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梁建军 《广州医药》2010,41(5):19-20
目的观察内镜下局部清创术对消化性溃疡(PU)愈合的影响。方法 90例十二指肠溃疡(DU)和60例胃溃疡(GU)患者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胃镜下清创术(用毛刷刷掉PU表面的坏死组织,再用活检钳剪除PU周围的瘢痕组织)后服果胶铋、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治疗,对照组只用药物治疗。结果 DU患者治疗4周治愈率治疗组95.56%,对照组82.22%。GU患者治疗6周治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3.33%。DU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的复发率治疗组4.44%和15.66%,对照组31.11%和44.44%,GU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是6.67%和13.33%,26.67%和40.00%。PU患者的治愈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创疗法显著提高PU患者的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舟山群岛渔民2 772例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舟山群岛渔民消化性溃疡发病(PU)特点.方法:对10年间舟山渔民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2 7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1 846例,胃溃疡(GU)854例,复合性溃疡(CU)72例.DU患者的平均年龄36.2岁,GU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8岁,CU患者的平均年龄44.3岁,与当地普通男性居民相比,DU的发病年龄要提早5-10年,GU提早3-5年,而CU基本一致.DU和GU的四季检出率均以秋冬季节为高.DU在PU中所占比例为66.5%,结论:(1)渔民的PU检出率及幽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2)病变好发部位以球部溃疡最多见,GU次之,CU最少.(3)PU与渔民在海上工作的年限、季节、生存环境和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其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根除HP对其相关的消化性溃疡(PU)治愈率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86例HP相关性P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和甲硝唑,两组抗生素均应用2周,制酸药应用4周为1疗程.结果 两组治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P根除率高,1年后复查溃疡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治疗HP相关性PU是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具有HP根除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潘其重 《右江医学》2008,36(3):272-273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口服治疗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幽门螺杆菌(HP)阴性的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联用组32例给予泮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单药组27例给予泮托拉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过程中,在疼痛消失时间方面,联用组为2.4±2.2天,单药组为3.7±2.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溃疡愈合率方面,联用组为90.6%,单药组愈合率为81.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口服治疗DU,缓解临床症状快速有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溃疡愈合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赵光斌  白萍 《四川医学》2003,24(7):708-709
目的 研究世居高原居民吸鼻烟与胃粘膜损害的关系。方法 观察 2 16例长期吸鼻烟世居高原的藏族居民 ,同时选择 163例不吸鼻烟的藏族健康人作对照组 ;受观察者均作胃镜检查 ,取胃粘膜活检送病理检查 ,同时查幽门螺杆菌 (HP)。结果 吸鼻烟组消化性溃疡 (PU)、糜烂性胃炎 (EG )内镜检出率分别为 2 5 %、3 1 0 2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 3 6%、7 2 % (P均 <0 .0 0 1) ;胃溃疡 (GU)多于十二指肠溃疡 (DU) ,吸鼻烟组GU∶DU是 16 3 3∶1,对照组是 2 67∶1。吸鼻烟组胃癌内镜检出率为 7 4% ,对照组未发现胃癌 ;吸鼻烟组GU位于胃底、胃体分别为 3 4 69%、42 86% ,溃疡面积大 ,多发性溃疡多。吸鼻烟组患GU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 5 8倍 ,OR =5 .8(P <0 .0 0 2 ) ;患EG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 2 6倍 ,OR=2 .6(P <0 .0 0 2 )。每日吸烟草指数与GU、EG呈正相关 ,r分别 =0 .986、0 .981(P均 <0 .0 0 2 )。吸鼻烟组胃粘膜HP检出率为 3 7 0 3 % ,低于对照组的 79 75 % (P <0 .0 0 1) ,PU、慢性胃炎HP检出率分别为 3 1 48%、3 6 71% ,低于对照组的 75 %、81 13 % (P <0 .0 0 1)。结论 长期吸鼻烟藏族居民GU、DU、EG及胃癌内镜检出率高 ,胃粘膜HP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多潘立酮四联药物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消化性溃疡HP(+)27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25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500mg、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连服2周.对照组120例,口服庆大霉素8万U、甲硝唑200mg、西米替丁200mg,维生素B620mg,均每日3次,连服2周.疗程结束后30天行胃镜检查,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胃溃疡(GU)及十二指肠溃疡(DU)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表现为疼痛缓解,HP转阴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多潘立酮四联药物合用能有效根除HP、控制消化性溃疡、促进其愈合、缓解其临床症状,安全且耐受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国产奥美拉唑对肝源性溃疡(HU)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243例确诊肝硬化患者经胃镜检查有活动期溃疡患者46例,每日晨服国产奥美拉唑20 mg,疗程4~6周,观察胃镜下溃疡愈合、临床症状好转和副作用情况,并与同期消化性活动期溃疡(PU)43例对比。结果4周愈合率HU组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为71.43%(20/28),胃溃疡(GU)为55.56%(10/18);PU组中DU与GU为100.00%(31/31与12/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6周愈合率HU中DU为85.71%(24/28),GU为88.89%(16/18)。肝功能Child C级者溃疡愈合率明显降低。结论国产奥美拉唑治疗HU的疗效较好,但比PU差,且疗程应比PU长,尤其肝功能Child C级者。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对肝源性溃疡(HU)的疗效。方法:对238例肝硬化经胃镜检查出溃疡的44例患者,予每日晨服泮托拉唑40mg,疗程4~6周,着重观察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并与同期消化性溃疡(PU)疗效对比分析。结果:4周愈合率HU组中,十二指肠溃疡(DU)为74.1%(20/29),胃溃疡(GU)为53.3%(8/15);PU组中DU为96.7%(29/30),GU为100%(9/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6周愈合率HU中DU为86.2%(25/29),GU为86.7%(13/15)。肝功能ChildC级者溃疡愈合率明显降低。结论:泮托拉唑治疗HU疗效满意,但疗程较PU长,HU的愈合率C级患者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延安市宝塔区消化性溃疡(PU)临床胃镜特点和季节变化规律,为该区的PU的防治提供理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9~2008-09经临床和胃镜检查确诊为PU的1066例患者资料。按照病变部位、发病季节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检测对其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在4194例胃镜检查者中,检出PU患者1066例,检出率为25%,其中DU占66%,GU占32%,CU占2%。男女比例为2.1∶1,其中DU为2.6∶1,GU为2.2∶1,CU为2.4∶1。GU患者平均年龄比DU患者大;DU发病以30~岁年龄组为最多见,GU发病以50岁年龄组最多见。PU冬季发病率高于夏季,在DU的病变部位中依次为球部前壁58%、大弯侧20%、小弯侧13%、后壁7%、球后2%;GU则窦部45%、胃角22%、胃体10%、幽门管15%、胃底和贲门8%。HP感染在不同类型的PU中无差异(P>0.05)。结论延安市(区)的PU内镜检出率为25%,PU的发生和性别、年龄、季节和溃疡部位密切相关,合并HP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汪英香  陈碧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9):1212-1213,1217
目的:了解某县溃疡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某县医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6年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PU)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年间胃镜检查11588例,检出PU1726例(14.89%),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1108例,胃溃疡(GU)542例,复合性溃疡(CU)76例;DU和GU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DU检出率40岁以下组高于40岁以上组(P<0.01),GU和CU结果相反;城镇人群PU检出率低于乡村(P<0.01),2007~2009年度段PU检出率低于2004~2006年度段(P<0.01)。结论:PU好发部位以DU最多见,GU次之,CU最少,DU发病年龄较GU早;溃疡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乡村高于城镇,有逐年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近年来消化性溃疡(PU)发病特点。方法分析107例消化性溃疡胃镜报告结果。结果PU的检出率为25·36%,男女之比为1·43∶1;十二指肠溃疡(DU)占45·79%,胃溃疡(GU)占44·85%,DU与GU之比为1·02∶1;复合溃疡10例(9·34%),多发溃疡15例(14·01%)。结论PU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DU多于GU;DU好发的部位是十二指肠球前壁;GU的好发部位是胃角和胃窦;PU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率为43·92%。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新疆库尔勒不同地区、性别、民族、生活环境成年人消化性溃疡(PU)的检出率及与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HP)感染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内地和大西北地区PU与HP感染的流行特点.方法:2000年7~12月对北京、库尔勒(塔里木石油工人)两地有上腹不适症状的患者1 802例,年龄在14~86岁,进行常规电子胃镜检查和快速尿素酶(HPRUT)实验;取胃窦、胃体黏膜做病理(Giemsa染色)找HP,我院除上述方法外,还采用13C呼气实验,判断HP的感染.结果:(1)北京汉族、库尔勒汉族和维族患者十二指肠球溃疡(DU)检出率分别为9.2%、18.1%和23.1%(P<0.01);胃溃疡(GU)检出率分别为2.2%、5.0%和7.7%(P<0.01).(2)北京汉族、库尔勒汉族和维族男性患者DU检出率分别为10.3%、25.6%和25.0%(P<0.01);GU检出率分别为0.6%、8.1%和8.3%(P<0.01);女性的DU检出率分别为7.7%、8.7%、和19.7%(P<0.01);GU检出率分别为4.3%、1.1%、和6.6%(P<0.01).(3)北京汉族、库尔勒汉族和维族DU患者合并H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72%、84.4%和92.3%(P>0.05);GU患者合并H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50.0%、63.6%和75.0%(P>0.05).结论:库尔勒地区的PU患者检出率高于我院的PU患者检出率;两地相同性别间的PU检出率不同,库尔勒地区男性PU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北京PU患者;库尔勒地区女性PU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北京PU患者;两地间PU患者中合并HP感染的检出率相同,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地区不同、性别、民族不同和社会环境不同其PU的发病率不同,其病因是多层次、多因素、多水平的.  相似文献   

13.
黄淑勤  樊庆鲜 《微创医学》2005,24(5):720-72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Cme)和阿莫西林(Amx)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DU)的疗效.方法将98例HP相关性DU病人分成Ome(40 mg/d)加Amx(1.5 g/d)组54例和Ome(40 mg/d)组44例,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及HP.结果Ome加Amx组溃疡愈合率与Ome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停止治疗后0.5年和1年溃疡的累积复发率Ome组高于Ome加Amx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Ome加Amx组0.5年和1年的HP根除率分别为45.0%(18/40)和22.5%(9/40),而Ome组除2例外其余HP检查始终阳性,HP根除率为6.3%(2/32).结论Ome加Amx是治疗HP相关性DU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之一,HP的根治效果与根治方案、疗程及药物使用方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近三年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特点及与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湖南省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三年来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PU)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三年共行胃镜检查23593例,诊断为PU的为3765例,检出率为15.96%,其中DU为2604例,GU为834例,其他溃疡327例;(2)PU患者平均年龄为47.6岁,DU以41~60岁居多;GU及其他溃疡以50岁以上居多;(3)PU患者男女之比为2.29:1,其中DU男女之比为2.11:1,GU男女之比为2.52:1;(4)DU与GU两者之比为3.12:1;(5)溃疡大小:直径小于1cm为2641例,1~2cm为969例,大于2cm为155例,(6)PU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的检出率为72.56%。结论:(1)消化性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最多,胃溃疡次之,其他溃疡最少;(2)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中年,胃溃疡和其他溃疡以中老年居多;(3)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4)良性溃疡大小多在2cm以下;(5)PU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较以往减少,但仍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辽宁东部地区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特点及变化情况,为PU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8月~2007年8月在辽宁东部丹东市中心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对其中经内镜下分期诊断为PU活动期及愈合期的患者统计其临床资料,内容主要包括PU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型、取业、生活习惯、服药情况、14C-尿素呼气试验、病理染色和细菌培养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其中任何一项检测阳性判断为Hp感染.结果 共有9846例辽宁东部地区患者接受了胃镜检查,PU检出率为19.51%,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为1:1.32,PU检出率以40~60岁检出率(41.2%)最高.所有患者在首次诊断PU时接受了Hp感染检测,其中916例(51.12%)患者Hp检测阳性.Hp检测阳性PU发病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对于Hp检测阳性的患者,DUHp意染率高于GU,差异有显著性(P<0.001).GU中位年龄为52.5岁,DU中位年龄为66.1岁,GU比DU者平均年龄小13.6岁,差异有显著性(P<0.001).GU患者中口服阿司匹林和/或非甾体(NSAIDs)类药物的患者比例高于DU,差异有显著性(P<0.001).DU患者中吸烟、饮酒者的比例高于GU患者,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辽宁东部地区Hp感染仍是PU患者最主要的病因,对于Hp检测阴性的PU患者,阿司匹林和/或NSAIDs类药物的应用是其主要病因,DU患者发病与年龄、Hp感染关系较GU更为密切,而GU的发病与NSAIDs类药物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中药增生平合用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 引言 我院 1999年应用洛赛克与增生平治疗消化性溃疡(PU) 185例获得满意结果 ,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PU患者 185例均经胃镜确诊 ,凡溃疡直径在 1cm左右患者作观察对象 ,其中男 10 0例 ,女 5 8例 ,年龄 18~5 8岁 ,平均 38岁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 90例 ,胃溃疡(GU) 6 8例 .1.2  PU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88例用洛赛克 (Astra生产 )每日清晨空腹口服 2 0 mg,1次· d- 1 ,增生平 (天津市中央制药二厂生产 ) 8片 ,2次· d- 1 ,疗程 4wk.观察组雷尼替丁 15 0 mg,2次· d- 1 ,疗程 4wk,治疗前及治疗后 1,2 ,3d,1…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4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治疗消化性溃疡 (PU)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治疗组 34例PU用中药复方汤剂 ,每日 1剂 ,分 2次口服 ,加法莫替丁 2 0mg ,每日 2次 ;对照组 30例PU采用法莫替丁 2 0mg、阿莫西林 0 .5g每日 2次口服 ,治疗 3周。均作胃镜复查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2周以内症状缓解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 ) ;治疗组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 (P<0 .0 5) ;两组不良反应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溃疡复发率无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U是有效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B族维生素在消化性溃疡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34例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7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抗溃疡、抗HP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合维生素B片,3次/d,连服18个月。结果随访18个月,溃疡复发率A组(DU+GU)为18%、B组(DU+GU)为5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组维生素可减少消化性溃疡复发,应在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胃镜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院1998-2001年内镜检出的消化性溃疡(PU)患者1043例(8.80%),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进行对比分析.1 资料和方法老年患者(年龄≥60岁)3099例,其中(PU)286例,平均年龄(67.57±5.62)岁;男性175例,女性111例;胃溃疡(GU)120例,十二指肠溃疡(DU)153例,复合溃疡(CU)13例.  相似文献   

20.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6例胃溃疡(GU)和14例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GU(91.2±18.0ng/L),DU(70.1±15.3ng/L)较对照组(50.8±7.6ng/L)显著升高(P<0.01)。GU组血浆ET水平又明显高于DU组(P<0.01),治疗后GU组血浆ET水平显著下降(P<0.01),提示血浆ET在消化性溃疡(PU)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