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提高翻译系统的翻译准确率,在短语基础上结合模板的方法自动抽取模板结构;解码时,首先进行模板匹配,套用模板结构进行翻译,然后再按照Beam Search搜索算法进行后续翻译。因此,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单一的统计翻译中语序错误。以汉蒙翻译为例,实验结果显示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翻译效果,翻译效率比基于短语的统计翻译方法提高10%。  相似文献   

2.
基于短语的汉蒙统计机器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是当前统计机器翻译的主流方法。研究了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搭建一个基于短语的汉蒙机器翻译系统的方法,并且构建了一个汉蒙机器翻译的自动评价平台,在此基础上利用词典和蒙古语形态学信息来提高了翻译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汉蒙语形态差异性及平行语料库规模小制约了汉蒙统计机器翻译性能的提升。该文将蒙古语形态信息引入汉蒙统计机器翻译中,通过将蒙古语切分成词素的形式,构造汉语词和蒙古语词素,以及蒙古语词素和蒙古语的映射关系,弥补汉蒙形态结构上的非对称性,并将词素作为中间语言,通过训练汉语—蒙古语词素以及蒙古语词素-蒙古语统计机器翻译系统,构建出新的短语翻译表和调序模型,并采用多路径解码及多特征的方式融入汉蒙统计机器翻译。实验结果表明,将基于词素媒介构建出的短语翻译表和调序模型引入现有统计机器翻译方法,使得译文在BLEU值上比基线系统有了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数据稀疏和形态差异对汉蒙统计机器翻译的影响。该方法是一种通用的方法,通过词素和短语两个层面信息的结合,实现了两种语言在形态结构上的对称,不仅适用于汉蒙统计机器翻译,还适用于形态非对称且低资源的语言对。  相似文献   

4.
统计机器翻译中的非连续短语模板抽取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越恒  段楠  侯越先 《计算机科学》2009,36(10):192-196
目前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模型很少将非连续短语的情况考虑在内,由此造成翻译结果在目标语言中的意义变化或缺失。以非连续介词短语为例,提供了一种短语模板抽取算法。首先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抽取出中文非连续介词短语模板,而后借助双语对齐语料和介词_方位词翻译表,获得模板对应的英文翻译。最终形成的双语模板被加入短语翻译表中。在标准测试语料上的对比实验表明,加入非连续短语模板后,译文更加符合语法规范,而翻译结果也取得了相对稳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将任意连续的词串看作短语,并没有考虑短语的合理性。使用了C-value以及短语粘结度两种方法,有效地对短语表进行过滤,减小了搜索空间,同时还提高了翻译质量。实验表明,在翻译结果的BLEU评价提高0.02的情况下,短语表可以缩减为原来的78%。并且当短语表缩减为原来的47.5%时,BLEU评价仍提高了0.0158。  相似文献   

6.
汉蒙机器翻译系统中量词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短语的汉蒙统计机器翻译系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大量的汉蒙量词翻译错误。该文对汉语和蒙古语中的量词翻译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量词表进行翻译,总结出了一对一、多对一、一对零和一对多等汉语量词到蒙语量词翻译的对应关系,给出了各种对应中的翻译方法,通过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明显提高了现有汉蒙机器翻译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非连续短语的统计翻译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统计机器翻译的主流方法仍然是基于短语的翻译模型。然而,该模型并没有考虑对非连续短语的处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连续短语的统计翻译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使翻译的基本单元从连续短语扩展到带有间隔的非连续短语,以更好地解决词语翻译时的上下文依赖问题。同时,由于该方法抽取的短语数量较少,也使得解码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实验表明,在效率提高的情况下,非连续短语模型可以取得与层次型短语模型相当的翻译结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短语的统计翻译模型是目前机器翻译领域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但是,由于在解码时采用短语精确匹配的策略,造成了严重的数据稀疏问题,短语表中的大量短语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为此,该文提出了人机互助的交互式翻译方法。对于翻译短语表中找不到的短语,首先通过模糊匹配的方法,在短语表中寻找与其相似的短语。然后利用组合分类器,判断哪些相似短语可能提高句子的翻译质量。最后,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选择可能提高翻译质量且保持原句语义的短语。在口语语料上的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翻译系统的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统计机器翻译中融入有价值的句法层面的语言学知识,对于推动统计机器翻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提出了三种由简到繁的把双语最大名词短语融入到统计翻译模型的策略,整体翻译性能逐步上升。Method-III采用“分而治之”的策略,以“硬约束”的方式在统计机器翻译中融入最大名词短语,并在双语最大名词短语层面上,融合了短语翻译模型和层次短语模型,对翻译系统的改善最显著。所述策略显著提高了短语翻译模型的质量,在复杂长句翻译中,Method-III的BLEU值比基于短语的基线翻译模型提高了3.03%。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基于短语的统计翻译模型在机器翻译研究中受到普遍关注,并取得了较好的翻译性能。但是,由于目前基于短语的翻译系统在解码时采用精确匹配的策略,常常导致数据稀疏,一方面,有些短语在训练获得的短语表中找不到精确的匹配,使其成为未知短语;另一方面,短语表中大量的短语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短语模糊匹配和句子扩展的翻译方法。对于不存在于短语表中的短语,通过模糊匹配的办法,寻找与其相似的短语,然后将所有相似短语用于替换原短语,从而生成扩展句子,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扩展的句子进行翻译。由于并不是所有扩展后的句子都能提高原始句子的翻译效果,因此,我们在句子翻译完成后设置了组合分类器用于选择最优翻译结果。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翻译系统的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1.
翻译模板不仅是机器翻译的重要资源,而且是有用的语言学知识。使用词对齐结果改进了从实例中类比学习翻译模板的方法,并提出了带有函数关系的模板(TTFR)以获取语言之间的依赖关系,如“he…his”对。带函数关系的模板是一个更一般化的模板并能直接用于双向的机器翻译。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有效地克服类比方法的问题并且提高了自动获取模板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经验出发,引入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建造语料库,提出一个采用模板技术的译语精确生成和机助人译结合的动态机器翻译系统,专门用于英语词典的翻译出版,促使机器翻译走向实用化,初步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于专利术语的特点,建立了一个基于属于模板的术语自动翻译系统。系统中结合了翻译模型和相似度打分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术语翻译中的固定术语翻译问题和基于中心词序调整问题,提高了统计机器防疫的质量。同时术语模板中引用了单一的统计翻译中增加了语言学知识,为翻译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ization technique that induces translation templates from a given set of translation examples by replacing differing parts in the examples with typed variables. Since the type of each variable is inferred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ach induced template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a set of type constraints. The type constraint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a translation template restrict the usage of the translation template in certain contexts in order to avoid some of the wrong translations. The types of variables are induced using type lattices designed for both the source and target languages. The proposed generalization technique has been implemented as a part of an example-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汉英机器翻译为应用目标,以概念层次网络理论的语义网络和句类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句类依存树库构建的理论和标注实践等问题,描述了构建树库所需的概念类别标注集和句类关系标注集。并通过与已有汉语树库进行对比,以汉语显性轻动词句的标注为例,分析了汉语句类依存树库的特点。该文在应用层面定义了面向汉英机器翻译的融句法语义信息于一体的“句类依存子树到串”双语转换模板,尝试基于汉语句类依存树库提取汉英转换模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端到端的神经机器翻译方法由于翻译准确率高,模型结构简单等优点已经成为机器翻译研究的重点,但其依然存在一个主要的缺点,该模型倾向于反复翻译某些源词,而错误地忽略掉部分词。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在端到端模型的基础上添加重构器的方法。首先利用Word2vec技术对蒙汉双语数据集进行向量化表示,然后预训练端到端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模型,最后对基于编码器-解码器重构框架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模型进行训练。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蒙汉神经机器翻译模型作为基线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显著提高了蒙汉机器翻译的充分性,比传统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蒙汉机器翻译模型具有更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通用模板匹配替换方法的英汉翻译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常项、变项、模板和实例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模板匹配替换策略实现机器翻译系统的新方法,并通过若干翻译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用于实现英汉翻译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潜在优势。引入适当的启发式索引机制后,以该方法为基础实现的英汉翻译系统翻译速度每秒可以达到500-600个单词。通过对470个有代表性的英语句子进行翻译测试表明,该系统的翻译正确率达到了93.6%,超过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英汉翻译系统。  相似文献   

18.
英汉TBMT中模板抽取的改进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板的机器翻译(简称TBMT)是为了提高当前机器翻译系统译文生成质量而采用的一种新的翻译方法,该技术的关键是模板的抽取。文章针对英汉机器翻译中的现存问题,在“动词+虚词”形式的模板抽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应用该算法可较好地解决英汉机器翻译中的一些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