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屹 《红水河》2021,40(2):38-40
犍为航电枢纽建设在鱼类洄游通道上,阻断了当地鱼类洄游.为了减缓枢纽对鱼类种群结构及渔业资源的影响,设置过鱼设施连通鱼类洄游路线是工程常规方法.通过分析枢纽布置和地形条件,选择了仿生态鱼道作为过鱼设施;针对过鱼对象的游泳能力及生物学特性,结合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对鱼道总体布置、进口、出口、主体段以及附属建筑物等进行了合理设...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后阻隔鱼类洄游、阻断保护区与坝下两个鱼类种群的基因交流及种群间遗传交流受阻的问题,笔者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木江副坝为例,结合南木江副坝的布置、地形条件和过鱼特性研究了过鱼设施方案,确定采用“仿生态鱼道+工程鱼道”相结合的生态鱼道,详细介绍生态鱼道布置、鱼道流速、工程鱼道体型、仿生态鱼道体型和鱼道辅助设施等规划设计情况。该鱼道设计符合水库运行特性,满足鱼类洄游和过鱼要求,同时满足生态流量下泄要求,可为类似过鱼设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海棠湾水利枢纽位于水阳江宣城市城区段,设计蓄水期上下游最大水头差约4.7 m,而水阳江是长江下游重要的鱼类洄游通道和鱼类产卵场,因此需要设置鱼道满足鱼类上溯洄游要求。本次设计通过鱼类资源调查,确定了过鱼对象、过鱼季节以及鱼类游泳能力等指标,提出了双进鱼口、单出鱼口的竖缝式鱼道布置方式,确保流速及流态的平稳过渡,从而满足鱼类洄游上溯需求,提升了鱼道的过鱼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钢坝闸水利枢纽工程的过鱼设施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建北引渠首位于嫩江中游干流上,由无坝引水改建为有坝引水.文章通过对工程运行方式及嫩江中游鱼类生活习性的分析,论述了北引渠首工程运行后,对嫩江中游江段鱼类的产卵场和洄游通道等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过鱼实施选型是过鱼设施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选取工程造价(水头差)、地形地质条件、布置条件、运行管理、鱼类洄游习性和集鱼及过鱼效果6个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仿自然鱼道、技术型鱼道、升鱼机和集运鱼系统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比选结果推荐采用技术型鱼道方案。结合技术型鱼道各型式优缺点,工程河段鱼类生态习性,地质条件和鱼道集诱鱼段布置方式,最终推荐DG水电站过鱼设施采用右岸竖缝式鱼道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过鱼设施设计过程中,对河中鱼类分布情况和坝址区的地形地质条件进行了充分研究。结果表明,建坝影响河段没有江海洄游和长距离洄游鱼类,只有本土鱼类,通过修建过鱼通道可以减缓电站建设对鱼类上下游迁移交流的影响,保护鱼类遗传特性。在利用水工模型分析水库大坝上下游水流流场并考虑两岸水工建筑物布置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条件,设计了过鱼通道的坡度、进出口、梯身、池室等。实现了既不影响河岸边坡稳定,又功能可靠、运行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长沙综合枢纽工程鱼道修建的目的是保持湘江鱼类的生态平衡,为鱼类洄游提供一个通道。主要包括横隔板式鱼道、电站尾水的辅助集鱼系统、汇合池、补水管、两个鱼道主进口、鱼道出口和过鱼观察室。该设施将于2013年修建,其特点是全线大部分开敞式池室设计贴近自然条件、两个不同高程主进口适应下游水位变幅、在电站尾水布置辅助集鱼系统,大大提高了过鱼几率。目前根据相关工程实例和模型试验成果来看,长沙枢纽鱼道的设计是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拦河筑坝在实现防洪、发电、供水等效益的同时,也影响了河流连通性和鱼类洄游通道,影响了洄游性鱼类的生活史过程,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鱼类洄游受阻、鱼类栖息地破碎化等问题发生。文章构建了中国过鱼设施数据库的框架和指标,包括工程名称、地理位置、水力学特征、过鱼效率、设计参数和数据来源等,可根据鱼类物种名称、过鱼设施类型和地理位置等字段进行快速检索。研究建议开展已建和新建过鱼设施的诱鱼能力和过鱼效果评估,进一步完善数据库,将过鱼设施设计和有效性评估的内容纳入数据库中统一管理。研究可为中国过鱼设施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参考,为过鱼设施设计和有效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为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林樟 《陕西水利》2023,(12):127-128+131
大樟溪东方红水电站建成后,使原本连续的河流被分段,阻隔了鱼类的洄游通道,破坏了鱼类生活史的完整性,不利于鱼类资源的合理分布,因此,需要补建过鱼建筑物以部分恢复鱼类的上溯洄游通道。以大樟溪干流东方红水电站鱼道工程为分析对象,从过鱼对象及季节、鱼道型式比选和断面型式选择等方面进行阐述,最终提出相对合理的方案,对后续类似项目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口枢纽坝址位于左、右江汇合口下游4.7 km的郁江河段,枢纽建成后阻隔了鱼类洄游通道,并对鱼类产卵场造成不利的影响,修建垂直竖缝式鱼道作为主要过鱼设施,修建鱼类增殖保护站开展人工增殖放流,作为主要鱼类保护措施,论述了这些保护设施的总体布置、设计和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1.
鱼道作为主要过鱼设施类型被应用于缓解大坝对鱼类洄游的阻隔影响,近年来国内建成的鱼道工程大多采用竖缝式鱼道。由于施工工艺和方法等因素,竖缝式鱼道施工常出现设计符合性偏差问题,影响鱼道工程预期过鱼效果,进行设计符合性检验,分析工程施工与设计不相符导致的功能损失。通过以多布水电站鱼道工程为例,开展鱼道工程设计符合性检验,针对鱼道工程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分析效果,提升了多布水电站鱼道运行效果和管理能力,可为国内同类鱼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美国哥伦比亚河流域下游鱼类保护工程、拆坝之争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江河在水电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对鱼类如何保护等环境课题,建立过鱼通道是鱼类保护的措施之一。自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在哥伦比亚河及斯内克河下游修建了8座梯级水电站,这些水电站通过各种工程措施维持鱼类洄游通道。近二十年来,环保主义者不断要求拆除斯内克河下游的4座大坝,争论波及全美。美国政府最终拒绝拆坝,认为拆坝不是促进鲑鱼洄游所必须的,采取其它工程措施同样能改善鱼类洄游条件。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个人思考,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水电工程建设对鱼类的主要影响由阻隔产生,对洄游鱼类的繁殖不利.鱼道的主要作用是帮助鱼类通过大坝.结合最近开展的旬阳水电站的过鱼设施研究工作,对垂直竖缝式鱼道进行了设计计算,确定了相关参数,并对鱼道各部分的设计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开县水位调节坝鱼道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开县水位调节坝工程的兴建,给流域内洄游性鱼类的繁殖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拟修建鱼道作为沟通鱼类洄游的一项重要补救措施。首先论述了国内外现有鱼道工程的运行效果及先进技术,并结合水位调节坝工程特点,确定采用竖缝式鱼道型式。系统介绍了鱼道设计条件拟定、鱼道布置、池室设计、进口及诱鱼补水设计、出口结构、过鱼观测室设计及鱼道水工模型试验等情况,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鱼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物种,鱼类的繁殖、索饵、越冬的洄游通等道均产生影响,为恢复和保护嫩江冷水性鱼类资源,恢复种群,在北引渠首管理站内建立冷水性鱼类增殖站。文章从工程规模、场址选择及方案比选等介绍鱼类增殖站方案,以为黑龙江水利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很多河流存在鱼类洄游现象,很多水电站、水库等拦水设施的建设阻碍了鱼类的正常洄游,很多工程设置了专用鱼道,做为鱼类的洄游通道,为保证鱼类有效进入洄游通道,诱鱼设施起到较重要的作用。本文以ZM水电站为例,为保护Y江中游有限的鱼类资源,电站设置了供鱼类洄游的鱼道,根据鱼类洄游特性和趋光性,设置了明渠段和暗涵段,文章对灯光诱鱼的设备选择、照度选择,布置方式以及照明设备的安装做出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不影响鱼类的洄游、繁殖、生长,丰满重建工程设置了升鱼机结合上游鱼道方案的过鱼设施。本文介绍了丰满重建工程过鱼设施金属结构布置,着重阐述了集鱼系统和集鱼箱运输系统金属结构布置与设计、集鱼箱和升鱼机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为保护洄游性鱼类,各国在修建大坝和堤堰的同时,根据工程的特点及鱼类保护的需求修建了各种类型的过鱼设施。首先简要介绍了鱼类下行过坝的一些途径,如:溢洪道、水轮机、鱼道、集运鱼系统、船闸等。其次,详细介绍了国外目前关于鱼类下行研究的一些新技术,如:水表面集鱼技术、全水深集鱼技术、下行旁路、集运鱼系统、鱼类友好型水轮机以及相关辅助技术等。最后针对我国的下行过鱼工程需求,指出应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特别关注国外集鱼导鱼技术,加强我国鱼类下行过程的基础研究,以期实现我国鱼类下行过坝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某水利枢纽工程是一个以供水和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和发电的工程项目,为减小项目建设对工程区域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保证大坝上下游鱼类的洄游、繁殖、生长,某水利枢纽工程设置了升鱼机结合上游鱼道方案的过鱼设施。详细介绍了某水利枢纽工程过鱼设施的布置,着重介绍了鱼道、升鱼机的布置与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尽可能地减小孤山航电枢纽工程建成后阻隔鱼类上溯通道产生的不良影响,对鱼道、鱼闸、升鱼机和集运渔船等过鱼设施型式进行经济技术比选,并结合孤山航电枢纽布置、运行水位、过鱼对象的洄游习性及克流能力等方面进行鱼道设计。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布置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鱼道在各级运行水位及工况组合下,鱼道进鱼口、出鱼口处水流条件均满足过鱼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