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总结探讨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至今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7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采用浅中低温、轻中度血液稀释、中高流量CPB体外循环,注重供体心肌保护,应用常规超滤与改良超滤技术,行多指标监测和临床观察.结果7例患者体外循环过程平稳,手术过程顺利.例1、例2和例5患者生存至今,已分别存活10 a、9 a和5 a;例3患者术后存活1 a;例4和例6患者死于移植术后右心衰、急性排斥反应;例7患者死于停机困难、严重低心排.结论进行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合理选择供体心脏保护技术,减轻再灌注损伤和积极保护心肺功能是原位心脏移植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前 ,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病是心脏移植的两大主要疾病 ,一些无法矫治的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的Ebstein畸形等也被列为移植的适应症。我院于 2 0 0 0年 11月~ 2 0 0 3年 5月施行了 4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最长已存活 2年 10个月 ,生活质量良好。笔者认为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现将 4例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17~ 4 8岁 ,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 3例 ,先天性心脏病 1例 ,均在积极准备后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4例供者均为脑死亡患者 ,ABO血型一致 ,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麻醉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至2012年12月昆明市延安医院7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全麻诱导遵循分次小量渐增剂量的用药原则,麻醉维持采用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实施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结果 7例患者麻醉过程平稳,手术过程顺利.例1、例2和例5患者生存至今,已分别存活10 a、9 a和5 a;例3患者术后存活1 a;例4和例6患者死于移植术后右心衰、急性排斥反应;例7患者死于停机困难、严重低心排.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和药物,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时有效处理右心功能不全和低心排是心脏移植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心脏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扩张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之一,2001年我院实施了全省第一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手术获得成功,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2003年5月为1例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成功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患者健康状况良好,现将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告2例原位心脏移植的初步体会。方法:2003—08与2004—12进行了2例原位心脏移植,1例为瓣膜型心肌病,另1例是扩张型心肌病。采用冷晶体停跳液顺灌进行供心保护,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双腔静脉法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免疫抑制方案采用赛尼哌及环孢素A、骁悉、甲基强的松龙三联。结果:1例术后52h右心衰竭至全心衰竭死亡;另1例围术期无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发生。心功能恢复至Ⅰ级,术后存活8mo。结论:合理选择受体,良好的心肌保护、术后合理的监测与抗排异治疗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3例原位心脏移植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3例原位心脏移植的经验。方法: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36、40、45岁。术前诊断:2例为扩张性心肌病,其中1例已装有永久性心脏起博器;另1例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术前心功能为IV级,均为终末期心脏病,射血分数(EF)为25%-28%,肺动脉压为50-55mmHg,其中1例术前右心导管检查提示肺动脉压56mmHg。3例心脏移植手术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均行标准Stanford原位心脏移植手术(SOTH),心血管吻合时间45-55min,术毕心脏均自动复跳。热缺血时间3-5min,冷缺血时间75-90min,术后2例采用环孢素 泼尼松龙 骁悉,1例采用FK506 泼尼松龙 骁悉抗排异药物治疗。结果:3愈。1例术后2个月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使用更昔洛韦静滴2周后好转,1个月后痊愈。随访5-19个月心功能均为I级,基中2例巳恢复工作。结论:心脏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心脏病人的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未期心脏病的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1]。心脏移植手术可挽救部分终末期心脏病病人的生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我院心血管外科于2000年8月23日实施1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并获得成功。现将心脏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7年3月至2001年10月我院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4例。术后长期生存2例;2例死亡。现将体外循环管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脏移植手术是目前治疗中末期心脏病手术的唯一有效手段,但是移植患者能否长期存活,是迄今为止摆在医护工作者前最为严峻的问题.在我国,1978年上海张世泽教授进行了亚洲首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存活109d.1992年哈医大二院完成了1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存活13年余,成为亚洲生存时间最长,生活质量最好的病例(蒋树林.心脏移植远期存活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11.
1例心脏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移植手术可以挽救部分终末期心脏病病人的生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我院心胸外科于2003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协助下成功的实施了1例原位心脏移植术。现将心脏移植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心脏移植手术麻醉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用大剂量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方案,在常规体外循环下实施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并进行多指标监测和临床观察。结果 麻醉经过平稳,供心保护好,围麻醉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结论 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案、有效的供心保护以及保持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稳定状态是成功进行麻醉管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153-155
目的探讨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配合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例进行原位心脏移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该组患者围手术期配合中的护理经验,并查询国内外资料,结合心脏移植手术医师的意见和建议,对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进行规范,以确保手术效果。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死亡1例(6.7%),手术时间(7.4±1.2)h。转流时间(295.2±55.7)min。出血量(2200.5±895.4)mL。14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16.5±5.2)d,未出现感染及排异反应,术后1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规范化的护理配合流程是原位心脏移植成功的重要保证,积极的配合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学科     
《中国医院院长》2010,(18):21-21
北京协和医院首例原位胄体心脏移植手术获成功 日前,该院心外科为一位常年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伴巨大左心房的女性患者实施了原位自体心脏移植和巨大左心房减容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3例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研究经验。方法2001年8月-2003年12月为3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式均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法,术后采用环孢素A、强的松及骁悉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出院,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NYHA),围术期无感染或严重排异反应发生。结论良好的心肌保护、完善的围术期处理以及合理的抗排异治疗是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原位心脏移植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终末期心脏病的唯一有效方法,随着此项技术的日益成熟,已逐渐在临床上应用。2003年12月我院为1例终末期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成功施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恢复顺利,现已存活14个月,生活质量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季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467-467
心脏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而术后监测和护理是提高移植成功率极其重要的环节。我院于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实施4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通过严密的术后监护治疗,病人均顺利转出ICU,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因扩张型心肌病在我院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11岁 ̄56岁,平均年龄33岁。4例均经内科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Ⅲ ̄Ⅳ级,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心脏彩超示:射血分数(EF)为(24±8)%,左房、左室明显增大,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88±8)%。4例患者围手术期过…  相似文献   

18.
季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5):467-467
心脏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而术后监测和护理是提高移植成功率极其重要的环节。我院于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实施4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通过严密的术后监护治疗,病人均顺利转出ICU,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科于2004年7月成功为1例晚期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巨大室壁瘤及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未发生感染,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1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供心获取与保护、受者术前评估与维持治疗、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等情况.结果 13例心脏移植手术,供心冷缺血时间10~360(200.8±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