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维权动态     
2009年全国环境维权流动咨询活动举行 2009年7月22日,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举办的全国环境维权流动咨询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环境维权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内容包括:与中西部地区的环保部门、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和新闻媒体等单位合作开展环境法律实务交流,向公众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法律与政策,提供环境维权咨询服务,调研当地环境保护和环境维权状况。  相似文献   

2.
维权动态     
1、全国大型环境维权流动咨询活动圆满结束 2009年8月13日,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2009年全国环境维权流动咨询活动最后一站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上午八点半,该中心胡静教授和志愿者领队唐忠辉博士带领志愿者们,与石家庄市环保局和环保监察队的工作人员,一同来到市区的法制广场。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向市民分发《公民环境维权手册》和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3.
曲晴 《环境教育》2009,(5):58-61
人人都享有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权利。维护和保障公民正当合法的环境权益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环境侵权事件频频发生,相应的环境维权案例不断涌现,环境维权行动积极开展。在此背景下,本刊特开辟“环境维权”专栏。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向读者和公众普及环境法律知识,增强环境维权意识,进而为推动我国的环境法治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期向您介绍有关环境维权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境管理》2013,(4):47-47
7月31日,由环境保护部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办的首次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工作在京正式启动,同时,腾讯公益频道“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网上调查问卷系统”也正式开通。本次调查是北京市环保局、腾讯公益频道和全国众多大学生环保社团联合支持的首次全国性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项目,旨在客观反映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以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众满意度越来越成为环境治理、城市管理、公共政策等绩效评估的重要参考之一。中国引入公众满意度时间较短,对其理论内涵认识不充分,在问卷设计、调查方法选择、数据分析等方面缺少科学指导。以中国“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为例,从理论、方法及实践视角对公众满意度调查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首先,基于公众参与理论及满意度理论阐述了公众满意度的理论基础,并从“预期—不一致”“对比标准”“让渡价值”“价值感知差距”等理论视角分析了公众满意度的形成机制;其次,总结了不同国家公众满意度的测评模型和方法;最后,阐释了公众满意度的调查策略和实践流程。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建议:一是深化公众满意度理论研究,形成适合中国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二是推动公众满意度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提高满意度评估的有效性;三是加强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因果及机制分析,拓展相关研究领域、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青海环境》2012,(3):150-F0004
由“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资助的“携手护碧水·绿动三江源一青海北京公众参与西部生态保护联合行动”项目之一,“青海北京两地记者联合调查行动”于9月5日至11日在青海组织开展,启动仪式于9月5日在省环保厅举行。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努力构建全民参与环保的社会行动体系,环境保护部近日出台了《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近年来环保社会组织在提升公众环境意识、促进公众环保参与、改善公众环保行为、开展环境维权与法律援  相似文献   

8.
陈首 《绿叶》2007,(12):74-74
2007年12月11日,随着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结束,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进校园"系列讲座就此落下帷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200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王灿发、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廖晓义、杨欣和马军相继登场,在北京和  相似文献   

9.
《绿叶》2006,(11)
本刊讯(记者刘立云)11月6日,河北环保联合会正式成立,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磐璞到会祝贺。原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陈慧当选为河北环保联合会会长,河北省环保局宣教中心主任祝晓光当选为秘书长。据了解,成立后的河北环保联合会将在如下方面发挥作用: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开展环境维权活动和环境法律帮助活动;扩大环保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范围;开展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培训及咨询服务等。河北省成立环保联合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的方法,对南充市两县三区的城郊农村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当地城郊农村居民环境法律“知”的水平中等、个体差异较大,环境法律“行”的水平偏低,“知”与“行”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这与当地城郊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和所处地域有关。为此,提出了从“知”和“行”上加强当地城郊农村居民的环境法律知识教育和环境维权意识教育的建议,这也是提高城郊农村居民环境法律意识的途径所在。  相似文献   

11.
小小问卷透视公众环境意识 活动现场就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希望从环保类杂志中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等题目面向公众展开问卷调查.当天共收到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群众的近200份调查问卷,通过一张小小的问卷透视了公众环境意识,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环境图书杂志选题策划明晰了方向.《中国环境报》记者对活动负责人、热心公众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在近期公众参与版面上进行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06,(2)
2月22日,我国环保领域首部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由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对外发布,引起了全社会广泛而热烈的反响。本刊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几位首届和第二届“中国环境大使”以及部分“2005绿色中固年度人物”,邀请不同领域的环保名人谈了他们对《办法》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论公众参与的环境伦理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是环境影响评价(EIA)和战略影响评价(SEA)的重要内容,也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基础.影响公众参与的因素有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和环境伦理四个方面,其中环境伦理在公众参与和环境行为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从伦理学角度论述了人类环境伦理观的形成,环境伦理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09,(6):35-35
活动现场就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希望从环保类杂志中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等题目面向公众展开问卷调查。当天共收到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群众的近200份调查问卷,通过一张小小的问卷透视了公众环境意识,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环境图书杂志选题策划明晰了方向。《中国环境报》记者对活动负责人、热心公众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在近期公众参与版面上进行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5.
在为当选“2005绿色中国年度人 物”发表获奖感言时,王灿发说:“绿 色中国需要更多的法制耕耘,我愿意 做一个脚踏实地的耕耘者。” “我的身材比较环保,所以这个 桌子容易挡住我”,在第九届“绿色中 国”论坛上,王灿发这样调侃自己,对 于自己的这一“缺点”,他从不回避。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个头不高的人却 蕴含着巨大的能量,王灿发是中国第 一个向环境污染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 的人。  相似文献   

16.
霍岱珊 《绿叶》2010,(9):63-68
环境维权不是与政府作对,首先是维护法律的尊严。环保NGO的环境维权之所以处境艰难.很大程度是由于官员的误解,未等真正开始维权便被扣上了“不安定分子”的大帽子.另一方面还因为地方官员与环境侵权者的微妙关系。在环境维权过程中.我们需要汇集个体的力量,充分发挥环保NGO的组织力量。环境维权也并不单是追求金钱赔偿.维护人的生存环境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07,(5)
4月25日,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这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发布后的第一部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综合性部门规章,也是国家环保总局继2006年3月出台《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之后,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办法”一经推出,便吸引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五一”黄金周期间,众多专家学者、环保NGO以及广大环保志愿者在互联网上针对“办法”展开了持续而热烈的大讨论,为黄金周期间的网络世界,增添了一道绿色的风景。本刊特此摘发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05,(8)
世界自然基金会举办“走近自然”环境图片展8月3日至9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佳能公司在京联合举办“走近自然”环境图片展。现场展出的40张图片折射出中国从水资源被破坏到物种非法贸易、从森林被破坏到栖息地丧失等方面的自然环境问题,同时介绍了世界自然基金会25年来为改善中国生态环境所做的努力。其间还进行了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的预备志愿者注册活动。  相似文献   

19.
范娟  毛剑 《环境教育》2009,(7):64-67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特别是突发性事故不断发生,重者甚至危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滞后,基层应急能力较低等越来越成为公众关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通过环境保护部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协助,关注地方环境应急管理调研工作,向读者真实反映各地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希望借此机会让公众了解“环境应急管理”,并为其他省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建设美丽城市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国内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表明,人类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探索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而成长。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结合各类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分析美丽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美丽城市建设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分类施策,超大、特大城市加强可持续发展,中部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注重精细化高质量发展,中、西部非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防止污染转移,中小城市突出建设和美家园,以期为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分异性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