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我院自2000年始采用多途径治疗大肠癌多发性肝转移4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均为经病理证实大肠癌多发性肝转移患者76例。男46例,女30例,年龄42~76岁,中位年龄56岁。肝转移灶4~8处,1~8cm大小。2000年以后的40例为治疗组,采用多途径治疗(包括肝转移灶无水乙醇注射、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栓塞、腹腔灌注、全身化疗),2000年以前的36例采用少途径治疗,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并发的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占全身肿瘤的第三位,而且,一旦发现几乎均为晚期,并且晚期原发性肝癌极易侵犯门静脉,在门静脉形成癌栓,因此已失去了手术和大剂量化疗的机会。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被认为是肝癌不能手术的首选疗法。北京佑安医院近年收治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57例,现将护理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苏加利  谢小峰  莫静姿  易正生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678-1679,1682
[目的]比较介入化疗栓塞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与手术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2003年至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57例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27例采用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手术组),30例采用介入化疗栓塞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介入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复发转移率及治疗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组3年生存率为74.07%、介入组3年生存率为73.33%.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化疗栓塞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手术治疗效果相当,对于不愿或不能手术治疗的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后肝转移83例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全身化疗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处理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确诊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37.3%(31/83),手术治疗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其他治疗组,但由于样本量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栓塞化疗组有效率高于全身化疗组(P<0.05)。结论对于有手术指征的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首选手术治疗,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可以作为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的有效安全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血清中癌胚抗原检测对鉴别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检测54例原发性肝癌、36例肝转移癌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的含量及阳性率,以探讨CEA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TACE对原发性肝癌VEGF和MVD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有研究表明TACE冶疗后较手术切除发生转移及复发率明显增加,考虑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微管密度(MVD)过度表达有关,为此找们就FACE对原发性肝癌VEGF和MVD影响作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局部治疗后超声造影表现及超声造影在局部治疗后对肝内残留和复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射频消融(RFA)、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及肝动脉内灌注化疗及栓塞(TACE)4种治疗方法对114例原发性肝癌(96例)及肝转移癌(18例)患者共计119个病灶进行局部治疗,并于治疗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及分型:(1)结节增强型;(2)团块增强型;(3)环状增强型;(4)不规则增强型;(5)退出型及;(6)无增强型。依据超声造影分型诊断结果对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癌病灶治疗后有无灭活、复发或残留进行评价以指导进一步消融治疗。结果以无增强型作为肿瘤灭活诊断标准,以结节增强型、团块增强型、环状增强型、不规则增强型及退出型作为残留复发的诊断标准,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98.1%、特异性92.4%、准确性94.9%、阳性预测值91.2%及阴性预测值为98.4%。结论6种超声造影分型表现对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局部治疗后残留或复发灶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晨  向阳 《新医学》2000,31(9):540-541
1引言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发生肝转移并非罕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所有 GTT的 6.3%至 20%[1,2]。 GTT发生肝转移时预后多较差,其治疗一直为妇科肿瘤医师所关注。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1985年至1998年期间,采用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学药物或肝动脉栓塞术联合全身静脉化疗的8例GTT肝转移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 8例患者年龄23岁51岁,平均31岁。末次妊娠性质:葡萄胎3例,流产4例,足月产1例。GTT的病理和临床诊断参照宋鸿钊提出的标准[3]。GT…  相似文献   

9.
抑郁情绪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毒副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存在抑郁情绪的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的毒、副作用评分指标,并与无抑郁情绪的同龄、同病和进行相同治疗患者比较,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4—07/2007-01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纳入标准:(1)首次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2)年龄≥60岁;(3)尚未进行放、化疗或手术治疗;(4)活动状态Karnofsky评分(KPS)≥60分;(5)预期生存期≥3个月;(6)自愿接受各种量嵌和问卷的凋查。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中应用胸腺肽的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化疗中应用胸腺肽的近期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进行术后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应用胸腺肽组126例.对照组71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常规的改变和化疗中恶心、呕吐症状的控制率。结果:胸腺肽组白细胞下降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的控制率明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应用胸腺肽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江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9):7160-7160
原发性肝癌(PL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已超过62.6万/年,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接近60万/年,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位。PLC在我国高发。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原发性肝癌患者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均难以接受,当确诊病变后更加焦虑、恐惧,对生活失去信心。因此,护士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支持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负性心态起到了一定的转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肝转移出现的时段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转移出现的时段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01/2006-09在我院死亡的非小细胞肺癌238例,回顾分析肝转移出现时间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肺癌患者初诊时出现肝转移20例,中位生存期7(5,9)个月;初次诊断无肝转移253例,中位生存期13(12,14)个月,差异显著(P=0.008 5)。而总患病期间出现肝转移以及首发肝转移对预后影响不显著。结论:初诊时出现肝脏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显著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经门静脉灌注化疗药物预防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严格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设计.对50例DukesA、B和C期行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予以门静脉插管5氟尿嘧啶化疗。并以同期50例Dukes A、B和C期行单纯大肠癌根治术患者作时照。观察两组术后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肝转移率34.0%(17/50)。1、3、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61%、82.21%、73.89%和25.16%;对照组术后肝转移率72.0%(36/50),1、3、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28%、79.91%、52.16%和13.11%,两组5年和10年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两组Dukes A和B期,术后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大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的同时予以门静脉化疗可有效降低肝转移发生率,延长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a-L-岩藻糖苷酶(AFU)、碱性磷酸酶(ALP)、糖类抗原19—9(CAl99)和糖类抗原125(CA125)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AFU、ALP、CA199和CA125进行联合检测,并与63例转移性肝癌、58例良性肝病和60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组和转移性肝癌组AFP、AFU、ALP、CA199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联合检测的准确性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FP、AFU、ALP、CA199和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对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对发热、疼痛等反应进行对症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结果:54例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加强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全面观察和有效护理是患者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经皮血管内药盒系统植入是介入学方法在动脉或门静脉内建立通道,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或其他肿瘤进行长期的规律性灌注化疗或碘油栓塞。该方法简便、实用。目前临床上已逐步推广应用。我们对28例各类型肿瘤患者采用导管药盒进行灌注化疗或碘油栓塞。并进行了严格的护理和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探讨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4-2006年于我院就诊并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按随机化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6~72(67.2±12.2)岁;其中乳腺癌18例,肺癌20例,胃癌12例,直肠癌10例;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2000-06~2006—06采用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生产的第三代双磷酸盐,依斑磷酸钠(商品名艾本)对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单独化疗或化疗联合艾本治疗肺癌骨转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2004-01~2006—12对60例大肠癌患者术后行门静脉插管化疗,并开展康复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9~70(平均48.6)岁;结肠癌28例,直肠癌32例。本组患者术前发生肝转移者37例,其中肝转移癌灶切除26例,转移灶无法切除者11例。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无肝转移者23例。所有患者均无黄疸、肝性脑病等。所有患者术中留置门静脉插管。  相似文献   

20.
手术治疗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右叶肝段切除5例,左叶段切除2例,右后叶切除1例,右半肝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1例,右三叶切除4例,左三叶切除2例,右半肝+左外叶楔形切除1例,单发与多发肝转移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6/7)和54.5%(6/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采用手术治疗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疗效较好,积极的外科治疗县根高患者毕存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