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胃镜结扎及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10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礼庆  吴肇汉 《临床》1996,3(4):206-208
作者采用胃下结扎附加硬化剂注射联合治疗重度食管静脉的曲张的方法,共治疗102例患者。以1个月内无复发性出血作为止血成功标准,本组总止血率为96.1%。经过1-2胃镜结扎治疗后再用硬化剂85例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消失主达83.3%,余17例916.7%)静脉曲张明显缩小。本组结果提示,采用胃结扎附加硬化剂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较单纯使用EVL或EIS治疗的止血效果和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有显著的差异(P〈  相似文献   

2.
胃镜结扎及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胃镜下结扎(EVL)后附加硬化剂注射(EIS)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06例,101例一个月内无出血,止血率为95.3%。经过1—2次胃镜结扎治疗后再用硬化剂治疗,88例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消失率达83.0%,余18例(17%)静脉曲张明显缩小。结果提示,采用EVL和EIS联合治疗重庆食管静脉曲张与单纯使用EVL或EIS治疗的止血效果和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两种方法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它具有方法简单、安全、能有效地控制急性出血及手术后再出血,降低死亡率,使肝功能差的患者度过出血期,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硬化和结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剑雄  郑传惠 《内镜》1996,13(1):19-21
本文共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68例,其中47例共69次行硬化剂栓塞止血,21例共30次用结扎法治疗,结果:1.硬化组47例,死亡1例,存活率97.9%,余46例随访1~3年,再出血2例(4.3%),21例注射二次以上者,曲张静脉基本消失者17例,占81%,本组术后主要并发症,胸骨后疼痛(79%),低热(79%)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升高(48%),无食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2、结扎组:21例中死亡1例,存活  相似文献   

4.
胃镜下硬化剂注射联合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比较胃镜下硬化剂注射联合药物治疗和单纯硬化剂注射治疗、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95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分成3组。32例患者给予硬化剂注射联合药物治疗;31例患者给予硬化剂治疗;32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3组患者急诊止血率、近期出血率、远期再出血率、曲张静脉消失率及曲张静脉复发率。结果联合组、硬化剂组及药物组急诊止血率分别为93.8%、90.3%和68.8%;联合组、硬化剂组及药物组近期出血率分别为6.3%、9.7%和46.9%;联合组、硬化剂组及药物组曲张静脉消失率分别为90.6%、83.9%和1.9%;联合组、硬化组与药物组急诊止血率、近期出血率、曲张静脉消失率差异有显著性。联合组、硬化剂组及药物组远期出血率分别为9.4%、59.4%和31.3%;联合组、硬化剂组及药物组曲张静脉复发率分别为18.8%、45.2%和87.5%;联合组与硬化组、药物组远期出血率、曲张静脉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胃镜下硬化剂注射联合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胃镜下硬化剂注射联合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胃镜下硬化剂注射联合药物治疗和单纯硬化剂注射治疗、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95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分成三组。32例患者给予硬化剂注射联合药物治疗,31例患者给予硬化剂治疗,32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急诊止血率,近期出血率、远期再出血率、曲张静脉消失率、曲张静脉复发率。结果:联合组、硬化剂组、药物组急诊止血率分别为93.8%、90.3%、68.8%;联合组、硬化剂组、药物组近期出血率分别为6.3%、9.7%、46.9%;联合组、硬化剂组、药物组曲张静脉消失率分别为90.6%、83.9%、1.9%;联合组、硬化组与药物组急诊止血率、近期出血率、曲张静脉消失率有显著差异。联合组、硬化剂组、药物组远期出血率分别为9.4%、59.4%、31.3%;联合组、硬化剂组、药物组曲张静脉复发率分别为18.8%、45.2%、87.5%;联合组与硬化组、药物组远期出血率、曲张静脉复发率有显著差异。结论:胃镜下硬化剂注射联合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应用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14例门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 ,非随机施行三种治疗方法 ,其中 78例为经内镜注射硬化剂治疗组。该组中 46例活动性出血行急诊治疗 ,32例行预防出血治疗。结果 急诊止血者 44例出血终止。 78例患者随访 1~ 5年 ,再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率为 7 7% ,曲张静脉消失率 83%。结论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法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经内镜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3例,其中肝硬化159例,原发性肝癌42例,其它12例。有效止血率为94.5%,硬化治疗后曲张静脉消退预防再出血获得较好的效果,合并症以发热及注射部位溃疡形成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9例,结扎时活动性大出血34例,5d内出血5例。39例进行102次963处结扎,其中29例经2~5次密集结扎后15例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显效率51.7%,13倒退缩到I度,总有效率96.6%。34例活动姓大出血患者40次紧急结扎,40例次立即止血,2例72h内再出血,急诊止血率95%。39例中肝功能ChildC级17例,占43.6%,均能安全接受治疗,水后无1例并发症及肝功能损害加重。存活34例,15例恢复工作。13例14~23月(平均18.4月)复查,2例复发食管静脉曲张再行EVL。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内镜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四年经验总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应用内镜结扎术治疗250例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其中234例病人有1次或1次以上出血史,78例病人为活动性出血。急诊结扎止血率达93.6%,经3~5次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被根除或缩小至1°以下者占81%,未发现与结扎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本组治疗结果表明:内镜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止血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并发症少、适应症范围广泛,既可紧急止血,也可作为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长期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注射治疗1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合并出血的内镜下治疗观察,以探讨硬化剂联合组织粘合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和组织粘合剂。结果:7例急性出血者出血停止,18例曲张静脉消失或基本消失。结论: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注射硬化剂联合组织粘合剂是一种较好的急诊止血方法,有效延长了肝硬化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序贯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序贯治疗的疗效。方法:106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活动出血患者,随机采用内镜下套扎、硬化、及内镜下序贯治疗。结果:三组急诊止血率分别为套扎组91.4%(32/35),硬化剂组89.7%(35/39),序贯治疗组96.9%(31/32);再出血率分别为5.7%,5.1%和0%,套扎组、硬化剂组两者疗效相仿(P>0.05),序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余两组;曲张静脉消失率套扎、硬化、序贯组分别为87%,76%和96%,序贯组明显优于其余两组。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内镜下序贯治疗较单独套扎术和硬化术治疗效果理想,是目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EVL)加硬化(EV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长期疗效。方法:先行1-2次套扎治疗。间隔10-14天套扎1次。套扎后二周复查胃镜,在食管下段及贲门残留静脉处注射硬化剂,每点2—5ml,总量不超过40ml。每例患者硬化剂治疗2—4次,以后三个月复查一次胃镜,半年后改为6个月复查一次胃镜。观察患者早期出血、并发症、静脉复发情况以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情况。结果:静脉曲张根除率74.5%,非完全根除率25.5%,近期出血发生率较高31.5%静脉曲张根除后复发率39.6%,远期再发出血率24.55,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增加了12.8%,严重并发症少见。该组患者死亡原因是出血和肝功能衰竭。结论:内镜下套扎(EVL)加硬化(EV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长期疗效是肯定的,与单纯套扎或硬化剂治疗相比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但须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近期出血率及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内镜硬化联合组织胶治疗危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对115例危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分别进行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组织黏合剂与内镜下组织黏合剂与硬化剂联合注射治疗的配合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种方法的急诊止血率分别为81.5%、95.8%、100%;术后发热率分别为73.8%、87.5%、76.9%;胸痛发生率分别为84.6%、70.8%、76.9%;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64.5%、31.3%、90%。结论硬化剂与组织黏合剂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其他方法,治疗过程中全程护理具有重要的地位,做好内镜下硬化、组织胶治疗的前期准备、配合及病情观察护理,可更好地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附385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目的:探讨经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自1988年2月-2000年5月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线破出血385例。临床随机分成3组:单纯硬化组(EVS)103例,内镜直视下向静脉内和静脉旁注射1%乙氧硬化醇,单纯结扎组(EVL)105例,分单次结扎和五连环连续结扎;联合治疗组(结扎加硬化治疗,EVL+EVS),经1-2次结扎后14天作硬化治疗,间隔1-3月对静脉曲张未消失者重复硬化治疗,结果:6个月内无出血者硬化组66%,结扎组83%,联合治疗组92%,3-6个月内随访,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硬化组86%,结扎组68%,联合治疗组91%,结论:联合结扎和硬化不同步良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能增加止血效果,提高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减内内镜治疗次数和硬化剂用量,为目前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线破裂出血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奥曲肽或垂体后叶素、一次硬化剂注射、心得安序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1 38例病人分为三组。三组病人均先静脉使用奥曲肽或垂体后叶素 ,之后分别接受单纯心得安治疗 (心得安组 )、一次硬化剂注射治疗后继以心得安治疗 (硬化剂 +心得安组 )、多次硬化剂注射治疗 (硬化剂组 )。比较三组病人的平均止血时间、近期再出血率、远期再出血率、平均住院日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硬化剂 +心得安组、硬化剂组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 1 5 .1± 1 .9h ,1 4 .8± 1 .9h ,比心得安组的 1 9.9± 4 .6h短(均P <0 .0 1 )。但硬化剂 +心得安组与硬化剂组间比较无差异。近期再出血率硬化剂组较心得安组低 (P <0 .0 5) ,硬化剂 +心得安组与硬化剂组间比较及心得安组与硬化剂 +心得安组间比较无差异。远期再出血率硬化剂 +心得安组及硬化剂组均较心得安组低 (P分别为 <0 .0 5 ,<0 .0 1 ) ,硬化剂 +心得安组与硬化剂组间比较无差异。平均住院日数则硬化剂组较其余两组长 (均P <0 .0 1 ) ,而硬化剂 +心得安组与心得安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 :奥曲肽或垂体后叶素、一次硬化剂注射、心得安序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与多次硬化剂注射治疗相似 ,是较好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预防再出  相似文献   

16.
内镜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内镜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30例共64例次,其中止血成功率达93.3%,食管静脉曲张闭塞率83.3%。止血安全、有效,未发生与结扎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内镜结扎术可作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32例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采用先注射疑血酶,再注射5%鱼肝油酸钠的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术,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急诊止血率达100%,并发症少,复发率25%。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术对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效果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8.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措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瑜元 《新医学》1997,28(10):512-513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措施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180)李瑜元食管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并发症,占我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左右[1],病死率过去达30%左右,近年由于药物治疗进步,内镜下EV硬化剂注射和套扎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腔二囊管在辅助急诊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作用。方法按就诊先后顺序选择60例患者,并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运用三腔二囊管辅助急诊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照组运用常规急诊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30例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止血效率为100.00%(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后消失率为63.33%(1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28%(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和发热、总住院天数和总医疗费用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腔二囊管辅助急诊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对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血管破裂性出血的疗效。方法内镜下对非静脉曲张性血管破裂性出血灶周围注射肾上腺素立止血高渗氯化钠注射液,如出血停止,则不再另行处理;如出血量减少,则在出血灶上行微波烧灼治疗;对注射后出血无明显变化及微波治疗后未止血者于出血灶上注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结果该组86例经注射肾上腺素立止血高渗氯化钠注射液后止血70例,止血率为81.4%;注射后出血量减少者10例联合微波治疗后止血8例,止血率提高到90.7%;注射后出血量无变化者及微波治疗后未止血者共8例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止血3例,止血率提高到94.2%。结论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立止血高渗氯化钠液对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血管破裂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联合微波和/或无水酒精注射可提高疗效,降低急诊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