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分析应用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的5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儿童血液中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P<0.05),观察组儿童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水平(P<0.05)。结论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在临床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治疗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100例小儿手足口患者为实验组;以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的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M、IgA、IgG、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结果:实验组的CK、LDH、CK-MB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IgA、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检测可以为手足口病小儿患者是否合并有心肌损伤提供依据,在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2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同时选择40例健康儿童做对照组.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K-MB、α-HBDH与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K、LDH、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心肌损害,免疫功能低下、紊乱.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120例手足口病患儿,检测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同时检测8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结果:手足口病患儿AST、LDH、CK和CK-MB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部分HFMD患儿存在程度不同的心肌损害,心肌酶谱可作为HFMD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依据和观察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酶、血乳酸、脑脊液细胞数的变化,为手足口病合并SIRS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2例手足口病合并SIRS患儿为观察组,92例手足口病未合并SIRS患儿为对照组,行腰椎穿刺术检测脑脊液细胞数,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hs-CRP、CK、CK-MB、LDH、乳酸水平及脑脊液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足口病合并SIRS时患儿血hs-CRP、CK、CK-MB、LDH、乳酸水平及脑脊液细胞数较单纯手足口病患儿明显升高,检测以上指标对诊断SIRS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酶、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过程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MI组),同期门诊正常体检正常的同年龄段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对照组、AMI组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移酶(AST)、IgG、IgM、IgA及补体C3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CK、CK-MB、LDH、AST AMI治疗前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AMI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IgG、C3 AMI治疗前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AMI组治疗后IgG、C3检测结果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IgM、IgA AMI组与对照组、AMI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检测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K、CK-MB、LDH、AST、IgG、C3会明显升高,随着治疗病情好转数值下降,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过程中检测心肌酶及免疫球蛋白、补体变化有助于评定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51例手足口病患儿,检测空腹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a-羟丁酸脱氢酶(a-HBDH);并同时检测5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异常率分别为AST27.0%、LDH84.3%、CK43.1%、CK-MB38.0%和HBDH78.2%,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心肌酶的测定能及时了解HFMD患儿心肌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国军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400-1401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方法选择HFMD患儿110例,其中轻症80例,重症30例。另选2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AU 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FM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等多项心肌酶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症及重症HFMD组患儿血清AST、LDH、α—HBDH、CK、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重症HFMD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轻症HFMD组(P〈0.01)。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心肌酶指标均趋向正常水平。结论婴幼儿HFMD血清心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Ig)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3例经确诊的HFMD患儿按是否有并发心肌损伤和或肺部感染分为有并发症组23例、无并发症组50例,同期选取36例健康对照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儿童血清中的ALB、PA、hs-CRP、Ig水平,并比较上述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ALB、PA、IgG、IgA、IgM均比健康对照组下降,有合并症组的PA、IgG、IgA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合并症组患儿hs-CRP水平明显升高,较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无合并症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足口病患儿hs-CRP检测异常率均比健康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前白蛋白下降、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hs-CRP水平升高,提示HFMD患儿存在营养状况不均衡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这可能是HFMD的易感因素之一,HFMD患儿检测PA、hs-CRP、Ig水平对临床治疗用药、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联合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治的意义。方法检测110例早期手足口病患儿血清a-羟丁酸脱氢酶(d—HBDH)、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与同期60例健康儿童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儿病变早期CK、CK—MB、心肌损害发生率与hs—CRP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a—HBD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高危因素组患儿病变早期CK—MB、心肌损害发生率与hs—CRP均高于一般患儿组(均P〈0.05),而CK水平与一般患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对判断心肌损害有高度特异性,hs—CRP为病变早期的敏感指标,但均非手足口病早期诊断的敏感特异性指标,联合检测心肌酶与hs—CRP可以为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心肌损害中心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测定及其意义。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儿200例为观察组,轻症肺炎患儿180例为轻症组,正常儿童200例为对照组,对比3组儿童cTnI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水平。结果观察组 cTnI、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观察组和轻症组 cTnI、CK-MB、LDH、AS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cTnI阳性率高于轻症组(P<0.05)。观察组与轻症组CK-M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cTnI可作为监测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物。早期检测 cTnI有利于重症肺炎并发心急损害患儿的早期诊疗,从而预防心肌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艾司洛尔治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给予艾司洛尔治疗。另选10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LDH、CK、CK-MB、N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较之治疗前,艾司洛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LDH、CK、CK-MB、NE水平均出现显著的下降,均P<0.05。结论:艾司洛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可以显著改善其心肌酶水平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有效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1(cTn1)对心肌功能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南宁地区2008-04—2009-05手足口病(HFMD)患儿83例,用日本生产的Automatic Analyzer HITACHI7600-120型检测仪检测心肌酶谱(AST、LDH、CK及CK—MB)和美国亚培生产的AbbottAxSYM系统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cTn1。结果83例HFMD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及cTn1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O.05或P〈0.01)。结论联合检测HFMD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特别是CK-MB)及cTn1在早期诊断HFMD及了解该病的损伤情况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联合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治的意义。方法:检测110例早期手足口病患儿血清a-羟丁酸脱氢酶(a-HBDH)、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与同期60例健康儿童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儿病变早期CK、CK-MB、心肌损害发生率与hs-CRP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a-HBD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高危因素组患儿病变早期CK-MB、心肌损害发生率与hs-CRP均高于一般患儿组(均P〈0.05),而CK水平与一般患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对判断心肌损害有高度特异性,hs-CRP为病变早期的敏感指标,但均非手足口病早期诊断的敏感特异性指标,联合检测心肌酶与hs-CRP可以为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90例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抽搐后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90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惊厥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较对照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热性惊厥患儿抽搐时会引起心肌受损,治疗热性惊厥患儿时要注意保护心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功能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病情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探讨其免疫功能改变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手足口病患儿40例,根据病情分为普通组20例、重症组20例,另选取健康同龄儿童8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症手足口病患儿IgM、IgG、Ig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但补体C3、C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感染病毒后,体液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降低,但对补体C3、C4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患者血常规及心肌酶谱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60例手足口病患儿,检测血常规及天冬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同时检测4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常规分析除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计数增高外,其余无明显变化;AST、LDH、CK和CK-MB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部分HFMD患儿存在心肌损害,心肌酶谱可作为手足口病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依据和观察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儿实施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6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免疫球蛋白、hs-CRP检测。结果实验组外周血Ig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IgG明显降低(P 〈0.05),IgM无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充分重视检测免疫球蛋白与hs-CRP指标变化,可为手足口病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方法选择住院支气管肺炎患儿110例,其中轻症支气管肺炎80例(轻症肺炎组),重症支气管肺炎30例(重症肺炎组)。另选2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 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支气管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等多项心肌酶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症及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AST、LDH、α—HBDH、CK、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重症肺炎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P〈0.01)。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这些心肌酶指标均趋向正常水平。结论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心肌损害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治疗组)及生理性黄疸20例(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所有患儿的血清心肌酶及其同工酶活性。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及同工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在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出现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