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刚  兰正凯  陈昂  马明伟 《中国矿业》2021,30(5):207-213
多段压裂水平井在非常规油气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解析求解多段压裂水平井可以快速获取油气井的产能,为开发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本文筛选了多段压裂水平井的常用解析模型(郎兆新方法、范子菲方法以及苗和平方法),并采用商业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值模型进行对比,分别从压裂裂缝参数、油藏属性参数以及水平井参数三个方面评价各个模型的适用性及其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各个解析模型之间的预测差异主要是对于基质和裂缝中流体向水平井段的流动过程的处理方法不同造成的;低渗致密储层中,范子菲方法和苗和平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而范子菲方法在拟合水平井和裂缝参数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研究结果对非常规储层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解析模型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交实验设计是一种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广泛应用在工业设计、实验设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等方面。本文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煤层气A区块的前期勘探评价,在有利区域设计了一个先导试验井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究了影响煤层气产能的5个因素:气量、裂缝原始渗透率、压裂有效缝长、压裂渗透率增大倍数、井距。研究表明,裂缝原始渗透率和含气量对产能的影响最大;同时预测了井组累产气量的概率分布,为该区域煤层气的开发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沁南盆地樊庄煤层气田早期生产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玉民  汤达祯  许浩  陈同刚  赖涛 《煤炭学报》2012,37(Z2):401-406
在对樊庄区块煤层气井早期产能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埋深、煤厚、含气量、孔隙度和渗透率、压裂效果对气井早期产能的影响关系,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确定影响高煤阶煤层气井(田)生产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压裂效果对煤层气井早期产能的影响最大,并决定气井早期高产的峰值大小,但随着排采时间的推移,其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而煤层含气量和初始渗透率影响气井整体产能及其变化趋势;含气量越高或初始渗透率越大,气井产能越好,早期高产后其下降速度也越平缓。  相似文献   

4.
页岩气井产能受地质和压裂改造参数综合影响,在开发初期,难以确定可靠的地质模型来预测气井产能。为了快速、准确地预测气井产能,在研究页岩气物质平衡方程和产能方程的基础上,考虑吸附气和异常高压气藏岩石弹性能量影响,建立了基于物质平衡方程的页岩气井产能预测方法,该方法需要参数较少,可在开发初期快速对页岩气井产能进行预测。涪陵地区X1井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页岩气吸附气解吸、异常高压气藏岩石弹性能量的影响,产能预测结果准确、可靠;吸附气对气井累产气量影响明显,约占总累产气量17%,对定产生产气井的稳产期影响不大;吸附气的贡献在2.5~4年逐渐体现出来,定压放喷生产初期产量高,地层压力下降快,吸附气的产出贡献比控制产量的定产生产方式要早;考虑岩石弹性能量的影响,气井稳产时间和累产气有所增加,但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砾石充填完井作为现在油气井的主要完井方式,其对油气井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砾石充填完井的表皮系数模型建立了水平气井砾石充填完井的产能预测数学模型,并对影响其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计算,证实这些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对于水平井砾石充填完井的产能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5,(8):110-112
由于煤储层地质特征和割理发育,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多为缝网结构,常规的产能方程不适合煤层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分析,因此将煤层水平井增产改造物理模型假设为两区复合模型:裂缝波及区考虑为一个渗透率显著改善等效区域,裂缝未波及区渗透率极低;从渗流力学基本原理出发,利用儒柯夫斯基变换,借鉴Joshi对水平井产量公式研究思路,推导出煤层气体积压裂井产能公式,分析影响煤层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的主控因素,为准确预测煤层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杜悦  王建君  李林 《中州煤炭》2018,(6):123-128
评估煤层气井的生产潜力是实现经济效益开发的关键环节。以蜀南地区投产时间大于3年的煤层气井排采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地质、工程因素对气井产能的影响,指出地质因素中含气量、煤层厚度、地解压差、渗透率和工程因素中压裂施工排量、加砂量、施工曲线形态7个指标共同主导着产量的走势;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模糊数学评判法量化各指标对产能的影响程度,并用双因素法对气井进行分类,预测了该区气井生产潜力,得到的结果与生产动态吻合性高。  相似文献   

8.
刘浩博 《煤》2021,30(1):1-4,13
压裂裂隙形态特征是油气藏开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压裂方案设计及优化、井位布置及优化、产能预测及评价等的关键技术参数。为了掌握西山屯兰矿2号煤层压裂裂缝的形态特征,文章对矿区内微地震裂缝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在压裂工艺相同、压裂规模相近的条件下,屯兰矿2号煤层压裂裂缝的延伸优势方位为NE50°-NE128°;裂缝全长109.5~150.8 m,平均125.13 m;裂缝高度4.9~7.4 m,平均5.9 m。受煤层的极强非均质性和多地质要素影响,不同压裂井的裂缝形态特征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压裂裂缝起裂扩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英松  周雪  韩帅 《煤炭技术》2014,(4):115-117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裂缝系统复杂。根据常规水力压裂经验进行的地层改造效果时好时坏,难以解释。因此迫切需要对煤层气水力压裂机理进行研究,深入认识煤层气压裂裂缝起裂和扩展规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煤岩压裂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研究了目前煤层气压裂裂缝起裂扩展规律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煤层气压裂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支撑剂回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后支撑剂回流有很大的危害性。会使近井地带形成瓶颈裂缝,影响压裂效果;影响油气井正常生产;产出砂腐蚀井下和地面设备。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通道理论、砂拱说和瓶颈机理来解释压裂砂返吐现象。从室内实验、理论分析和力学角度出发,分别提出了经验关系法、图版法、临界速度法、半力学法和数值分析法来预测支撑剂回流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继提出了树脂砂、纤维、热塑薄带、变形颗粒和支撑剂表面增强剂等控制方法。对于支撑剂回流,应该将重点放在控制技术上,研究新型控制技术,降低控制介质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