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国家海洋局主持召开的《海洋资料浮标网管理规定》审定会于1991年4月6日在天津市,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召开。参加审定会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研究所、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从事浮标网管理第一线国家海洋局各分局等单位的24名代表。会议期间,代表们对此规定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编制的《海洋资料浮标网管理规定》明确了由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基层单位组成的三级海洋资料浮标网管理体系。规定还阐明了各级管理单位的职责。该规定的实施,为加强海洋资料浮标网的管理,强化各个管理单位的职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海洋资料浮标网的建设,提高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国家海洋局海洋资料浮标工作会议于1992年7月14日至16日在天津召开,来自局内外的17单位和部门的3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海洋局陈炳鑫副局长到会并讲话,叶人秒副司长作“依靠科技进步、狠抓措施落实、提高整体效益、把浮标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工作报告。他说,从1985年决定建设国家海洋资料浮标网开始,在全局上下、局内局外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初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配套基本齐全的海洋资料浮标业务运行系统。海洋资料浮标是一个海上“无人观测站”,七年来,先后在12个浮标站位上布放37个站次浮标,其中9个站已经有一年连续或基本连续的海洋资料,截至1991年,共获得有效数据资料161兆字节。这些资料对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灾害警报,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都是十分宝贵的。  相似文献   

3.
1988年9月6日至9日全国海洋资料浮标工程技术研讨会在山东荣成举行。会议是由国家海洋局科技司主持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全国23家有关研制海洋资料浮标的科研单位、工程技术单位、使用单位和高等院校等,会议代表共70余人。这次研讨会是关于浮标工程技术的大型专题研讨会。会议就我国十余年来开展大中小型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资料浮标网的运行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单介绍海洋资料浮标发展,国际现状的基础上,较详细地阐述了我国海洋资料浮标的发展史,浮标网的构成,各型浮标的性质,浮标网在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以及海洋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等。笔者希望借时机会使读者对我国海洋资料浮标网现状有所了解从而有助于海上浮标保护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文涛 《海洋科学》1992,16(4):16-17
HFB-lB型海洋浮标于1988年2月~1989年1月布放在我国5号浮标网点上,在海上连续工作351d,有效资料接收率为86.25%,达到了设计要求,于1989年3月18日通过了由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和机电部主持的鉴定;该浮标项目获1990年度机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本文主要介绍其波浪数据处理部分。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举办的Ⅱ型海洋资料浮标鉴定会于1989年6月22日至24日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召开。有国家科委、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航天航空部、机械电子部、国家教委等40多个单位80余名专家、科技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副司长王建文同志主持、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杨文鹤同志致开幕词。山东省科学院院长尤芳湖研究员、青岛海洋大学副校长徐家振副教授和青岛市科委等单位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会上选出了以上海交通大学黄祥庇教授为组长、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维衡为副组长以及13个评委组成的专家评审小组。会议听取了Ⅱ型海洋资料浮标研制、检测、使用、环境试验等8个报告,并看了浮标的研制、投放及使用的录相,还组织现场检查、参观停靠在码头待布置浮标网点的两个Ⅱ型浮标和设在小麦岛的浮  相似文献   

7.
国民经济建设和海洋开发活动需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海洋资料服务,需要建立和布设各类海洋监测设施,有效地同步监测海洋环境,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目前,一个立体化的海洋监测监视网在我国海域已经初具规模,许多昂贵的现代化仪器设备投放到海洋监测网中去,全自动、长期有效地为我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但与此同时,这些仪器设施在海上不断地遭受人为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国家海洋局自1985年以来,6个进口浮标中,有4个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损失达200万元以上;海洋站遭到渔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组织领导、由分局与海洋技术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浮标布放管理、技术保障小组,于今年三月二十九日和四月一日,使用向阳红五号船成功地把“中国浮标1”和“中国浮标2”布放在我国南海珠江口大万山东南偏东约92海里(114°09′17″E,20°29″49″N)和海南岛榆林港南部约45海里(109°31′49″E,17°29′46″N)靠近石油开发区的海域。目前,这两个浮标工作正常,定时通过卫星向南海分局发送布放点的风速、风向、湿度、气压、气温、水温、海流、波浪等海洋气象水文实测资料。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正式投入运行的第一代实用海洋资料浮标。  相似文献   

9.
开展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研制并建设海洋资料遥测浮标已正式列入我国七五计划。为适应我国四化、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需要,采取自力为主、并部分引进的办法,以便尽快在七五期间使浮标站(网)初具规模已是当务之急。笔者根据参加部分浮标工作和国内外浮标资料状况,着重提出在建设浮标站(网)的同时,应重视和进一步加强浮标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工作。特别是根据国外已有倾翻的实例和模型水池实验加以介绍和评述,从而为建成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浮标站(网),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供一些信息,以供有关领导在决策时和具体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洋资料浮标的资料有效接收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海洋资料浮标的现状及问题的提出海洋资料浮标由于它具有无人管理、长期、定点、连续观测、实时传输、资料可靠及费用低等一系列优点,毫无疑问,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正日益受到我国海洋界的重视。随着我们国家浮标研制工作的迅速开展,海洋资料浮标网的建成,如何定义海洋资料浮标的资料有效接收率、船和浮标观测数据的比对方法以及比对数据的处理;根据海洋资料浮标的资料有效接收率、船和浮标比对的结果评价海洋资料浮标的工作性能等问题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想就海洋资料浮标的资料有效接收率的有关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东海渔场冬季带鱼汛的捕捞量和汛期现场测温服务效果,以弥补在使用各种海洋断面调查数据和卫星红外图片分析中的不足,国家海洋局调查指挥司决定,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进行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经过近一年的技术准备于1984年12月24日和29日,首次使用国内自己研制的HWL-2型航空红外测温仪、低温黑体、投掷测温浮标及罗兰A/C航空定位仪等配套仪器设备,成功地进行了两次东海大面积航空红外及同步浮标测温试验。测温范围为北纬28°30′~32°00′,东经 122°00′~124°00′,航线长度为两千公里,调查海域面积为八万六千多平方公里。两次航测共计四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下半年 ,我国在南沙预定海域成功地布放了两只海洋气象浮标。该两只浮标是我国自行设计的首批船型海洋气象浮标 ,浮标具有对海洋气象、水文数据的自动遥测和传输功能。该浮标的成功布放 ,标志着我国海洋浮标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 ,对获取海洋资料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海洋开发事业和维护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南沙海域布放海洋气象浮标@毛祖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海洋资料浮标(以下简称浮标)的发展情况,以浮标为海洋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根据十年来浮标管理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及外国浮标发展的经验,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的前提下,从三个方面探索了浮标事业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1.依靠科技进步,按照价值工程的原则进行设计、研制先进、高效的浮标;2.建立完善浮标研制、管理、资料服务一体化的管理机制;3.浮标只有面向海洋经济建设服务的市场  相似文献   

14.
HM2000 型剖面浮标是一种新颖的国产海洋观测仪器,可以长期在海上自由漂移并连续测量 0~2 000 m 水深内的海水温、盐度剖面数据,已被国际 Argo 组织用于全球 Argo 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和维护。 详细介绍了该型浮标的工作原理、结构、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等,并与 APEX 型浮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表明了 HM2000 型剖面浮标具有明显的功能优势,且测量的温、盐度质量是有足够保证的,完全可以替代国外浮标用来主导建设我国的 Argo 区域海洋观测网。  相似文献   

15.
一、海洋浮标网的发展海洋浮标的研制始于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到60年代,浮标开始在海洋调查中试用,70年代中期才进入实用阶段。此后,美国、苏联、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等国都相继在各自近岸海域和世界大洋的若干海域构成局部浮标观测网。随着卫星遥感和卫星通讯设备的进一步完善,海洋浮标网得到了  相似文献   

16.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于一九八四年九月上旬,在我国黄海南部海域,即北纬33°14′18″,东经122°12′0″布放了HFB1—1A型海洋浮标站。该浮标站于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三日起开始按固定程序,每日四次自动向岸站发送这个海区的风力、风向、气温、气压、湿度、海水表层温度、盐度;自记海水的流速、流向等适时实况气象、水文数据资料。岸站将上述数据资料又及时地转发给北京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一九八五年八月四日,海  相似文献   

17.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于1990年12月15日在大连成立。大连市党、政、军领导和国家海洋局领导及其下属各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授牌揭幕仪式。 为了适应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的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赋予国家海洋局“综合管理”的职责任务,国家海洋局报请国家编委批准在原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国家海洋监测中心。这样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区监测中心站-管区-观测站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基本上具备了保证海洋综合管理所需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祖国海洋更加湛蓝,负责我国海洋环境监督管理的国家海洋局,组织拟定了与海洋环境保护有关的规划、标准和规范,建立了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网络,定期发布海洋环境公报,选划建设了一批海  相似文献   

19.
浅谈海洋资料浮标观测的地位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谈海洋资料浮标观测的地位和发展张志(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浮标队,广州51030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监测的手段愈来愈先进。除了船舶移动追踪监测、飞机快速监测外,还有卫星大面积的遥感监测等等。这些先进科学的监测手段,为我们认识海洋,保护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20.
信息之窗     
《海洋信息》2003,(4):30-32
2003年9月8日,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主办的《南海海洋网》国际互联网站(WWW.scssinfo.com)正式开通。 《南海海洋网》是一个公益性的海洋综合信息网站,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南海区的有关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执法监察等工作情况;发布南海区海洋预报包括海洋水文、赤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