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至2005年6月本院收治289例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89例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3例(4.5%),其中12例经治疗痊愈。1例死亡。结论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高,预防上要采取多方面措施,预防性结肠造瘘并无必要。低位吻合口漏的治疗应尽早采取近端结肠造瘘术。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8年6月150例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直肠癌中19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2.7%,1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吻合口瘘是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术前调整个人的营养状况、良好的肠道准备、术中严格的操作、术后保持骶前引流通畅等能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对吻合口瘘的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大多能治愈,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选择合适时机行结肠造口以转流粪便,待瘘口封闭后再次手术还纳造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微创手术效果。方法选取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预防性造口、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及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数量。记录两组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肠梗阻及死亡情况。结果两组预防性造口、吻合口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能够改善预防性造口及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吻合器的问世,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技术的应用,结肠-远端直肠吻合已成为下段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术式,避免了永久性结肠腹壁造口.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本科采用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12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月-2006年3月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对28例直肠癌病人实施根治的临床资料。行Miles手术者8例,行直肠前切者20例,其中行超低位结肠肛管端端吻合术2例。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了3-23个月,均无肿癌局部复发。行前切20例有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 直肠癌术中全直肠系膜切除能有效预防和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月-2006年3月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对28例直肠癌病人实施根治的临床资料。行Miles手术者8例,行直肠前切者20例,其中行超低位结肠肛管端端吻合术2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了3—23个月,均无肿癌局部复发。行前切20例有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直肠癌术中全直肠系膜切除能有效预防和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后发生直肠阴遭瘘的原因,并探讨直肠阴道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2006年6月共187例女性患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腑系膜切除术后(腹腔镜手术切除23例)后,19例发生直肠阴道瘘的时间、部位、瘘口的直径与肿瘤的分期、大小和位置等关系。结果:直肠阴道瘘的发生率为10.62%(19/187例),其中低位单纯型瘘36.84%(7/19例)。中位单纯型瘘52.6:3%(10/19例)。复杂瘘10.52%(2/19例)。因吻合口瘘局部感染致阴道瘘52.63%(10119例)。因电刀或超声刀妁伤直肠瘘21.05%(4/19例)。4饲患者行肠内、外营养治疗30天内治愈,15例行回肠造瘘术,13例在3个月内瘘口自愈。1倒行经阴道瘘口修补术治愈。结论:直肠阴道瘘(RVF)常见为手术损伤和局部感染等原因有关。痿发生和脑造瘘转流肠内容物是治疗的关键,复杂瘘应行手术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吻合口瘘的产生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112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直肠癌患者中11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9.82%,其中9例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经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复杂,但是通过术前个人营养状况的调整、良好的肠道准备、术后保持骶前引流通畅等措施,能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吻合口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低位直肠癌在直肠癌中最多见,约占直肠癌的70%~75%。而且低位直肠癌手术是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难点,由于肿瘤位置低,盆腔空间狭小,手术有一定难度。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作为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手术的标准规范,降低了局部复发率,减少了远处转移的发生[1]。而且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的推广及双吻合器技术的普及,很多以往需行腹会阴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获得保肛手术机会。但由于吻合口位置越低,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风险越大[2]。吻合口瘘是直肠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还会影响肿瘤的进一步治疗(如放化疗等)[3-4]。目前,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包括经腹腔引流管冲洗引流、营养支持、扩肛等非手术方法和手术粪便改道两种方法,这需要根据发生吻合口瘘后瘘口大小、腹腔引流管引流量、临床表现、患者意愿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选择。本文旨在探讨经腹腔管冲洗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扩肛等综合方法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瘘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既往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一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传统手术方法为分期手术,治疗周期长,费用高,腹壁造瘘也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和痛苦。我院于1985年3月至1999年7月对413例病人采用了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技术,术后定时远管冲洗,近管引流、负压吸引与冲洗交替的综合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一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速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愈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使用肠腔内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男247例,女166例,年龄25~75岁。其中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144例,左半结肠直肠破裂86例,直肠癌前切除157例,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2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双吻合器(DST)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至2006年15例直肠癌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前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无排尿及性功能障碍并发症,1例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的应用可保持盆腔脏器功能,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是双吻合器手术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和直肠阴道瘘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28例双吻合技术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超低位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直肠阴道瘘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超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较高,应采取多方面的预防措施,吻合口漏和直肠阴道瘘若局部或全身感染较重宜尽早行近端结肠造瘘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总结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迟发性直肠阴道瘘的原因及诊治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3例TME后发生迟发性吻合口阴道瘘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治疗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直肠癌保肛术发生迟发性吻合口瘘的原因与手术方式和术后吻合口血供、吻合口张力等因素有关。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充分游离,术后合理护理、定期随访能降低迟发性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横结肠造瘘在预防高危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高危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TME技术分离全直肠系膜后,术中行横结肠造瘘术,用吻合器吻合切缘,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结果:22例均一次手术成功.1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术前贫血的患者出现吻合口漏,保守治疗痊愈.吻合口瘘发生率4.54%.随访6~...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术式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我院2001年以来36例直肠癌病人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其中24例行直肠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12例行直肠腹前切除术(Dixon)。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3例,局部复发5例。随访7年,其中5年生存20例,占55.6%,局部复发率13.89%。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主要应用于中下段直肠癌,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直肠切除保肛率,但对于上段直肠癌和肿瘤已浸出系膜的中下段直肠癌,可不必强调施行TME,而应根据病情特点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岳欣  刘凯  王家仓 《医学综述》2007,13(23):1788-1790
吻合口瘘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相关于更高的局部复发率和0~25%的病死率。许多因素被认为是影响该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吻合口高度、术前放疗或放化疗、全直肠系膜切除、性别(男性)、急症手术和梗阻性癌等。许多尝试被用作吻合口瘘的预防或治疗,如腹盆腔的通畅引流、粪便转流造口、短的结肠囊袋、负压灌洗引流等。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中低位直肠癌比例高达50%,目前以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为原则的直肠癌前切除(AR)作为一种标准的保肛术式已被外科医生所认可,并在世界范围内普及采用~([1])。吻合口瘘(AL)是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结直肠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30%,其中以结肠-直肠吻合或结肠-肛管吻合最高。除了围手术期死亡和永久性造口的短期风险外,吻合口瘘还被认为与远期局部复发有关,严重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因此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相关因素的探究、诊治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对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防治现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速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愈合.方法:对142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86例左半结肠直肠创伤接受Ⅰ期手术治疗的病人、157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和28例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患者使用肠腔内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技术,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漏口愈合时间.结果:使用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技术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和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2%(6/142)和1.9%(3/157),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病人漏口愈合天数为10.3±1.6,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半结肠直肠创伤病人术后吻合(或缝合)口瘘发生率为3.5%(3/86).结论: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法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速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李英锋  尹同治  杨潇 《吉林医学》2013,34(22):4439-4440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经济、实用、安全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要求切除直肠,荷包缝合钳封闭直肠残端,管型消化道吻合器行低位保肛术。结果:本组无死亡、吻合口狭窄和远切端癌残留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1例(1.5%),吻合口漏2例(3.1%),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应用TME、荷包缝合钳、管型消化道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安全、简便、经济,并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外翻拖出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36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经验.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充分游离直肠并离断直肠肿瘤近端后外翻经肛门拖出,上荷包钳切闭肿瘤远端,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均保肛成功.术后病检残端无肿瘤残留,无大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无死亡病例.有吻合口漏及切口感染各2例(发生率5.56%),局部复发1例(复发率2.78%).结论 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联合外翻拖出技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安全可靠的,它可以增加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