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研学游”这种新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川菜博物馆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和教育场所,通过互动和体验式学习,旨在传承和推广川菜文化。本文深入分析了川菜博物馆的“研学游”空间模式,基于对川菜博物馆的案例分析,探讨了该模式对研学游的影响,以及其带来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江苏丝绸》2016,(4):52
正7月19日,由苏州丝绸博物馆主办、苏州艺唐丝绸文化有限公司承办、江苏丝绸协会和苏州丝绸行业协会协办的"设计与生活——羿唐·当代丝巾艺术展"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开展。这次展会是苏州丝绸博物馆改造提升之后在新的平台上首次举办的集中展示和宣传苏州本土当代丝绸品牌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国内饮食文化博物馆类型以地方菜系类、名菜名点类、茶酒饮料类、调味品类以及各种特色食品为主。我国饮食文化博物馆虽然在建设数量、类型品质以及建筑规模等方面具有一些显性的优势,但是在产业发展、管理运营机制以及博物馆功能创新等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欧洲国家对遗址类饮食文化遗产的保护,美国等现代工业化国家对现代工业食品的利用,韩日等亚洲国家对本国民族性饮食内容的传承等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国内饮食文化博物馆将在内容设计与内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有机更新,并不断地向国际著名饮食文化博物馆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在后博物馆以及后遗产时代,国内饮食文化博物馆在数量以及体量上将进一步提升。博物馆作为地方饮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文化旅游新的景观目的地,是提升城市美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文化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那文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那文化的传播推动广西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作为展示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民族博物馆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和技术,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博物馆的设计中,使观众在既能身处现实的空间营造,又能通过多方位的互动体验沉浸中民族文化故事的叙述中,真正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人们在交流和信息共享中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作为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桂北灌阳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论文首先对桂北红色文化进行概述,阐述了红色文化在灌阳博物馆设计中的特点和价值:可视化、数字化和持续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设计价值;重点总结了灌阳博物馆红色文化的装饰应用,红色文化历史题材的装饰表现、博物馆装饰设计的整体性表现、博物馆装饰设计的互动性表现等,旨在体现出灌阳文化博物馆的参观价值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仅仅具有收藏、研究、展示以及教育等功能的传统型博物馆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现在的博物馆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还需要发展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开拓更多的公共文化消费领域来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本文介绍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重点论述了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环境、研究和开发现状以及开发模式等,并阐述了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缤纷家居》2011,(8):33-33
如今的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和画廊林立,如同新的文艺复兴运动一般,在这种文化基调与当地兴旺的旅游业的催化之下,位于市中心的五星级音乐学院酒店即将开幕。这  相似文献   

8.
刘中强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0):10+17-10,17
中国体育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腾飞和发展而兴起的。自1990年中国国家体育博物馆建成开馆以来.我国又先后建成了山东临淄足球博物馆,南通分馆,杭州分馆、中国武术博物馆、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等博物馆先后建立。北京奥运会,青岛奥林匹克帆船博物馆、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中华传统体育陈列馆和陕西体育博物馆建成开馆,另外还有上海体育博物馆开始计划筹建,中国国家体育博物馆也在恢复重建当中。体育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为体育文化发展和繁荣提供非常的载体,同时也为中华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研究体育博物馆的建设、功能和意义新时期体育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4月27日,随着温州市鹿城区中国鞋文化博物馆筹建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鞋文化博物馆筹建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中国鞋文化博物馆建设是秉承传统、以文兴鞋的重大文化工程,是温州“中国鞋都”重要的标志,是我国拟建的鞋文化专业博物馆。为丰富鞋文化博物馆馆藏内容,该筹委会依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博物馆功能已不仅仅是文物的收藏、保存和展示,更多的是转变为人们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地方,观众参观博物馆展览更加注重多层次的体验。文化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作为公共文化体系中的博物馆,应不遗余力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增强为大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养。近年来故宫依托其文创产品、节庆展览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其成功经验对其他博物馆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可以展现文化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为艺术品的展览提供空间,并且不仅可以展现设计中的共同特点,也可以展示其各自的特点.通过一些展示的设计,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不同的文化特点和独特的民族特点,实现人们对精神物质的追求.本文主要以皖北地区的博物馆展品为例来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空间和色彩进行合理分配以及光照的合理分布,为博物馆的展示提供多样化的分布方案.不同地区的博物馆需要展示不同的地域文化,所以在展示设计中需要表现地域文化特色,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制定不同的展示方式,同时,也要展示博物馆设计的最终目的,将艺术表现呈现给参观者.因此,博物馆的展览设计应注重展品的整体艺术性.只有将博物馆的多项要求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设计,满足博物馆展示设计对艺术文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余绍奎 《北京皮革》2009,(12):61-61
中国第一座以“皮革历史与文化”为主题的皮革博物馆近日在浙江海宁开建。据了解,皮革历史和文化博物馆建在海宁中国皮革城内,博物馆为三层建筑,建筑总面积达2,850平方米,主要展出海宁的皮革历史和皮革文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调味品经过了漫长的文化积累,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这种文化的载体。文章重点介绍了传统调味品博物馆化保护的必要性、国内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可以借鉴的国外博物馆的发展模式及鼓励民间收藏的必要性。要通过传统调味品的博物馆化保护把这些文化遗产展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局部到全部,更好、更专业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4.
叶聪  匡才远 《丝绸》2023,(11):168-171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博物馆文创的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国内博物馆文创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文章基于对国内文创产业、代表性博物馆文创产品和文创消费现状的深入调查,发现当前博物馆文创主要存在文化品牌创新不足、文化推广力度不够、消费需求不明确、产业链发展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挖掘文化资源,加强创新设计;跨领域融合,数字驱动创新;整合文化脉络,传递品牌基因;完善产业链合作机制,实现资源互补”是博物馆文创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为现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从而推进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文化衍生品的热潮使我国各地的博物馆积极地展开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与设计,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基于吉州窑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设计探索,围绕当地特色地域文化,融合当代审美,设计一系列文化衍生品。  相似文献   

16.
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提升博物馆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为例,探讨了该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新思路。首先,应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新媒介,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广泛宣传。其次,在开发文创产品时,要增强自身趣味性与互动性,了解目标受众对文创产品的需求。要深入探索自身文化特点,找到与现代产品相互联系的突破口,其是其制胜的关键。最后,需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提取有创意、有文化内涵的元素,以此为基础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同时,需要注重创意设计的创新,结合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特点,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要增强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其整体的识别度。此外,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出符合博物馆馆藏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并运用新兴技术,推广文化品牌,提高博物馆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王林清  束霞平 《丝绸》2015,52(1):76-80
以苏州丝绸博物馆为例,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博物馆产品开发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分析、总结了苏州丝绸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现状。对博物馆产品开发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在依托苏州地域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即依托丝绸文化的特质,打造衍生品的品牌效应;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衍生品的市场流通速度;依托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升衍生品的市场竞争力;依托多渠道销售,扩大文化衍生品的销售规模。苏州丝绸博物馆应当借助得天独厚的苏州丝绸文化特质,在完成博物馆的社会使命的基础上,提升博物馆的品牌内涵,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保存和展示地域文物是博物馆的基本主要功能。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众的文化水平提高,人们对博物馆的文化认识逐渐发生改变。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已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以外另一个提升自我认知的教育场所。本文以"基于地域特色的博物馆审美教育—以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为例,从博物馆教育的角度让观众了解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的审美教育,博物馆审美教育的"艺术场域"特色环境构建,意在为观众从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多对话的角度了解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发和营销相关文创产品对于博物馆的多元发展和进一步建设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已成当下一大热潮。不同区域的博物馆有着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当前乃至未来以博物馆馆藏资源为基础开发和营销相关文创产品,对于塑造博物馆形象、传播博物馆文化、提升博物馆服务、扩大博物馆影响和促进博物馆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整理并总结笔者实地考察南京博物院所得资料尤其是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的相关信息,进一步研究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相关现状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建议,以助推南京博物院进一步发展进步和提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的重要物证,它代表着区域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文明程度,是促进历史文化发展、提高大众文化内涵的非盈利性机构。随着"博物馆热"浪潮的兴起,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也得到迅速发展。北海是旅游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一带一路"和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对于传播当地历史文化,提升博物馆的声望和影响力,以及促进北海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探究,希望能提供可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