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两野切线全乳照射,全乳腺照射40.5 Gy/15 f,单次剂量2.7 Gy/f,同步瘤床推量至48 Gy/15 f,单次剂量3.2 Gy/f,总疗程3周,观察分析患者局部复发情况、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月,随访率为100%,无局部复发情况发生。3例患者表现乳腺中度胀痛;Ⅰ、Ⅱ、Ⅲ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4.7%、1.6%;Ⅰ级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与Ⅰ~Ⅱ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6%、4.7%;放疗完成后4、7月美容优良率分别为90.6%、87.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同步瘤床加量的短期疗效与以往常规放疗方式相似,缩短放疗时间,不会增加皮肤不良反应及降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保留乳房综合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98例改良根治术患者与99例保乳手术加放疗的患者进行比较。改良根治术患者中有49例接受术后放疗,其中8例行常规患侧锁骨上野及内乳野照射,另41例行患侧胸壁及锁骨上野照射;保乳术后皆全乳切线照射50 Gy,瘤床追加电子束照射10Gy。患侧锁骨上X线30 Gy+电子束20 Gy。结果改良根治术组有3例因多发骨转移而死亡,另有6例出现胸壁复发,2例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腋下淋巴结转移,胸骨和肺转移各1例;保乳组有1例随访14月时因多发骨转移死亡,余患者均无复发。两组的总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但无瘤生存时间保乳组要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01)。保乳组患者的放疗不良反应中,84.6%为Ⅰ级反应,14.5%为Ⅱ级反应,仅1例出现Ⅲ级迟发性毒性反应。无皮肤、软组织坏死、乳房及上肢水肿等并发症。美容效果达到优83例(83.8%),良4例(4.0%),一般12例(12.1%)。满意率(优+良)87.9%。结论与改良根治术比较,保乳综合疗法安全、可靠,美容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保全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美容效果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的美容效果及较远期疗效。方法进入研究的条件为单一病灶,肿块最大直径≤3 cm,显微镜下手术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清扫为阴性。排除炎性乳腺癌和男性乳腺癌。42例0、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使用6 MV X线切线野常规分割照射,全乳房照射50 Gy,局部瘤床区电子线补量照射10 Gy。治疗后2年内每3个月、第3-5年每6个月、之后每年随访1次,观察治疗和美容效果。结果全组病例随访19-90个月(中位随访56个月),2例分别在治疗后16、36个月因远处转移死亡,CT确诊。美容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均超过93%。无一局部复发,局部控制率100%。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8%。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6 MV X线切线野照射疗效可靠、美容效果良好且急性和晚期毒性作用小,因此更有利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放射治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证实放射治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的重要性。方法:1994年12月~2001年12月本院共收治237例早期乳腺癌。其中83例做保乳手术。154例做改良根治术。保乳术后全部患者接受放疗。放疗的范围根据肿块的大小、部位、腋淋巴结是否受累而定。胸壁切线剂量予8MV—X线5000cGy。肿瘤瘤床加电子线1500cGy。改良根治术后仅3例作放疗。结果:保乳组和改良组局部复发各1人。保乳组区域淋巴结复发1例。改良组无区域淋巴结复发,有肝转移、肺转移各1人。两组各死亡1人。保乳组五年生存率96.49%,改良组98.61%。保乳组双侧乳房外形基本一致,柔软,有弹性。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加放射治疗,效果与改良根治术相似,并伴良好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5.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疗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方法的疗效和美容效果。[方法]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术后行全身放疗,局部瘤床电子线补量,结合常规化疗、内分泌治疗。[结果]中位随访77个月,5年复发率为3.4%,5年生存率为100%,美容效果满意率为96%(58/60)。[结论]保乳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疗效肯定,提高了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疗效、放射损伤及美容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44例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和36例行保乳术后放疗。应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照射,处方剂量50Gy,保乳治疗组对瘤床追加6~9MeV电子线16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改良根治组无局部复发41例(93%),无远处转移41例(93%),死亡1例;保乳治疗组无局部复发35例(97%),无远处转移35例(97%),无死亡。改良根治组中发生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32例,放射性肺炎12例,患侧上肢水肿10例;保乳治疗组发生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6例,放射性肺炎2例,患侧上肢水肿1例(P=0.01)。保乳治疗组放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美容效果达优良者分别为88.9%、91.6%和94.4%。[结论]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组疗效与改良根治组疗效基本相同,美容效果优于改良根治组,放疗损伤显著低于改良根治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将采取整形保乳术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常规保乳术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手术情况、住院时间、肿瘤转移复发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乳房美容优良率(97.0%)明显高于对照组(78.8%),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肿瘤转移和复发比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P>0.05。结论: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中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但整形保乳术的乳房美容效果更好,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两种放疗方案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患者的近期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依据保乳术后采用的放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大分割放疗,n=55)与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割放疗,n=55),治疗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生存情况、危及器官所受剂量、急慢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美容效果、治疗次数与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生存率均达100%。观察组患者危及器官肺、心脏、脊髓、肝脏所受放疗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急慢性不良反应以Ⅰ级及Ⅱ级为主,且两组急慢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美容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次数、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常规分割放疗方案相比,大分割放疗有助于提高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疗效,有更好的社会经济学效益,且能减少危及器官受量,安全性可靠,美容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整形技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的近期疗效和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应用周围腺体组织瓣转位修复法或背阔肌肌皮瓣转位修复法行保乳术(观察组)和25例行传统保乳手术(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范围、切缘情况、RTOG美容等级评价、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中21例行周围腺体组织瓣转位修复,4例行背阔肌皮瓣转位修复,切除乳腺体积为26~1105 cm3,中位体积343 cm3;对照组切除乳腺体积为15~504 cm3,中位体积262 cm3。术中冰冻病理示切缘阳性者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4,P=0.478)。观察组和对照组美容等级评定为优或良的分别为22例(88%)和20例(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1,P=0.737)。随访持续时间为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观察组中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多发骨转移,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在达到切缘无瘤累及的基础上,可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且短期临床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国女性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三维适形外照射的可行性、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 2003—2010年4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术后部分乳腺外照射,其中 20例ABC辅助适度深吸气下CT模拟定位,24例自由呼吸下CT模拟定位。采用4个非共面野行三维适形照射,3.40 Gy/次者 39例,3.85 Gy/次者 5例,照射2 次/d(间隔至少6 h)并连续照射5 d。结果 随访时间满2、3、5年者分别为39、31、16例。放疗结束后3个月只有 17例发生1级放射性皮炎(39%)。放疗后6个月和 2年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100%和95%。放疗后2、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99%、94%,生存率均为100%。结论 符合条件的中国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部分乳腺外照射是可行的,急性放射反应低,可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T1-2N0-1M0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的疗效、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的乳腺癌保乳患者41例,予大分割调强放疗,全乳计划靶体积43.5Gy/15次,瘤床区电子线补量8.7Gy/3次,2.9Gy/次,5次/周,疗程共24天。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随访率100%。3年局部区域控制率、生存率均为100%,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Ⅰ级4例,Ⅱ级3例;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白细胞下降Ⅰ级5例,Ⅱ级3例,Ⅲ级2例;急性放射性肺炎I级2例,晚期放射性肺炎1例;患肢水肿轻度2例。放疗前、后美容效果评价优秀+良好率为95.1%、87.8%,放疗后1、3、6、12个月优秀+良好率均为90.2%。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大分割放疗疗效和美容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缩短放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朱江  康骅  海涛  王亚军 《癌症进展》2013,11(5):392-399,419
目的总结乳房整形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其对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保乳手术中应用乳房整形技术与否分为乳房整形技术保乳组(A组,70例)和传统手术保乳组(B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率、生存率及术后乳房美容效果,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0.5个月(6~62个月),随访率为93.3%(140/15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总生存和无病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主观满意率、乳房美容客观评分均优于B组。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乳房整形技术进行保乳手术治疗安全性好,而且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佳,是一项值得推荐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治疗后影响美容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本院于1999年11月至2008年12月对162例临床0、Ⅰ、ⅡA期的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房治疗,将乳头横向移位距离、乳头纵向移位距离、体表凹陷程度、乳房质地与弹性及皮肤色泽作为保留乳房治疗后的评判指标,于放射治疗后6个月综合评分判断美容效果。良好率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共实施保留乳房手术162例,占同期乳腺癌手术患者的12.8%(162/1266),术后病理分期为0期32例,Ⅰ期83例,ⅡA期47例。全部病例获随访,复发率为9.9%(16/162)。保留乳房治疗后美容效果良好占61.1%(99/162),一般占35.2%(57/162),差占3.7%(6/162)。采用双切口、保留皮肤、肿瘤广泛切除及适形放射治疗等技术者美容效果良好率显著高于单切口、切除皮肤、象限切除及非适形放射治疗组(P〈0.01),而肿瘤分期和术后放射治疗开始时间是否早于12周对美容效果无影响(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治疗后美容效果良好,采用双切口、保留皮肤和肿瘤广泛切除等手术技巧以及适形放射治疗可提高保留乳房治疗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应用术中放射治疗后近期疗效、安全性及美容效果等。方法对64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并于术中给予放射治疗。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安全性及美容效果等。结果术后随访3~19个月,中位随访10.3个月。64例患者中,1例(1.6%)于1年后局部复发;7例(10.9%)术后发生Ⅰ级放射性肺损伤,10例(15.6%)手术部位局部硬化,8例(12.5%)皮肤颜色改变,8例(12.5%)手术部位疼痛;美容效果方面,达到极好或较好水平共占95.3%(61/64)。结论术中放射治疗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的应用可得到满意的近期疗效,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同时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16.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是保乳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早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手术结合放疗已得到广泛认可.现代放疗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等在保乳治疗中得到合理应用.放射反应和美容效果是评价保乳术后放疗的重要因素.不同放疗技术产生的放射反应和美容效果不同并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对2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手术加术后全乳腺放射治疗,并与19例同期早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加术后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完成治疗,均无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及放射性皮肤坏死等不良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近期皮肤反应,但均没有明显纤维化。保乳组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6.2%(25/26)、92.3%(24/26),与对照组的3年、5年生存率100.0%(19/19)、94.7%(18/19)相似。保乳组22例(84.6%)美容效果良好。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美容效果良好,放射治疗对乳房外形无明显影响,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对局部正常器官的影响,观察不同放疗方式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1998-2010年保乳术后接受不同放疗方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1例,其中37例接受常规二维放疗,80例接受三维放射治疗,放疗采用6MV-X线全乳腺放疗50Gy,瘤床电子线外照射加量10Gy或同步加量至60Gy,4例未接受放疗,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加用内分泌治疗。治疗结束后每三个月复查至2年,每半年复查至5年,以后每年复查,放射性不良反应按照RTOG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全组3年生存率为97.0%,5年生存率为95.0%,5年无瘤生存率为95.0%,局部复发率为0%。二维放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三维放疗(P=0.010)。左侧乳腺癌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率稍高于右侧,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10),二维放疗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三维放疗(P=0.007)。二维放疗引起II°及III°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三维放疗(P=0.003)。美容效果与放射性皮肤反应相关,发生II°及以上皮肤反应的乳腺外观美容效果差于I°及以下皮肤反应的美容效果(P=0.030)。保乳术后接受局部放疗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98.0%,5年生存率为98.0%,T1与T2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与97%、100%与94%、100%与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保乳术后行局部放疗明显延长生存时间,三维放疗与二维放疗相比5年生存优势未体现,但在保护肺、心脏、皮肤及美容效果方面明显好于二维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