm,氧氟沙星测定波长为293.4、252.7nm。结果:所制滴鼻液鉴别等均符合规定;甲硝唑、氧氟沙星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08~20.040、2.028~10.140μg·mL-1(r均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3%(RSD=0.25%)、100.15%(RSD=0.43%)(n=6)。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简便。  相似文献   

8.
熊辉  陈永刚  李铮铮 《中国药房》2008,19(13):1001-1002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中空栓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制备中空栓,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主药的含量。结果:所制备制剂为乳白色栓剂;双氯芬酸钠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25μg·mL-1(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2.04%(RSD=1.08%)。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9.
吕经兰  路永刚 《中国药房》2007,18(16):1243-1244
目的:制备甲硝唑硼酸胶囊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取甲硝唑、硼酸原料混合制备胶囊;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主药甲硝唑含量。结果:所制胶囊装量差异、崩解度符合有关规定;甲硝唑检测浓度在4~3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7%(RSD=0.6%)。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复方甲硝唑缓释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适合老年人用的复方甲硝唑缓释栓,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甲硝唑和硝酸咪康唑为主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利用热熔法制备缓释栓剂;同时采用篮法,以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介质,硝酸咪康唑为对象,进行体外释放度评价。结果:所制制剂外观、性状良好,可持续12h释药,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简单易行,并具有良好的体外释药特性,符合缓释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阴道栓剂——妇康载体栓并制定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康载体栓中的甲硝唑、克霉唑和醋酸氯己定。结果:甲硝唑、克霉唑和醋酸氯己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8%、100.78%、101.40%;RSD分别为0.49%、1.08%、0.89%。结论: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2.
诺氟沙星栓对大鼠细菌性阴道炎动物模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鼠阴道混合感染金葡球菌、大肠杆菌和淋球菌的动物模型.以阴道分泌物的细菌转阴率和阴道粘膜炎症的治愈程度为指标,观察诺氟沙星栓4个剂量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量一效关系密切,相关系数(r)检验,P值均<0.01。诺氟沙星对大肠杆菌、金葡球菌和淋球菌的ED50(95%可信限)分别为12.50(10.27~15.21)、15.48(13.11~18.29)和9.39(7.68~11.49)mg/kg。  相似文献   

13.
诺氟沙星眼用凝胶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诺氟沙星眼用凝胶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34、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载体制备诺氟沙星眼用凝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诺氟沙星眼用凝胶中诺氟沙星的含量。结果所制制剂为白色胶体,凝胶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眼用凝胶的质量要求。结论诺氟沙星眼用凝胶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有效控制诺氟沙星眼用凝胶中诺氟沙星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药物制剂中诺氟沙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法。方法选择氢氧化钠溶液为介质,选择鲁米诺,高碘酸钾为反应剂,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诺氟沙星。结果选择鲁米诺浓度5.0×10-5mol/L,高碘酸钾浓度6.0×10mol/L,可在试剂消耗最少的情况下得到最强发光信号。诺氟沙星浓度与化学发光信号范围线性为5.0×10-8~2.0×10-6mol/L,检出限为1.8×10mg/L,回收率96.0%~101.5%,相对标准偏差1.59%~2.0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药物制剂中诺氟沙星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完成了甲硝唑含漱液的制备及检测方法,使得甲硝唑在原有剂型(片剂、栓剂、注射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剂型。将其制成含漱液,直接作用于口腔菌群,使得药物与感染部位直接接触而产生疗效。疗效较好,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奥硝唑中空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金伟  董根山  李俊岭  曹玮 《中国药房》2006,17(13):987-988
目的:制备奥硝唑中空栓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制成中空栓;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奥硝唑含量,测定波长为316nm。结果:奥硝唑检测浓度在6.0~1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 997),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75%,n=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奥硝唑中空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诺氟沙星金属盐类新化学单体及观察其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以诺氟沙星及数种金属盐为原料进行化学合成,以固体培养基平板药敏试验方法对合成品作体外抑菌试验观察其活性。结果:完成诺氟沙星银、诺氟沙星锌、诺氟沙星铈、诺氟沙星钴、诺氟沙星铋5种金属盐的合成及其初步质量标准考察。结论: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诺氟沙星银、诺氟沙星锌、诺氟沙星铈、诺氟沙星钴、诺氟沙星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