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河北省南部地区(冀南地区)保存着大量类型多样、形式丰富的传统民居,是该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体现。运用实地调研、文献梳理以及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冀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建筑特色以及生态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进而,针对当地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从技术提升、建筑更新、文化传承、环境改善等方面提出了冀南地区传统民居适宜性再生路径。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9,(9)
现代城市生活喧嚣而又紧张,人们在烦躁的情绪下长时间承受着高压生活给心灵带来的沉重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依山傍水拥有自然好风光的乡村传统居住地产生了强烈的向往,而在这一情况的推动下,我们也将绿色设计理念的研究方向转向了乡村,乡村传统民居周围环境具有自然风光好,空气宜人景色优美等优势,如果我们能够依托于现代化房屋绿色设计理念对传统民居进行更新设计,那么相信其居住适宜程度一定会较之前有更大的提升,从当前的传统民居绿色更新设计意义上来讲,其对于相关地区的经济、生态以及传统文化建设均有诸多益处,所以本文我们将针对重庆市某县土家族传统民居绿色更新设计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彝族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以及所处环境和地域条件等因素决定了彝族传统民居的造型与色彩。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如何在满足彝族人民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将彝族民居特色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成为彝族民居建设和更新的重要任务。设计时要注重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采用绿色节能的方式,保持地域特征。在延续传承凉山彝族本土化和个性化传统民居的同时进行技术创新,改善彝族乡村人居环境,营造极具地域特色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乡村风貌。  相似文献   

4.
乡村民居是我国建筑类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地域位置和历史时期,乡村民居具有不同的形态。论文从陕南地理特征入手,以宁强地区为例,分析其传统乡村民居和现代乡村民居的特征,总结陕南宁强地区乡村民居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南疆绿洲地区生土民居调研为基础,在分析当前南疆民居更新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当地民居传统营建经验和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尝试从营建智慧的延续与发扬、新旧技术的融合与发展、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民居功能的拓展与整合、整体控制下的自主更新五个方面,建立"南疆特色生土民居"更新模式,以期为南疆乃至整个荒漠化地区的乡村住居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建筑文化是乡村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完成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又促进乡村的有序发展,是研究者和设计者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案例,从分析和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及建筑元素,在传统民居中提取精华,创新发展地运用到新式民居设计中去,力求创造出具有南薅村地域特色文化的新民居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7.
对鄂东南地区的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调查,探索了鄂东南传统民居建筑遗存现状、地域文化与传统民居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基于地域文化的鄂东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并得出策略思考,深入了解鄂东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发展历程,希望对鄂东南传统民居保护性设计与实践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勇  王焕燃  赵刚 《安徽建筑》2010,(6):33-34,39
当下城市化的进程中,传统民居的发展并不能适应社会更新的节奏与发展趋势。随着地域的更新与建筑文化转变速度的加快,传统民居的发展需要融入新的社会观念与新的文化思考,徽州传统民居的当代置换具有其历史必然性。文章将通过对徽州民居特征及内涵的研究,结合实例的分析探索其当代置换的方向及内容。  相似文献   

9.
周伟 《云南建筑》2013,(1):118-127
通过反思传统民居在自然发展道路上所面对的冲击与困惑,提出民居的绿色更新需要研究探索地域性适宜技术,针对地域气候,充分利用自然能源与地域材料,着重解决突出的主要矛盾与空间缺陷,使民居的自然进化实现地域文化与地域适宜性技术的双重回归:并通过介绍云南丽江傈傈族传统民居绿色更新实例及永仁彝族传统民居的绿色更新示范工程,阐述了民居更新的理念与地域适宜技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耿虹  赵东昊  朱霞 《华中建筑》2020,(5):130-134
为指导乡村的生态宜居建设,该文期望从中国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营建策略中汲取智慧,并以武汉市罗家岗村为例,探索地处夏热冬冷、潮湿多雨地区的"木兰石砌"民居为创造良好人居环境而在建筑选址、建筑组合和建筑单体方面采取的营建策略,通过Ecotect、Phoenics软件模拟分析其气候适应性,并指出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可持续性在于"低成本"、"低技术"下的"在地建构"与"自然融合",启发未来乡村民居采用因地制宜的传统气候适应性营建策略,建设更具地域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