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研究了Al2O3、Al2o3/TiB2和Al2O3/TiB2/SiCW三处陶瓷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擦靡损特性。结果表明:三种陶瓷材料与硬质合金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随温度温度的增加有不同的变化规律,摩擦表面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摩擦系数的变化与陶瓷物膜的和结构有关,在高温下Al2O3/TiB2陶瓷材料摩擦表面形成了具有优良的高温润性的TiO2氧化膜,因而TiB2的加入明显改善了Al2O3陶瓷材料 摩擦磨损  相似文献   

2.
Al2O3基陶瓷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Al2O3、Al2O3/TiB2和Al2O3/TiB2/SiCw在25到900℃时与硬质合金滑动摩擦时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三种陶瓷与硬质合金摩擦副的磨擦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摩擦表面的X射线衍分析表明:摩擦系数的变化与陶瓷表面形成的氧化物膜的组成和结构有关。在高温下Al2O3/TiB2的摩擦表面形成了具有优良的高温润滑性的TiO2膜,即TiB2明显地改善了Al2O3的摩擦磨损特性。  相似文献   

3.
润滑状况下Al2O3基陶瓷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研究了Al2O3基陶瓷在滴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了不同载荷下Al2O3基陶瓷的摩擦磨损特性曲线,观察分析了Al2O3基陶瓷磨痕形貌及微区化学成份和磨屑的物相组成,并就轻、重载荷下Al2O3基陶瓷在不同磨损时期的磨换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滴油润滑条件下,Al2O3基陶瓷的体积磨损量显著降低,但轻,重载荷下摩擦磨损曲线呈现不同规律,轻载荷下以疲劳磨损为主,曲线稳定上升,磨损量小,重载  相似文献   

4.
Al2O3/TiB2陶瓷材料的室温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TiB2含量的Al2O3/TiB2陶瓷材料与硬质合金在室温滑动摩擦时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随TiB2含量的增加摩擦系数减小,Al2O3/TiB2陶瓷材料抗磨损能力增强。其磨损机制主要有微观切削和断裂,材料中气孔的存在会加速其磨损。  相似文献   

5.
Ce-TZP-(Al2O3)陶瓷与Cr12钢的摩擦磨损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Ce-TZP-(Al2O3)陶瓷在不同载荷(100 ̄500N),不同介质环境(空气、水、醋酸、氨水)下与Cr12钢的磨擦磨损特性。根据磨损前后摩擦副表面形貌特征下相成份变化,分析了氧化锆陶瓷的磨损机理。1000N时,干摩擦摩擦系数与磨损率较高,此时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在液体介质中摩擦系数与磨损率都较低,磨损机理以分层剥落为主;200N以上时,陶瓷摩擦面上发生马氏体相变,磨损机理以脆性  相似文献   

6.
Sialon,Al2O3和SiC自配对干摩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高温结构陶瓷Sialon、Al2O3、SiC的自配对滑动干摩擦磨损性能,运用SEM、TEM、XPS手段观察和分析了磨损面的表面形貌、磨屑形状及相组成,目的是揭示陶瓷材料在试验条件下的滑动干摩擦磨损规律和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Sialon$ 微剥离磨损,摩擦过程中产生的氧化产物能改善材料摩擦;Al2O的磨损机理是磨屑边界润滑下的晶粒拔出和沿晶断裂;SiC表现为犁沟-磨屑-犁沟过程的磨损,并  相似文献   

7.
UHMWPE-SiAlON陶瓷摩擦副的生物摩擦学特性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SiAlON陶瓷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NMW-PE)组合作为人工关节置换材料的可能性,利用Falex摩擦磨损实验机测定了SiAlON陶瓷与UHMWPE在37℃、血浆润滑条件下的生物摩擦学性能。同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摩擦副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UHMWPE-SiAlON陶瓷摩擦副的摩擦系数为0.06,UHMWPE的磨损系数小于8.45×10-10mm3/(N·m)。表面轮廓仪对摩擦磨损前后SiAlON陶瓷表面测试,未发现明显变化,说明陶瓷磨损甚微。根据XPS分析结果,提出了生物摩擦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8.
在销-盘试验机上考察了干摩擦、水润滑及油润滑条件下Ti(CN)/45^#钢摩擦副的磨擦磨损性能。T i(CN)陶瓷的磨损主要由粘着剥东和微断裂引起。水对该摩擦副的摩擦性能无明显改善,但能明显地上陶瓷的磨损。  相似文献   

9.
通过钢/类金刚石(DLC)薄膜摩擦副在干摩擦4、122油和L252脂润滑条件下的球-盘摩擦学试验,对比分析润滑条件、载荷、速度对DLC膜摩擦系数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膜层磨损性能,研究润滑条件对膜层磨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脂润滑下DLC膜最大静摩擦系数分别减小了17%和38%;从0~2000 r/min转速范围内,DLC膜摩擦系数随转速增加而减小,油润滑下相比干摩擦DLC膜摩擦系数小15%~48%,脂润滑下相比干摩擦DLC膜摩擦系数在0~500 r/min转速范围小,超过500 r/min后干摩擦DLC膜摩擦系数小;油和脂润滑条件下,DLC膜层的磨损程度明显降低,磨损率相比干摩擦条件下分别减小了7.4倍和15.5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水及油润滑条件下Ti(CN)-Al2O3复合陶瓷与纯名、纯铁及不锈钢三种金属的摩擦、摩损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两种条件下,随着载荷及速度的增加,三种摩擦副的磨损量明显增大,但两处润滑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稍有差别,水润滑时摩擦副的磨损量比油润滑时地大,与干摩擦时的试验结果相比,水同的存在不仅没真情以减摩作用,反面使磨损加剧,能谱分析结果两种润滑情况下,水或油的存在不仅没起到减磨作用,反面使磨损加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Al2O3/Cr3C2/(W,Ti)C复合陶瓷材料,对其物理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用扫描电镜(SEM)对其磨损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Al2O3/Cr3C2/(W,Ti)C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与硬质合金YG8圆环的对磨中表现出较高的减摩抗磨性能,摩擦因子与磨损率较单相Al2O3降低近50%。对其磨损机理研究认为,磨粒磨损为主要磨损机制,高的强度和韧性是其具有良好耐磨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Al2O3基陶瓷复合材料Al2O3-ZrO2-SiCw进行了干摩擦磨损试验,并运用了SEM,TEM和XRD等手段对其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及它们与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SiC晶须(SiCw)增韧补强作用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Al2O3f+Cf/ZL109短纤维混杂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比研究了在滑动速度为0.837 m/s、压力为196 N的条件下热处理对该混杂复合材料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铸态和热处理态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均服从正态分布,铸态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均值都大于热处理态复合材料,热处理有利于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提高。铸态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犁沟磨损和层离,热处理后复合材料抗层离的能力增强,磨损机制主要为轻微的犁沟磨损。  相似文献   

14.
丁腈橡胶在硬质颗粒环境下的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销-盘接触方式考察丁腈橡胶/316L不锈钢配副的摩擦磨损性能,探讨有无Al2O3硬质颗粒及颗粒尺寸对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表面轮廓仪分析配副材料的磨痕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硬质颗粒参与磨损能降低接触副表面的摩擦因数;大尺寸颗粒会加速橡胶的磨损并能嵌入橡胶基体形成微切削效应,而随着颗粒尺寸减小至数十微米时,颗粒的存在反而能减缓橡胶的磨损;但颗粒的介入均会加剧配副金属的磨损、硬质颗粒的犁削作用使钢球磨损表面存在大量的犁沟;此外,无颗粒及不同尺寸颗粒环境下丁腈橡胶/不锈钢摩擦副表现出不同的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15.
AlNP/Al和TiB2P/Al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油润滑条件下两种不同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了增强体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油润滑条件下,随着摩擦时间的延长,AlNP/Al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由小变大趋于稳定;而TiB2P/LY12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却是由大变小趋于稳定,这主要与其摩擦过程中形成凹坑产生润滑油膜有关.由于增强体强度的增加,50%(体积分数,下同)TiB2P/Al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低于50%AlNP/Al复合材料,且耐磨性优于50%AlNP/LY12复合材料.增强相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使得复合材料的抗粘着能力明显优于基体合金.  相似文献   

16.
将坡缕石(Palygorskite,简称P)/Ag复合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以质量分数为4%的添加量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作为润滑油,在MMU-10G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P/Ag复合纳米材料添加剂对45#调质钢摩擦副的自修复效果.用称重法测定磨损量,用SEM和EDX对最终摩擦表面形貌和表面元素成分进行表征;并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陶瓷摩擦组元的表面进行化学镀铜来改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中陶瓷相与基体间的结合效果,从而提高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分别采用镀铜Al2O3颗粒和未镀铜Al2O3颗粒与铜粉和铁粉等经混合、压制、加压烧结制备Al2O3-Fe-Sn-C/Cu摩擦磨损试样。测试并分析了摩擦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摩擦组元镀铜可使硬质颗粒与铜基体结合紧密;摩擦材料的布氏硬度增加了12%,弹性模量提高了约7%,摩擦系数提高了5%~10%,线磨损量降低了20%~50%;表面镀铜后的Al2O3颗粒不易脱落,摩擦系数稳定性提高了13%~23%。研究结果表明,摩擦组元表面镀铜可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粉末热挤压法制备2%Mg2B2O5w/6061Al,2%Gr/6061Al,2%SiCp/6061Al,2%Mg2B2O5w+2%Gr/6061A,2%Mg2B2O5w+2%SiCp/6061Al,2%Mg2B2O5w+2%Gr+2%SiCp/6061Al单一及混杂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并对其耐磨性和摩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增大,各种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均增大,石墨的添加增大了铝基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随载荷的增大而降低并趋于稳定,摩擦因数均介于0.22~0.32之间。未加入石墨的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以磨料磨损和轻微的黏着磨损为主,加入石墨后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转变为剧烈的黏着磨损。  相似文献   

19.
TiB2P/Al composite wa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squeeze casting technology. Its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The elimination of T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 was confirm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studies. At 45% volume fraction, the bending strength at ambient temperature was 934 MPa. And the fracture modes included ductile failure of Al matrix and brittle fracture of TiB2 particles. In dry sliding wear mode,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adhesive wear were found on the worn surfaces of the SiCP/Alcomposite. But no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adhesion or abrasion wear were observed on that of the TiB2P/Al composites. At the steady stage,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iCP/Al composite was about 0.6. While that of TiB2P/Al composite was only about 0.16~0.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