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双电机同步驱动系统因电机特性、负载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同步误差问题,对冲压机床自动送料机构双电机驱动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电机的动态特性,找出影响同步控制的因素,为设计同步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单神经元PID控制策略,通过改变神经网络的权重系数对PID参数进行实时调节,以解决传统PID无法在线调整的问题。同时,在交叉耦合控制方法的基础上,以丝杠的进给速度、位置误差以及伺服电机的控制电流为控制指标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所用方法能大幅提高两个电机的同步控制精度,有效减小丝杠之间的同步误差,抗干扰能力强,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在执行具有重复特性的跟踪控制任务时,系统的位置误差也会出现周期性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线迭代学习补偿优化直线电机位置输入信号的控制策略。通过离线迭代学习,对直线电机系统的干扰进行迭代学习控制。对凸轮轴轨迹和正弦曲线轨迹进行迭代学习,实现对永磁直线电机运动轨迹的跟踪控制,减小直线电机的跟踪误差。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离线迭代学习控制产生的位置输入信号跟随误差较小,能很好地消除由于跟踪滞后造成的位置误差。  相似文献   

3.
针对双电机同步驱动系统因电机特性、负载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同步误差问题,对冲压机床自动送料机构双电机驱动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电机的动态特性,找出影响同步控制的因素,为设计同步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单神经元PID控制策略,通过改变神经网络的权重系数对PID参数进行实时调节,以解决传统PID无法在线调整的问题。同时,在交叉耦合控制方法的基础上,以丝杠的进给速度、位置误差以及伺服电机的控制电流为控制指标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所用方法能大幅提高两个电机的同步控制精度,有效减小丝杠之间的同步误差,抗干扰能力强,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数控机床的直线进给矢量控制系统中包含多个PID调节器,其控制参数直接影响系统性能。而直线进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时变系统,为了优化PID调节器控制参数,文章提出了改进的禁忌优化算法(Tabu),并将其应用于直线进给系统。在分析现有禁忌算法基础上,对Tabu算法的邻域范围、Tabu表和算法终止条件进行了改进,以直线进给系统的跟踪性能指标为目标函数,应用该算法对直线进给矢量控制系统各调节器的PID参数进行优化,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文中方法优化控制器参数后,与传统PID控制相比,直线进给系统在负载改变时转速波动和位置跟踪误差显著减小,提高了直线进给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5.
尤娜娜  辛世界 《机床与液压》2015,43(16):135-138
针对3D65CNC强力旋压机同步驱动过程中的两直线电机位置不同步的问题,采用变论域模糊PID控制方法对两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位置误差进行补偿,设计了变论域模糊PID同步控制器。但单轴具有良好的伺服系统是双轴保持同步状态的重要前提,针对直线电机具有明显的非线性、不易对其进行精确的建模,采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和伪微分反馈(PDF)控制的方法对单轴直线电机进行控制。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证明该方案提高了同步控制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以高精度转台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其控制框架与策略,提出基于模糊PID的直接闭环控制方法。建立步进电机模糊PID控制模型,对系统进行MATLAB仿真分析,验证了模糊PID控制在步进电机直接闭环控制系统中的优越性;为了解决传统控制方式中步进电机丢步、转台启动抖动和运行漂移等问题,以绝对光栅尺位置误差和误差率作为输入量进行了闭环模糊PID控制,进一步减小了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回转定位精度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同时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的电液比例位置系统数学模型基础上,借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工具包对电液比例位置系统构建仿真模型,进行动态分析.结合实际生产要求,绘制Bode图验证建立系统的稳定性;利用速度反馈与PID控制,对位置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速度反馈与PID结合的校正,使得位置系统超调量减小54.5%,响应时间减小0.62 s,稳态误差降低0.01 m;较正后系统的冲击消散,响应速度加快,响应更加平稳,控制精度得到提升,为系统的深层次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电液伺服阀控制系统响应速度慢、输出误差较大的问题,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控制系统,并对控制效果进行仿真验证。设计了新型电液伺服阀结构,建立了电液伺服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了液压缸流量运动方程式。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结构,通过MATLAB软件对双步进电机伺服阀改进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并且与传统PID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无干扰环境中,采用传统PID控制和改进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法都能较好地提高活塞杆运动位移输出精度;在有干扰环境中,采用传统PID控制方法,活塞杆运动位移输出的误差较大,而采用改进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法,活塞杆运动位移输出的误差较小。采用改进RBF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能够抑制外界的干扰,从而提高双步电机伺服阀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输出精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积分分离的PID位置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建立直线电机伺服系统PID位置调节器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分析其参数与系统动静态性能之间的关系,由此,设计了积分分离的PID位置控制器。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控制器可以提高直线电机的位置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阻尼比较低,造成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响应速度慢及跟踪性能较差。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模糊自适应控制与速度正反馈、加速度负反馈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通过速度正反馈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加速度负反馈提高阻尼比,从而提高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并减小位置误差。利用前馈控制拓宽系统频宽,进一步减小位置跟踪误差。对传统PI控制、模糊PI控制、模糊PI复合控制算法下的系统响应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复合控制策略时,系统动态响应速度比模糊PI控制提高约76.9%,比传统PI控制提高约84.2%,其位置跟踪误差几乎为0。  相似文献   

11.
以TC4钛合金试样为研究对象,对数字射线检测透照参数(曝光量、放大倍数、焦距)与图像信噪比及空间分辨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透照管电压为90 kV的条件下,当管电流在2.0~8.5 mA范围内,钛合金DR图像空间分辨率随着曝光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DR图像信噪比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固定管电流为7 mA,放大倍数从1.0增加到5.0,DR检测图像空间分辨率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而信噪比在放大倍数1.0~3.5倍之间呈现急剧增大后缓慢增加现象,放大倍数大于3.5倍后,信噪比趋于恒定值。保持放大倍数为2,源到探测器距离在100~180 cm范围内变化时,钛合金DR检测图像空间分辨率和图像信噪比均与源到探测器距离呈正相关。综合分析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较高的曝光量、较大的源与探测器距离及合适的放大倍数,TC4钛合金图像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达到较高水平,提高系统缺陷检出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TA15钛合金进行等温压缩试验。根据试验获得的σ-ε曲线确定合金的再结晶体积分数,并对σ-ε曲线进行加工硬化处理确定再结晶临界应变,研究热变形条件对该合金再结晶临界应变和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TA15钛合金具有变形温度敏感性和应变速率敏感性,合理选择合金的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可以控制合金性能及细化晶粒。  相似文献   

13.
拔长锻造参数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压实焊合材料内部空洞性缺陷的主要条件以及各种拔长法的主要变形参数 ,并提出应结合实际对各个拔长法及变形参数进行优化选择 ,实行优化锻造  相似文献   

14.
杜基隆 《机床电器》2002,29(6):13-16
本文详细介绍了微机型接触器特征参数测试仪工作原理,软硬件及调试、运行和故障处理。  相似文献   

15.
波峰焊接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焊剂涂覆量、印制板预热温度、焊接温度和时间、印制板爬坡角度和波峰高度,综合调整其工艺参数,才能获得较好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6.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S)水解关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金属进行预处理是一种新型、环保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涂层的结合力及金属耐蚀性能,有望替代传统的磷化和钝化处理,而水解过程是决定金属表面硅烷化预处理好坏的关键。采用反射吸收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温度、pH、醇水比及硅烷体积分数等关键因素对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的影响,确定了水解液中获得最多硅醇单体时的水解工艺参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硅烷溶液水解程度随着水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比较si-O-Fe与si-O-si峰强的变化,确定Si-O-Fe与si-O-si在金属表面存在竞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建新  高爱华 《铸造技术》2007,28(5):680-682
研究了熔炼温度、合金元素及稀土Ce对Al-Ti-C作用效果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它们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熔炼温度在760 ℃时Al-Ti-C的细化效果较为显著;合金元素Si的过剩量对Al-Ti-C的作用效果较为敏感,对于Al-Mg-Si系合金Si元素的含量不宜超过0.5%;适量稀土Ce能合理改善Al-Ti-C中间合金的处理效果,处理后的试样具有较高的伸长率和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8.
WC-Co硬质合金的显微结构参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 (XRD) ,扫描电镜 (SEM)体视学测量和磁性与密度测试 ,并依据碳化钨(WC)基合金维氏硬度HV与γ相平均自由程λ间的Hall Petch型关系式和HV的“混合物规则”进行验证 ,探讨了两相WC Co硬质合金显微结构参数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 ,γ相平均自由程λ与WC晶粒邻接度CWC 间存在反向对应关系 ,与γ相体积分数fγ 和WC平均晶粒尺寸LWC 间存在正向对应关系 :λ =1 0 5× 10 - 5·(1-CWC) 3 7=8 74× 10 - 2 ·(f- 1γ - 1) - 0 79·L0 79WC ,说明fγ 和LWC对λ~CWC关系的影响处在测量误差范围内 ,因而用CWC(或λ)、fγ 和LWC中任意两个参数都能准确表征两相WC Co硬质合金的结构特征 ;合金的比矫顽磁力HSC与γ相平均自由程λ间存在定量关系 :HSC=4 0 5× 10 - 7 λ。讨论了用磁性和密度测定值无损鉴定两相WC Co硬质合金显微结构参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阴极电泳涂装槽液管理的参数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雯丽 《表面技术》2013,42(1):116-119,130
在阴极电泳涂装的推广、应用中,由于各涂装企业的产品和工艺条件不同,在电泳槽液的参数控制方面产生了诸多问题。根据阴极电泳涂装的基本原理,通过具体实验,并结合电泳涂装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论述了槽液几项主要参数,包括固体分、pH值、电导率、颜基比及助溶剂含量,对阴极电泳涂装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这些参数的合理化建议,可以为一些涂装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MODBUS通信协议应用场合中相关参数的确定(串口中断优先级分配、从机接收超时时间、主机接收超时时间、串口通讯波特率)提出了计算方法,可为相关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亦可对系统已有的相关参数进行评估和优化,有助于提高采用MODBUS作为其通讯协议的系统的可靠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桌面型贴片机的MODBUS通讯模块的参数确定中,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对MODBUS协议参数的配置、以及其他类似场合参数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