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咯地尔具有扩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粘滞度等作用 ,可用于治疗中枢及周围血管疾病。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3月使用该药治疗突发性聋 2 4例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4 8例突发性聋患者均符合 1997年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标准 ,分为丁咯地尔组和对照组。丁咯地尔组 :患者 2 4例 ,2 5耳 ,右侧 15耳 ,左侧 10耳。男 15例 ,女 9例 ,年龄 17~ 74岁 ,平均年龄 4 3岁。以发病后言语频率 (0 .5~ 2kHz)气导平均听阈进行分级 :中度聋 (30~6 0dB) 5耳 ,重度聋 (6 1~ 90dB) 15耳 ,全聋 (>90dB或…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 (NO)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物质。 1 997~ 1 998年我们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突发性聋患者血清NO水平 ,并对突发性聋的发病和血清NO水平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一、材料与方法检测对象 :患者组 32例 (32耳 ) ,男1 9例 ,女 1 3例 ;年龄 2 0~ 72岁 ,平均 47岁 ;病程为 2h~ 1 0d。诊断及疗效评价均符合上海标准[1] 。所有患者无中耳炎史 ,入院前未经任何治疗。耳镜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正常。按纯音测听检查 0 5、1、2kHz各频率平均听阈分为轻度聋(2 6~ 40dB) 6例 ,中 重度聋 (41~ 90dB)2 0例 ,极度聋 (>90dB…  相似文献   

3.
1998年以来应用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聋 3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6 0例确诊为突发性聋的患者 ,分为丁咯地尔治疗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12~ 5 8岁 ,从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 3小时~ 1月。对照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15~ 6 1岁 ,从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 1小时~ 2 5天。两组的听力损失均以 2 5 0~ 4 0 0 0Hz的平均听阈为准进行分类 ,各组听力损失程度分布见表 1。1.2 治疗方法 丁咯地尔治疗组 :纯音听阈测试检查确诊后即立即给予盐酸丁咯地尔 (中国北京益民制药厂生产 ,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学特征及疗效,为突发性聋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 023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发病年龄将患者分为4~岁、15~岁、30~岁、40~岁、50~岁、≥60岁六个组,比较其性别、耳别、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以及疗效在各年龄段的分布特点。结果 1 023例突聋患者中以15~岁、30~岁和40~岁组年龄段居多(共占68.23%),4~岁组最少(占3.91%);15~岁组男性较40~岁、≥60岁组少(P≤0.001);4~岁组与15~岁、30~岁、50~岁组年龄段患者比较,前者双耳发病居多(P<0.001);≥60岁与40~岁相比,前者左耳发病较少,双耳发病居多(P<0.001)。4~岁组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较,重度与极重度听力损失比例较高(P<0.003);4~岁与30~岁、40~岁组比较,前者上升型、下降型较后者少,而平坦型、全聋型较后者多(P<0.001)。1 023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51.01%,15~岁组最高(63.90%),4~岁组总有效率最低(28.85%)。结论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聋患者听力损失特征及疗效各不相同,儿童患者双耳发病者较多,且听力损失程度重,疗效差,老年患者双耳发病较多;15~30岁患者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5.
176例突发性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突发性聋可发生于各年龄段 ,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现对1996年 4月至 1998年 11月收治的突发性聋 176例 (179耳 )临床资料加以分析 ,着重探讨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90例 ,女 86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74岁 ,平均年龄 44岁。左耳 92例 ,右耳 81例 ,双耳同时发病 3例。就诊时间最短 6小时 ,最长 6 0天 ,7天内就诊 141例(80 .1% )。住院最短 4天 ,最长 88天 ,平均 2 2天。根据 0 .5、1、2kHz的听阈均值计算 ,轻度聋 (2 6~ 40dB) 5耳 ,中度聋(4 1~ 5 5dB) 5 3例 ,中重度及重度聋 (5 6~ 9…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 ,发病率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往治疗多采用扩管为主 ,以改善内耳微循环 ,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但由于不同患者发病机理各异 ,治疗效果差异较大。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应用降纤酶治疗突发性聋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突发性聋患者 97例。男 6 1例 ,女 36例 ,年龄 10~ 76岁 ,4 0~ 5 9岁 4 7例 ,约占 4 8.4 5 % ;就诊时间在数小时~ 8个月 ,其中一周内就诊者 5 1例 ,2周内就诊者 34例 …  相似文献   

7.
作者观察了11个有两个以上遗传性进行性聋患者的家庭。其遗传类型属AR和AD者各5家,XR者1家。 AR遗传:出生后2年甚或一年发病。本组5家中4家共6人2岁发病,2人1岁发病,2人1岁前发病。后2人发病早者显然系由呼吸系疾病诱发。1岁内发病者在1~1(1/2)年间听力几乎完全丧失;2岁发病者2~3年后完全丧失听力。发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2月用降纤酶治疗突发性聋患者 46例 ( 4 8耳 )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按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 1 996年 1 0月上海制定的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选择病例。 91例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随机分为两组 ,降纤酶组 46例 ( 4 8耳 ) ,男 2 0例 ,女 2 6例 ;年龄 1 3~ 73岁 ,平均 5 2岁。病程 4h~ 2个月 ,平均 8.5d。左耳 2 7例 ,右耳 1 7例 ,双耳 2例。对照组 :45例 ( 4 6耳 ) ,男 2 4例 ,女2 1例 ;年龄 1 4~ 69岁 ,平均 5 1岁。病程 3h~ 1 .5个月 ,平均 7.5d。左耳 2 4例 ,右耳 2…  相似文献   

9.
金钠多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 ,对 1995年 5月~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南宁  5 30 0 2 1)1997年 2月应用两种方法治疗突发性聋患者 6 0例 ( 6 3耳 )进行了分析比较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突聋患者 6 0例 ,均符合 1997年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及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突聋诊断标准。金纳多组 2 9例 ( 30耳 ) ,男 15例 ,女 14例 ,年龄 2 0~ 6 9岁 ,病程 0 .5~ 40天 ,其中伴耳鸣 2 4例 ,伴眩晕 10例 ;对照组 31例( 33耳 ) ,男 16例 ,女 15例 ,年龄 2 3~ 79岁 ,病程 0 .5~ 30天 ,其中伴…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突发性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列腺素 E1脂微球载体制剂 ( Lipo PGE1,商品名为凯时注射液 )以往主要用于治疗血管闭塞性病变。根据突发性耳聋 (突聋 )发病的微循环障碍学说 ,国外有人将其用于突聋患者的治疗 ,疗效满意。为进一步观察 PGE1治疗突聋的效果 ,现将我们经治的 33例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选择按照 1 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标准〔1〕,收治突聋患者 65例( 68耳 ) ,男 42例 ,女 2 3例 ;年龄 2 0~ 65岁 ,平均45.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均少于 1 0 d,0 .2 5~ 4k Hz…  相似文献   

11.
生脉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月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 33例 (35耳 ) ,并与用山莨菪碱治疗的 30例 (31耳 )作对照 ,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6 3例均符合 1997年 4月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标准 ,随机分成 2组。治疗组 :33例 (35耳 ) ,男 2 0例 ,全部为单侧 ,女 13例 (单侧 11例 ,双侧 2例 ) ;年龄 18~ 6 1岁 ,平均 38.5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 12小时~ 2 8天。耳聋程度 :轻度 4耳 ,中度 16耳 ,重度 14耳 ,全聋 1耳。伴耳鸣 2 1耳 ,眩晕 4例。对照组 :男 15例 (单侧 14例 ,双侧 1例 ) ,女 15例…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聋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流行病学角度出发探讨突发性聋的发病危险因素,为突发性聋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提供流行病学基线资料.方法 150例突发性聋患者由1位调查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根据参考文献和临床常见问题设计<突发性聋患者调查表>,所有问卷均在调查员当面指导下完成.结果 发病年龄以41~50岁最多,占31.33%,51~60岁占20.67%,21~30岁占18.00%,31~40岁占12.00%.42.00%的患者在晨起时发病,76.00%的患者发病前有诱因.文化程度以本科及以上最多,占31.33%.职业分布脑力劳动者占82.67%,体力劳动者占17.33%;性格急躁者占66.67%.结论 突发性聋发病以40~60岁多发,晨起发病较常见,脑力劳动者及高学历者所占比例较大,另外长期的工作压力及患者的个性特征及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突发性聋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尿激酶是从新鲜人尿中提取的一种高纯度大分子量 (540 0 )尿激酶加入适量稳定剂和赋形剂制成的无菌冻干品 ,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突发性聋的一种次新药 ,但治疗突发性聋者文献报道还不多 ,我科于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4月使用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公司生产的尿激酶治疗 30例突发性聋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突发性聋患者 5 9例 6 2耳 ,年龄 2 0~ 6 5岁 ,平均年龄 48岁 ,随机分为两组。尿激酶组 30例 (32耳 ) ,对照组 2 9例 (30耳 )。两组临床表现见表 1。表 1 两组病例情况组别病因伴随症状听力损…  相似文献   

14.
微波治疗耳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耳鸣为耳科常见症状之一 ,目前的治疗方法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我科自 1999年 10月~ 12月采用微波治疗耳鸣病人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门诊病人共 5 4例 ,男 2 0例 ,女 34例 ,其中双耳发病 11例。年龄为 31~ 70岁。病程 :<1个月 30例 ,1个月~ 1年15例 ,>1年 9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2 8例 (35耳 ) ,根据病史、体检及纯音测听检查 ,诊断为神经性耳鸣 14耳 ,突发性聋 10耳 ,老年性聋 5耳 ,梅尼埃病 6耳。对照组 2 6例 (30耳 ) ,其中神经性耳鸣 13耳 ,突发性聋 8耳 ,老年性聋 6耳 ,梅尼埃病 3耳。所…  相似文献   

15.
脑活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 1994年 5月以来应用脑活素治疗突聋 32例 ,较对照组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6 4例确诊为突聋的患者 ,分为脑活素组 :32例 ,男 18例 (19耳 ) ,女 14例 ,其中年龄最小者 3岁 (1例 ) ,其余年龄在 18~ 6 4岁 ,从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为 1~ 2 0天不等。对照组 :32例 ,男 17例 (18耳 ) ,女 15例 ,年龄 14~ 6 2岁 ,从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为 1小时~ 1个月。两组的听力损失均以5 0 0~ 2 0 0 0Hz的平均听阈为准进行分级 ,两组患者各级听力损失程度的例数分布见表 1。重度听力损失组中脑活素组有1例为 3岁…  相似文献   

16.
突发性聋继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继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发病情况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观察眩晕门诊及耳内科病房中心2004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10例突发性聋患者(包括伴有眩晕的突发性聋)合并BPPV的发病情况,并与同期183例原发性BPPV相比较。结果本组突发性聋病例并发BPPV为19.0%(40/210);40例患者均为高频感音神经性聋或平坦型感音神经性聋。本文40例继发于突发性聋的BPPV,出现时间均在突发性聋发病后t周内。继发性BPPV的手法复位效果与原发性BPPV相似,大多数都于1~2次就诊后治愈。结论突发性聋继发的BPPV是临床常见的现象;继发于突聋的BPPV与原发性BPPV都是以后半规管BPPV多见,并与原发性BPPV手法复位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观察其疗效。方法 观察2012年10月~2014年6月耳 鼻咽喉科收治的36例突发性聋伴发BPPV发病情况,并与同期原发性BPPV患者40例及突发性聋不伴眩晕患者4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伴发BPPV的36例突发性聋患者,受累半规管均与突发性聋发病侧一致,其中水平半规管BPPV 6例,占16.7%(6/36);后半规管BPPV 27例,占75.0%(27/36);混合管BPPV 3例,占8.3%(3/36)。36例患者出现BPPV的时间均在突发性聋发病后数小时至数天(<10天)发生。突发性聋伴发BPPV组1次治愈率明显低于原发性BPPV组,但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治愈率均为100%。不伴眩晕突发性聋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伴发BPPV组。结论 伴发于突发性聋的BPPV以后半规管多见,与原发性BPPV经耳石复位治疗后均可取得较好疗效。而不伴眩晕的突发性聋其疗效优于伴发BPPV的突发性聋。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聋病因复杂,治疗方法颇多。我们用镁元素激活ATP、辅酶A对突发性聋进行治疗,现将临床实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1994年6月~1997年6月间,收治了144例突发性聋患者,其中男86例,女58例;年龄13~75岁,平均年龄为44岁;左耳76例,右耳68例;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ATP治疗组72耳(作为对照),及Mg2+-ATP治疗组72耳(治疗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平均听力损失程度(0.25~4kHz气导听阈均值)为:对照组>90dB者37耳,60~90dB者25耳,<60dB者10耳;治疗组>90dB者38耳,60~90dB者23耳,<60dB者11耳。从…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突发性聋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突发性聋病人 31例 (32耳 ) ,男 16例 ,女 15例 ,年龄 18~ 70岁 ,用荧光偏振免疫发光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用氧消耗速率法、CHO氧化酶法、GPO- POD紫外光吸收试验法分别测定病人血清的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含量。设 2 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男 14人 ,女 9人 ,年龄 38~ 6 0岁 ,同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结果 :突发性聋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 0 .6 6± 11.31μmol/ L)明显高于对照组 (11.30± 2 .6 0 μmol/ L) P <0 .0 5。血清中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水平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增高可能是突发性聋的独立危险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 1996年 4月~ 1998年 11月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 70例 ,并与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的 36例 ( 37耳 )作对照 ,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葛根素组 :患者 70例 ,经纯音测听 ,声导抗测试均为感音神经性聋 ,符合中华医学会上海会议 ( 1996年 )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标准。男 34例 ,女 36例。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70岁 ,平均年龄 48岁 ;左耳 38例 ,右耳 32例 ;就诊时间最短 6小时 ,最长 30天 ,其中 10天内就诊者 5 9例 (占84.3 % )。听力损失情况参照WHO( 1984年 )听力损伤分级 :轻度聋 ( 2 6~ 40dB) 4例 ,中度聋 (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