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实际操作等方面阐述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的注意点;并通过分析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检测对安定性和凝结时间的影响,说明了标准稠度用水量检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邹国平 《广东建材》2008,(8):147-148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标准自实施至今已有七年时间,我们发现各检测单位和生产企业因选用标准稠度测定方法的不同,所得出的标准稠度用水量相差较大,进而导致所检测出来的凝结时间特别是初凝时间容易超出实验室的允许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GB/T1346试验中的操作问题,指出在水泥物理性能检测中,配制标准稠度净浆的关键是准确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标准稠度状态下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的测定结果才具有可比性。笔者着重讨论了操作因素对GB/T1346试验中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物理性能指标的影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检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检验依据、检验步骤、检验的注意事项及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精确与否对测定水泥安定性和凝结时间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强调了精确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水泥强度自1999年采用GB/T17671 -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标准后 ,于同年颁布了常用水泥的新标准 ,与国际标准接轨。为适应检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的需要 ,又颁布了GB/T1346 -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并定于2001年10月1日起实施。现将该标准中主要的规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GB/T1346-2001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由游离氧化钙造成的体积安定性的检验方法,其中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是关系到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准确与否的前提,而影响标准稠度的因素主要有仪器设备、用水量、测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自2001年10月1日起《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简称新标准)开始实施,新标准与GB1346-1989(简称旧标准)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方法和凝结时间检验方法有较大变动,旧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方法(不变水量法和调整水量法)成为新标准中的“代用法”,新标准中的“标准法”采用试杆来确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凝结时间则无代用法,只能采用一种检验方法。在旧标准中测定终凝时间时圆模不翻转。过去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水泥净浆不易刮平,高于试模且表面有泌水、脱…  相似文献   

8.
凝结时间对水泥制品的生产具有现实意义,它表示制品的生产工艺要在水泥凝结前完成。为使各种水泥的凝结时间指标具有相对比较意义,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时的用水量是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为准的。按照水泥检验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可用调整水量法和不变水量法中的任一种。当稠度仪试锥在水  相似文献   

9.
介绍超硫酸盐水泥(简称超硫水泥)的材料组成、配制比例及性能特点,根据国标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和GB 175-2008《通用硅酸盐水泥》检测超硫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安定性、凝结时间及胶砂强度,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了对比。试验表明:超硫水泥安定性良好,凝结时间延长,标准稠度需水量降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高的最终强度。这些特点对公路工程、水下及地下工程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已于2012年3月1日开始实施。结合操作经验和对新标准的理解,就检测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学武  胡成群 《门窗》2001,(6):27-30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标准的修订已经完成并将于今年开始实施.为了使这一新标准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使企业有一个统一的检验方法,切实撑握新标准操作方法的理论和原理,指导企业顺利实施新标准,我们组织了有关人员进行了GB/T1346-2001(以下简称新标准)与GB/T 1346-1989《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以下简称旧标准)的对比试验.由于新标准中安定性的测定方法相对于旧标准基本上没有修改,主要是仪器的精度问题.而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却改变很多,故本文就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及注意的问题进行重点的讨论和分析,各水泥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进行参考.本次试验选用32.5、32.5R、42.5R等普通硅酸盐水泥.具体测试结果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环境温度和维卡仪试杆插入时间为单一变量,研究二者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测定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的上升、维卡仪试杆插入时间的延长均会使水泥标准稠度测定值增大,环境温度为19℃~22℃时,其测定值变化幅度较小;试杆插入时间超过90s后,试验结果会急剧变大。本研究为提升水泥标准稠度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林珍奇 《门窗》2013,(7):373-374
为提高水泥检测的准确性,对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标准所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由游离氧化钙造成的体积安定性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新的国家标准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没有强制规定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技术参数,此参数的大小,不是严格评判水泥合格与否的技术指标,但此参数的测定直接影响水泥凝结时间的确定,进一步影响水泥的施工及使用性能。本文就如何准确检测水泥标准稠度,进一步分析其对凝结时间的影响,并阐述凝结时间检测需要把握好的各个环节步骤,达到提高凝结时间检测准确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B1346 89《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国标修订工作已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与新材所物理室完成 ,并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 ,新标准GB/T1346 2 0 0 1将于 2 0 0 1年 10月 1日正式实施。此次标准修订的主要目的是使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完全与国际接轨。事实上该标准在 1989年修订时就是参照了ISO95 97 89《水泥试验方法———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的测定》标准草案 ,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许多内容已与ISO基本一致 ,此次标准修订保留了 1989年修订时适合中国国情的、并且…  相似文献   

17.
雷氏法和试饼法测定水泥安定性对比试验分析李敏云南省滇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水泥室(671000)GB1346—89《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中规定水泥安定性测定可以用试饼法也可以用雷氏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我们知道,试饼法是观...  相似文献   

18.
林建荣 《广东建材》2008,(8):143-144
本文就水泥物理性能检验中采用试杆法或试锥法检测水泥标准稠度,标准稠度影响水泥凝结时间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一些浅析探讨,分析这些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以便改善操作技巧,提高检测水平,确保水泥标准稠度检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张羽生  李贺军  王小平 《砖瓦》2021,(4):37-37,39
凝结时间是水泥物理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以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为基准,对HN-CST-100型全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与手工凝结时间数据进行比较,探讨凝结时间自动测定仪的实用性,结果表明,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正>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化学指标有不容物、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的含量。物理指标有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细度等指标。水泥的检测方法有水泥密度测定、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定法。水泥细度的检测方法有筛析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的方法有代用法、安定性检验方法、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