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护生实习前后职业认同的现状、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南省某高校164名护生在实习前后分别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总分实习后较实习前下降(P0.01),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这个维度实习后得分有明显下降(P0.01);实习前对护生职业认同有影响的因素有独生子女、担任学生干部和入学志愿;实习6个月后的影响因素有入学志愿。[结论]临床实习对护生职业认同有重要影响。护生实习后职业认同水平低于实习前,提示护理教育者应注重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衔接,关注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积极给予心理调适,帮助护生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遭受语言暴力现状,探讨语言暴力对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使用方便抽样方法对828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资料、语言暴力问卷及职业认同感量表,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语言暴力与职业认同感的关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实习护生遭受患者及其家属的语言暴力得分为[28(22,34)]分,医疗同行的语言暴力得分为[10(8,13)]分,语言暴力总分[38(31,47)]分,职业认同感得分为[30(27,35)]分。回归分析显示语言暴力、学历、实习医院等级、父母对其从事护理行业的态度及入学志愿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教育和管理者应重视语言暴力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早期识别语言暴力的发生,以预测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为后期制定增强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生在中医医院实习中期的真实认识与感受,了解中医医院临床教学现状,为改进临床带教方式、提高带教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焦点小组访谈法,抽取在广东省中医院实习4个月~5个月的护生22名,分成5组进行访谈,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实习中期护生均有受挫经历,但对职业认同感影响不大;护生对临床实习生活逐步适应,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护生期望积极主动参与到临床实践中;护生面对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护生的中医护理核心能力培养需提高完善。[结论]实习中期护生已具备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应充分发挥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实习中期给护生更多的实践机会;积极开展有效的职业防护教育,完善护生职业暴露管理体系,减少护生实习中期职业暴露的风险;增加中医护理教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与感知教师关怀行为现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关怀行为问卷和职业认同感问卷对上海市某三级医院实习护生200名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得分为107.18分±12.53分,职业认同感得分为69.78分±10.50分;护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总分与职业认同感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实习护生感知临床教师关怀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习护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利用教师的特性,实施个性化带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对职业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习护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职业认同感问卷对98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23~34(28.45±5.44)分。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为报考志愿。结论不同特征的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不同,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实习护生的自身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引导。  相似文献   

6.
李娜 《护理研究》2014,(11):1323-1325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习护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情况调查问卷对205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情况以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得分最高,其次为事故性危害;年龄、学历、是否有亲属从事护理专业、有无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对职业危害发生情况有影响。[结论]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情况较多,以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危害最为常见,其次为事故性危害。医院管理者应加强职业安全相关培训,减少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李娜 《护理研究》2014,(4):1323-1325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习护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情况调查问卷对205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情况以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得分最高,其次为事故性危害;年龄、学历、是否有亲属从事护理专业、有无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对职业危害发生情况有影响。[结论]实习护生职业危害发生情况较多,以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危害最为常见,其次为事故性危害。医院管理者应加强职业安全相关培训,减少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章征妹  黄芬  武姣  符卓 《全科护理》2015,(5):464-465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实习后期的实习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南昌大学2009级护理本科生115人进行调查。[结果]81.74%的护生表示实习后期自己的工作热情比刚进入实习时有所消退;59.13%的护生表示影响实习后期状态最大的因素是找工作;61.74%的护生表示因为请假找工作而影响了实习;33.33%的护生因参加考研或公务员考试影响了实习状态;46.96%的护生表示进入实习后期勉强愿意继续从事护理工作,不愿意继续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护士地位较低。[结论]护理本科生实习后期积极性普遍下降,实习工作进入消极状态,带教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护生实习后期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校在读男护生职业认同状态及影响因素,为专业思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徐州医学院护理学院2008年—2010年在读男护生153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结果]男护生对护理专业认同状态总体得分为2.11分±0.39分,不同年级得分及各因素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男护生专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以提高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降低离职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校在读男护生职业认同状态及影响因素,为专业思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徐州医学院护理学院2008年—2010年在读男护生153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结果]男护生对护理专业认同状态总体得分为2.11分±0.39分,不同年级得分及各因素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男护生专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以提高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降低离职率。  相似文献   

11.
段淼  张莹 《护理管理杂志》2014,14(8):552-554
目的了解护生临床实习后期的心理体验,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在护理临床实习第30周,对12名实习护生进行深入访谈,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即工作压力持续存在;工作热情与懈怠情绪并存;人际沟通逐渐顺畅;职业发展前景迷茫;难以寻求有效支持。结论护生临床实习后期仍存在特定的心理体验,管理者及教育者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护生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护理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护生在临床实习前期和后期职业认同现状,分析护生不同实习阶段职业认同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在乌鲁木齐地区某5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所有女护生,在实习前期和后期分别采用职业认同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 755名护生职业认同实习前期总得分为(5.41±0.95)分,实习后期总得分为(5.22±0.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期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有学历、实习医院和职业决策过程;实习后期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有民族、学历、实习医院和职业决策过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实习时间的推移,护生职业认同水平呈下降趋势,实习前期、后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在不同阶段根据护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2008级护理本科生212人进行职业认同感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24.19分±18.59分,条目得分为3.27分±0.4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高考志愿、选择护理专业不同原因、不同意愿、不同喜欢程度、是否是学生干部、毕业后改行与否、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毕业后希望从事不同领域工作护生的职业认同、父母不同职业、父母不同学历护生职业认同、不同家庭收入、是否为独生子女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高考志愿、暑期社会实践、护理人员地位、态度、家庭人均收入、毕业后是否会改行、独生子女、社区实习、是否从事护理、父亲职业、兼职、是否学生干部;调整后的R2=0.583,本研究所调查因素可以解释本科护生职业认同得分约60%的变异。[结论]护生总体的职业认同不高,其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生临床实习后期职业认同感现状,并分析一般人口学资料、护生感知的教师支持、应激水平及应对方式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上海市长海医院、长征医院实习的282名2012届护生在实习后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37.78±6.5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多元逐步回归显示,教师支持、学历、乐观应对、应激水平对护生职业认同感有影响;其中教师支持、乐观应对与护生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P<0.01),应激水平与护生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P<0.01),本科生比大专生职业认同感低(P<0.01).结论护生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师应该加强对其的支持、理解,尤其是本科护生;重视对护生关于护理专业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帮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降低应激水平,使之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习护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调查表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每题得分介于"常常这样"与"很少这样"之间。学历、是否有亲属从事护理专业、有无接受过职业安全相关培训课程对职业危害防护行为有影响。[结论]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总体较差。医院管理者应采取相关的对策,提高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  相似文献   

16.
赵琼玲  秦月兰  谭帅 《全科护理》2020,18(9):1126-1129
[目的]调查专科护理实习生(护生)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态度现状,探讨其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态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职业认同感量表和职业态度量表对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220名专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专科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08.27±13.88)分,呈中等水平,职业态度总均分为(4.23±0.91)分,呈中等偏下水平,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态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专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态度密切相关,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可通过提高职业认同感来改善护生的职业态度,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将63名大专实习护生分为干预组31名和对照组32名,干预组运用整体护理比较教学方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整体护理教学方式,2个月后对干预组及对照组护生的职业认同感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护生职业认同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进行临床整体护理教学能有效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在校护生和实习护生的职业态度现状及差异,引导护生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方法]对202名2010级在校本科护生及144名2009级实习护生进行护士职业态度调查。[结果]在校护生职业态度得分为5.62分±0.92分,高于实习护生得分(5.18分±1.18分);护生总体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但在职业态度语排序上明显不同,职业认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实习护生职业态度低于在校护生职业态度,职业态度认同感低于在校护生,呈消极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心理弹性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为护理人才队伍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及职业认同感量表对天津市某2所医学院校的34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心理弹性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30份,有效回收率为97.9%。实习护生心理弹性总分为(66.35±15.57)分,处于一般水平;职业认同感总分为(65.61±11.37)分,处于一般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志愿填报护理专业、是否选择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认同感量表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实习护生心理弹性、职业认同感处于一般水平。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度职业认同感的护士队伍,学校和医院应在专业教育阶段和临床教学阶段注重实习护生的心理弹性培养和心理干预指导,开展护士职业情感教育,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提高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临床操作受挫的心理体验及其应对方式。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淡法,对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12名护生进行访谈。结果本科护生临床操作受挫心理体验主要为失落感、渴望理解与鼓励。采取向同学或老师倾诉、转移注意力、自我省悟的应对方式。受挫经历对女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发展未产生长远影响,而男护生则普遍表示今后不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结论本科护生临床操作受挫普遍存在,且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带教老师应根据此规律予以分阶段指导。受挫的经历对男女护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带教老师应根据护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施以正确的引导,使其克服挫折,尤其应加强对于男护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