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机组负荷响应慢,基于某220t/h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开展了低热值煤-高热值煤粉动态复合燃烧试验,研究煤粉对CFB锅炉动态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风管给煤粉时负荷增速达到6.03 MW/min(3.57%额定锅炉热负荷/min),给煤管给煤粉时为4.16 MW/min,单一原煤量阶跃时为2.69 MW/min,即添加高热值煤粉的燃烧方式可以深度挖掘CFB锅炉调峰潜力;与给煤管给煤粉方式相比,二次风管给煤粉方式具有燃烧效率高、负荷响应快等优点,给煤管给煤粉方式由于煤粉燃烧不充分可能出现返料器再燃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1 MW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对垃圾衍生燃料(RDF)耦合燃煤进行了燃烧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烧混合燃料1时SO_2排放质量浓度为234.06 mg/m~3,纯烧霍林河褐煤时SO_2排放质量浓度为273.81 mg/m~3,说明掺入RDF可以明显降低SO_2的排放质量浓度;燃烧混合燃料时NO_x排放质量浓度随着RDF掺烧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燃烧混合燃料3时NO_x排放质量浓度达到350 mg/m~3;燃烧混合燃料1时N_2O排放质量浓度随燃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燃烧混合燃料1和混合燃料2时二英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工业煤粉锅炉的NO_x排放特性并保证其燃烧效率,对某新型空气分级燃烧器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改变煤种、过量空气系数及三次风开度,分析了锅炉NO_x及CO排放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反平衡法对锅炉的热效率进行了测算.试验结果表明,工业煤粉锅炉能达到较高的热效率;煤中氮含量及挥发分含量与NO_x的生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氮含量越高,NO_x排放质量浓度越高,挥发分含量越低,NO_x排放质量浓度越高;过量空气系数和三次风开度不仅影响锅炉燃烧效率,而且对NO_x排放的影响也较为显著.研究发现,试验锅炉的排烟氧含量(质量分数)应控制在2.5%~2.6%之间较为合理,三次风开度为39%时NO_x排放质量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均匀燃烧的因素及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锅炉运行中燃烧温度对NO_x、SO_2等有害气体生成和排放的影响。介绍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并应用于改造实践中,显示出控制好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温度对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日益严格的染物排放标准对循环流化床固有的NO_x排放低的优势受到挑战,为进一步了解CFB(循环流化床锅炉)NO_x的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进行设计优化和运行调整,有效地降低NO_x原始排放浓度,则有可能取消炉外脱硝设备或降低其运行成本,以利于电厂的经济建设和运行。为此,本研究在一台带有外置式换热器的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分析,得到了NO_x排放浓度和氮转化率随煤种、燃烧温度和氧量的变化规律,供锅炉设计、运行和调试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锅炉岛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降低锅炉岛系统投资和运行成本,通过控制炉膛温度,减小床料粒径,优化床料质量,增大循环流率,扩充贫氧区,抑制NO、SO_2生成,提高局部CO浓度和CaO的固硫率,对流态重构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超低排放优化设计。锅炉的实际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NO_x、SO_x初始排放浓度小于或接近于锅炉岛超低排放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ASEP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富氧燃烧氛围下纯煤掺烧生物质时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掺烧比例一定时,富氧燃烧氛围下烟气中NO_x和SO_x排放浓度远低于常规空气燃烧氛围下的值,而CO的排放浓度显著高于常规空气燃烧氛围的值,且随O_2浓度的提高,NO_x和SO_x的排放浓度逐渐增加,CO的排放浓度逐渐降低;在O_2浓度一定时,燃烧温度对CO的排放浓度影响很大,当温度超过1 200℃以后,CO的排放浓度急剧上升,NO_x的排放浓度随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SO_x的排放浓度受燃烧温度影响不大,随燃烧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在1台70 MW循环流化床工业热水锅炉上,应用炉膛低氧燃烧加尾部烟道补燃技术,降低锅炉的NO_x原始排放浓度。通过降低炉膛内过量空气系数,使炉膛和旋风分离器内呈低氧燃烧状态。由于高温烟气中有残炭和CO的存在,抑制了NO_x生成,同时能够促进NO_x向N_2转化,从而降低了高温烟气中NO_x含量。从旋风分离器中心筒喷入补燃风,可将由于炉膛低氧而未完全燃烧的残炭和CO燃尽,保证了锅炉燃烧效率。采用炉膛低氧燃烧加尾部补燃技术,锅炉的NO_x原始排放浓度从393 mg/m~3降低至115 mg/m~3(@6%O_2),CO的排放浓度控制在4×10~(-6)。  相似文献   

9.
在炉膛尺寸为150 mm×150 mm×2 500 mm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糠醛渣与煤的混燃试验,研究其燃烧特性、尾部飞灰及烟气排放特性。研究表明:糠醛渣掺混质量比例为10%-50%的混合燃料在循环流化床中均可稳定燃烧;随着糠醛渣的掺混比例增加,炉膛上部温度升高,尾部飞灰含碳量下降,而颗粒排放浓度升高;随着流化风速增加,炉膛上部温度升高。密相区的温度升高,CO排放浓度下降,SO2、NOx排放浓度上升;糠醛渣的掺混比例增加,CO排放浓度上升,SO2、NOx排放浓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在350 kW中试煤粉锅炉上研究了热解半焦掺混比对神华烟煤与神木半焦混合燃烧时着火特性、燃尽特性以及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测量了不同轴向位置处炉膛温度以及O_2体积分数、CO体积分数和NO_x质量浓度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掺混比的增大,着火性能变差,着火距离增加且着火温度升高,主燃烧区出口NO_x质量浓度逐渐增大;采用EGA气体释放法分析燃料着火点时,CO释放法对掺混比为60%和100%的燃料适合,NO_x释放法在分析高挥发分烟煤的着火时效果更好;纯半焦燃烧时燃尽率最低,掺混高挥发分烟煤对整体燃尽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醇基燃料热值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全  刘洋  赵军 《工业加热》2010,39(1):17-19
在化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醇基燃料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和碳循环的载体,不仅解决了能源的高效贮存和分配问题,同时其多样的合成途径和对二氧化碳等废弃物的重新合成循环利用对缓解全球变暖具有重大意义。醇基燃料的热值高低是决定醇基燃料能否大规模应用的首要因素,针对醇基燃料国家标准结合实验过程中醇基燃料成分计算热值分析进行探讨,为今后国标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垃圾的热值是决定垃圾能否采取热处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确定热处理过程中辅助燃料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目前,关于垃圾热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垃圾热值的影响因素和相关计算公式或预测模型。详细阐述了垃圾热值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垃圾热值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公式及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含水率是影响垃圾热值的主要因素,垃圾前期分类收集是降低垃圾含水率的最有效途径;垃圾热值的计算公式和预测模型大多数是基于国外垃圾,针对国内垃圾的相关计算公式和预测模型较少,且精确度较低。由此可见,关于垃圾前期分类收集、适用于国内垃圾的计算公式和预测模型是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电站锅炉和各种工业锅炉给水的含氧量要求在规定的限度以内,从而减轻锅炉、管网、热设备的氧化腐蚀.一般采用的除氧方法有热力除氧、解析除氧、钢屑除氧、化学药剂除氧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一台SH120-2.45/400-AⅡ型燃煤锅炉改造为燃高炉煤气的实例,并对锅炉燃烧设备、受压元件、炉墙、外接管路、控制部分等的改造技术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16.
关于电力折标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官义高 《中国能源》2009,31(6):34-36
针对电力折标方法不同引发的节能管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电力等价值和当量值2种折算方法的利弊,提出了电力折标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Different 13 new formulae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estimating the calorific values of 20 different biomass samples from their proximate analyses data. In order to obtain these formulae, 20 biomass samples from different types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calorific values and proximate analyses. The measured net heating values of the biomass samples varied between 15.41 and 19.52 MJ/kg. All correlations were developed by means of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analyses.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of the correlations range from 0.829 to 0.898.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heating values determined from 13 different correlations are between 0.4419 and 0.5280.  相似文献   

18.
按GB/T 213-200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测定煤炭高位发热量,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整个测量过程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计算,得出该测定水平下煤炭高位发热量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30 860±142J/g,(k=2)。  相似文献   

19.
准确测定煤的发热量,对于电厂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燃煤发热量测定中两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一是发热量测定中如何保证煤样燃烧完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选择合适的燃烧皿、正确绑接点火丝、特殊煤样的特殊处理等。二是燃煤发热量测定结果准确性检验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应用反标苯甲酸以及标准煤样来对燃煤发热量测定准确度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指出使用标准煤样时操作、计算及评判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使用苯甲酸时对苯甲酸的处理、重复测定精密度的确定、硝酸形成热问题的确定、所需重复测定的次数的确定等问题;最后阐述两种不同检验方法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不同种类低热值燃气预混气在旋流管状火焰燃烧器中的燃烧特性,比较了稀释气种类、燃气热值和组分等对可燃极限、火焰温度分布、燃烧效率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惰性气体CO2替代N2使可燃极限变窄、燃烧效率降低,而用H2替代部分CH4则有利于稳燃并改善燃烧效率.对4种实际低热值燃气的燃烧测试结果表明,管状火焰燃烧器可以实现多种低热值燃气稳定、高效、低排放的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