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观察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 MRI 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来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就诊的 74 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分析 MRI 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结果: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MRI 诊断准确率 为 95.95 %,诊断准确率较高,与关节镜检查诊断准确率(10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 MRI 半月板 0 级损伤 2 例、半月板Ⅰ级损伤 12 例、半月板Ⅱ级损伤 29 例、半月板Ⅲ级损伤 27 例、半月板 IV 级损伤 6 例,与关节镜 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MRI 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中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影像学特点 分辨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MRI表现、分型及损伤特点,以提高对盘状半月板MRI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9年3月~2012年9月我院18例经临床检查或手术证实为盘状半月板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对盘状半月板进行分型对照。结果:18例患者中单侧膝关节检查16例,双侧膝关节检查2例,其中外侧盘状半月板16例,内侧盘状半月板2例,其中板型12例、楔型4例、肥角型2例。结论:盘状半月板多见于外侧半月板,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半月板的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半月板增厚、增宽,宽度大于15mm,轴位上类似圆盘状,易损伤、撕裂,MRI能很好地显示盘状半月板,能对盘状半月板定性诊断及分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盘状半月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服四妙散加减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采用内服四妙散加减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88例,男42例,女46例。年龄(32.0±3.5)岁。内侧半月板损伤53例,外侧半月板损伤25例,内、外侧半月板同时损伤10例。膝关节MRI显示内外侧半月板损伤2度或3度。病程(4.0±1.6)个月。四妙散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7 d为1个疗程,共4~6个疗程。服药期间每日采用支具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每日2~3次。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2个月,中位数17个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治愈61例、显效22例、无效5例。结论:采用内服四妙散加减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了60例临床诊断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示60例120个半月板中,MRI表现正常6个,呈典型Ⅰ-Ⅲ度MRI表面87个,不典型表现者27个,与手术结果对照,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敏感性为95.0%,准确性为91.2%。表明MRI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能准确诊断半月板损伤的理想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半月板周围囊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5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半月板周围囊肿患者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21~51岁,中位数39岁。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及MRI检查,确诊为半月板周围囊肿。病变位于左膝10例,右膝13例;位于内侧半月板5例,外侧半月板18例;有明确外伤史6例,无明显诱因17例。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单纯半月板囊肿16例。均未合并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损伤。发现囊肿时间3~24个月,中位数13个月。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膝关节疼痛、活动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3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囊肿均无复发,患者术前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均未出现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无膝关节不稳、无力等症状;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压痛均消失;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112.7°±15.6°增加至138.1°±8.6°;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68.2±2.4)分提高至(91.3±5.1)分。结论:关节镜下囊肿切除联合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半月板周围囊肿,创伤小,能消除或减轻膝关节疼痛症状,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足印区定位法单束解剖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关节镜下足印区定位法单束解剖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8~51岁,中位数35岁;左膝11例,右膝14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7例,其中内侧半月板损伤8例、外侧半月板损伤9例; Lachman试验均为Ⅲ度,轴移试验均为阳性。术后随访观察膝关节运动能力改善、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中位数17个月。术后6个月,Lachman试验Ⅰ度23例,Ⅱ度2例;轴移试验阳性4例,其余患者均为阴性。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分,术前(54. 80±5. 58)分、术后6个月(90. 30±4. 67)分; 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术前(60. 48±5. 58)分、术后6个月(92. 24±6. 28)分。均未出现感染、神经血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足印区定位法单束解剖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能提高膝关节运动能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及合并症的特点,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对经手术、关节镜或临床证实的26例共32个损伤的半月板与15例正常的膝关节半月板进行回顾性MRI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正常膝关节半月板在T1WI和T2WI上均呈三角形低信号。32个损伤的半月板,其中内侧损伤15个,外侧损伤11个,两侧半月板同时损伤3例6个,将32个损伤的半月板按Stoller的四级分法分类,其中Ⅰ级6个,Ⅱ级12个,Ⅲ级14个。1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合并半月板囊肿6例,内例副韧带损伤10例,外侧副韧带损伤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7例,后交叉韧带损伤6例,骨挫伤8例,骨折5例,关节囊积液11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内瘀血6例。说明MRI能够清晰显示膝关节半月板的解剖结构,能准确诊断半月板的损伤并进行分级,还能发现多种并发症,是膝关节外伤及半月板损伤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采用关节镜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2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纳入标准:(1)符合半月板损伤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气滞血瘀型辨证的患者;(2)半月板损伤MRI分级为Ⅲ级,需手术治疗者;(3)膝关节力线无改变,软骨面无损伤;(4)年龄段选择在25~50岁;(5)治疗过程能够积极配合。1.2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及诊断标准;(2)合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对于膝关节损伤诊断的评估。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9月接收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0例,患者均借助MRI进行诊断评估,以关节镜技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诊断准确性。结果半月板损伤MRI检查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76.67%、86.67%、46.67%;交叉韧带损伤MRI检查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81.67%、76.92%、88.64%。结论 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准确度及敏感度均较好,可作为临床诊断评估工具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半月板Ⅲ度损伤的患者于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缝合术后2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4年1月于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关节镜半月板损伤Fast-Fix缝合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25.4岁。手术患者30例(共34个Ⅲ度损伤的半月板)中男20例,女10例。病程3周~1年,平均6个月。撕裂类型均为纵裂及层裂,撕裂部位位于红区12个半月板,红白区22个半月板。13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根据Barrett标准评价半月板临床愈合情况,并用IKDC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临床愈合率为82.4%,6个半月板愈合失败。IKDC评分,术前(39.59±1.99)分,术后(80.32±1.98)分;Lysholm评分,术前(39.91±1.82)分,术后(82.53±2.15)分;Tegner评分,术前(3.03±0.67)分,术后(6.68±0.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t-Fix缝合半月板安全有效,术后2年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膝关节及周围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膝关节及周围病变65例,均应用超声进行诊断,分析结果。结果该组65例患者均经MRI确诊,其中膝关节韧带损伤6例,半月板病变9例,腘窝囊肿12例,膝关节腔积液38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31%。结论超声诊断膝关节及周围病变操作简单、花费低廉,准确率高,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联合中药薰蒸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成形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采用功能锻炼联合中药薰蒸对55例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男36例,女19例;年龄42~63岁,中位数52岁。左侧35例,右侧20例;内侧半月板损伤38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90 d,中位数40 d。观察患者切口愈合、膝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切口均甲级愈合;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治疗前(3.16±1.49)分降至治疗后(1.11±0.79)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治疗前(61.29±8.04)分升至治疗后(86.47±6.17)分。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成形术后的康复中应用功能锻炼联合中药薰蒸,能够缓解膝关节疼痛,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影像学变化及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44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22例。对照组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观察组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关节镜检查与MRI检查对膝关节损伤程度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检查与CT检查对膝关节损伤程度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与CT检查对膝关节损伤程度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影像学相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采用MRI检查更加准确,MRI可根据形态及信号准确的判断半月板受损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切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82例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患者。男33例,女49例;年龄14~68岁,中位数38岁;病程0~15 d,中位数6 d;左膝41例、右膝38例、双膝3例;内侧半月板损伤46例、外侧半月板损伤21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11例、内外侧半月板均损伤4例;合并侧副韧带损伤、骨挫伤、滑膜炎等37例。均采用运动疗法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定患膝功能,并采用Barthel指数计分法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Lysholm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增大[(45.33±12.00)分,(85.67±7.60)分,t=-30.131,P=0.000;(66.22±9.86)分,(95.06±5.18)分,t=-24.965,P=0.000]。结论:运动疗法联合中医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早期创伤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半月板重要性不言而喻,半月板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之一.半月板损伤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由于职业、年龄、运动强度的不相同,所造成损伤的类型及其损伤的机会也不相同.我科室采用臭氧冲洗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结如下.一般资料10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52例;右膝病患50例,左膝病患58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者5年.所有病例均通过常规方法治疗过,无明显治疗效果.诊断依据: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①有外伤病史.②伤后有关节疼痛,肿胀,有弹响和交锁现象.③膝内外间隙压痛.④慢性期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四头肌内侧尤明显.⑤麦氏征和膝关节研磨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应用MRI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CT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MRI检查,以手术或者关节镜检查为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检查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准确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8.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MRI能够通过观察膝关节半月板形态、信号变化,判定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7.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分级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常因外伤或运动不当而引起,其诊断除依据于临床症状和体征外,还可依据于关节腔造影和关节镜检查,但后者的检查都属于创伤性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具有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无创伤以及可显示半月板表面和内部的结构等优点,因此已成为临床诊断半月板病变的首选方法。自2002—2005年.我院共收治经关节镜和(或)手术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8例,为探讨MRI对该损伤的诊断价值,现对其临床及MRI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一般资料42例均为单侧发病,男24例、女18例,年龄18~55(38.11±5.23)岁;内侧半月板损伤16例,外侧半月板损伤2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膝关节MRI检查,确诊为单纯半月板损伤,不合并骨折、严重的交叉韧带或侧韧带损伤,所有手术均为同一医师完成。2护理2.1术前护理关节镜手术对于大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表现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30例临床疑似半月板损伤患者常规MRI自旋回波序列扫描的MRI表现总结分析。结果:MRI检查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的高敏感性及其优点,对临床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帅  严海霞  张宏艺  焦锋 《中医正骨》2023,(3):73-77+80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川”字形三针全内垂直缝合技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bucket-handle tear of the medial meniscus, BHTM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川”字形三针全内垂直缝合技术治疗膝关节BHTMM患者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18~55岁,中位数29岁。左膝18例,右膝21例。新鲜损伤26例,陈旧损伤13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膝关节疼痛、酸软无力、交锁、屈曲或伸直受限等;体格检查均显示膝关节内侧间隙压痛,麦氏征和半月板研磨试验阳性;膝关节X线检查均显示膝关节骨质无异常或有轻微退变;膝关节MRI检查均显示冠状位上“分离征”,矢状位上“双后交叉韧带征”。BHTMM长度(43.87±4.40)mm。病程1~48周,中位数6周。记录手术时间。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测量膝关节活动度,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半月板损伤诊疗与康复》中半月板损伤的MRI影像学评价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半月板愈合情况和临床疗效。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