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认为:“文之要,曰识曰力。”(《艺概·经义概》)这就是说,作者的认识能力与表达能力决定文章的成败。作文升格训练,要着力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识的问题。识是文章的基础,有识则有文,无识则无文;识是文章的灵魂,识高一尺,文高一丈;识是文章的定盘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作文升格训练中,我们首先提倡“亮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要以炼识为核心以炼识为核心,是本作文训练体系的鲜明特色。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传统的炼识理念非常切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清代学者叶燮将写作能力归为四种,即才、胆、识、力。“四者无缓急,而要先之以识。”他认为,识是依托,识是根本,“惟有识,则能知所以,知所备,知所决”。才、胆、力三者,一刻也不能离开识的指导。“无识而有胆,则为妄,为卤莽,为无知,其言背理、叛道,蔑如也。无识而有才,虽议论纵横,思想挥霍,而是非淆乱,黑白颠倒,才反为累矣。无识而有力,则坚僻、妄诞之辞,是以误人而惑世,为害甚烈。”这几句话从正面来…  相似文献   

3.
小学作文训练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口语训练;第二步,写话训练;第三步,作文训练。其中,第三步作文训练在小学三至六年级间进行,这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面临的问题。教师应重视作文的指导,对学生要“授之以渔”,让学生轻松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听、说、读、写宜并重。”作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文训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即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而“写作关”又一直是学生面临的一道难关。许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题目一出来,往往感到无处着笔。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通常是教师指导方法欠妥,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总是强迫学生作文,从而造成了学生写上的“恐慌症”。  相似文献   

5.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训练是感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因此,我认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感能力,不仅要在阅读中加强训练,在作文教学中也要加强语感的训练。”下面谈一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加强语感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考作文阅卷中,发现大多数初中学生写作记叙文能文从字顺、叙事清楚,但高质量的作文并不多,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作文立意不高。要改变这一现状、让中学生写出出彩的记叙文,唯有指导学生炼识。炼识的三个方面:首先,注重通过作文发展学生的智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二,重视作文对学生心灵和人格的塑造功能,将教“作文”和教“做人”结合起来;第三,强调学生写真情实感,充分调动了写作积极性。炼识的有益尝试:戒“灰色情结“,写“绿色作文”;戒“小我自我”,写“时代大我”;戒平淡肤浅,写含蓄深远。  相似文献   

7.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认为:"文之要,曰识曰力。"(《艺概·经义概》)这就是说,作者的认识能力与表达能力决定文章的成败。作文升格训练,要着力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识的问题。识是文章的基础,有识则有文,无识则无文;识是文章的灵魂,识高一尺,文高一丈;识是文章  相似文献   

8.
刘春芳 《学语文》2011,(3):50-51
作文评改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应该成为中学作文训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作文的自改能力?下面几个方面是关键所在。一、启“识”“识”.是指学生对自改作文这一做法的认识。对于自改作文,学生的初始认识是不够到位的。有人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的职责,学生是无法胜任的;  相似文献   

9.
“快速作文”应当建立在长期,有意识的训练的基础上的,它要求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和重视作文书写效率的训练,从而“多、快、好、整”地达到快速完成作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而怎样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学生作文是靠学生自己通过努力实践写出来的,但同时也是靠改出来的。作文训练如果不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那就是不完整的作文教学。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除了注重教写法外,  相似文献   

11.
杨远猛 《成才之路》2009,(18):86-87
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观察作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中心的作文训练,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观察作文,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整体优势,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如何搞才有效,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叶老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明确指出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要将语文能力、作文能力加以提高,强调“训练”二字。但作文能力怎样提高?这个问题还需要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如何搞才有效,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叶老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明确指出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要将语文能力、作文能力加以提高,强调“训练”二字。但作文能力怎样提高?这个问题还需要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14.
滚动快速作文建立的是能力训练系统,课堂列纲、铺写、点评、反思,所有的作文环节都体现以能力训练为主。通过“情感态度”这个线索把整个课堂贯穿起来,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商潜能,保证每堂课每一个环节的精彩,使作文教学的所有流程都落到实处。滚动快速作文从哪些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情商潜能?  相似文献   

15.
吴大愿 《河南教育》2004,(10):34-34
“作文来源于生活”,这本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不重视学生观察、分析事物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写的作文固然用词精确、语句通顺、词语华丽,但由于“言之无物”,读起来并不生动,更无深刻印象可言。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小学阶段,培养儿童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如何搞才有效,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叶老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明确指出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要将语文能力、作文能力加以提高,强调“训练”二字。但作文能力怎样提高?这个问题还需要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如何搞才有效,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叶老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明确指出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要将语文能力、作文能力加以提高,强调“训练”二字。但作文能力怎样提高?这个问题还需要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18.
万物皆有序,作文教学亦然。“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作文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这种能力和习惯,就是作文教学应有的“序”。当前,作文教学的核心问题不是无序,而是“序”太多、太杂。在教学中,我们有时会以文章文体知识为序,有时又以思维训练为序,有时却以思想内容为序……如此反复,看似有序,实则无序。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生生活经验少,所学知识有限,写起作文不是没词了,就是没法了,要么就是嫌麻烦。总之,他们觉得作文难,可怕。那么,怎样进行这个重点和难点的训练呢?我认为,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训练的内容要密切联系读写中的实际,尤其是训练的形式要多样化,要生动活泼,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科学诱导,遵路识真。下面就从激趣,练功,求真,效法,创新这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初探。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学生作文练习篇数每学年至少是整篇作文14篇,字数不少于7千字。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勤写多练,培养学生扎实的写作基本功。经验证明,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注重平时的基本功训练,仅凭作文课堂上教学指导和任务性作文训练,未必能取得最佳效果。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呢?首先应提倡学生多“读”。多读能使学生增长见识,开拓思路,只有多读才能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学生的知识丰富了,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作品。其次是“说”。语文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结合叙述课文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学生敢说、肯说、勤说。养成踊跃发言的习惯,培养能说会道的能力。作文课堂上,题目出来以后,先让学生构思一会,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构思过程,或把自己要写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再让学生动笔写,长期坚持,大有成效。 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根本在于勤写多练。古人以“篇三百”沿传于世。苏轼传作文之道:“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