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十年来一直认为迷走神经对维持胃肠道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导致消化性溃疡,因此采用切断迷走神经治疗.但临床上很少注意交感-肾上腺系统及其对胃肠道的作用.本文集中讨论交感-肾上腺系统对胃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消化性溃疡中交感神经元受抑制学说.胃酸分泌:多数学者认为动物交感-肾上腺系统可产生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有些研究则否认.一般认为人体交感-肾上腺系统对胃酸分泌有刺激作用,而不是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影响心率变异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临床医师和电生理学家早在1933年就注意到,健康人在静息状态下呈现RR间期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呼吸、体位、压力感受器和温度调节的影响,并证实是通过影响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来改变RR间期的周期性,正常人交感迷走神经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互相制约,互相影响达到动态平衡,使成年人心率保持在60100bpm,任何兴奋交感神经,减低迷走神经张力,抑制迷走神经反射的因素,都可使RR间期周期性变化减少,RR间期的微小变化称心率变异(HRV)。HRV作为反映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精细调节的敏感指标,在临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众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电激心脏植物神经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文献表明,心率变异性(HRV)功率谱的高频成份(HF)是迷走神经活动对窦房结影响程度大小的标志;HRV功率谱的低频成份(LF)表示了心交感神经或心交感与迷走神经共同对窦房结的紧张作用;在很多生理和病理情况下,RF(LF/HF的比值)代表了心交感迷走神经对窦房结调制的均衡状态。本文直接使用方波电刺激狗的心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128S,观察到刺激心交感神经时的平均心率(HR)、LF和HF较刺激前无显著性变化,但平均心率的标准差(SD)和RF却显著增大;刺激心迷走神经时RF明显降低,其余指标与刺激前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直接使用电刺激心交感或迷走神经,可造成对窦房结调制作用的均衡状态改变。  相似文献   

4.
阻断迷走神经对心房肌有效不应期及其离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动物实验模拟快速房率来观察阻断迷走神经对心房有效不应期 (AERP)及其离散 (dAERP)的影响。用 8只杂种犬自身前后对照 ,观察阻断迷走神经张力不同状态下犬的AERP及dAERP的变化及其关系。结果 :① 80 0次/分的快速心房刺激很快引起AERP缩短 ,dAERP无明显变化。停止刺激后AERP恢复很快 ,dAERP明显升高。②刺激前单用阿托品阻断迷走神经 ,AERP和dAERP无明显变化 ,快速刺激仍能引起AERP缩短 ,刺激终止后dAERP升高不明显。③刺激前联用阿托品和普奈洛尔同时阻滞交感及迷走神经 ,AERP明显升高 ,dAERP无明显变化 ,快速刺激仍能引起AERP缩短 ,刺激终止后dAERP升高不明显。结论 :心房快速刺激时 ,阻断迷走神经不能阻止AERP的缩短 ,交感和迷走神经对快速刺激终止后的dAERP逐渐升高可能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普遍认为 2型糖尿病与氧化应激增加有关。而这又与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失衡有关。因此假设维生素E(VitE)等抗氧化剂可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产生有益作用。心率变异光谱分析是一种公认的非侵入性工具 ,可通过研究心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评价自主神经功能。认为心率变异的低频部分 (LF)是血管运动交感神经活性指数 ,高频部分 (HF)是迷走神经传出通路作用指数 ,在大量生理与病理状态下两者之比可用以反映交感迷走神经平衡情况。作者评价长期给予药理剂量的VitE对 2型糖尿病并发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病人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影…  相似文献   

6.
自主神经系统在胃肠动力调节中起重要作 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常有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外源性神经系统紊乱可影响所有级别的神经通道,包括副交感和交感神经系统。FD患者或有急性精神应激者有迷走神经张力的减低,外源性迷走神经传入的增强可能会改善这种状态。此研究旨在观察精神应激和西沙必利的相互作用对F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迷走和交感神经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肾上腺素能及胆碱能活性药物对诱致一个睡眠呼吸暂停模型心房颤动(AF)和血压的相对影响。睡眠呼吸暂停常伴有交感和迷走神经的不平衡、AF和呼吸暂停后的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8.
运动和精神活动影响心率变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率变异 (HRV)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可靠指标。在生理状态下 ,心脏受交感迷走神经平衡调节 ,而在运动、情绪变化时这种平衡调节被打破 ,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而迷走神经抑制。因此可通过 HRV分析探讨体力活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心脏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的机理及异常改变的病理意义。1 体力活动对心率变异影响L ucini等 [1]发现健康人在开始大运动量活动 (如平板运动 )前 ,心脏自主神经就由静息时交感迷走神经相互平衡状态向运动时交感神经占优势的方向转化。健康人用其 1/ 4最大力量握拳时 ,归一化的低频值(L Fnu)比静息时 53± 2明显升…  相似文献   

9.
体位对健康人及冠心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6例健康人及36例冠心病患者在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立位四种体位下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和频域的短时指标进行分析.同时,从166例健康人中选出118例成年人,与36例冠心病患者作仰卧位时的HRV比较,分析冠心病患者HRV的变化.结果显示:①健康人及冠心病患者均以右侧卧位时迷走神经活性最高,立位时交感神经活性最高;②健康人从仰卧转为立位时,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强,迷走神经活动明显减弱,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平衡指数明显增加;冠心病患者从仰卧转为立位时,交感神经活性略有增强,迷走神经活性无明显降低,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平衡指数无明显改变;③冠心病患者与健康成年人仰卧位检测结果相比,迷走神经活性明显下降,交感神经活性无明显改变.提示:不同体位时植物神经功能状态不同,冠心病患者迷走神经活性明显下降,右侧卧位能提高迷走神经活性,故能降低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率,因而右侧卧位是冠心病患者休息的最佳体位.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药物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安 《心电学杂志》1999,18(4):249-251
近年来认为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预测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预后及猝死的独立预报因子,因而用有效药物人工干预自主神经功能以改善患者HRV及预后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综述常用心血管药物对HRV的影响.1.胆碱能和抗胆碱能药物 小剂量东莨菪碱和哌仑西平均可增加正常人、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患者的HRV.急性心肌梗死后用东莨菪碱可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和迷走神经反射,增加HRV的呼吸成分,有利于HRV恢复.注射东莨菪碱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Hull等报告东莨菪碱虽可显著增加HRV,但不能减少与交感神经活动有关的急性心肌缺血时心室颤动的危险性.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血管传入交感神经对血流动力学及机械刺激的反应能力,并增加中枢及心脏传出迷走神经的张力,从而调整交感-迷走神经系统的平衡,增加HRV.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可增加HRV,且不随β受体阻滞剂亲脂性和亲水性的  相似文献   

11.
肺静脉隔离对迷走神经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肺静脉隔离(PVI)对犬的心房迷走神经功能及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易感性的影响。方法9条成年杂种犬,全麻下行颈交感-迷走神经干剥离术。静脉应用美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活性。分别于肺静脉消融前后在基础状态及迷走神经刺激时测量窦性周长(SCL)、右心耳(RAA)、左心耳(LAA)、冠状静脉窦近端(CSp)和冠状静脉窦远端(CSd)的不应期(ERP)及心房易感窗口(VW)。结果①PVI前迷走神经刺激能明显降低SCL(P<0.001),PVI后迷走神经刺激对SCL影响较小(P>0.05)。②PVI前,迷走神经刺激能明显缩短心房各部位ERP(P均<0.05)。PVI后,迷走神经刺激对心房ERP的影响较小(P均>0.05)。③PVI前后基础状态下测得的VW无变化。PVI后迷走神经介导的房颤诱发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PVI能导致迷走神经介导的窦房结抑制、心房不应期缩短能力及房颤易感窗口增加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出血致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100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迷走神经切断组、脑出血组、脑出血+迷走神经切断组和脑出血+迷走神经刺激组各20只.尾状核立体定向注射胶原酶和肝素钠制作大鼠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给予迷走神经干预.各组于脑出血后24 h行血液学及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FOS蛋白、一氧化氮合酶(NOS)和P物质表达.结果 FOS、NOS和P物质阳性表达,脑出血+迷走神经切断组明显多于假手术组和迷走神经切断组,但明显少于脑出血组(P均<0.01);脑出血+迷走神经刺激组明显多于脑出血组(P均<0.05).结论 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下丘脑内部分递质表达上调,干预迷走神经可影响神经递质表达及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3.
植物神经与心律失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脏异常表现之一,而绝大多数心律失常的发生均与植物种经功能紊乱有关。它既可发生于正常人,亦可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生或是全身性疾病在心脏的异常表现。一、植物神经在心脏的分布心脏受心交感和迷走神经双重神经支配。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分布遍及整个心房和心室;迷走神经节后纤维则以窦房结、心房和房室结为主。以往认为心室肌不受迷走神经支配,但是近年的研究表明,心室肌有迷走神经分布并对心室肌的电生理活动产生影  相似文献   

14.
1 HRV的概念 心率变异性,(HRV)是指窦性心律在一定时间内,逐次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是定量评估心脏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性,从而判断其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反映窦性心律的心律周期,应是P—P间期,因为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房去迷走神经减少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心房电重构与房颤密切相关。然而,迷走神经干预对心房电重构的影响尚不清楚。本实验根据心房电重构后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这一现象,通过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来研究迷走神经阻断对心房电重构的影响。材料与方法8只杂种犬,体重10~15kg。用硫代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气管插管予氧气吸入,整个试验过程中监测血氧饱和度并使之保持在90%以上。术前以美托洛尔0.2mg/kg首次静脉推注,随之0.2mg/(kg.h)维持,使基础心率下降20%~40%,以阻断交感神经效应。行颈部正中切口,逐层分离获得颈部交感-迷走…  相似文献   

16.
<正>心脏一直处于交感与迷走神经的调控下,两者通过相反作用,共同调节着心输出量及血压。控制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中枢位于延髓,属于脑干的一部分。1.心脏加速神经中心:属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其发出的  相似文献   

1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睡眠呼吸紊乱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受到了心血管医师的关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力衰竭的相互作用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对预后影响的研究,有了长足进步。我们主要介绍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助临床医师提高认识,并在诊断、治疗心力衰竭和判断预后时,就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力衰竭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给予足够重视。正常人的整个睡眠期非快动眼睡眠占85%,在此期间心血管处于松弛状态。代谢率、交感活性、心率、心输出量以及外周阻力处于低状态,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在快动眼睡眠  相似文献   

18.
吴浩  谢玮 《心电学杂志》2014,(6):510-51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危重症之一,对患者AMI后发生猝死的风险评估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研究显示, AMI患者发生“交感电风暴”的实质可能是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减弱,导致迷走-交感调节失衡所致,而非交感神经亢进[1]。因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寻找定量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无创电生理检测新指标,对AMI预后具有更好的预警价值。德国慕尼黑心脏中心的Schmidt教授[2-3]先后提出了心率减速力(DC)和连续心率减速力(DRs)两项新技术,均用于AMI后猝死高危患者的预警,同时能对迷走神经的心脏调节做定量分析,反映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从而能更好地对AMI后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尤其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患者。国内外相关研究已证实DC和DRs能独立对AMI后患者猝死风险进行预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就DC和DRs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有关心率变异性(HRV)的生理学、评价方法和临床研究。集中讨论了交感迷走神经对 HRV 的影响,以及 HRV 与心(肌)梗(塞)后患者危险程度分级之间的关系。大量资料证明:HRV 常是猝死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高危患者单独出现的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最近新型治疗心衰的起搏器已问世(A),其由三部分组成:①刺激迷走神经的电极:该电极在外科手术暴露颈迷走神经干后,袖式包绕其外部,刺激迷走神经干(B);②起搏器:置于右胸前区,可发放右室起搏脉冲和迷走神经干刺激脉冲;③右室电极:植于右室心尖部(C、D)。治疗时,脉冲刺激在QRS波感知70ms后发放,脉宽1ms,刺激频率与自身心率相同或55ppm,呈间歇性发放。其发放的电脉冲可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交感活性,与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