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准经营性PPP项目社会资本方视角,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对实际PPP案例资料的研究,从7个层面确定了16个风险因素;利用一种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值,确定政府信用、法律变更、融资风险、法律及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关键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资本方应对关键风险因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安徽建筑》2019,(5):215-216
PPP模式是目前较为创新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双方的合作能够实现利益与风险的双重承担,因此这种融资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文章简要介绍了PPP项目的特征,主要分析了PPP项目的风险特点和风险因素,并分别从法律规定、机构设置以及健全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促进PPP模式在我国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对PPP项目招投标阶段主要风险因素识别的基础上,依据风险分担的公平原则、风险成本最小原则、风险收益对等原则、过失原则,得出PPP模式项目招投标阶段风险分担结果:政治风险由公共部门承担,道德风险由导致者承担,工程投标风险由社会投资者承担,经济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4.
崔润琼 《建筑经济》2021,42(6):78-81
以某教育培训中心项目为例,基于政府视角分析PPP项目进入融资环节面临的"论证、审批、不合规、社会资本企业实力薄弱"等因素带来的融资风险,结合案例揭示PPP模式的融资风险及其成因,提出融资风险管控建议,为政府加强PPP项目融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4)
目前,我国正在准经营性公用设施建设领域推广和应用PPP模式。在此背景下,如何对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公用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价,关系到项目绩效水平的提升,关系到政府与社会资本等各方的切身利益,更关乎项目成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将PPP项目绩效评价划分为项目投入、项目过程、项目产出与项目影响四个绩效评价子系统,并在对影响项目绩效水平关键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准经营性PPP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将项目绩效水平划分为五个等级,采用物元可拓评价方法,构建了项目绩效综合评级模型;案例分析表明,指标体系与综合评级模型具有一定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以PPP项目失败的实践背景为视角,PPP项目失败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方法,识别出导致PPP项目失败的23个风险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从PPP项目失败风险系统结构、PPP项目失败风险因素系统结构、PPP项目失败风险组织架构系统,得出各系统的因果关系图,以及系统动力流程图,建立PPP项目失败风险动态反馈系统模型。深入分析PPP项目失败风险动态反馈系统,明确各系统内PPP项目失败风险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为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提供理论支撑,从而保证PPP项目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7.
在新能源项目中引入PPP模式可很好地弥补新能源项目的融资困境,但是由于PPP模式的多主体参与和利益诉求差异性大等特征使得项目的关系网络更加复杂,风险概率更大,控制难度更高。文章运用网络治理理论,在研究分析新能源项目以及PPP模式特征基础上,对新能源PPP项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并按照内外部环境法进行风险分类,建立了基于参与主体之间差异性的风险治理网络,提供了一种新能源PPP项目的有效风险分配路径。  相似文献   

8.
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但这种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一般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参与者众多、融资结构复杂等特点,资金管理、分配及后续经营等环节问题层出不穷,导致融资难度大、融资风险增大。从融资方的角度识别出融资风险因素,分析融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融资风险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图和流程图模型。结合具体案例,利用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对PPP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风险进行评价,有利于相关部门提高融资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项目应用PPP模式在国内已经开始大力推广和普及,为保障综合管廊工程项目应用PPP模式顺利开展,其项目融资风险的影响不可忽视。依据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对管廊项目识别其融资风险,通过建立融资风险可拓物元模型,将PPP模式融资系统中的风险定性描述转换成定量计算,利用关联度函数,计算评价系统中各指标与等级之间的关联度,确定PPP模式融资风险等级。并通过对吉林省T市某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实例分析,确定其融资额度、融资利率、融资期限、项目折现率等高风险因素,进一步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以PPP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演化为研究对象,在分析PPP项目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并提出PPP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演化的外部环境变化、利益均衡分配、信任水平和惯性约束等因素。通过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动力因素与PPP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演化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及潜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进行验证和修正,从而得出动力因素与关系演化相互作用的路径以及路径系数,以验证PPP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演化动力的整体结构关系。为PPP项目进行有效的关系治理提供依据,推动PPP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企合作(PPP)项目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呈现出以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为双中心的社会网络特征。错综复杂的项目网络结构极易引起 PPP 项目的治理风险,而治理风险已成为 PPP 项目高失败率的关键因素。当项目利益相关方的网络关系结构不合理时,难以具备实现角色责任应有的权力和能力,造成利益相关方行为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较大的治理风险。从双中心网络视角出发构建 PPP 项目双中心网络模型,基于社会网络方法(SNA)设计符合 PPP 项目双中心特征的治理风险评价指标,并通过选取典型的 PPP 项目案例验证模型和指标的有效性,为 PPP 项目治理风险评价提供决策依据和策略建议,以有效提升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的风险防控能力及 PPP 项目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我国建筑类央企参与PPP 项目中“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对我国建筑类央企参与PPP 项目的可融资性影响因素进行剖析。通过访谈和网络资源收集相关资料,基于扎根理论方法,采用NVivo11 质性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归纳识别出建筑类央企参与PPP 项目可融资性的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PPP 项目可融资性的影响机理和作用强度。结果显示,项目基本面、政府方因素、社会资本方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是影响建筑类央企参与PPP 项目可融资性的4 个核心因素。研究成果以期在建筑类央企参与PPP 项目前期,为PPP 项目可融资性的评估和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PPP 模式成为我国解决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问题新的途径方法,我国对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和文献研究法结合,对筛选出的49 篇“CNKI”和“Web of Science”文献和9 篇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报告进行编码研究并构建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风险因素评价体系。结果显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建设风险,运营移交风险,市场风险,社会和环境风险,信用风险是编码后提炼出的7 个核心风险因素,覆盖了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全过程风险。研究成果旨在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该评价指标的建立可以作为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风险因素参考标准,也为建筑垃圾资源化PPP 项目产业化和建筑垃圾减量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PPP 模式是当前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热点问题。在构建建筑垃圾 PPP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 ISM 模型构建建筑垃圾处理 PPP 项目的阶梯解释结构模型,并结合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计算系统内风险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力。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处理 PPP 项目的风险因素存在递进关系,其中社会/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是主要的驱动因素;设计建造风险,运营风险,环境风险是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也是风险管控的关键因素;合同风险易受其他因素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帮助建筑垃圾处理 PPP 项目参与方在项目风险评估中准确识别关键风险,进行风险预警和治理,为建筑垃圾资源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传统古村落保护性开发过程中融资与管理问题日益凸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PPP 模式)作为国家大力倡导的模式,为古村落保护性开发融资提供了新思路。在探讨古村落保护性开发运用 PPP 模式必要性基础上,选取 3 个成功案例,阐明 PPP 模式保护性开发的具体内容,剖析符合中国国情的古村落保护性开发 PPP 项目运作方式,并以江苏省南京市杨柳村为例,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研,提出采用 PPP 模式重塑杨柳村保护性开发相关方案,探究古村落保护性开发 PPP模式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缓解 PPP 项目合同履约困难的现象,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履约风险特征及关系。根据案例分析、专家打分等识别、量化风险,建立履约风险网络模型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四类指标(整体网络结构特征、个体中心度、影响力及凝聚子群)来识别关键风险及潜在风险扩散路径。研究表明存在具有风险扩散路径的履约风险网络,其中,关键风险包括成本超支风险、工期逾期风险等;存在风险扩散路径,如工期逾期风险—政府干预风险—工程质量风险等;风险传播节点有运营费用过高风险等,从而为 PPP 项目合同的履约风险分析提供了新框架,有助于 PPP 项目履约过程中的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17.
为帮助社会资本参与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推动“PPP+EPC模式”在铁路建设行业的持续发展,对高速铁路建设项目“PPP+EPC模式”实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实际调研识别高速铁路建设项目“PPP+EPC模式”实施的影响因素,对铁路PPP+EPC项目结构进行分析,提出项目主要参建方,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因素的影响评价和影响机理分析。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投资建设方使用“PPP+EPC模式”参与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PPP 项目主体的利益诉求影响项目的运行效率和成果质量,合理化收益分配对项目建设及实施成效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PPP 项目收益分配模型中影响因素赋权的主观性和绝对性的不足,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将PPP 项目收益分配的影响因素权重部分拓展为区间数,并提出以统计分组的频率刻画区间指标权重,基于投入比例、风险分摊和合作性3 个影响因素构建PPP 项目Shapley-IAHP 收益分配模型。将改进的Shapley-IAHP 收益分配模型应用于四川省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PPP项目,以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提出的模型对于PPP 项目收益分配研究及实践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PPP 项目风险在关系网络中传导会影响项目主体合作关系甚至会使项目偏离预期目标。为研究 PPP 项目风险传导的动态演化过程,基于 PPP 项目关系网络中风险传导载体和路径的依赖性,利用泛函分析构建风险值随 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实施阶段变化的风险传导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结论表明, 风险耦合效应较小或没有时,关系网络参数和抗风险能力是控制风险的关键;风险耦合效应较大时,风险间的相互作用是控制风险的关键。研究结果可为 PPP 项目风险传导过程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机制。  相似文献   

20.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 PPP 模式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积极拓展业务领域的主要模式之一,但建筑企业以何种模式运作PPP 项目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基于建筑企业投资人在 PPP 项目中同时承担投融资和工程总承包的职责,提出了“F+EPC”模式,结合实践建立了“F+EPC”运作模型及其实现方式,并从“F+EPC”模式运作管理、风险管控、融资方式选择、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建筑企业实现以“F+EPC”模式参与 PPP 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