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复苏效果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及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5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前和治疗24h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炎性指标、乳酸、氧合作用、复苏所用液体量及血管活性药物,根据是否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分为乌司他丁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结果:乌司他丁组血管外肺水指数(PVP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EVLWI)、氧合作用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乌司他丁组复苏胶体液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2组白蛋白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通过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管通透性,减少血管外肺水来改善循环灌注和组织氧合作用,可以降低复苏胶体需要量,提高复苏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ICU危重病人应用胸腔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所测心功能结果与超声心动图结果的相关性,评估其早期揭示循环功能不良和在早期高危病人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以及早期应用对病人费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入住我科、ICU住院时间24h以上以及APACHEⅡ评分区间相似的60例ICU危重病人,40例(APACHEⅡ评分26.3±6.6)常规监护,20例(APACHEⅡ评分25.5±5.8)入ICU后加用胸腔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持续监测并在期间行超声心动图,将两种心功能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最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费用和预后。结果: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所获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值与彩色超声心动图所获得的值接近,LVEF的相关性为0.85,CO的相关性为0.75,CI的相关性为0.76,CI的偏差和精确度为(0.78±0.48)L/(min·m2)。常规组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持续监测组的ICU人均日费用分别为(5095±2626)元和(3701±2045)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死率分别为25%和2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ICU危重病人早期应用胸腔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与彩色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的评估有良好的相关性,为早期复苏治疗提供直观、可靠、连续性的依据,对预防由于长时间组织低血流量和低灌注所致的休克、器官衰竭和一系列并发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使ICU危重病人的治疗管理更科学合理,可能有利于降低病人的费用,对其可否改善病人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6例行同种异体非转流原位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分层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组,n=48)和对照组(C组,n=48).观察并分别记录麻醉后、无肝前期(T0)、肝下下腔阻断30 min(T1)、肝下下腔开放30 min(T2)、肝下下腔开放60 min(T3)、肝下下腔开放120 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两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CO)、平均动脉血压(MABP)、体循环阻力(SVR)、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肺毛细血管嵌压(PAW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无肝前期CCO、MABP、MPAP、PAWP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均明显下降(P<0.01),SVR明显升高(P<0.01);开放肝血流后30 min,两组患者MABP和RVEF开始回升,但仍明显低于无肝前期(P<0.01,P<0.05),SVR较无肝前期明显下降;再灌注后60 min,U组患者CCO、MABP和RVEF恢复至无肝前期水平,SVR明显高于无肝前期,MPAP和PAWP基本正常或接近于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改善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综合征,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对原位肝移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作用,探讨其对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血症(sepsis)、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机制.方法 122例重症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15分,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加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组,35例);常规治疗力加床旁持续高流量血液净化组(净化组,31例);乌司他丁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组(联合组,3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6例);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同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APACHEⅡ分值,比较各组MODS发生率.结果 ①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净化组的血浆hs-CRP、IL-6水平较对照组叫显降低(P<0.05.P<0.01),联合组下降更显著,治疗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净化组,氧合指数Pa02/Fi0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联合组改善更显著,同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F)、肌酐(Cr)低于对照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别(P>0.05);③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净化组的APACHEⅡ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联合组改善更显著,同时器官衰竭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乌司他丁有抑制hs-CRP、IL-6等炎性细胞因子过度释放的作用持续床旁高流量血滤可以清除炎性介质,两者联合效果更佳;可以有效阻断SIRS、ARDS发展和MODS形成,保护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乌司他丁减轻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临床应用中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后机体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肺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随机选30例接受CPB患者,分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在5个时间点检测TNF-α、IL-6和GE,并计算相应的呼吸指数,分别为麻醉后CPB前(T1)、主动脉阻断后30min(T2)、主动脉开放后60min(T3)、120min(T4)、180min(T5)。结果:CPB后各时间点两组病人的指标较基础值(T1)差异有显著性(P<0.01),U组CPB后各时间点细胞因子水平比C组明显下降(P<0.05),而呼吸指数与CPB前无明显差异。结论:乌司他丁能下调体外循环后TNF-α、IL-6、GE水平,减轻CPB后肺损伤,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术后肺血管通透性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肝移植术后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性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60万U,每日1次,静脉滴注).监测两组患者肺血管通透性:超声肺水B线评分、血管外肺水(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氧合指数(PO2/FiO2)、肺泡与肺动脉氧分压差[PO2(A-a)]及内皮素1(ET-1);脉搏指示性连续性心排量监测(PICCO)血流动力学参数;脱离呼吸机时间以及观察期间液体累计出入量等.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乌司他丁组脱离呼吸机时间明显缩短、超声肺水B线评分、EVLWI、PVPI和PO2(A-a)下降;PO2/FiO2上升(P<0.05).PICCO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应用乌司他丁有利于改善肺脏血管通透性,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依达拉奉联合乌司他丁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肺功能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择期行胸腔镜肺部肿瘤切除手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依达拉奉组、乌司他丁组和依达拉奉联合乌司他丁组(联合组)。每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前即刻(T1)、手术结束时(T2)及术后24 h(T3)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采用全血自动分析仪测定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的数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P-A的浓度;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随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有无肺水肿、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 结果4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时点,联合组、依达拉奉组及乌司他丁组OI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联合组OI又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及乌司他丁组(P<0.05);RI和PMN则呈相反趋势(P<0.05)。T3时点,联合组SP-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依达拉奉组及乌司他丁组(P<0.05),而对照组、依达拉奉组及乌司他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乌司他丁较单一用药方案更能改善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可能与抑制PMN的聚集和上调血SP-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危重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采用CBP治疗的300例危重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心输出量(CO)、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两组CO、CV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P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危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水平,期间加强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行急诊肝切除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行急诊肝切除术患者分为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组(13例)和对照组(11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4、7天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的变化.结果: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组患者的血ALT、AST、BUN、CRE于术后第4天和第7天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行急诊肝切除术患者的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用于危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护理经验。方法观察组危重患者进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根据监测值指导和实施液体复苏;对照组50例行中心静脉压监测。结果观察组治愈44例,死亡9例,其中肺水肿、ARDS、DIC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4%;对照组治愈36例,死亡14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达24.0%,2组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面差异显著。结论在危重患者的液体复苏过程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能提供直观、连续、可靠的指导依据,并为及早建立监测系统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胆道急症手术的影响.方法40例胆道急症手术随机均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治疗组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静推乌司他丁30万U,接着乌司他丁30万U微泵维持至术毕.分别于手术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炎性因子(IL-6、IL-8、TNF-α)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术前两组各项指标无差异,ALT、r-GT、Bun、Scr及炎性因子在手术后期明显升高,手术后当天为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U组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C组,在术后第4天即有明显差异,差异性持续至术后第7天.结论胆道急症手术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能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保护肝肾功能,同时促进机体恢复,是一种能使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有效药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参麦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3例,分为对照组(31例)和联合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d后,联合组患者MAP、CI、SVRI、Sv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PCT、TNF-α、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1周后,联合组患者CK-MB、cTnI、MYO、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明显,可降低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背景:乌司他丁能减轻炎性反应、清除氧自由基,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有效地提高脊髓损伤后移植细胞的存活率。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后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培养液+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细胞移植组尾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乌司他丁组腹腔注入乌司他丁,联合组尾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同时腹腔注入乌司他丁。结果与结论:移植4周后联合组下肢运动功能优于细胞移植组和乌司他丁组(P<0.05),细胞移植组和乌司他丁组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移植后4周,PKH26标记的阳性细胞数联合移植组多于细胞移植组,细胞移植组多于乌司他丁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移植后8周,联合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波幅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提示乌司他丁联合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突触的再生,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电生理功能,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乌司他丁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乌司他丁对危重型多发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危重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 28例,治疗组B 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A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组B加用山莨菪碱及乌司他丁.观察三组患者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在治疗后1、3、5 d外周血细胞因子(CRP、sICAM-1、IL-8)水平的变化.结果三组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当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外周血细胞因子(CRP、sICAM-1、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 d和5 d测外周血细胞因子(CRP、sICAM-1、IL-8)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危重型多发伤患者炎症反应,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15.
乌司他丁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各14例,U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2000U/kg,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乌司他丁。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0),阻断升主动脉30min(T1),再灌注1h(T2),再灌注3h(T3)和再灌注6h(T4)测定血清IL-6和IL-8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血浆IL-6、IL-8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1后各时点两组血清IL-6、IL-8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C组比较,U组的IL-6、IL-8上升幅度明显较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心内直视手术患者IL-6和IL-8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乌司他丁对ICU危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ICU危重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者DIC前状态的治疗作用及有效剂量、用药方法,探讨乌司他丁改善凝血功能的治疗机制.方法:将符合2001年国际血栓止血学会DIC诊断标准的30例ICU患者分为常规组、乌司他丁60万U组、乌司他丁40万U组,不符合该标准的1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血浆、血小板、抗凝及病因治疗,乌司他丁组另外给予乌司他丁60万U和40万U,对照组未予处置.分别于治疗后1、3、5、7 d采集静脉血,观察各组血浆组织因子(TF)、凝血酶原片段F1+2(F1+2)、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抑制剂(TFPI)、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IC评分变化.结果:常规组血浆vWF、T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乌司他丁60万U组,常规组与乌司他丁40万U组比较.血浆vWF、TM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1天,常规组、乌司他丁60万U组和乌司他丁40万U组血浆F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至治疗第5天,乌司他丁60万U组F1+2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和乌司他丁40万U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1天,常规组、乌司他丁组血浆TF、AT-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FP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至治疗第5天,乌司他丁60万U组和乌司他丁40万U组TF、AT-Ⅲ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两乌司他丁组TF、ATⅢ、TFPI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常规组、乌司他丁组APTT明显长于对照组.乌司他丁组的PT、APTT短于常规组,乌司他丁60万U组的PT、APTT短于乌司他丁40万U组.与常规组比较,乌司他丁组DIC评分明显降低.结论:乌司他丁具有保护凝血、抗凝、纤溶因子的作用,可以从多个角度阻断DIC的发展.大剂量乌司他丁对凝血系统保护作用的优势在于它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CG无创心排量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病人都给予脑利钠肽结合硝酸甘油治疗,在调整用量与剂量中,对照组参考超声心动图测定进行调整,而观察组选择ICG无创心排量测定进行调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10d两组CO、CI与G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0d后MAP明显下降(P0.05),治疗期间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过缓、过敏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ICG无创心排量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实时反映病人心脏的功能状态,有利于指导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使用乌司他丁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对比两组病人CRP、PCT、TNF-α、IL-6、苏醒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PCT、TNF-α、IL-6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PCT、TNF-α、IL-6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加快病人苏醒时间,提高整体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9.
乌司他丁对胸腔镜全麻病人血浆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胸腔镜全麻病人血浆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从而找到乌司他丁影响维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效应的原因。方法选择择期胸腔镜手术病人30例,分成两组,Ⅰ组乌司他丁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力月西1 mg/kg,丙泊酚1 mg/kg,芬太尼5 μg/kg,然后给予乌司他丁5000 μ/kg,2 min后,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Ⅱ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2 min后,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结果Ⅰ组与Ⅱ组比较维库溴铵起效时间明显延长,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两组血浆胆碱酯酶活性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胸腔镜全麻病人血浆胆碱酯酶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脑含水含量、血清S100β蛋白及海马CA1区S100β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40)、复苏组(n=40)、乌司他丁组(n=40),每组按气管切开后(对照组)或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复苏组、乌司他丁组)0.5 h,3 h,6 h,12 h和24 h分为5个亚组(n=8).复苏组和乌司他丁组采用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CA)和心肺复苏(CPR)模型,乌司他丁组于ROSC后2 min内经颈动脉推注注射用乌司他丁(10万u/k).对照组仅行麻醉、气管切开和血管穿刺.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血和组织标本,以干湿比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蛋白质量浓度,免疫组化测定海马S100β蛋白的表达.数据处理应用SPSS 10.0软件,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采用用Levene's 法,方差齐性时采用LSD法,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s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rson's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Rose后各亚组脑含水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12 h,24 h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血清S100β蛋白ROSC后0.5 h起即明显升高,并持续上升至12 h达峰值,24 h有所回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ROSC后6 h、12 h、24 h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海马CA1区S100β蛋白阳性细胞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复苏组ROSC后各时相海马CA1区S100β蛋白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从ROSC后6 h起S100β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复苏后各时相海马CA1区S100β蛋白与脑含水量密切相关(r=0.862,P:0.015).结论 乌司他丁能降低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S100β蛋白、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S100β蛋白表达和脑水肿程度,从而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