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最近在山西省晋中市参加了“中学数学核心慨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第九次课题研讨会,期间听了一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3(选修)》.这节课由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的陈柏良老师执教,学生来自晋中市榆次二中,课前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课题给教师的成长带来的变化,以及高中课程改革的成果,但这节课也反映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和处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结合这节课,具体谈淡离散型随机变量这个概念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离散型随机变量”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学生在必修课程学习概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及其均值、方差等内容的基础概念课.教材通过取有限值的随机变量为载体,介绍有关随机变量的概念,重点在概念含义的理解及应用.随机变量的引入,使概率论的研究由个别随机事件扩大为随机变量所表征的随机现象的研究,它建立了连接随机现象和实数空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二章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与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进行的教学.随机变量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引入随机变量实现了实数空间和随机现象的连接,  相似文献   

4.
2011年4月7日,温州市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大讲台活动在浙江省瑞安中学举行,期间我们听了一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A版),这堂课由浙江省瑞安中学的吴存国老师执教,学生来自瑞安中学.下面是笔者对这节课的几点体会,望与广大同仁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5.
一定能摸到红球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2004年9月份在古城西安举行的“新世纪全国初中数学教学研讨会”上展示的一节课,该课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笔者有幸参与了该课的指导工作,并在会上听取了马复等专家的评论,受益匪浅.现将该节课实录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况艺娜 《化学教学》2000,(11):28-30
1 对教材的理解和安排1 .1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高级中学化学课本 (上教版 )第二册《氨、铵盐》一节教材中“氨气”部分内容。本课容量大 ,各种实验现象繁杂 ,让学生在短时间 (本校每节课 40分钟 )接受大量信息 ,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思维、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索等能力培养目标很难实现。基于此 ,我把《氨》这一节的教学分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节课完成氨的物理性质教学以及对氨气化学性质的推测和实验设计讨论上 ,第二节课完成对氨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1 .2 教学目标1 .2 .1 知识目标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及氨与酸反应…  相似文献   

7.
栾海军 《科学课》2009,(6):39-39
《杯子变热了》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一节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探究热传导的现象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按照课本顺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都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前几天听了一位教师的课,我发现本节课的“活动准备”这一环节值得商榷。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按照课本的顺序先让学生用手摸一个盛凉水的杯子,学生觉得很凉,  相似文献   

8.
“节节课好”是针对“一节课好”的异化提出来的。“一节课好”的本意是研究、示范、评优,对于促进学科的教学研究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节课好”被赋予了太多额外的价值.扭曲了人们对它的认识.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一课成名天下知”的功利、“因一废十”的高耗、“教案剧表演”的虚假等.这些都偏离了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9.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非常注重一节课的开始,而忽略了结尾的重要性.一节课的结尾和引入同样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影响下节课的教学质量.好的课堂结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面是本人在物理课教学中常用的几种结尾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型,就是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可以说,课型是由“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可以说,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课型的划分没有严格的标准,我们可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活动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宁夏教育》2008,(4):79-79
看一节课是否是好课.我们可以采用“三步曲”标准:第一步“视其所以”,全面地看这节课应该把握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在课堂上完成了多少,是教学目标实现的最大化还是最小化。第二步“观其所由”,微观地、细致地看遮节课采用什么途径、什么方式引导学生清晰地达成这些目标的。第三步“察其所安”,考察师生是否充满激情地去共同经历、领悟、总结学习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肖晨 《物理教师》2007,28(12):27-29
本课是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的第二节,是初中物理中较传统的一节课,虽然是一节传统课,但本课在新、旧教材中的教材设计变化较大,较典型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课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第三章“函数的应用”中第一节“函数与方程”的第二块内容,是在学习了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I后,研究函数与方程关系的内容,它是“函数与方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去年,听过一节课《我是一条小河》。这是一节在“全国语文教学艺术课堂观摩大赛”中获一等奖的课,也是颇有争议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上,教师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15.
教学分析与目标确立本课是一节源于教材的拓展课、探索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第二单元“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对两种古代政治文明模式的特征、评价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教学。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笔者采用“以活动驱动探究,以问题推动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设计了“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这节课的设计与教学体会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方兵 《考试周刊》2010,(51):50-51
《正弦定理》是江苏版职业中专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十章第二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解三角形的定理之一,是三角函数知识的延伸,是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正弦定理教学的第一节课,其主要任务是引入并推导正弦定理,理解并应用正弦定理,在课型上属于"定理讲授课"。以前的教法是教师主讲,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评价一节课时我们常常会说: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什么.或者说这节课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找不到亮点。何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呢?教育专家们认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就是学生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情感的兴奋点.灵感的激发点.教学的创新点,是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会心一笑或跃跃欲试的教学精彩环节。  相似文献   

19.
课型     
所谓课型,就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可以说,课型是由"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可以说,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如我们平  相似文献   

20.
“住新房”这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第二节课。本学期,我校三年级的数学教师围绕这一内容上了一节研讨课,并展开了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