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伽玛刀联合常规外照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伽玛刀联合常规外照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将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 6 3例分为 2组。伽玛刀应用组 33例 ,先用伽玛刀对鼻咽部癌肿进行照射 ,1~ 2周后再对鼻咽部亚临床灶给予外照射 ,并根据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行颈部根治性或预防性放疗。单纯放疗组 30例 ,单纯行常规放射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经 1~ 3年随访 ,两组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相近 ,分别为97%和 93.3% (P >0 .0 5 )。而伽玛刀应用组各项耳鼻放疗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5或 P <0 .0 1 )。结论 :伽玛刀联合常规外照射治疗鼻咽癌有助于减少耳鼻放疗并发症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孔飞 《海南医学》2004,15(9):58-59
目的 通过进行氟脲嘧啶脱氧核苷加顺铂同期化疗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研究 ,进一步了解同期化疗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治疗效果的观察。方法  10 0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首程治疗患者 ,分两组 :单纯放疗组、氟脲嘧啶脱氧核苷加顺铂同期化疗配合放疗治疗组 (综合治疗组 )各 5 0例 ,全部患者均采用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 6MV -X线 ,每次 2GY、每周 5次 ,鼻咽原发病灶剂量DT68-72GY 7-8周 ,颈淋巴结肿瘤剂量 65 -70GY 6-7周 ,综合治疗组分别在放疗前给予DDP2 0 -3 0mg m2 d 1-5 ;FUDR 0 .5 -0 .75 m2 d 1-5 ( 2 1-2 8天为一周期 )。接着开始进行放射治疗 ,放疗期间再给予 1-2个周期化疗 ,疗后再给予 1-2个周期化疗。结果 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颈淋巴结有效率分别为 91.5 1%和 67.3 %,综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 (P <0 .0 5 )。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增加了Ⅰ -Ⅱ级白细胞下降 ,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的发生率 ,经给予对症处理后可缓解耐受 ,无一例影响治疗 ,未发现有心脏、肝肾功能的损害。结论 DDP FUDR同期化放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可以明显地提高鼻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消退率及局控率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对鼻咽癌进行综合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 15 3例鼻咽癌随机分组研究 ;单纯放疗组 (甲组 )5 2例、放疗前诱导化疗组 (乙组 ) 5 2例、放疗同步化疗组 (丙组 ) 4 9例 ,各组均采用 6 0 Coγ射线或 4MVX线常规分割放疗 ,颈部加 180 KVX射线。鼻咽部剂量 70~ 80 Gy/ 7~ 8W,颈部预防照射 5 0 Gy/ 5 W,根治量 6 0~ 75 Gy/ 6~ 7.5 W。乙组在放疗前予 DDP5 0 m g,第 1,5天 ,5 - Fu5 0 0 mg,第 1~ 5天 ,静滴 ,休息 2周 ,再重复上述方案。丙组在放疗开始同时给予 DDP2 0 mg,第 1~ 5天 ,5 - Fu 5 0 0 m g,第 1~ 5天 ,静滴 ,第 4周再重复上述方案。结果 :甲、乙、丙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为 90 .4%、75 .0 %、 89.8%。颈部转移灶除 N0 者外 ,全消率分别为 75 .7%、 6 4.5 %、 75 .0 %。按临床分期比较消退率 、 、 a期 ,甲组分别为 85 .7%、 71.4%、 6 0 % ,乙组分别为 70 %、 5 8.3%、 6 6 .6 % ,丙组分别为 81.3%、 72 .7%、 6 3.4%。但经统计学处理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鼻咽癌综合治疗与单纯放疗疗效比较 ,晚期病例的近期疗效稍有提高 ,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T2-3N1-2M0期鼻咽癌颈部淋巴结后程不同放疗方式的近期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3月~2009年3月间5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初治患者临床资料,近期疗效随访时间为3~6个月。分别采用三维适形电子线外照射放疗(实验组)和常规电子线外照射放疗(对照组)方法实施后程治疗。实验组病例数为29例,对照组病例数为27例,接受剂量均为16Gy。评价两组淋巴结近期控制有效率及并发症严重程度。结果三维适形放疗组近期有效率为82.76%,常规放疗组近期有效率为74.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适形放疗组并发症明显轻于常规放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近期疗效稳定,对减轻正常组织器官的放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8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并完成根治剂量、疗前及疗中无远处转移证据且临床分期为Ⅲ期及Ⅳa期的56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治疗,观察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随访率为94.6%,5年总生存率、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分别为68.0%、67.3%、72.1%。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和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提高远期疗效,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N分期和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生存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Ⅳ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和单纯放疗治疗Ⅳ (N3 M0 )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经病理证实的 3 4例Ⅳ (N3 M0 )期鼻咽癌 3 4例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加放疗组 (Ⅰ )和单纯放疗组 (Ⅱ )。Ⅰ组放疗前应用PF方案(DDP 5 -FU)化疗 2周期 ,2组放疗方法相同。结果 :Ⅰ组和Ⅱ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88.2 %和 82 .4% ,颈部转移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分别为 94.1 %和 88.2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Ⅰ组和Ⅱ组 3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6%和 47.1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Ⅰ组和Ⅱ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 2 3 .5 %和41 .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Ⅰ组治疗毒副反应比Ⅱ组重。结论 :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Ⅳ (N3 M0 )期鼻咽癌 ,可以提高 3年生存率 ,减少远处转移率 ,毒副反应比单纯放疗大 ,但不影响治疗进程。  相似文献   

7.
赵雪松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465-1466
目的:观察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热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N2~N3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放疗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放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进行热放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N2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后放疗与单纯放疗的远期疗效。方法188例≥N_2期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每组94例。A组于放疗前用DF方案(DDP、5-Fu)化疗2~3周期。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全部病例用6MeV光子线常规分割放疗,鼻咽部剂量65~74Gy/6.5~8周,颈部剂量58-72Gy/5.8~7.2周。结果A组和B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是93.5%和87.2%,颈部转移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4.6%和90.3%,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和56.6%,A组高于B组(P<0.05)。A、B两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0.8%和30.2%,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转移时间为19个月和9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急性毒副反应较B组重,但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对≥N2期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化疗(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减少远处转移,延长出现转移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放疗、热疗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放疗配合热疗在治疗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6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4cm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放疗+热疗方法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放疗方法治疗。结果:放疗结束时,观察组、对照组颈部淋巴结全消率分别为61.5%、30.0%,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颈部较大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放疗配合热疗有明显的互补和增效作用,做好热疗过程的护理,可减少热疗不良反应,增加治疗肿瘤的敏感性,以改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新辅助化疗后放射治疗≥N2期鼻咽癌的远期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N2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后放疗与单纯放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88例≥N2期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每组94例.A组于放疗前用DF方案(DDP、5-Fu)化疗2~3周期.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全部病例用6MeV光子线常规分割放疗,鼻咽部剂量65~74Gu/6.5~8周,颈部剂量58-72 Gy/5.8~7.2周.结果 A组和B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是93.5%和87.2%,颈部转移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4.6%和90.3%,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和56.6%,A组高于B组(P<0.05).A、B两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0.8%和30.2%,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转移时间为19个月和9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急性毒副反应较B组重,但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 对≥N2期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化疗(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减少远处转移,延长出现转移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黄敏  江庆华  刘锦  殷莉  陈世蓉 《四川医学》2003,24(5):541-542
我院头颈科自 1992年至今共收治鼻咽癌放疗后行颈淋巴清扫术患者 12 6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头颈科自 1992年至今鼻咽癌放疗后伴颈淋巴转移患者 12 6例 ;放疗距颈淋巴结清扫术时间为 3个月至 5年 ;男 98例 ,女 2 4例 ,年龄 2 3~72岁 ,平均 4 8 71岁。1 2 治疗方式 :12 6例鼻咽癌伴颈淋巴转移者 ,曾接受颈淋巴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 82例 ,照射总剂量DT6 0~6 5Gy ;预防性放疗 34例 ,照射总剂量DT4 0~ 5 0Gy。行单侧颈淋巴清扫术 87例 ,同时行双颈淋巴清扫术 39例。1 3 术前颈部皮肤评估 :按放疗的皮…  相似文献   

12.
同步放化疗治疗N2、N3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昱明  成奇峰 《重庆医学》2004,33(7):1014-1015,1025
目的探讨化疗加放疗治疗N2、N3期鼻咽癌的价值.方法 86例N2、N3期鼻咽癌随机分为放化组和单放组,两组放疗均采用60Co r线常规分割照射,鼻咽部剂量为68~70Gy/6.8~7周,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剂量为66~76Gy/6.6~7.6周.放化疗组在放疗第1周和第5周行CF 5-Fu DDP化疗2周期.结果放化疗组和单放组近期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3.0%和86.0%(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完全消退率为86.0%和65.1%(P<0.05).两组3、5年鼻咽部肿瘤控制率分别是67.4%和44.2%(P<0.05),55.9%和37.2%(P<0.05);两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控制率分别是65.1%和41.9%(P<0.05),58.1%和37.2%(P<0.05);两组3、5年的远处转移率分别是20.9%和41.9%(P<0.05),27.9%和48.9%(P<0.05);两组3、5年生存率分别是58.1%和34.9%(P<0.05),46.5%和25.6%(P<0.05).放化组的消化道反应、血液毒性均高于单放组(P<0.05),但病人可以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N2、N3期鼻咽癌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3.
伽玛刀联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伽玛刀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 94例 ,伽玛刀应用组 5 9例 ,先行鼻咽部癌肿伽玛刀治疗 ,1~ 2周后再对鼻咽部亚临床灶进行外照射 ,并根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行颈部预防性或根治性放疗 ;对照组 35例 ,单纯行常规放射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经 1~ 3年随访 ,两组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98 3%和 94 2 % (P >0 0 5 )。而伽玛刀应用组常见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 )。结论 伽玛刀联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有助于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综合治疗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生物免疫治疗、化疗和手术对鼻咽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1)用干扰素加放疗治疗早期鼻咽癌 15例 ;(2 )用 4种化疗方案对 184例鼻咽癌进行放疗前辅助化疗 ;(3)对早期鼻咽癌患者 49例手术摘除原发灶后减量放疗 ;(4 )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 6 1例手术挽救治疗。以上 4组患者均取同期单纯放疗组作为对照。结果 :干扰素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平均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4 6 %和 6 6 6 %(P >0 0 5 ) ,10年生存率 6 9 2 %和 36 3%(P <0 0 5 )差别有显著意义。多种化疗方案近期疗效总的缓解率 (CR PR)达到 6 6 2 %。化疗 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平均 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9 8%和 31 2 %,P <0 0 1,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早期鼻咽癌手术减量放疗组 5年无瘤生存率高于单纯放疗组 ,而放疗后的后遗症较后者轻 ,鼻咽癌局部复发手术挽救治疗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0 8%和 40 %。结论 :根据鼻咽癌患者的TNM分期 ,分别采用免疫治疗 ,化疗和手术合并放疗 ,对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中晚期鼻咽癌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较高,采用单纯放疗其疗效不甚理想。有研究报道同期放化疗能提高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本研究着重探讨放疗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同期化疗组(研究组)及单纯放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于放疗第1周开始,使用FD方案,顺铂20mg/m2,加入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第1~4天;氟尿嘧啶600mg/m2,加入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第1~5天。21d/次,连用6次。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放疗,2GY/次/d,5次/周。病灶区剂量70GY/35次,颈部淋巴引流区给予预防剂量56GY/28次或治疗剂量70GY/35次。对照组单纯放疗,方法同研究组放疗。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了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以及1、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显著降低了远处转移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提高了中晚期鼻咽癌的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以及1、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显著降低了远处转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放射增敏散在鼻咽癌放疗中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药放射增敏散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90例鼻咽癌初治患者 ,随机分为单放组、放化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外照射放疗 ,鼻咽原发灶肿瘤量为 68~ 77Gy/ 6 5~ 8周 ,颈部淋巴转移灶肿瘤量为 64~ 70Gy/ 6 5~ 7周。单放组行单纯常规放疗。放化组在放疗第 2周和第 6周行DF方案化疗 :顺铂(DDP) 2 0mg/m2 静脉滴注 ,第 1~ 5天 ;5 -氟脲嘧啶 ( 5 -FU) 5 0 0mg/m2 静脉滴注 ,第 1~ 5天。观察组用中药放射增敏散配合放射治疗。结果 鼻咽肿瘤残留率 ,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颈部淋巴结残留率 ,放化组和观察组与单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鼻咽肿瘤和颈部淋巴结局部控制率 ,放化组和观察组高于单放组 (P <0 0 5 )。 3组的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放化组在治疗后IgG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中药放射增敏散能增强放射敏感性 ,提高鼻咽癌的疗效和减轻毒副作用 ,不会产生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内微血管密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 ,对 80例鼻咽癌 (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的非角化性癌 (non keratinxingcarcinoma ,NKC)和 30例同时期鼻咽黏膜慢性炎症 (non tumornasopharyngeal,NP)进行血管内皮细胞CD34标记 ,并计数微血管密度 (microvasculardensity ,MVD)。结果 :80例NKC中MVD为 18 84± 5 4 6 ,30例NP的MVD为 13 4± 4 5 4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80例NKC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5 0例 ,MVD为 19 80± 5 6 7;无淋巴结转移 30例 ,MVD为 17 2 3± 4 76 ,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的MVD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密切相关 ,提示它可以作为预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8.
孔飞 《海南医学》2004,15(9):58-59
目的通过进行氟脲嘧啶脱氧核苷加顺铂同期化疗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同期化疗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治疗效果的观察.方法100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首程治疗患者,分两组单纯放疗组、氟脲嘧啶脱氧核苷加顺铂同期化疗配合放疗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各5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6MV-X线,每次2GY、每周5次,鼻咽原发病灶剂量DT68-72GY/7-8周,颈淋巴结肿瘤剂量65-70GY/6-7周,综合治疗组分别在放疗前给予DDP20-30mg/m2d 1-5;FUDR 0.5-0.75/m2d 1-5(21-28天为一周期).接着开始进行放射治疗,放疗期间再给予1-2个周期化疗,疗后再给予1-2个周期化疗.结果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颈淋巴结有效率分别为91.51%和67.3%,综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增加了Ⅰ-Ⅱ级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的发生率,经给予对症处理后可缓解耐受,无一例影响治疗,未发现有心脏、肝肾功能的损害.结论DDP+FUDR同期化放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可以明显地提高鼻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消退率及局控率.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加热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部淋巴结微波热疗的近期疗效. 方法 76例初治N2~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8例,5-氟脲嘧啶(5-FU) 顺铂(DDP)联合化疗,15 d为1周期,化疗2周期后行常规放疗,原发灶放疗肿瘤量DT 70 Gy,颈淋巴结转移灶DT 64~70 Gy;热疗组38例,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于放疗第2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每次有效加温时间40 min,每周2次,共6~12次. 结果 热疗组颈淋巴结消退率78.95%(30/38),对照组颈淋巴结消退率47.37%(18/38),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疗组颈淋巴结缩小1/2及完全消退时的放疗剂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N2~N3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淋巴结微波热疗,能显著提高颈淋巴结的局控率,减少局部淋巴结的放疗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放化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5例Ⅲ-ⅣA期鼻咽癌行诱导化疗配合放疗加辅助化疗(放化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单纯放疗的47例Ⅲ-ⅣA期鼻咽癌作为对照(单放组)。结果放化组和单放组5年生存率各为53.3%、42.6%;鼻咽局控率各为88.9%、80.9%;颈部局控率各为86.7%、72.3%;远处转移发生率各为22.2%、34.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2期放化组和单放组5年生存率各为66.7%、38.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急性放疗反应和晚期放射损伤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治疗未明显提高Ⅲ-ⅣA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但提高了其中N2期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