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Smad核转录共抑因子(SnoN)在TGF-β1致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探讨SnoN蛋白对TGF-β1所致的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2),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5ng/ml)组和TGF-β1(5ng/ml)+MG-132(5μmol/ml)组。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SnoN蛋白水平的改变和Smad2/3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细胞中SnoN mRNA表达的改变。免疫荧光检测间充质细胞标记物α-SMA的表达。结果:Western-blot的结果显示:(1)TGF-β1作用于细胞,SnoN蛋白表达迅速减少,10min为对照组的38%,并呈时间依赖进行性减少,60min较0min降低89%(P〈0.01),24h有所恢复但仍较0min明显降低(P〈0.01);TGF-β1+MG-132组中SnoN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GF-β1组相比,SnoN蛋白水平明显上调。(2)半定量RT-PCR显示:TGF-β1作用于细胞后,与SnoN蛋白表达不同,SnoN mRNA迅速升高,60min其表达增高近1倍(与0min比较,P〈0.01);TGF-β1+MG-132组中SnoNmRNA的表达与TGF-β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TGF-β1诱导细胞10min即可引发Smad2/3磷酸化(与0min比较,P〈0.01),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中磷酸化的Smad2/3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TGF-β1+MG-132组中,Smad2/3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减少80%(P〈0.01)。(4)TGF-β1作用于细胞24h后免疫荧光检测到重新表达的α-SMA,TGF-β1+MG-132组α-SMA的表达被抑制。结论:TGF-β1可诱导SnoNmRNA表达上调,但SnoN蛋白的表达遭遇泛素系统的降解显著减少,SnoN蛋白水平的下调可能是TGF-β1导致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作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核因子κB(NF-κB)反义寡核苷酸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 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NF-κB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导入细胞,以TGF-β1(10 μg/L)刺激HK-2细胞24 h后,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NF-κB mRNA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用荧光光谱法分析α-SMA蛋白的表达,并以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转分化过程的形态变化。 结果 TGF-β1诱导24 h后,HK-2细胞中NF-κB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为空白对照组的8倍以上(P < 0.01)。NF-κB反义寡核苷酸导入细胞后,可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的 NF-κB mRNA表达,比TGF-β1组减少75%(P < 0.05),同时,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亦较TGF-β1组均明显下调(P < 0.05)。 结论 NF-κB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有利于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rret)对马兜铃酸A(aristoloehic acid Ⅰ,AAⅠ)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拮抗效应。方法:将正常培养的HK-2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汉防己甲素高浓度组、汉防己甲素中浓度组、汉防己甲素低浓度组、泼尼松龙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组)。48h后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各组E—cadherin、TGF-β1、α-SMA mRNA表达水平,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中TGF-β1浓度,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各组E—cadherin阳性表达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汉防己甲素干预组及泼尼松龙对照组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相反,其TGF-β1、α-SMA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汉防己甲素干预组及泼尼松龙对照组TGF-β1浓度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汉防己甲素干预组(中、低浓度)E—cadherin阳性表达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汉防己甲素高浓度组和泼尼松龙对照组E—cadherin阳性表达细胞的百分率较之模型组增高不明显(P〉0.05)。结论:一定浓度(10μg/ml)的AAⅠ能诱导体外培养的HK-2转分化,适当浓度的Tet对AAi诱导的HK-2转分化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AAI亦能上调TGF-β1的表达,而适当浓度的Tet能拮抗AAI引起的TGF-β1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4.
也页目的:探讨糖肾平对高糖环境下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高糖(25 mmol/L)、LPS(1μg/mL)刺激足细胞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高糖组、高糖+LPS组、厄贝沙坦组、抑制剂组、糖肾平小、中、大剂量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方法检测足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3、整合素连接激酶( integrin-linked kinase, ILK)、CD2相关蛋白(CD2A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和高糖+LPS组足细胞TGF-β1、ILK、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P-Smad2/3蛋白及Smad2/3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高糖+LPS组比较,厄贝沙坦组足细胞P-Smad2/3、α-SMA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TGF-β1蛋白表达减少(P〈0.05),TGF-β1,Smad2/3,α-SMA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ILK mRNA表达减少(P〈0.05),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糖肾平大、中、小各剂量组足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TGF-β1 mRNA表达减少(P〈0.05),小、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P-Smad2/3蛋白及Smad2/3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大剂量组足细胞ILK mRNA表达减少(P〈0.05),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减少(P〈0.05);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糖肾平能够降低足细胞TGF-β1、ILK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Smad2/3蛋白及Smad2/3 mRNA表达,升高足细胞标志物CD2AP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SMA蛋白及mRNA表达,通过抑制TGF-β1-Smad2/3-IL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足细胞转分化,保护足细胞,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高糖诱导下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渗透浓度对照组、高糖组、高糖+EPO(5 U/ml)组和高糖+EPO(10 U/ml)组。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蛋白2(Smad2)及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mRNA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TGF-β1及α-SMA的蛋白表达。 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高糖组细胞α-SMA、TGF-β1、Smad2、ILK的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 < 0.01)。细胞免疫化学也显示,高糖组TGF-β1和α-SMA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 < 0.01),而高糖+EPO(5 U/ml)组和高糖+EPO(10 U/ml)组上述指标的表达均显著低于高糖组(均P < 0.01)。 结论 EPO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与其抑制TGF-β1、Smad2及IL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Lefty蛋白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将人Lefty质粒转染入离体培养的HK-2细胞,使其稳定表达Lefty蛋白。对正常对照组(A组)和Lefty转染组(B组)细胞给予10ng/mlTGF-β1刺激后,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第6、12、24、48小时磷酸化Smad2/3(p-Smad2/3)表达水平,并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程度。结果TGF131刺激后,A组p-Smad2/3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程度较刺激前升高(P〈0.05),而B组上述指标均低于A组(P〈0.05)。结论Lefty蛋白可拮抗TGF-19J/Smad信号转导通路,减轻TGF-β1介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胺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Wistar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为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点(7d、14d、28d)观察梗阻侧肾间质纤维化指数;致纤维化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肾皮质中与肾脏纤维化相关的Smurf2、Smad7信号蛋白等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1)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Smurf2基因和蛋白质明显上调,呈时间依赖性(P〈0.01);Smad7蛋白呈时间依赖性下调(P〈0.01),Smad7基因在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TGF-β1基因在UUO后第7d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但仍然高于假手术组(P〈0.01)。(2)甘草酸能改善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P〈0.01),下调肾脏组织TGF-β1基因的表达(尸〈0.01);减少Smurf2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同时上调TGF-β1信号传导中抑制性因子Smad7的表达(P〈0.01)。结论:甘草酸二胺能保护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损伤。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减少Smurf2核酸和蛋白质的表达,增加抗纤维化作用的Smad7蛋白表达;减少TGF-β1表达,阻止TGF-β1信号传导,从而阻断肾间质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体外人源性肾小管细胞株(HK-2)上皮间质转分化以及转录因子Snail1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K-2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组、去甲斑蝥素组(NCTD组)。对照组为无血清DMEM培养,TGF-β1组为TGF-β15ng/ml诱导,NCTD组为不同浓度NCTD(0.5、1.0、2.5μg/ml)与TGF-β1(5ng/ml)共同作用,各组作用时间48h。采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α-SMA、E-cadherin与Snail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TGF-β1组相比,NCTD干预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而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且均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Snail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TGF-β1组比较,NCTD干预组Snail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去甲斑蝥素具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下调转录因子Snail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及其与β53基因及Smad4的关系。方法选用3种含有不同β53基因状态的人肝癌细胞系,均分为TGF-β1诱导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的凋亡进行定量检测;另外,应用Lipofectamine 2000把含有Smad4结合元件和荧光素酶基因的TGF—β1可诱导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对细胞进行转染,再经TGF-β1作用,分别检测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在应用TUNEL检测的3个细胞系中,TGF—β1能诱导HepG2细胞(野生型β53)凋亡,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突变型β53)和Hep3B细胞(缺失型β53)凋亡细胞较少,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检测提示,HepG2细胞的Smad4表达活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和HepB细胞的Smad4表达较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p2细胞系比Huh-7和HepB细胞系更易发生TGF-β1诱导的凋亡.Smad4是TGF-β1信号转导途径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缺氧复氧损伤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的凋亡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B组)、提前IGF-1干预组(C组)、即时IGF-1干预组(D组)、迟后IGF-1干预组(E组)5组。3个IGF-1干预组在不同时间给予IGF-1干预,复氧培养24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阳性表达变化,Real-time PCR检测Bcl-2 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Bcl-2蛋白与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IGF-1干预后,细胞增殖活性有所升高,以C组升高最明显(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又以C组下降最明显(P〈0.01);Eel-2mRNA和其蛋白表达量均增高(P〈0.05),以C组表达量增高最明显(P〈0.01)。结论IGF-1能够抑制缺氧复氧损伤HK-2细胞凋亡,可能与其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3、Smad4、Smad7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原代培养BalB/C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用TGF-β(1ng/ml)刺激24h,加味当归补血汤及洛汀新含药血清干预。共分6组: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当归补血汤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浓度分别为2.5%、5%、10%)、洛汀新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细胞Smad3、Smad4、Smad7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PT—PCR、Western-Blotting)。结果:(1)TGF-β1刺激后,肾小管上皮细胞部分形态发生变大,伸长,呈梭形,经中药加味当归补血汤和洛汀新干预后,细胞形态又恢复正常;(2)TGF-β1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后,Smad3、Smad4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增加,Smad7 mRNA和蛋白质则显著减少(P〈0、05~0、01);(3)各浓度加味当归补血汤能显著下调异常增高的Smad3,上调Smad7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P〈0.05~0.01),能显著下调Smad4基因表达。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防治肾间质纤维化可能与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EMT)过程中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及下调FAK的表达后对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进程的影响。 方法 应用TGF-β1(10 μg/L)刺激HK-2细胞,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FAK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p)-FAK(Tyr397)的蛋白表达。应用Lipofectmine2000将FAK siRNA转染HK-2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观察下调表达FAK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结果 TGF-β1刺激后,HK-2细胞α-SMA蛋白和mRNA水平上调,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FAK蛋白和mRNA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多,48 h达到高峰。p-FAK(Tyr397)蛋白表达趋势与FAK相同。脂质体转染siRNA后FAK的mRNA和蛋白分别下调了50%和41%,下调表达FAK后可以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α-SMA蛋白的上调表达,逆转 E-cadherin蛋白的下调表达。 结论 在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进程FAK蛋白表达上调,敲低FAK蛋白表达后可以部分减轻EMT的程度,提示FAK在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肾脏纤维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骨架调节蛋白CIP4(Cdc42 interacting protein 4)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并探讨其产生的机制。 方法 10 ?滋g/L TGF-β1刺激72 h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内E-cadherin和α-SMA蛋白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根据GenBank人CIP4的完全cDNA序列,设计1条特异性干扰CIP4表达的RNA片段(CIP4-siRNA)和含野生型CIP4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CIP4),利用lipofactamine 2000将其转染HK-2细胞。Western 印迹法检测对照组、TGF-β1刺激组、CIP4-siRNA转染组、pcDNA3.1-CIP4转染组细胞内CIP4、E-cadherin和α-SMA蛋白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E-cadherin和α-SMA蛋白的分布改变;用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 1 μmol/L干预TGF-β1刺激的HK-2细胞48 h,Western 印迹法检测对照组和干预组CIP4表达的变化。 结果 TGF-β1干预后HK-2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α-SMA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 < 0.05),细胞形态由典型的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变,表明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EMT模型成功。CIP4-siRNA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表达CIP4后,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 < 0.05),α-SMA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部分逆转了上述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pcDNA3.1-hCIP4转染使CIP4高表达后,HK-2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α-SMA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 < 0.05),诱导了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用渥曼青霉素干预TGF-β1刺激的HK-2细胞48 h,CIP4可能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 结论 TGF-β1通过PI3K-Akt途径上调CIP4表达,CIP4可能进一步参与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虫草多糖(C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影响。 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Cp(0、0.01、0.1、1、5、10 g/L)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增殖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 TGF-β1(0、0.1、0.5、1、5、10 μg/L)作用HK-2细胞48 h及5 μg/L的TGF-β1作用不同时间(0、12、24、48和72 h),以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钙黏蛋白(E-cadherin)、纤连蛋白(FN)的表达。用递增浓度的Cp(1、5、10 g/L)预处理HK-2细胞24 h后,观察其对TGF-β1效应的干预作用。 结果 Cp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HK-2细胞增殖(P < 0.05)。TGF-β1无论在转录水平还是蛋白水平皆能诱导HK-2细胞 α-SMA、FN表达上调,而下调E-cadherin表达。分别用1、5、10 g/L Cp预干预24 h后,同单独5 μg/L TGF-β1刺激组相比,上述因子表达被不同程度逆转。在转录水平,α-SMA mRNA表达被抑制率分别为37.98%、68.08%、84.36%;FN mRNA表达被抑制率分别为46.97%、63.82%、81.85%;E-cadherin mRNA表达分别增加0.67倍、2.69倍、5.43倍(均P < 0.05)。在蛋白水平,α-SMA蛋白表达被抑制率分别为33.40%、47.75%、68.50%;FN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16.26%、65.92%、80.30%;E-cadherin蛋白表达分别增加1.33倍、3.19倍、4.29倍(均P < 0.05)。Cp能明显拮抗 TGF-β1 诱导的HK-2细胞的表型改变。 结论 Cp能有效阻止TGF-β1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转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及甚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株转板至细胞融合并同步后,分为空白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刺激组(5ng/ml)、TGF-β1加黄芪100μg/ml组、TGF-β1加黄芪1mg/ml组。作用24h后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mR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FN的含量;westernblot检测PAI-1的表达。结果:(1)HK-2细胞表达少量FN和PAI-1;(2)HK-2细胞在5ng/ml TGF-β1.刺激下分泌FN、PAI—1mRNA及FN、PAI-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HK-2细胞在TGF-β1和不同浓度的黄芪作用后,可使FN、PAI-1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与TGF-β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以黄芪1mg/mi组为甚。结论:TGF—β1可促进HK-2细胞分泌FN和PAI—1,黄芪可部分拮抗TGF-β1的上述效应。这可能是黄芪预防或改善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肾间质纤维化防治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生理雌激素组;③低雌激素组;④17-β雌二醇组。21d后光镜观察单侧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并用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α-SMAmRNA的表达。结果单侧输尿管梗阻各组出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改变,其肾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上调(P〈0.01);与生理雌激素组相比,低雌激素组纤维化病变加重,上述物质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而17-β雌二醇组则病变均减轻(P〈0.05)。结论注射17-β雌二醇可能通过下调TGF-β1,和α-SMA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的生成,进而韶到延绣肾间后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姜黄素(curcumin,Cur)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方面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Cur处理经TGF-β1诱导活化的HK-2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纤连蛋白(FN)的分泌。结果:(1)正常HK-2细胞表达E-cadherin,不表达α-SMA,经TGF-β1刺激后细胞表型发生转变,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弱,α-SMA表达明显增强;(2)不同浓度Cur组与单纯TGF-β1刺激组相比α-SMA的表达有所减弱,而E-cadherin的表达增强;(3)不同浓度Cur抑制了ColⅠ、ColⅢ和FN的分泌,与单纯TGF-β1刺激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能抑制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成分ColⅠ、ColⅢ和FN的合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拟观察5-氟尿嘧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7和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Ⅰ型受体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取4~6代传代细胞加入5个不同浓度(10,20,40,80,160μmol/L)5-氟尿嘧啶干预24,48,72h。(2)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测定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3)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mad7和TGF-βI型受体的表达及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MTT实验中,当5-氟尿嘧啶浓度为10,20μmol/L作用24h时,未发现成纤维细胞死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浓度下作用各组成纤维细胞死亡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免疫印迹法实验结果如下: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I组Smad7表达明显减弱,TGF-βI型受体表达则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加入5-氟尿嘧啶干预后可显著增强Smad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经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干预后,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Bax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TGF-βI型受体表达无明显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5-氟尿嘧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胶原(Col)Ⅰ合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应用自制的AGE-牛血清白蛋白(BSA)刺激NRK52E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磷酸化(P)Smad2/3核转位情况。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GF-β1的水平。RT-PCR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E-钙黏着糖蛋白(cadherin)和ColⅠ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α-SMA、E-cadherin和ColⅠ蛋白的表达。同时观察TGF-β1中和抗体对AGE-BSA上述效应的阻断作用。结果基础状态下,NRK52E细胞存在低水平p-Smad2/3核表达(16%)。与BSA对照组比较,AGE—BSA以时间依赖方式上调NRK52E细胞p-Smad2/3核转位,其高峰出现在30min(68%比30.5%,P〈0.01)和24h(76%比31.3%,P〈0.01)。AGE—BSA显著上调α-SMA和ColⅠ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能促进NRK52E细胞合成和分泌TGF-β1。TGF-β1中和抗体能明显抑制AGE—BSA介导的24hp-Smad2/3核转位(25.2%,P〈0.01),但不能阻抑30min活化高峰;能明显抑制AGE-BSA介导的α-SMA和ColⅠ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显著地上调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AGEs通过TGF-β依赖和非依赖途径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s信号通路活化,促进其向肌成纤维母细胞转分化和ColⅠ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LINC00667对高糖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正常对照(NC)组、高糖(HG)组、HG+si-con组、HG+si-LINC00667组、HG+si-LINC00667+PBS组、HG+si-LINC00667+TNF-α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INC00667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含量;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检测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以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HG组HK-2细胞LINC00667、Vimentin和α-SMA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降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1β和TGF-β_1含量升高,NF-κB信号通路激活(P0.05)。与HG+si-con组比较,HG+si-LINC00667组HK-2细胞Vimentin和α-SMA表达降低,E-cadherin表达升高,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1β和TGF-β_1含量降低,NF-κB信号通路受到抑制(P0.05)。与HG+si-LINC00667+PBS组比较,HG+si-LINC00667+TNF-α组HK-2细胞NF-κB信号通路激活,Vimentin和α-SMA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降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1β和TGF-β_1含量升高(P0.05)。结论:沉默LINC00667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EMT,抑制炎症反应,其机制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