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浓江农场位子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北部,地势低洼平坦.土壤粘重,耕地面积95.7%为白浆土。白浆土具有保水能力强而通透性差的特点。长期以来,农场一直以持续保有水层的常规灌溉管理方式种植水稻。这种灌溉管理方式既浪费了水资源,又使水稻生长发育不良,成为水稻高产的障碍性因素,影响了农场水田面程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浓江农场水务局积极探索白浆土水田田间水层管理新途径,开展了水稻田间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2.
南京河海大学和山东省济宁市水利局联合研究的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新技术——水稻控制灌溉,于1990年9月通过鉴定。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即根据水稻生长期内各个时期需水量进行灌水。经过多年的研究试验,他们找到了水稻控制灌溉的需水规律是:水稻插秧返青期内,水层控在5~25毫米之间;返青后,耕作层土壤含水量上限控制在饱和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黑龙江省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已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实践,控制灌溉技术使水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更趋合理有效,促进和控制水稻生长.合理的土壤水分调节与控制,不仅减少了灌水次数和灌溉水量,大幅度地节约了水量,而且能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达,控制水稻地上部株型无效生长,提高水肥利用的有效性.适时适量的灌溉供水,能较充分地发挥水稻生长的补偿效应,从而形成较合理的群体结构和较理想的株型,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因此,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具有节水、高产、优质、低耗、抗倒伏、抗病虫害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迄今世界上绝大多数水稻田,仍延用几千年以来的淹灌形式。随着耕作栽培技术的进步及时水稻高产优质的需水规律认识的深化,近半个世纪以来间歇灌溉、湿润灌溉、水平畦灌及控制灌溉等灌溉形式逐渐发展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除泡田返青时期外,其它生育阶段田面均不建立水层,以土壤含水量为水分控制指标。其控制上限为饱和含水率,下限为占饱和含水率的百分比(不同生育阶段有所不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对如何使灌溉水转化为土壤水,调节土壤水分状况的具体施灌技术(或曰技巧)并不清楚,普遍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有的实行畦浸润灌,也有人设想用沟浸润灌,本文仅谈水稻格田土壤水分湿灌技术问题及经验。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粳稻生产基地,每年将为国家提供优质商品粳稻2000万t,这对全省水资源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寒地的特点,2004~2009年,在全省22个试验站开展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摸索出了适合寒地特点的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模式。文章阐述了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优势、寒地水稻节水优质高产调控原理及推广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依兰县团山子灌溉试验站通过对寒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深入研究,根据控制灌溉技术原理和已有的研究数据,经过试验系统分析,探索适合黑龙江寒区自然条件的控制灌溉模式,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控制灌溉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根据。经过3a的试验示范,认为控制灌溉具有高产、节水、优质、低耗、保肥、抗倒伏和抗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水稻节水灌溉的机理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苏南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高产老稻区。20世纪60年代以后,水稻生产逐步由深水灌溉向浅水勤灌过渡。进入80年代,随着稻田除草剂的广泛应用,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出现了浅湿灌溉、湿润灌溉等新型的节水灌溉方式。为了评判各种灌溉方法的优劣,我所从水稻高产机理的角度出发,1993年至2000年进行了水稻节水灌溉方式科学选择的对比试验。 1 水稻高产的机理 要使水稻高产,从生理角度看,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即有较大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省推广水稻控灌节水技术(系指水稻灌溉改变历来水层淹灌为控制土壤水分灌溉,从而达到节水、增产、增效)。而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是在不同水稻生育期以不同相对土壤饱和含水量为灌溉下限(60~80%饱和含水量,而灌溉上限一般为  相似文献   

9.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是从插秧到返青期田面保持薄水层(5~30mm),返青后各生育期不再建立水层,水稻不同生育期以根层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标准来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从而促进和控制水稻生长,发挥水稻的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达到节水增产的灌溉新技术,具有节水、高产、优质、高效、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等优点。 操作要点:在返青期前采取田面花达水5—30mm,返青期后田面不建立明水层,每当田面水层到达下限时,开始灌溉补水,灌到上限时,停  相似文献   

10.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是由河海大学水利系的李寿山和山东省济宁市水务局的许国郎等合作研究提出的。1982年以济宁市麦仁店灌溉试验站为重点进行了多年研究。由于"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具有节水、高产、优质、低耗、保肥、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等优点,1991年1月通过由国家科委和水利部、农业部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评估会"的评审,被认定为是可以大面积推广的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1.
控制灌溉技术也称精准灌溉技术,它是精准农业的一部分,其原理是根据水稻生理生态需水的特点,通过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动态研究而确定的灌溉新模式。控制灌溉是在水稻稳产增产的同时,提高了水肥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了田间的积温,有利于水稻的优质高产。其特点是优质、高产,节水、高效,抗倒伏、抗病虫害。其本质,就是用控制灌溉的方式,使有利于水稻生长的各个过程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2.
水稻无水层灌溉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水层灌溉是对水稻淹水灌溉的"革命",即在水稻生长的大部分时间内田面无水层,而土壤保持湿润,在满足水稻生理需水的前提下,减少灌溉水量,实现增产基础上的节水.余姚市从1998年开始试验示范无水层灌溉,获得平均每亩节水70m3,增产26kg的显著效果.节约用水和增产粮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但节水是社会效益,种粮经济效益较低,所以这项技术的推广需要由政府组织,从供水、用电管理上加以引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13.
我国稻作历史约有7 000年,是世界栽培水稻起源地之一。由于种植水稻具有省工、省肥、经济效益高、增产潜力大等优点,所以水稻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特殊地位。但水稻灌溉用水量较高,面对我国农业水资源日趋短缺的现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将是水稻高产栽培的必然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迅速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与文摘     
《治淮》1996,(4)
颍上县推广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结硕果 安徽省颍上县走科技兴水之路。1995年亩均增产43公斤,节水66立方米,4万公顷水稻总产3.5亿公斤,在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中名列49位。河海大学农水系与颍上县科委、水利局联合推广“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通过两年的实验对比,得出“鞋不沾泥就灌水、灌有明水就停水、雨后三大就排水”的控制灌溉方案,并组成技术推广小组。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永信示范区水稻控制灌溉采用农业技术措施、水利技术措施进行试验观测,得出石头河灌区土壤饱和含量、水稻各生育阶段土壤水分控制下限的含水量及稻田土壤表现等数据,说明控制灌溉技术具有抗倒伏、增产、节水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由河海大学和山东省济宁市水利局联合研究的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技术——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于1990年9月24日在济宁市通过鉴定。来自国内的17名专家认为该项技术属国内领先水平。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就是根  相似文献   

17.
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是精准农业的一部分,其原理是根据水稻生理生态需水的特点,并对水稻生长发育动态研究后,确定的灌溉新模式.控制灌溉的精髓,是在水稻稳产增产的同时,提高水肥的利用率,增加了田间的积温,更利于水稻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8.
张之斌  李守栋  卢静 《治淮》2011,(10):40-40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灌溉新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的特点。但在实际应用和推广中有一定的难度,水稻控制灌溉是以水稻各生育期需水量的不同来控制稻田的水层深度而实现,在实际操作中较难掌握,且农村泵站管理人员,大多知识水平偏低,认为操作起来太麻烦,距指标要求偏差较大,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做好此项新技术的推广,在应用过程中尽可能地接近控制指标,作为一  相似文献   

19.
《水利天地》2011,(6):34-37
1、什么叫控制灌溉?水稻控制灌溉是指在秧苗本田移栽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田面不再长时间保留水层,而是通过观测稻田土壤含水量多少判断灌溉与否的一种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控制灌溉技术既不属于充分灌溉,也不属于非充分灌溉范畴。  相似文献   

20.
水稻水肥耦合技术的生态环境效应和最佳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水肥耦合技术的产量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湿润灌溉总氮污染量相对于充分灌溉减少35.09%~54.22%。中、低氮处理的总氮污染量比高氮处理减少0.59%~23.22%。在湿润灌溉条件下,水稻产量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低施肥会大大降低减产幅度,仍可获得相当高的产量。综合考虑产量、肥料、污染因素,结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以认为,施氮量202.5 kg/hm2,土壤水分为占土壤饱和含水率的85%是切实可行的最优水肥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