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建设以质量为先、学生为本、追求卓越、中国特色等要素为核心的质量文化,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培养德才兼备、国家急需的中医药特色人才,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要求。高等中医药院校要以高教转型与变革为契机,从教育质量价值观、质量中国意识、质量管理哲学、质量伦理道德和质量规章制度等方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体系,创新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建设新样态,通过样态的样例塑型、示范引领、运动优化和系统整合等功能,解决由理论模型到操作范例工具转变和工具使用等问题。以高校变革为契机创新质量、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夯实质量、以特色人才为本源发展质量、以道德要求为标杆引领质量、以完善制度为支撑落实质量、以行为导向为体现表达质量、以物质建设为基础提升质量,构建以质量文化为引领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提升质量的实践范式,实现中医药高等教育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部质量评价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人民医院实施护理部质量评价,通过对基础护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优质护理质量等综合评价指标进行确立,建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以2013年各月份的护理质量检查评定结果为判别依据,观察护理部质量评价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结果:从2013年各月份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来看,各项护理质量随时间稳步上升,2013年12月的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病区管理、护理记录、急救物品管理、消毒隔离等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2013年1月(P0.05)。结论:护理部质量评价在持续质量改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护理部抽查、护士长交叉检查以及科室质控小组成员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了完整的分析和统计,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的,确保护理质量能够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督导的效果。方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更好的服务于临床,特于2017年1月起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督导。实施护理质量督导前后分别选取160件物品实施研究,比较实施护理质量督导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结果:实施护理质量督导后物品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等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督导,可提高物品清洗和包装及灭菌质量,为临床医疗质量把好关,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中药饮片质量—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对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疗效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临床用中药饮片质量受多种因素制约,与饮片品质、炮制加工、储存养护、调配质量、煎药质量等因素有关。结论:对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疗效的主要因素加强科学、有效的质量监管,为中药饮片临床疗效、质量控制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建立和完善中医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注重环节和细节质量控制、护理质量控制彰显中医特色、成效4方面入手探讨中医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做法与效果,指出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力量,而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质量管理的灵魂;而且中医护理质量是衡量中医院护理人员素质、护理管理水平、护理业务技术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志,建立规范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完善护理质量控制项目和标准,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中医护理常规、工作标准和流程,加强护理质量细节控制和重点环节控制,可使中医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质量树对中药饮片全程质量控制的价值。方法:医院于2017年12月起将中药质量树方法纳入中药饮片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中。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将在此期间就职于医院药剂科的人员纳入研究样本,以应用中药质量树质量控制方法的时间为标准,2017年11月为实施前,2017年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采用常规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后应用中药质量树对中药饮片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质量评分。结果:从药材种植、饮片加工、质量标准三个重点环节进行中药质量树的构建,并进行中药饮片质量风险评估及监管方法的制定。实施后的药材来源、炮制方法、鉴别、检验、辅料测定、含量测定、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包装贮藏、有效期管理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经过中医质量树模型,能够对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有助于建立中药饮片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指导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各护理单元成立科级质量管理小组,实施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的方法,对护理质量进行全程监控,抓好环节管理工作。护理部每月组织科护士长对各科基础护理质量、安全护理、消毒隔离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对口检查,党办每季度进行病人满意度测评。结果各项检查平均得分(除病房管理质量外)明显高于科级质量管理组织成立前(20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充分发挥科级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使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均得到持续改进,护理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能充分调动护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年轻护士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性质量改进在医院供应室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供应室于2014年5月~2016年2月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模式,随机抽取经过消毒灭菌处理的无菌物品800份,对物品的清洗、包装以及灭菌质量进行分析,随机抽取85例临床医护人员,调查供应室的满意度,分析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实施前后800份无菌包清洗、包装、灭菌质量的不合格率。结果:供应室实施持续质量管理之前,医院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率2.62%、包装质量不合格率3.65%、灭菌质量不合格率0.83%均高于实施持续质量管理之后清洗质量不合格率0.74%、包装质量不合格率0.93%、灭菌质量不合格率0.18%,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前满意率为72.94%(62/85),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后满意率为94.12%(80/85),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可显著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供应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到受试者依从性差、合并药物的漏记等因素影响,中医药治疗感冒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难度大,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为保障研究实施质量,在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感冒的3000例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采用了现场与远程交互的质量控制方法。现场质量控制优势在于面对面接触研究者(实施干预者、疗效评价者)和受试者,适宜开展研究相关人员访谈和研究信息溯源;远程质量控制优势在于实时性,质量控制人员通过远程质量控制实时了解研究进度、不良事件等情况,同时可以根据远程质量控制的评估结果调整现场质量控制的核查频率,在保障研究质量的同时节省质量控制成本的投入。此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较好地控制了研究实施的质量,可为中医药治疗感冒随机对照试验中实施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卢亚娟 《河南中医》2013,(12):2107-2108
目的:探讨肥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210例,分别作身高和体质量测量,分为超质量组119例,正常体质量组71例和减质量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情况,观察冠心病患者不同体质量合并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结果:冠心痛患者随着体质量的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超质量组均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则随着体质量的增加含量减少;正常体质量组与减质量组比较中,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病例,在各体质量组的发生率,是随着体质量的增加而升高;但2型糖尿病的病例的发生率,正常体质量组与减质量组没有差别。结论:肥胖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仲蓬  赵岚  徐敏  卢竞 《光明中医》2011,26(11):2352-2353
膏方的质量控制体现在膏方制作的全过程,涵盖膏方处方质量、药材质量(含辅料)、处方调配质量以及膏方制作质量。本文就膏方的质量控制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求进一步保证膏方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其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制剂研究、生产、监管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总结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特点,梳理近年来国家药品抽检对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所开展的探索性研究取得的工作成果,探讨探索性研究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意义以及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思路,认为目前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应是一个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进行质量设计、质量完善的过程;探索性研究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对探索性研究成果的利用有助于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水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利用国家药品探索性研究成果,研究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重视对药材源头的质量控制,重视全过程质量控制及相关研究,加强中药制剂整体质量表征和多途径控制研究,以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水平,提升中药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病案、病案质量、病案质量监控的概念,归纳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病案质量监控人员职责与质控要点、病案内容特点、病案质量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对病历的书写要有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应对临床医师进行临床路径病历书写培训,以达到病历书写规范、详细、认真的目的,控制病历质量,也是对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效果的有效反馈。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招生制度、课程设置、导师素质、学位论文质量及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等是影响中医学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诸多影响因素,探讨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要素,即控制生源质量、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导师责任、监控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等,以保证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药饮片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全程涉及基地环境、种子种苗、采收加工等多个环节,因此准确识别中药生产过程可能诱发质量风险的因素,及其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非常重要。目前,质量风险理念主要集中在管理、法规等方面。尚无针对中药饮片质量过程中各环节可能出现风险的综合分析及其切实的质量控制方案的分析总结。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中药质量树的中药饮片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系统。该系统将中药质量树这种过程分析方法与质量风险管理有效结合,在实现中药全程质量过程控制的同时可帮助管理者实时决策。中药饮片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流系统通过提供个性化web界面。可实现面向用户的信息反馈,方便用户进行中药质量预测、风险评估和调控。在实施应用过程中,中药饮片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系统将基地环境、栽培和饮片加工各环节质量相关因素标识出来,可依据企业自身的生产条件扩展、修改现有的科学工作流,提供给不同的企业自己专属的质量体系,做到个性化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模式,该文可为提升中药生产质量,实现质量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总结现行护理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提出了加强其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措施,其中包括如何使护理质量管理形成一种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完善质量管理的形式并充实其内涵,真正落实护理质量管理的控制与监督作用,突出强调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其中重要总结,拥有系统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质量管理监督运作程序,全体护理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是保证护理质量管理真正落实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7.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而病案质量则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中医病案质量监控中常见的问题入手,从思想认识、法律意识、管理监督力度、现行医学院教学及医院培训、中医病案特殊性等八个方面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为进一步完善病案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药是我国宝贵的医药遗产,中药房的质量管理工作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做好中药的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医院资金消耗、优化经济效益。本文旨在分析医院中药房的中药质量管理,包括中药质量的相关规定、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中药房的中药质量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精神科开放病房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精神科10名专家,采取面对面半结构式方式对其进行访谈,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结果:精神科专家认为环节质量、要素质量、终末质量的三维质量结构,在精神科开放病房影响因素中可行性高,影响因素总结为12项,其中影响要素质量因素具体包含环境与设施、护理人员配备、药品与设备、护理人员素质、规章制度、继续教育,影响环节质量因素具体包含健康宣教、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估,影响终末质量因素具体包含患者结局、不良事件及满意度。结论:"三维质量结构"在精神科开放病房质量评价中可行性高,可规范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行为,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对减肥患者人体成分中脂肪、骨质、肌肉、水分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减肥需求患者按照个人意愿自行入组针灸营养组(简称针营组,40例)或单纯营养组(简称营养组,31例)。针营组每周3次针刺中脘、下脘、天枢、曲池、外关、足三里等穴和1次营养咨询,营养组每周进行1次营养咨询,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脂肪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质量、蛋白质质量、水分质量、骨质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脂肪质量和体脂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针营组较营养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针刺对减少体质量、脂肪质量和体脂百分比的效果显著,对蛋白质、水分、骨质质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