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朗吉努斯的《论崇高》看屈原的《离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世英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3):53-58
西方美学一般把审美意识区分为优美与崇高两类,古罗马时代的希腊文艺理论家朗吉努斯在其名著《论崇高》中,早已勾勒了崇高之不同于优美的基本特征。本文作者受朗吉努斯著作的启发。对屈原的《离骚》作了细致的分析,认为《离骚》不是一般的优美所可以概括的,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崇高之美,文章最后强调,崇高在西方源于希伯莱文化,以忧患意识为其思想根源,《离骚》的崇高与屈原所遭遇的忧患也有密切联系。作者希望我们今天能够多一点忧患意识,能在文坛上出现像《离骚》一样崇高宏伟的诗篇。 相似文献
2.
季念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4):52-53
《俄狄浦斯王》是典型的古希腊命运悲剧 ,在这出悲剧中 ,人的一切努力或抗争都成为徒劳 ,生命也因此成为一种幻觉。不能因此认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于表现生命的幻觉和抗争的徒劳。俄狄浦斯的抗争 ,其更深意义和更高价值是升华了俄狄浦斯的思想境界和整个悲剧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3.
袁琳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196-197
卓越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一生短暂却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作品。《秋颂》作为济慈的代表作,充分展现了济慈的生态关怀。本文立足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剖析《秋颂》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探究济慈生态女性观的由来,以及《秋颂》三个诗节中所体现的具体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4.
关秀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37(2):10-13
《史记》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这并不是由于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注定要如此,而是太史公在深刻的体悟中将自己的悲剧之思投射于人物,通过浓墨重彩的艺术烘托,使得这些悲剧更具有震撼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崇高美、悲壮美。超越性是司马迁笔下人物悲剧的共性,司马迁主要是通过对悲剧人物超拔的行动、超凡的才智、超常的功绩及超然的赴死等艺术描写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5.
谢思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以《蜀道难》为代表的李白山水诗的主旨是表现崇高,并由此与主要表现优美的王、孟诗相区别,形成盛唐山水诗中的两种不同艺术范型。《蜀道难》是在以边塞诗和王、孟山水诗为代表的盛唐两种主导审美类型下产生的一个特殊变体。它所代表的崇高审美经验与另一种‘销魂’审美经验,同样指向一种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指向社会生活和人生的否定方面。 相似文献
6.
李木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3):79-81
高小华先生在创作中大胆尝试,将历史文物与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并采用现代艺术形式拓展传统油画.文章通过五个方面,论述这一歌颂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历史画卷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相似文献
7.
谢思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43-47,62
以<蜀道难>为代表的李白山水诗的主旨是表现崇高,并由此与主要表现优美的王、孟诗相区别,形成盛唐山水诗中的两种不同艺术范型.<蜀道难>是在以边塞诗和王、孟山水诗为代表的盛唐两种主导审美类型下产生的一个特殊变体.它所代表的崇高审美经验与另一种‘销魂'审美经验,同样指向一种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指向社会生活和人生的否定方面. 相似文献
8.
吕华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1)
《诗经》中有三组颂诗,曰《周颂》《商颂》《鲁颂》。三《颂》虽同为庙堂祭祀之乐,而辞风却异,简言之,《周颂》简略古拙,《商颂》《鲁颂》词繁夸侈。造成三《颂》辞风差别的原因在于祭祀中的主导表意方式的变化,即《周颂》承袭了远古祭祀方式,以舞娱神,是谓舞乐;而商、鲁二《颂》受礼乐文化较深,借歌表意,是谓歌乐;以舞娱神,则歌诗非其所重,其辞必简;借歌表意,需长歌方能尽其情,其词必繁。从《周颂》到《商颂》《鲁颂》,体现了《诗经》颂诗的演变。 相似文献
9.
朗吉弩斯《论崇高》的美学内涵及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雄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3):30-32
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是西方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篇论文,它不但第一次比较详尽地论述了文学作品崇高风格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而且阐明了崇高的风格与崇高的灵魂和伟大的人格的相互依存性,特别是敏锐地发现了崇高的对象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的深远意义。因此,在这篇论文中,崇高已经远远超越了它最初的修辞学层面,而成为了一个内蕴丰富的审美范畴,直接启发了后世崇高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其代表作与成名作。《女神》甫一出版,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开一代诗风,被广大青年所争相阅读。这部诗集之所以如此受读者欢迎,除了思想上反映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和形式上主张绝端自由的诗体大解放而外,还由于《女神》蕴涵着丰富的审美范畴——崇高、优美、丑等。不同审美范畴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转换使得《女神》中的诗歌充满了艺术的跳跃性,这也是其成为文学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夏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第一部实验作品,充分反映了乔伊斯对生活和艺术的哲学思考。为揭示都柏林瘫痪的精神面貌,在这本小说集中,他实验并很好地运用了大量的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包括象征主义和他独创的手法“顿悟”。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还发现了其中一些音乐和美术方面的技巧和更多的蕴意。 相似文献
12.
丁燕卿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21(3):91-92
本文试探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代表作《秋颂》的美学特征。先探讨意象、想象力和审美三者的关系,继而分析《秋颂》中各种意象运用的独到之处,揭示意象的双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冬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1-83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的要求。在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继续收入分配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本次会议的重要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大量可以进一步完善的领域。本次全会提出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合理进行利益分配是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新升级,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鑫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52-54
一般认为济慈名诗《秋颂》一反其诗作常有的虚幻、感伤情调 ,洋溢着明朗、欣喜、欢快的气氛。但本文在仔细分析该诗的语言特色和诗人独特人生经历的基础上 ,得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 ,即 :该作品恰如一篇安徒生式的童话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笔触 ,诉说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回顾顿悟与顿悟问题、顿悟问题解决、顿悟的理论、顿悟的应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分析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顿悟问题研究的新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顿悟问题解决中关键启发信息激活的理论观点,以及“多个源问题(不同型的) 一个靶问题”的新的实验范型。 相似文献
16.
董瑞婷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183-185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分析了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及其成因,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方法,以期帮助学生走出词汇学习的困境,快速地扩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17.
杜德君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4):124-125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文化转向理论为基础,以高校贫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机制,从心理定势、心理强化和从众心理等方面,探讨了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才路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76-80
观察研究中国文化,要放宽历史的视野,从远古到现在这一长时间、远距离的时空范围内,综合考察决定中国文化历史走向的各种因素,通过分析和比较,来探究过去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从具体内容来看,即把具体时段,一个朝代或几个朝代,一个世纪或几个世纪,作为一个文化研究单元。放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的大文化范围内予以具体研究,从而获得更具历史逻辑性的合理结论。从这种大文化观来看,远古以来中国文化的历史分期,应该抛开传统的分期方法,可以把几千年文化分为五个大的阶段:一是从周公到孔子,中国文化的奠基时期。二是中国文化千年基调的确立,也即先秦两汉第一文化帝国时期。三是中国文化多元鼎盛与一元再造,即从魏晋到唐宋第二文化帝国时期。四是中国文化的因循与沉暮,即从元明到清中叶第三文化帝国时期。五是中国文化的终结与重建,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以及其后长期的中国文化变革时期。 相似文献
19.
新民居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120-122
新民居的出现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但这趋势并非是无序和无规律的。对建筑师而言 ,对于新民居与传统民居以及现代文明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的研究不仅是学术研究上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