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天然蛋白质改性及其在功能性纺织品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尝试了用疏水双官能团试剂,主要是2,4甲苯二异氰酸酯对天然蛋白质进行改性。这种改性蛋白质在有机溶剂比如二基甲酰胺中有相当好的溶解性,对疏水性的合成纤维有一些亲和力,并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影响染料移的因素,对所研制的新型防泳移剂AM-103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与国外几种防泳移剂进行了对比,防泳移剂AM-103对分散和还原染料等防泳移效果好,加工的织物表面光洁,颜色透芯度好,可显著减少色差,对大多数分散和还原染料染色织的K/S值明显增大,在连续染色过程中未出现粘滚筒现象。  相似文献   

3.
抗静电纤维是能降低或消除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的合成纤维。优点是可减少或避免合成纤维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因产生静电而起毛、起球、吸灰等.制备抗静电纤维的方法有:(1)对纤维或织物用抗静电剂整理、喷洒,此法简便,但缺点是耐洗性差;(2)在聚合物中添加抗静电刺(如聚二乙醇酸式磷酸酯。脂肪酸聚氧乙烯酸磷酸酯等),然后纺制成纤维,可以得到耐久性的抗静电效果;(3)因织物生产时添加少量导电纤维,制成镶嵌的织物.广泛用于制造防污、无尘的工作服及一些民用服装.何为抗静电纤维?  相似文献   

4.
本文定量测试了在不同给液率下,织物经DMDHEU树脂浸轧恒温烘干时的横向泳移率及表面树脂含量。绘出了横向泳移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探讨了泳移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低给液技术可显著降低整理剂的泳移率,从而减少了表面树脂,是改进后整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HBP-HTC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HBP—HTC)对真丝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实现了真丝织物酸性染料低温中性染色,并研究了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结果表明:经改性的真丝织物能够在pH=7、温度为55℃的条件下实现酸性染料的染色,并对弱酸性染料和强酸性染料均具适用性;改性处理对酸性染料染色的匀染性和色牢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涤/棉抗浸透湿面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丙烯酰胺接枝改性,获得了一种新型的、对服用环境变化可以做出智能响应的抗浸透湿面料.该织物在保持原有强力的前提下,阻水性能优良,对水的响应速度较快,响应强度较高,同时透湿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抗菌加工已广泛用于提高纺织品的性能和卫生条件。本研究以壳聚糖(CS)为抗菌成份,采用戊二醛(GA)为交联剂,对棉织物进行抗菌处理,并对加工后织物的抗菌性、耐水洗性及强力、透气、透湿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整理的棉织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为100%,对枯草杆菌的抗菌率大于75%,皂洗50次后抗菌率为75%;经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湿、吸湿和抗弯刚度。  相似文献   

8.
以聚己二酸丁二醇酯2000、聚乙二醇以及改性蓖麻油作为混合软段制备了一系列温度感应性聚氨酯,分别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宽角X衍射等对其化学结构、微观结构、热性能及结晶性进行研究,并将制备聚氨酯用于织物整理,通过测定整理织物的透湿率和耐静水压考察其防水透湿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系列聚氨酯热熔融温度在35~40℃,其整理织物的透湿率在此温度范围附近有明显突跃;X宽角衍射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聚氨酯在19°,25°和21.5°出现软段PEG2000和PBA2000的结晶峰;SEM照片显示,所制备的聚氨酯形成一致密无孔薄膜,硬相分布在软相中,织物经涂层后在表面形成一层聚氨酯膜;整理织物的透湿率随聚氨酯组分中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和PEG2000含量增加逐渐增大,随硬段含量增加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吸湿快干助剂HMW8870对纯棉织物进行吸湿快干整理,并通过测试纯棉织物的快干性、散湿性、透湿性、吸湿性以及毛细管效应来检验整理后织物吸湿快干性能。设计了3种不同的整理工艺和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经助剂HMW8870整理后的纯棉织物快干性和透湿性增加而吸湿性变化不大,其中HMW8870的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随着助剂浓度的增加整理后的织物水分蒸发率和透湿量增加,但当助剂浓度为50g/L时达到效果最好;氯化钠的浓度对织物的亲水性有一定的影响,当氯化钠浓度为20g/L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0.
防水透湿涂层整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论述了防水透湿织物的整理工艺和透湿的机理,经此工艺整理后的织物耐水压为6000Pa以上,透气性达1.7kg/m^2.24h。  相似文献   

11.
针对麻织物刚度大、易起皱、手感粗硬等问题,采用液氨处理来改善大麻、亚麻和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液氨处理前后麻织物表面形态和麻纤维结晶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测试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芯吸性、水分蒸发能力和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分析了液氨处理前后麻织物的湿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液氨处理使麻织物结构变得更加紧密,纱线表面毛羽数量减少,纤维纵向的表面条痕和裂痕明显减小或消失,纤维结晶度降低;液氨处理使麻织物透气率和透湿量增加,经纬芯吸效应减小,润湿面积增加,水分蒸发率略有增大,织物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OMMC)增加.液氨处理后,麻织物表面形态和纤维结晶结构的改变是造成麻织物湿性能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BP人工神经网络在估计织物热湿阻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经过网络训练,建立了由织物种类、面密度、厚度、透气性和回潮率5个结构参数作为输入层神经元,织物热阻和湿阻作为输出层神经元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实验表明,热阻和湿阻的平均估计误差分别为0.38和0.18,为研究织物的热阻和湿阻性能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聚氨酯合成革的服装穿着舒适性,本文采用超细蚕丝粉体改性聚氨酯合成革,力求提高合成革的透湿量。试验发现,将超细蚕丝粉体改性聚氨酯合成革后,合成革的透湿性明显改善。透湿量随着蚕丝粉体量的增加、透湿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合成革的厚度对其透湿量也产生一定影响,它们之间呈现一定的三维曲面关系。  相似文献   

14.
苏木植物染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苏木染色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简要例举了苏木作为天然植物染料在真丝、大豆蛋白纤维、苎麻以及羊毛织物中的应用,指出了天然植物染料存在的问题,对苏木染料的应用前景作了乐观的估计.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不同原料组分复合双罗纹针织物的透气性和热湿传递性,探讨了影响透气性和热湿传递性能的因素,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出织物参数与透气性以及透气性与热湿传递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对织物原料与热湿传递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织物的热湿传递能力随棉纤维质量含量增加或涤纶质量含量减少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PTT纤维含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试制了5种不同含量PTT与粘胶纤维的PTT/粘胶/Cooldry/导电丝交织织物,并比较了它们的拉伸性能、折皱回复性、抗起毛起球性、弹性伸长率、透湿性等,探索织物各元素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PTT纤维含量在20%左右,粘胶纤维含量在35%左右时织物最具服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织物防水透气机理及湿热传递性能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织物实现防水透气的条件和技术方法;论述了湿热传递性与服用舒适性之间的关系,包括保暖性与舒适性,透气性与舒适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多组份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试许多国家都有相应的检验标准,但对于单一类衣用合成纤维的鉴别并无针对性的测试方法,本文就常见衣用类合成纤维涤纶、腈纶、锦纶织物的识别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出一套实用、准确、快速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某化纤企业的2.22 dtex/55 mm毛型阻燃粘胶纤维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阻燃粘胶纤维的阻燃性能、力学、热学、吸湿、电学、光学等性能,比较了其与常见天然纤维的阻燃性能的差异.通过与普通粘胶力学性能的比较,预测了阻燃粘胶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同时在对阻燃粘胶纤维热学性能和光学性能分析时,提出了对阻燃粘胶纤维加工的温度的要求,推断出紫色光会影响阻燃粘胶纤维织物的光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