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内科摘要》中由脾胃亏损而致心腹作痛为主证的医案加以分析,认为薛己在辨证中重视察色诊脉,治疗上重视辩证施治,虽多用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古方,但多在加减变化中体现其用药的神妙,对后世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2.
补中益气汤源自李东垣《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是治疗脾胃病的经典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及气虚发热等症。徐慧媛教授防治疾病多从后天之脾入手,而补中益气汤恰依后天之脾功能而立,故而被徐慧媛教授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拓宽了补中益气汤的应用范围,并取得较好疗效。现列举徐慧媛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之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3.
薛己擅用补中益气汤,或补益元气,或升补阳气,或温补脾肾,或合方联用,依证灵活变通;或汤或丸,或朝夕用药,或择时服药,或与六味丸、八味丸交替服用,每每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4.
总结介绍任琢珊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脾虚为本,涉及于肾,治法上在"独取阳明"同时,辅之补肾,填精壮骨,变"独取阳明"为脾肾双补。临床上运用健脾补肾法,以加味补中益气汤随证化裁治疗重症肌无力,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薛己治病尤重脾胃,擅用补中益气汤补益元气,或升举阳气,且常与温补脾肾的六味丸、八味丸合用,朝夕分服或择时服药,形成了一套用药方法,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补中益气汤是中医学经典名方之一,是著名医家李东垣治疗脾胃病思想的集中体现。温艳东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十分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病。温艳东教授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强调辨病辨证相结合,组方用药灵活,经验丰富,效如桴鼓。本文将通过重温补中益气汤的理论渊源,详细介绍温教授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特色经验,系统阐述温艳东教授临证思路和诊病特点,并佐以温艳东教授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病之验案,以飧同道。  相似文献   

7.
对薛己运用补中益气汤的77例医案进行了分析,认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可作为抗疲劳的首选方剂。医案有如下特点:①“劳”及“倦”必现于案例之中,病因为“劳”或症状中有“倦”,或两者兼而有之。“劳”指过劳为内伤病因,“倦”指疲劳的症状,如体倦、倦怠、困倦等。②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脾肺虚弱、元气虚。③虚症占绝大多数。④相关脏腑主要为脾肾肝胃。⑤方中均有抑补中益气汤,部分与他方并用。  相似文献   

8.
吕波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1):63-63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所撰《脾胃论》,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的功能。适于劳倦伤脾、饮食伤胃所致中气不足、清阳下陷证,症见食欲不振、精神倦怠、乏力懒言身体发热,状若火燎。胡玉灵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学验俱丰,重视调补后天脾胃,擅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各种疑难病证,笔者有幸随师学习10余年,现将胡师运用本方治疗的四例产后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是李东垣益气升阳理论的代表方,均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然各方运用症状轻重、证机、治法却略有不同。文章总结认为:补中益气汤,气虚程度较重,证属脾胃气虚,清阳下陷,热不显,治疗重在补中升阳;升阳益胃汤,气虚程度较前轻,证属脾胃气虚,湿热中阻,湿热兼见,治疗偏于祛湿清热;升阳散火汤,气虚程度最轻,证属脾胃气弱,气郁化火,内热明显,治疗偏于升散郁火。  相似文献   

10.
薛己补中益气汤抗疲劳作用评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宝宽 《中医药学刊》2003,21(5):707-710
对薛己运用补中益气汤的77例医案进行了分析,认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可作为抗疲劳的首选方剂。医案有如下特点:①“劳”及“倦”必现于案例之中,病因为“劳”或症状中有“倦”,或两者兼而有之。“劳”指过劳为内伤病因,“倦”指疲劳的症状,如体倦、倦怠、困倦等。②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脾肺虚弱、元气虚。③虚症占绝大多数。④相关脏腑主要为脾肾肝胃。⑤方中均有抑补中益气汤,部分与他方并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脾胃理论探讨了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皮肤病的理论依据:皮肤病的润泽有赖于脾胃输布水谷精微;健脾除湿是皮肤病治疗的根本大法之一。本文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了补中益气汤治疗皮肤病的机制和适应证,并列举了3个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的皮肤病案例,为从脾胃理论和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皮肤病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内科摘要》《保婴撮要》等薛氏医案,探究薛己治疗脾肾同病的用方加减和服药次序经验。薛己作为温补学派开创者,对治疗各类内伤虚损杂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特色。五脏虚损责在脾,重在肾,常以脾肾同病而变生诸症。薛己在继承李杲脾胃论思想的同时,结合培补肾命,将"脾肾同治、厚实脾土、调和五脏"作为治疗内伤虚损杂病之总纲。在处方用药上,薛己常以补中、六君等与地黄丸类方药为基础合方使用,以一升一降调整阴阳,又根据个体差异灵活变更方药,延伸出多种方药配对法;在辨证论治中又常根据病因、病程及症状的轻重缓急,发明兼服、分时服、先后服等择时服药法,主次分明,次序精妙;并在具体用药加减上,力求药简而专,用意深远。  相似文献   

13.
补中益气汤临证运用广泛,原治脾不升清,气虚发热及中气下陷诸证。李波灵活化裁,遵古法而不泥于古方,临床加减用之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泌尿系结石、膀胱过度活动症等,皆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董微  张博 《北京中医》2010,(4):265-266
对胡杰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症的辨证思路加以分析和总结。胡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症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根据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补脾而安五脏",五脏并重、突出脾胃的辨治思路,主张以健脾益气为主,兼调心、肝、肾的方法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临证时常以健脾舒肝、心脾同调、脾肾并补为处方用药的基本原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董微  张博 《北京中医药》2010,29(4):265-266
对胡杰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症的辨证思路加以分析和总结。胡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症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根据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补脾而安五脏",五脏并重、突出脾胃的辨治思路,主张以健脾益气为主,兼调心、肝、肾的方法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临证时常以健脾舒肝、心脾同调、脾肾并补为处方用药的基本原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为李东垣创制的著名方剂,临床涉及病种甚多,主要有两大作用: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痊愈;二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专门治疗"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的脾胃之气不足诸证。方法通过失音案、经行眩晕、漏证、低烧等病例验证该方的临床应用范围。结果 4个临床验案均有效,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补中益气汤在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只要病机相关,辨证准确,灵活运用该方可以治疗多种病证。  相似文献   

17.
先小乐 《河北中医》2014,(10):1447-1448
肖相如,教授,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出生于中医世家,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首位肾病学博士,全国重点肾病专科学术带头人,从事伤寒论研究及中医内科肾脏相关疾病的治疗与研究。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的李东垣对脾胃学说独有发挥,自成一家。创建“内伤脾胃学说”,在此基础上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理论,并创立了名方补中益气汤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影响深远。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由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黄芩、黄连、生石膏、柴胡、升麻、羌活组成。肖相如教授认为,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指脾肾气血阴阳亏损,标实指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的潴留。若对脾胃学说理解尚浅,见证治证,难以取得佳效。而在肾系疾病中凡是病机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热下注者,使用本方可获佳效。现举肖教授验案2则,均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化裁,以明其理,以示其用。  相似文献   

18.
薛己已补中益气汤治疗咳嗽,或用于素体气虚,或用于气虚感冒,或用于病后气虚,或用于误治气虚,或用于巩固疗效等,其用意在于扶元养正,甘温以升发脾胃之阳气,补脾胃,实腠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此文介绍了骆云丰从脾胃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对重症肌无力,依据脾虚九窍不通理论应用补中益气汤而获效,文案显示了辨治过程中攻补相宜、补清相制、脾肾相资遣药奥妙;对于临床中自觉发热一类的疾病,归于内伤发热,依据东垣阴火理论,阐发补脾胃泻阴火升阳之理,在此文中显示虚实之辨以及升阳潜阳思路;对于汗证的治疗,以水饮立论,强调脾阳健运的作用,此文从水湿同济到温肾利水再到温阳健脾,体现了治脾的规律及法要。  相似文献   

20.
探讨应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的原理和时机。认为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原理在于辨证与辨病结合、补益与消导相结合、主证与次证兼顾。膏方选药强调治气血并调,升降结合,补脾结合治肾,并运用现代医学,科学选药。慢性脾胃病四季皆可应用膏方,虚证仍以冬令为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