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残胃癌的外科诊治(附29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991—2001年间我院收治的29例残胃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生存结果。结果: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62.1%,早期残胃癌缺色相对特异的症状,55.1%的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确诊残胃癌距首次手术时间平均为26年。残胃癌发生在吻合口占51.7%,残胃小弯侧37.9%,贲门处10.4%,手术并发症为24,1%,手术根治切除率为68,9%。其1,3和5生存率分别为78.5%,43.9%和35%,9例姑息或探查术病例,其术后生存不到1年。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残胃癌高危人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积极外科手术尤其是根治手术是残胃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BorrmannⅣ型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129例BorrmannⅣ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29例患者临床表现隐匿,缺乏特异性;胃镜诊断率低(74.7%)。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为主。无手术切除患者的中位生态期5.6个月,手术切除患者中位生存期17.6个月;根治手术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6.4%,23.1%,7.6%,姑息切除患者为40.8%,8.2%,0。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分别为18.6%,3.3%。结论:BorrmannⅣ型胃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早期诊断、外科切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27例残胃癌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早期诊断、外科治疗与预防。方法回顾分析三门峡市中心医院199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7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分析残胃癌临床表现特点及外科治疗。结果27例残胃癌中,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21例,非根治性治疗(包括姑息性切除术、短路或造瘘术及探查术)6例,观察术后患者生存率。全组根治手术切除率为77.7%。根治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45.2%、1.9%,非根治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3.2%、5.3%、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残胃癌的手术切除率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残胃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行胃癌根治或扩大根治术后及早期腹腔内化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共诊治12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其中行胃癌根治或扩大根治术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其手术根治切除率为61.8%,死亡率为5.3%,3年以上存活率为62.5%。结论进展期胃癌应早期诊断、治疗。胃癌根治或扩大根治后并早期腹腔内化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16排CT三维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证实患有胃癌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接受16排CT三维成像检查,对照组接受电子胃镜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及准确性。结果:实验组诊出胃癌30例,诊出率为100%,对照组诊出胃癌27例,3例误诊,诊出率为90%,利用16排CT三维成像进行Borrmann分型有28例分型正确,另有2例Borrmann 3型诊断为了Borrmann 1型,敏感度为93.3%,对照组利用电子胃镜进行Borrmann分型有18例分型正确,另有12例分型错误,敏感度为60%,实验组诊出率和分型敏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排CT 三维成像可正确诊断出胃癌,直观清晰地显示出胃癌大小、范围、形态等,准确度高,为胃癌分期分型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龄胃癌的临床特点和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3年9月收冶的46例65岁以上的胃癌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平均发病年龄73.4岁,男女发病比例5.5:1,平均病程4.2个月,早期诊断率为2%。术前并存疾病的发生率为54%,并存2种疾病以上占35%。根治性切除率80%,姑息性切除率17%,。淋巴结转移率78%。达到根治A级标准20%,根治B级标准64.4%,,根治C级标准15.6%。并发症发生率34.7%,同时发生2种以上并发症占15.2%。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高龄胃癌患者具有中晚期病例多、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切除率亦高等特点。术前必须重视全身情况的评估,积极治疗合并病,制定合理的的手术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扩大手术范围,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年人胃癌患的发病情况、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53例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患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青年人胃癌患全部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率为56.6%,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结果中3a、5a生存率分别为2.1.3%和4.3%。结论青年人胃癌患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肿瘤恶性程度高,误诊率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五年我院收治38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癌缺乏典型症状;Billroth Ⅱ式术后发生率高;仅2例为早期胃癌,其余均属中、晚期;可发生在残胃的任何部位;根治切除率为60.5%(23/38),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0.4%。结论对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定期随诊并胃镜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残胃癌,手术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率和根治率的影响。方法观察术前经2次动脉化疗后的9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组)的手术切除率和根治率,并与同期未进行动脉化疗的10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97例中89例(91.75%)获得切除,其中根治性切除65例(75.28%)。对照组102例中切除83例(81.37%),其中50例(60.24%)获得根治性切除。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动脉化疗能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根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998-2003年住院手术治疗的460例女性胃癌中以卵巢为惟一转移脏器的胃癌29例临床、病理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9例均为绝经前期,平均40.5岁,以卵巢转移灶为首发症状或体征21例(占72.4呦,病理:卵巢转移灶多为被膜完整、切面半透明胶冻样,胃癌大体分型BorrmannⅢ型多见,印戒细胞癌占65%、69%呈弥漫性生长,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5.5%、27.7%和6.8%。结论卵巢转移的胃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多发生在绝经期前,手术加系统化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