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内各器官都尚未发育成熟,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小儿的鼻道狭窄,缺乏鼻毛,对吸入气体的过滤能力差,易吸入致病微生物和灰尘;同时小儿气管,支气管和呼吸肌发育不成熟,不利于咳出吸入呼吸道的致病微生物和灰尘,造成病菌在呼吸系统积聚,易引起--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7,(1):59-61
目的:分析小儿穿孔性阑尾炎致病菌群的变化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与临床使用因素,为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患者50例(男35例,女15例),分析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致病菌群变化、耐药性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关系。结果: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致病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他致病菌有肺炎克雷伯菌、土生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屎肠球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弗劳地枸橼酸细菌等,感染致病菌的种类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无紧密联系。结论:导致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致病菌谱变化不明显,术中脓液经微生物培养其结果准确判断致病菌种类,有助于术后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近年医院感染的类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典型的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下降,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上升,尤其是SARS病毒的出现,使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医院和人们的重视。2003年我院发热门诊日接诊病人近百人次,听诊器是为病人进行检查的常用诊疗器械,为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我院门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制剂是指能促进人体正常菌群恢复正常状态的制剂。亦称肠道菌群失调矫正剂,多由对人体有益的活菌制成,简介如下。 1 微生态制剂简介人体内携带大约12000余克的微生物,其中寄生在肠道中约有1000克,这些微生物分别粘附在机体相应器官、组织的特定部位,它们能在人体内长期定居和繁殖,有防止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袭机体致病的作用,还有抑制致病菌生物的作用。微生物对人体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生存的状态,即微生态平衡,当这种平衡打破以后。致病菌的过度繁殖或有益菌的减少,人体就会生病,医学上称  相似文献   

5.
吕水莹  迟学芹  任福荣 《河北医药》2004,26(11):895-895
随着新的抗菌药物的出现及大量应用,各种有创检查和介入治疗手段的增加,使得临床感染类型、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都在发生变化,以往很少引起感染的条件致病和非致病菌所致的感染近来显著增加。同时原来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较敏感的一些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也正不断地变成棘手的耐药菌株。本文对临床感染的920株病原菌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我院主要病原菌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6.
静脉丙种球蛋白预防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产儿感染缺乏特异性症状[1],早期预防尤为重要.早产儿无论先天性免疫还是获得性免疫均存在明显缺陷,过早分娩未能从母体摄取足够的免疫球蛋白,易于被病原微生物侵害[2].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易引起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药物敏感的菌群消灭后,不敏感的条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迅速繁殖而致病,同时使耐药菌株出现,是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3].静注丙球有免疫增强作用[4],我院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早产儿感染,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小儿脓毒血症是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常见多发病,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随着抗生素的不断问世和广泛应用,小儿脓毒血症各种病原菌的构成随年代不同而变迁。20世纪80年代以来,革兰阳性菌上升到主导地位[1]。我院2002--2011年结果显示,小儿脓毒血症病原菌分布已发生很大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耿维风  李明  刘致珍  王云 《贵州医药》2013,(12):1136-1137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中文简称:梭菌属(ClostridiumPrazmowski),包括一大群厌氧或微需氧的粗大芽孢杆菌。该菌普遍存在于环境及哺乳的物禽类的胃肠中,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梭状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禽类便中,患者外伤后易进入伤口,但不一定致病。产气荚膜梭菌是人体肠道内的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人体受到饮食、药物、微生物、环境因素等影响及自身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时,肠道菌群平衡会遭到破坏,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小儿肺炎是致病微生物侵袭肺部引起的炎症,若致病原毒力强、患儿有高危因素[1]或治疗不当,除肺部炎症外,常累及肺外脏器而出现损害时称重症肺炎.我院近一年来除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外,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盐酸氨溴索(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小儿重症肺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人类感染的真菌主要来自外界环境并通过接触、吸入或食人而感染,少数致病真菌可直接致病,多数则在一定条件下致病,后者称为条件致病菌。根据真菌入侵组织深浅的不同,临床上把引起感染的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多数深部真菌系条件致病菌,多侵犯免疫力低下者。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使用的增多,器官移植、各种导管和插管技术的发展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增多,条件致病菌感染也不断增加,同时还发现了许多新的致病菌种。作为北京军区赴利比里亚第九批维和医疗分队成员,笔者在任务期内对任务区常见真菌病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针对真菌病的合理用药方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希瓦菌血流感染2例实验室诊断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四倍 《淮海医药》2013,31(2):139-139
随着近年来大量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临床中除了传统病原菌外,条件致病菌一跃成了临床感染的主力菌,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高。希氏菌属于非发酵菌群,一般为条件致病菌,同时因为宿主的因素,往往也会造成机会感染。近年见诸于由本菌引起的多起临床感染屡见报道,因此希氏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应引起临床和微生物学界的高度关注。下面就我院2例希氏菌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脓毒血症是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常见多发病,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随着抗生素的不断问世和广泛应用,小儿脓毒血症各种病原菌的构成随年代不同而变迁。20世纪80年代以来,革兰阳性菌上升到主导地位[1]。我院2002~2011年结果显示,小儿脓毒血症病原菌分布已发生很大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33例确诊为尿路感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尿路感染多呈急性经过,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发热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愈重。女略多于男,上行感染为主要感染途径,大肠杆菌仍是最常见的致病菌,条件致病等所致者有增多趋势。部分病例症状往往不典型,故易误诊漏诊。结论认识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正确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机会感染     
机会感染是指正常情况下致病力低的较少见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或指机体防御机能严重损害时发生的感染。近年来,由于对免疫缺陷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及免疫抑制药物的普遍应用,机会感染已日益多见,成为现代医学中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对机会感染的近代认识一、病原:机会感染虽可由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引起,但在许多情况下常是由致病力弱的少见微生物并往往是患者自身微生物引起的自身感染。常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思密达在治疗条件致病菌所致小儿肠炎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本文就我科1996年7月~  相似文献   

16.
洁尔阴洗液是妇科常用外用洗剂。长久以来大家都只把它用在妇科疾病上,忽略了它在其他方面的广泛应用。洁尔阴洗液对致病微生物具有广谱杀灭作用。对常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  相似文献   

17.
游金斌  马龙 《医药导报》2004,23(4):0268-0269
目的:了解引起小儿败血症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HX 21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G+菌19株,G-菌22株。41株菌对几种头孢第三代药物及氨基苷类药物均较敏感。结论:对小儿败血症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以药敏试验为基础,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在未获得药敏试验前可选用头孢哌酮、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作为一线药物,对于>6岁患儿可选用氨基苷类药物,在临床医师严格指导下,谨慎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18.
李明艳 《中国药师》2006,9(4):359-360
阴沟肠杆菌是肠杆菌属的一种,广泛存在于水、土壤、人和动物的粪便中,在人和动物肠道有少量定植,为条件致病菌。过去曾认为该菌不会使人致病,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并且由于其高度的耐药性及高病死率,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提高该菌感染的治愈率,合理使用抗菌药,对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雷丁血清型沙门氏菌一般仅引起动物致病,是条件致病菌,人体病例国内文献少见报道。本菌系从1例肺部感染病人的腹泻粪中分离出来的,报告如下。患者男,34岁,农民。1991年7月中旬因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0.
王多德 《贵州医药》1994,18(5):475-476
条件致病菌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有逐年增加趋势,兹将我院新生儿科1989年11月~1992年2月收治因条件致病菌引起新生儿败血症54例进行临床分析,有利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1.1.1 具有败血症的症状及体征。1.1.2 血培养2次以上均为同一条件致病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