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光照射联合多爱肤敷料治疗癌症患者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长期卧床癌症患者合并Ⅲ期压疮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观察组使用红光照射联合多爱肤敷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照射联合多爱肤敷料治疗Ⅲ期压疮效果好,既减轻患者痛苦,又减少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姚莉  刘维  李保兰  官莉 《激光杂志》2015,36(3):130-132
评价红光照射联合药物湿敷护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将66例COPD并Ⅲ期压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红光照射联合药物湿敷护理治疗,观察两组VAS疼痛评分情况、压疮的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压疮愈合时间为(17.31±1.3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21.2.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红光照射联合药物湿敷护理治疗能有效促进COPD并Ⅲ期压疮创面的愈合,缩短其治愈时间,是Ⅲ期压疮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局部氧疗及康复新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压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压疮常规方法换药,观察组应用红外线照射联合局部氧疗加康复新液治疗压疮。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压疮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局部氧疗及康复新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压疮临床效果显著,与常规方法相比缩短了压疮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局部氧疗及康复新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压疮,能改善压疮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况,治愈时间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梅现红  卢琦  官莉 《激光杂志》2014,(12):155-157
探讨氦氖激光照射联合左氧氟沙星针及护理治疗脑卒中并发Ⅲ-Ⅳ期压疮的疗效。将48例院外带入压疮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并清洁创面后用左氧氟沙星针纱布湿敷;实验组清创后每天用氦氖激光照射压疮表面15至20 min,再用左氧氟沙星针纱布湿敷,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4周后观察压疮愈合情况。对照组有效率为69.70%,实验组有效率为90.91%。两组差异比较(P0.005),有统计学意义。氦氖激光联合左氧氟沙星针治疗护理更有利于Ⅲ-Ⅳ期压疮的肉芽生长和上皮爬行,促进压疮创面愈合,缩短了压疮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百多邦及护理干预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压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43处)晚期恶性肿瘤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21处)和实验组21例(22处);对照组采取0.5%碘伏纱布持续湿敷,2次/d,实验组则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百多邦及护理干预治疗压疮;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压疮创面的愈合和好转情况。结果:评价两组疗效,显示实验组的治愈率为72.73%,平均治愈时间为(20.5±10.1)d,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治愈率为33.33%,平均治愈时间为(42.7±11.2)d,总有效率为76.19%。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百多邦及护理干预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压疮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将5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敷料换药;治疗组采用新型敷料联合红外/红光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踝肱指数(ABI)、溃疡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者患者足部动脉血流速度、ABI值及溃疡面分泌物细菌阴性例数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红光治疗仪联合新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康复新及莫匹罗星治疗癌症患者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长期卧床且合并有压疮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压疮传统常规换药方法;观察组采取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康复新及莫匹罗星治疗。治疗护理30d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康复新及莫匹罗星治疗癌症患者压疮的临床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缩短了压疮愈合时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康复新及莫匹罗星治疗癌症患者压疮,可有效改善压疮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况,方法简单,治愈时间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联合封闭负压引流干预促进豚鼠Ⅲ期压疮创面愈合的疗效,并优化其工作参数。方法:实验分疗效对比实验和参数优化实验两部分。疗效对比实验:选取20只清洁级雄性白色豚鼠,在左侧大转子处构建Ⅲ期压疮创面。20个创面随机分为五组:A组(持续-125mmHg负压治疗320min后给予5L/min的局部氧疗160min)、B组(-125mmHg负压治疗40min,5L/min的局部氧疗20min,交替8次)、C组(-125mmHg负压治疗40min后暂停20min,重复8次)、D组(5L/min的局部氧疗20min后暂停40min,重复8次)、E组(对照组)。在创面形成第0、1、3、7、11测量创面面积,计算创面面积收缩率。参数优化实验:构建23只Ⅲ期压疮豚鼠模型,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局部氧疗联合封闭负压引流干预方法的负压强度、氧流量、一小时内局部氧疗的工作时间和干预频次对日平均创面面积收缩率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时相点,局部氧疗和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干预组创面面积收缩率均高于单纯负压、氧疗或空白组(P〈0.001),且交替运行方式优于序贯运行方式。最优工作参数为干预频次12次/13、一小时内局部氧疗干预时间50min、封闭负压引流负压强度-125mmHg和局部氧疗氧流量10L/min。结论:局部氧疗和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干预方法能显著促进豚鼠Ⅲ期压疮创面愈合。均匀设计和回归模型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高精度预测,优化了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光照射联合护理干预及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此类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用更昔洛韦加泼尼松、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光照射,两组护理干预方法保持一致,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32.1%,总愈显率为60.7%,观察组上述数据分别为64.3%、89.3%,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红光照射联合护理干预及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红光照射并牵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影响。方法:将92例CSA患者按就诊顺序及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6例;对照组单用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红光照射并牵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愈显率(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60.8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红光照射并牵引治疗CSA,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昕  金涛  谢代鑫  马素兰 《激光杂志》2014,(3):60-60,62
目的:观察采用红光照射配合针刺并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予维生素类药物、激素、脑苷肌肽及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光照射和针刺治疗。疗程均为2周,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愈显率为91.67%,对照组为60.42%,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红光照射配合针刺并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激光穴照并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激光穴照并穴位贴敷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Barthel(BI)指数、改良的Fulg-Meyer(FMA)法评定患侧上肢手指水肿、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偏瘫侧水肿、肩痛、关节活动度、Barthel指数及FMA-Mey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74.07%),P0.05。结论:激光穴照并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前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后的34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FMA评分和ADL评分、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康复的依从性和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褥疮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康复依从性、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三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以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并发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TDP联合电脑中频并功能锻炼治疗护理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采取TDP联合电脑中频配合功能锻炼及护理干预,对照组只采用单纯的功能锻炼,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9.49%),观察组则为(97.4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DP联合电脑中频并功能锻炼及护理干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其临床疗效好于单纯功能锻炼治疗,且病程缩短,治疗效果好,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骨科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对策.方法:108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骨科疾病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骨科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对策.观察二组出现压疮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压疮1例,占1.85%;对照组发生压疮6例,占11.11%.二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