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华南地区是花岗岩型富铀矿产出的重点地区之一,通过总结该区多年铀矿地质找矿、科研成果,并结合近几年富铀矿的找矿成果,对华南花岗岩型富铀矿的铀源、构造岩浆条件、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该区典型的富铀矿床338、339、201、361等的统计及分析测试数据进行了佐证。对华南花岗岩型富铀矿体的形成机制进行归纳和总结,认为富铀矿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叠加,是富铀源体、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富铀花岗岩体、铀的多次活化运移、有利的物理化学条件、构造有利部位、沉淀富集成矿等一系列作用的叠加、配合的结果。综合以上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富矿找矿潜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粤北地区是国内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矿集区,自20世纪50年代,前人在该区通过系统的工作已取得了巨大的找矿成果,但部分地段工作程度较低,仍具有较大铀矿勘查潜力。文章分析了粤北地区产铀花岗岩体特征以及区内的铀成矿地质条件,并对区内花岗岩型铀矿床形成有利的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一套适合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的找矿模式,为下一步铀矿勘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贵州铀成矿地质背景,论述了不同类型铀矿资源的地质特征,研究分析了铀成矿规律,划分了铀成矿(区)带,提出松桃——瓮安碳硅泥岩型、磷块岩型铀成矿亚带和凤冈——开阳碳硅泥岩型铀成矿亚带;认为浅成低温热液铀矿床和沉积型铀矿床铀资源丰富,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5)
本文依据赋矿主岩和岩浆活动对铀矿的成矿作用,将安徽省内铀矿化类型划分为碱性岩型、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火山岩型、变质岩型及伟晶岩型七大类型。根据具体含矿岩性、成矿作用和成矿环境异同,将七大类型细分成14个亚类型。按矿体产出部位对安徽省内主要铀矿类型的碱性岩型外带亚型划分为接触带-断裂-岩性层控式(丁家山式)、砂岩残留体式(大龙山式)两个成矿式。安徽省内铀矿化主要分布在金寨-西汤池铀成矿远景带、沿江铀成矿远景带及广德-屯溪铀成矿远景带三条铀成矿带上,其中沿江铀成矿远景带是安徽省内重要的铀成矿带。  相似文献   

5.
照金-焦坪一带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东部,处于渭北隆起与陕北斜坡过渡区域,周边分布有店头铀矿床。笔者通过典型矿床分析,结合成矿地质条件、航空放射性异常查证结果,总结砂岩型铀矿找矿标志,建立数学-物理找矿模型,并用俄罗斯半定量成矿预测技术对该研究区进行了成矿预测,新划定铀成矿远景区2片,推进了该地区铀矿资源勘查。  相似文献   

6.
彭剑刚 《四川建材》2008,34(1):124-125
三江口地区铀矿化主要类型为花岗岩类的热液脉型和碎裂蚀变岩型。成矿热液活动由早阶段到晚阶段在空间上具有由高向低,氧逸度具由低到高的演变特征。岩体的自变质和碱交代作用及其外接触带的气化热力变质作用是成矿元索铀的活化迁移及预富集的重要成矿地质作用;热液交代蚀变是主要的铀成矿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彭剑刚 《四川建材》2008,34(1):124-125
三江口地区铀矿化主要类型为花岗岩类的热液脉型和碎裂蚀变岩型。成矿热液活动由早阶段到晚阶段在空间上具有由高向低,氧逸度具由低到高的演变特征:岩体的自变质和碱交代作用及其外接触带的气化热力变质作用是成矿元索铀的活化迁移及预富集的重要成矿地质作用;热液交代蚀变是主要的铀成矿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何佳军  邵东  王刚  强利刚 《矿产勘查》2021,12(8):1785-1791
芨岭矿床位于龙首山成矿带中段,区内以发育钠交代热液型铀矿床而备受瞩目。在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铀矿勘查工作,本文对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查明铀矿化受马路沟断裂构造、钠交代岩和热液蚀变三者共同控制。本文通过对该区成矿条件和最新勘查成果的分析,认为在芨岭矿床深部和外围有较好的成矿潜力,值得开展进一步铀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9.
牛岭矿床属花岗岩外带型铀矿床,以往勘查成果表明铀矿化主要受上泥盆统三门滩组长石石英砂岩层间破碎带控制。在系统梳理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勘查成果,应用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进行了总结和研究。结果表明矿床铀矿化与中基性脉岩具时空关联,富铀的马岭岩体可以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成矿流体含有幔源流体组分,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促成了成矿流体演化,矿质卸载时成矿流体为酸性热液流体,降温作用及黄铁矿还原作用是矿质卸载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费才林 《四川建材》2012,38(4):182-183,187
诸广岩体南部地区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的重要产地,前人对诸广地区的铀成矿地质条件研究较系统,并在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的指导下找到一批矿床、矿点,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铀源.诸广地区着重研究构造与铀成矿的关系,而对中基性岩(辉绿岩)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较薄弱,笔者以百顺地区辉绿岩为切入点,研究中基性岩脉与铀成矿的关系,以期在诸广南部地区铀矿找矿有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位于桃山-诸广铀成矿带南段的龙源坝复式杂岩体中南部。依据前期铀矿普查勘探总结的控矿构造和找矿标志,通过本文研究,查明龙源坝岩基过渡相是富铀场;燕山晚期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沿NE向深大断裂侵入的酸性小岩体深部岩浆室是古地热体,串珠状展布的古地热体组成NE向条带状古地热场。古地热场侵入在过渡相富铀体内,在上部形成同形态、同规模的大硅化带。白垩世晚期是铀成矿期,矿岩时差约40 Ma。分析认为,NE向下南石、良伞寨、坪山3条大硅化带位于富铀场、古地热场、大硅化带重合区间,是有利的铀找矿远景区;硅质脉与不同方向构造交接处或岩性界面相交部位是有利的找矿靶区。对龙源坝岩体花岗岩内带型铀成矿时空规律的研究,可为华南众多的同类型铀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万康  刘龙  孟平虹  夏寅初 《矿产勘查》2022,13(9):1241-1249
花岗岩型铀矿是与花岗岩存在密切空间联系和成因联系的热液铀矿。研究表明,花岗岩型铀矿的形成与特定花岗岩有关,黑云母的矿物化学差异在评价花岗岩铀成矿潜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合论述近年来产铀性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化学进展,探讨黑云母的矿物化学特征在花岗岩产铀性研究中的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相较于同时代非产铀花岗岩,产铀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多为铁质黑云母和铁叶云母,产铀花岗岩的黑云母明显更富铁。(2)从黑云母铁镁指数来看,产铀花岗岩大多小于0.38,为改造型花岗岩,其原岩来自地壳,属S型花岗岩。(3)黑云母结晶温度和氧逸度也是评估热液成矿潜力的另一重要指标。产铀花岗岩的黑云母结晶温度和氧逸度普遍低于同期非产铀花岗岩。(4)黑云母的氟质量分数也是造成同期相邻花岗岩产铀能力差异的原因,氟质量分数越高,越有利于熔体中铀的富集从而导致富铀矿物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造山带岩浆活动发育,成矿作用密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地区。夏河—合作矿集区是西秦岭地区重要的矿集区之一,区内目前已发现早子沟、加甘滩两个特大型金矿及多处中小型金矿床(点),目前对区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构造演化、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对区内的构造环境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通过分析矿集区内侵入岩时空分布、岩石学特征及其TTG岩石组合,讨论了矿集区TTG岩石组合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性质,进而分析了其与矿集区内金成矿的关系。根据矿集区内花岗岩类岩石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与投图研究,矿集区内岩浆岩岩性主要为闪长岩一花岗闪长岩一石英二长岩一黑云母花岗岩,多属于I型花岗岩,具大陆边缘弧花岗岩(CAG)的特征。岩浆主要来源于玄武质洋壳的脱水熔融,为洋壳基性岩浆和大陆上地幔岩浆的混合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该TTG岩石组合与其西延出露的高镁安山岩构成组成极性,表明西秦岭造山带是由一系列微板块与许多小洋盆组成的具有多幕俯冲的多岛洋盆。在石炭纪—三叠纪经历了洋壳俯冲、板片断离及陆陆碰撞的演化过程,在此期间岩浆活动为金矿成矿提供了热液,促使地层中早期汇聚的含金物质再富集,在热动力驱动下沿有利构造方向运移,并不断萃取周围岩层中的金,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半壁店铀矿点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了铀矿点的形态规模、赋矿主岩、主要控矿构造、围岩蚀变和成矿阶段等铀矿化特征,初步构建了铀成矿模式。半壁店铀矿点产于沽源火山盆地南缘的半壁店塌陷型破火山口,受火山岩地层、断裂构造及破火山口构造复合控制。铀矿点受区域性北西向半壁店—富山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控制,铀矿体或铀矿化呈带状、脉状产于北西向断裂构造带中,矿化类型为铀-赤铁矿化,矿石矿物主要为硅钙铀矿、钙铀云母等次生铀矿物,铀以分散吸附形态为主。赋矿主岩具富硅、富钾、富铀、富铝、贫钙等地球化学特征,可能形成于陆缘板内环境,成岩岩浆可能来自上地幔,与破火口塌陷作用有关。围岩蚀变具上酸下碱的垂向分带特征,上部发育硅化、高岭石化、褐铁矿化、萤石化等酸性蚀变;下部发育赤铁矿化、水云母化、绿泥石化、钾长石化、蒙脱石化等偏碱性蚀变。矿前期蚀变主要为水云母化、蒙脱石化等;成矿期蚀变主要发育赤铁矿化,其次为硅化、萤石化、水云母化、绿泥石化等。铀成矿经历了赤铁矿化阶段和金属硫化物阶段,赤铁矿化阶段主要形成于流纹斑岩侵入时期,是铀元素初步富集阶段;金属硫化物阶段主要形成于花岗斑岩侵入时期,是主要的铀成矿阶段,是铀元素二次富集阶段,铀矿脉呈细脉状、网脉状胶结或切割赤铁矿化阶段形成的铀矿化。半壁店铀矿点的形成经历了太古宙—元古宙铀预富集、早中生代铀二次富集、晚中生代铀成矿和新生代铀矿次生改造等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范围内,锡矿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规律性。本文对锡矿床在全球范围内的形成时代特征及锡矿床在全球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分带规律进行了讨论和总结,认为燕山期为原生锡矿的重要成矿期,新生代为砂锡矿的最重要形成阶段;并将锡矿在全球分布划分为3个主要的锡成矿带:环滨太平洋巨型锡矿成矿带、欧亚大陆陆内锡成矿带和中南非洲锡成矿带。在成因类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锡成矿规律,提出富锡地壳的存在是锡矿床产出的前提,岩浆分异演化晚期的富含挥发分及富硅、富碱花岗岩侵入改造作用是锡富集成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北山红柳大泉一带侵入岩广泛分布,但缺乏对年代学研究及其成因和构造背景研究。文章对区内主要岩体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了岩体与区域成矿的关系,岩体侵位时代分别为早志留世和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440. 2±1. 7) Ma和(434. 1±1. 7) Ma;闪长岩的年龄为(267. 2±3. 7) Ma和(282. 2±3. 7) Ma。本区岩类以二叠纪二长花岗岩和闪长岩类为主;SiO2含量为62. 98%~76. 03%,A/CNK显示样品属于准铝-过铝质岩石,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总体呈右倾,轻稀土相对富集,而重稀土相对亏损,个别样品表现出Eu的负异常,均为Ⅰ型花岗岩。早志留世岩体为火山弧花岗岩,与成矿关系不密切;二叠纪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二长花岗岩为区内多金属和铀矿形成提供热源和矿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