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旨在检测创伤后各时相血浆中细胞因子受体和受体拮抗剂(RAs)的量,并明确其意义。 22名创伤病人,伤后1小时内入院,平均创伤程度评分(ISS)为28.7±12.6,平均校正创伤分(RTS)为6.23±1.97,平均创伤分(TS)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红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经国产自体-3000型血液回收机(北京京精医疗设备公司)回收处理的红细胞变形性、小变形性、取向性和在体内半衰期的改变. 方法连续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0例,根据术中是否进行自体血液回收分为两组,实验组(n=10):术中行血液回收;对照组(n=10):术中不行血液回收.对实验组经自体血液回收处理的红细胞和对照组未经回收处理的红细胞分别采用激光衍射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DI),最大取向指数[(DI)or.max],最大小变形指数[(DI)d.max]和采用同位素51Cr标记法测量红细胞在体内的半衰期(51C1/2). 结果实验组经血液回收处理的红细胞DI,(DI)or.max,(DI)d.max和51C1/2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在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国产自体-3000型血液回收机对回收处理后的红细胞变形性、小变形性、取向性以及在体内的半衰期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创伤可抑制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使感染成为创伤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目前诸多的创伤评分方法,如简略创伤分级法(AIS)、综合创伤分级法(CRIS)、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解剖指数(AI)、创伤评分(TS)和修正创伤评分(RTS)以及与ISS结合的TRISS都各有侧重,不能全面判定病人的转归及免疫功能状况。为此,作者研究了正常中性粒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的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对吞噬功能的作用,并结合细菌污染、创伤程度及年龄,提出了转归预测评分法(OPS)。61例严重创伤病人(ISS≥20)入院后24小时内抽  相似文献   

4.
在诊断和追踪肾病病人时,通常要收集24小时尿液测定每天尿中蛋白质的排泄量及肌酐浓度。当发现病人对准确留尿和完成24小时尿液的完全收集有不便和困难,且尿的体积测量较费时。作者测定了健康成人、各种肾病病人及肾移植者每天尿蛋白排泄量及24小时尿和随机尿中蛋白/肌酐(mg/g)比率。结果60例健康成人尿蛋白排泄量平均为44mg/天(范围11—115),24小时尿和随机尿蛋白/肌酐比率的平均值±SD相似,分别为31±21(范围4—101);和27±18(范围7—103);健康成人每天尿蛋白排泄量、24小时尿和随机尿尿蛋白/肌酐比率三者值均不呈常态分布。健康成人、肾病病人和肾移植病人的24小时尿和随机尿两者尿蛋白/肌酐比率密切相关(r=0.97)。汇集以前的研究资料证明随机尿蛋白/肌酐比率为100mg/g时,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位差显微镜来检查尿沉渣中的红细胞形态,以鉴别肾小球与非肾小球性出血,了解尿沉渣中红细胞形态与168例(2~75岁)肾脏病人最后诊断间的关系,并确定最少需多少变形红细胞时方能诊断肾小球出血。患者和方法对确诊为血尿(每分钟有3500个红细胞并持续3~6月),肌酐清除率正常的168例病人进行研究。病人分二组:A组为102例儿童,年龄2~18岁;B组为66例成人,年龄19~75岁。嘱病人收集夜尿置于干燥清洁瓶内于2~2.5小时内送检,间断收集两次。将标本灌入2个10ml的试管中,由不同  相似文献   

6.
业已证明,输血可导致器官移植和肿瘤病人的免疫抑制。创伤病人的感染与输血的关系则仍有争议。本文旨在评估输血对创伤后感染的固有影响。作者对8所医院1987~1989年两年间住院48小时以上的5366例病人进行研究,年龄在13岁以上。大面积烧伤和远端肢体骨折病人除外。记录损伤原因、计算简略损伤评分(AIS)、损伤严重性评分(ISS)和修正创伤评分(包括呼吸频率、Glasgow昏迷评分及收缩血压)所需要的资料。入院时收缩血压低于90mmHg者定为休克。记录住院第一个24小时和整个住院期间的输血总量。医院内感染的确定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标准为根据。下列感染定为轻型感染: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尿道炎和尿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烧伤病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液体滞留量与存活率的关系。作者在7年半间收治烧伤面积大于20%的病人95例,其中男72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4岁,伤后48小时内都未死亡,常规静脉补液复苏治疗24小时以上。根据尿量、生命体征、红细胞压积和血浆渗透压判断早期液体已补足。95例中66例(69%)存活,合并吸入性损伤者27例(28%)。伤后最初24小时均用晶体液复苏,次24小时输注胶体和晶体液。中轻度(<40%)病人按Parkland公式复苏,严重烧伤病人复苏时维持尿量0.5 ml/kg/h。按Mason等(J Trauma 1980,20(12):1015)采用的公  相似文献   

8.
术后48小时内出现的并发症,如无技术问题,一般都是心肺贮备力不能耐受手术打击;而3~30天出现的并发症则往往与感染有关,感染的发生与转归又与病人的免疫功能损害有关.免疫损害见于老年、癌肿、严重营养不良、创伤、大手术、麻醉、大量输血、化疗及应用类固醇等病人,且常常是复合因素.术前的免疫状态可经预后性营养指数(PNI%)及延迟性超敏度试(DTH)等方法预测.例如PNI%≥50%的高危组术后死亡率高达33%;而PNI%≤40%的低危组仅2.6%.DTH五项皮试全无反应者死亡率为30%.Meakin报告经支持疗法后仍无反应者死亡率可达74%;有改善者仅5.1%.对免疫损害与感染高危病人的认识是施以最佳治疗的第一步,据此将更懂慎地选择治疗方式、避免非必需的诊疗措施及早发现其并发症与调整病人现存的免  相似文献   

9.
与脓毒性休克相比,创伤性休克引起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理生理途径较为简单,主要和血管内凝血和纤溶抑制两个连锁系统有关。但对220例有发生ARDS高度危险的创伤病人的观察结果表明:常规诊断DIC的实验室方法,如连续血小板计数,乙醇凝胶试验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不能区别创伤ARDS病人和一般创伤病人。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寻找特异的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检查方法,作为诊断创伤ARDS的生化指标。作者对收入瑞典Uppsala大学医院ICU的18例严重创伤和手术病人进行了分析研究。入院时所有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创伤性休克。多数是在创伤或手术后12~24小时后开始进行观察的。3~6天内,每8小时测定动脉血气,每12小时做胸部X线检查,每天测定抗凝血酶  相似文献   

10.
多囊肝是常染色体显性多囊性肾病(ADPKD)的一种常见表现。有关肝囊肿形成与肾囊肿以及其他肾外表现的关系尚未见资料报道,为确定年龄、性别、妊娠、肾功能、肾囊性变程度及其他肾外表现与肝囊性病的关系,作者对239例ADPKD及189例无ADPKD的患者家庭成员进行研究。所有上述成员均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大部分ADP-KD病例还进行了肝酶学、血清肌酐、24小时尿肌酐检查。ADPKD诊断依据双侧肾囊肿的存在及囊肿数量≥5个。只要肝内发现囊肿则为合并肝囊性病(ADPKD+HC),未发现囊肿则认为不伴有肝囊性病(ADPKD-HC)。结果,ADPKD病人中有116例(48%)伴有肝囊肿,其年龄较ADPKD-HC病人为大(44.6±1.1岁/32.9±1.1岁,P<0.0001)。肝囊肿数量随年龄增加(P<0.  相似文献   

11.
应用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SAID)可造成严重的肾功能衰竭。55例微小病变型非炎性肾小球病(MCG)中有5例发病与服NSAD有关,5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7.4±11岁,从治疗前至出观蛋白尿应用NSAID6.9±6.4月,3例出现大量蛋白尿(11.3±10.2g/24小时)和水肿,另外2例是非肾病性蛋白尿(<3 g/24小时),2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停服NSAID20.4±16天,全部病人达到完全缓解,80%病人在15天内缓解,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者在停药后2周肾功能恢复正常,5例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管疼痛评分在腹腔镜术后疼痛中的预测价值,为提高麻醉镇痛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86例于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者进行研究。术前将留置针置入患者手背浅表静脉,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术后常规镇痛处理。记录患者术后24小时内静息以及运动时最大疼痛状况。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小时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外周静脉置管VAS评分平均为(1.75±0.23)分,术后24小时内静息状态时最大VAS评分为3.52分,活动时为5.93分。24小时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为(1.25±0.14)次。外周静脉置管VAS评分与患者术后24小时内静脉状态、活动时最大VAS评分以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呈正相关性(r=0.57、0.71、0.51,P=0.00、0.00、0.00)。以VAS≥2分为截断点,VAS≥2分患者术后24小时静息状态时发生中重度疼痛比例明显高于VAS2分者,P0.05。研究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术前应用外周静脉置管疼痛评分可较好预测腹腔镜术后疼痛程度,从而可指导临床合理镇痛,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性,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者分析美国休斯顿创伤中心1979年7月起11个月中的连续100例骨盆骨折者的年龄、性别、损伤的解剖部位、合并损伤、损伤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入院血压、血红蛋白、是否有凝血病(凝血酶元时间≥12秒、部分凝血时间≥35秒)和复苏时所需血量,以研究各因素与生存及解剖分类的关系。将骨盆骨折分为前部与后部骨折。前部骨折局限在耻骨、坐骨及髋臼,后部骨折累及骶骨、髂骨或骸髂关节。43例曾作腹腔灌洗,以灌洗回收液为血性或红细胞超过10万/ml为阳性。将腹腔灌洗结果分为4类(1)阳性:剖腹时腹腔内有出血;(2)假阳性:剖腹时无腹腔内出血;(3)阴性:病人恢复而无腹腔内损伤征象;(4)假  相似文献   

14.
创伤的立即效应诸如骨折、失血是明显的、机械性的,然而它也引起了生化学家的兴趣。因为第一,创伤导致蛋白质丢失和肌肉萎缩,影响康复和生存;第二,创伤的适当治疗需要生化变化的知识;第三,意外事故性创伤提供了研究人类应激反应的机会。本文将集中讨论意外事故性创伤(不合并烧伤和脓毒症)后,蛋白质丢失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受伤后短时期内(24小时),体温及能量产生(指氧化过程——译者)皆下降,体内能源物质尤其是葡萄糖和脂肪酸被动员。这段时期内可能趋向死亡。幸存者中,随之而发生的是体内代谢加速和蛋白质丢失的增加,以后转变为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58例创伤后补体浓度测定和血培养的结果,其中大创伤(几个器官合并伤)8例,小创伤(仅限于肢体伤)6例,大面积烧伤8例,小面积烧伤6例,肠坏死7例(肠未切除4例,切除3例),膝关节以下坏死6例,超过膝关节6例,脓肿或腹膜炎(未充分引流)6例,脓肿(已引流)5例。结果在伤后24小时内,有大量坏死组织者(40例)平均C_4、C_3和C_5消耗达正常的56%,小创伤者(18例)补体消耗为正常的22%;伤后1周,小创伤者的C_4、C_3和C_5浓度恢复或超过正常,大创伤者仍未恢复,除非清除坏死组织或脓肿充分引流,补体浓度才得以恢复正常;C_1s和C_1INH(C_i酯酶抑制剂)浓度在大小创伤后均升高。补体浓度低于正常50%以下超过1周,所有病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揭示严重创伤早期,有多器官衰竭(MOF)倾向的病人循环中的PMNs能预诱O_2~-的释放,增加CD_(11b)表达及隔离在组织中的证据。创伤后3小时内入院的33例患者,年龄为18~55岁,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为16~57,12例(36%)有严重感染,8例(24%)发展为MOF,4例(12%)死亡。在入院后最初12  相似文献   

17.
危重创伤病人的麻醉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重创伤病人的含义 指病情濒死,按ASA分类属第5类E级的病人,主要发生于严重复合创伤(颅脑、胸腹部、多发性骨折等)及失血性休克病例,其共同特点是:病情复杂多变,循环、呼吸、中枢神经、代谢等系统功能已先后出现严重损害,多数处于休克代偿功能耗竭、内环境严重紊乱状态。如果不予有效处理,病人将在近期或24小时内死亡。  相似文献   

18.
近来对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学特征的重要性的强调,有助于判断肾炎的起因(肾小球的或非肾小球的)。检查结果表明,红细胞大多数变形者,多为肾小球性肾炎,也许特别有助于诊断没有红细胞管型或蛋白尿的肾小球肾炎,双盲对照研究表明此试验有90%以上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据作者所知,迄今尚未有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尿的红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连续研究的报道,因而作者于本文对这样的试验提出一例报告。患者17岁男孩,咽炎后四天出现肉眼血尿,曾用红霉素治疗,无少尿,体检仅有高血压。住院检查,血清肌酐为239μmol/l(2.7mg/100ml),24小时尿蛋白为2克,肾活检(第13天)表现为弥漫性渗出性  相似文献   

19.
临床急需一种早期检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简易方法。因此,英国皇家利物浦大学医院外科等,对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是172例(35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和74例对照者。以有效的竞争性免疫测定检验每例尿TAP浓度,并将其与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和三种临床生化计分进行了比较。结果 发病后病人与对照者TAP浓度有显著差异(P<0.001);整个患病期间,轻、重病人TAP浓度一直差异明显(P<0.001);发病后24小时和48小时,轻、重病人TAP浓度均差异显著(均P<0.001),但轻病人与对照者之间则否。…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既往研究多针对血脂、血小板等。红细胞变形性是影响血液流变学的重要因素,测定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探讨其与肿瘤血行转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关系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