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从肠道菌群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原因之一。中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增加菌群的数量,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缓解变应性鼻炎症状。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的互作紊乱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的病理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认为肠道菌群紊乱与胆汁酸代谢异常分别和中医“土虚”“木郁”原理相通,故可以从“土虚木郁”“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两方面为IBS-D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中医健脾和胃、疏肝利胆之法,从而调节“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失衡,最终改善IBS-D症状。  相似文献   

3.
脾胃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是对这一理论的高度概括。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形成与结构变化、生理病理及在防治疾病方面都与中医的脾胃理论相似相通。通过对脾胃理论与肠道微生物菌群之间联系的分析与探讨,我们认为肠道微生物菌群可称之为西医理论的“后天之本”,而这2种“后天之本”是不同医学体系下对其理论的高度概括。中医学的发展,需要借鉴西医学的研究方法与成果,从而来阐释中医学的理论与机制,并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4.
肠道菌群与细胞焦亡互作失衡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密切相关,浊毒内蕴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及中医学理论研究,笔者认为肠道菌群紊乱是浊毒内蕴的病理学基础,细胞焦亡为浊毒内蕴的微观体现,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肠道菌群—细胞焦亡”互作紊乱与溃疡性结肠炎“浊毒内蕴”病机相契合。本文从“肠道菌群—细胞焦亡”互作失衡角度探讨“浊毒内蕴”的病因病机,是将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的初步尝试,旨在为临床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思路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肠道菌群失调是国内外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热点之一。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通过调理脏腑气机升降、调控脑肠肽和炎症反应等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数量和比例,使肠道菌群恢复稳态。本研究基于脾胃学说理论,聚焦肠道微生态,从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脾胃学说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角度浅析针灸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依据与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曹雅茜  王杰 《光明中医》2023,(12):2418-2421
近些年来,“脑-肠轴”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大量研究证实了从肠治脑的可行性。此文在“脑-肠轴”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共同指导下,探讨了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发病机制、PSCI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调节肠道菌群治疗PSCI的针灸思路及其中医理论基础,发现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肠道菌群,可以大大改善PSCI的治疗基础,而基于“脑-肠轴”理论针刺治疗PSCI是中西方医学融合的结果,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应该对比PSCI患者肠道菌群的不同,尽可能建立统一的诊疗标准,结合“脑-肠轴”理论,以调控肠道菌群的正常生态为目标,研究新的针灸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消化吸收、营养、生理功能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健康人体与肠道菌群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方面保持动态平衡。中医理论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等与肠道菌群的相关理论高度统一。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其化学成分复杂,肠道菌群在方剂发挥临床疗效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方剂有效成分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胃肠道吸收入血发挥疗效,而肠道中未吸收的成分通过调控肠道菌群亦能发挥疾病治疗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中药“肠中移行成分”的概念及方剂“从肠道菌群论治”的观点,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从肠道菌群论治”的研究及以肠道菌群为作用靶点,通过药物干预治疗疾病的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8.
肠道微生物群是西医学的重大创新之一,近年来研究者们对肠道微生物群及其对急、慢性疾病的影响进行了更全面和更深入的研究,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近几年的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群与神经系统之间关联密切,特别是大脑和肠道之间的双向沟通会影响一些急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因素和结果,及“肠脑同调”理论。运用“脑肠同调”指导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基于“肠道微生物群-脑轴”在中风(脑卒中)中的病理生理学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中医针灸辨证论治中风。  相似文献   

9.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长期以来被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然而,对于其中的“脾为孤藏”尚缺乏现代科学的解释。近年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人体的免疫、代谢、消化和吸收等功能,与各个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文章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围绕脾藏的理论,以“主运化”“主为卫”“主枢机”“百病脾为先”和“菌乱从脾治”等理论为基础,对“脾为孤藏”的科学内涵进行阐释。目的在于为基于肠道菌群从脾论治多种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艾滋病患者常首先表现为脾胃受损,继而累及他脏气血阴阳。本文从脾胃升清降浊和主思藏意,以及脾胃与肠道菌群的共同作用等方面阐述“脾统四脏”与艾滋病肠道菌群调节的密切关系,认为“脾统四脏”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而调节肠道菌群可作为其突破点,为此提出益气健脾等法、脾与他脏同治思路,可为临床治疗艾滋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其特征是持续性、并通常是进行性的气流阻塞,包括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在内的气道异常及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在内的慢性呼吸道症状等,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医学提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认为肺脏和大肠在生理病理方面相互联系影响,可采用补益肺脾肾,以及祛痰、逐瘀等治法肺肠同治。肠道菌群在人体的免疫、神经和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影响肺肠组织结构功能,调节肺部炎症和免疫等作用于COPD。中医药能够调控肠道菌群使其恢复平衡,从而有利于COPD的恢复,如以补益肺补肾为主的治法能够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肺肠组织损伤,调节肺部免疫;以祛痰、逐瘀为主的治法能够调控肠道菌群,降低肺部炎症反应。该文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以肠道菌群为关键点,阐述了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COPD的内涵,旨在为临床通过肠道菌群治疗COP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心脾”论治心力衰竭萌芽于《黄帝内经》,目前通过各项医学热点研究证明了肠道菌群与心力衰竭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从心与脾的生理、病理、经络等相互关系上来论述心脾同治与心力衰竭、肠道菌群的内涵,并着眼于中医心脾功能、病理因素、中药研究论述探讨心脾与肠道菌群、心力衰竭之间的纽带关系,以期为临床试验提供指导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其平衡影响着宿主的平衡和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针灸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文从理论、机制、应用三方面对针灸调节肠道菌群的现状进行综述。整理发现“脾胃”学说是针灸调节肠道菌群的理论基础,针灸调节肠道菌群多用于治疗肥胖、胃肠道、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微生物-脑-肠轴理论可能是针刺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机制。基于中医“脾胃”学说理论,针灸调节肠道菌群是否能运用于更多疾病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随着肠道菌群与脑肠轴之间的研究日益增多,发现脑肠肽与胃肠动力,肠道菌群之间关系密切。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部分,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研究表明,针灸能够调节肠道菌群,也能调节脑肠肽和胃肠运动。本文拟从脑肠肽、胃肠运动等方面探讨脑-肠互动与针刺调节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医将其定名为“髓毒劳”。在吴翰香、黄振翘、周永明教授等海派中医血液名家70余年的临证与科学探索基础上,吾师陆嘉惠教授以“虚毒”立论,对MDS(髓毒劳)整体病机进行高度概括,提出较为系统的“虚毒并治”理、法、方、药临床策略体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功能失调,不能化生精血,以及“因虚致毒”或“外毒致虚”等均是导致髓毒劳发病的基本因素,而现代研究也有发现肠道菌群失调是包括MDS在内的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故作者认为精血与肠道菌群是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于机体生命活动不同维度的阐释,并进一步试从“虚毒并治”临床策略出发浅述肠道菌群与髓毒劳发病及治疗的相关性,进而提出中医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是其发挥MDS治疗效应新途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通量微生物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呼吸道、肠道菌群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已经发现肠道菌群与肺部囊性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部感染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其中COPD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两者的因果关系尚未被阐明。临床上COPD发病过程通常伴随着厌食、腹胀、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及营养不良的表现,这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肠道微生态群主要通过“共同黏膜免疫系统”参与宿主营养能量代谢、免疫防御机制等参与疾病的过程,同时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也可通过远端器官的免疫调节,介导肺部免疫受损,引起肺肠微生态失调,影响COPD的发生发展。COPD在中医上属于“肺胀”范畴,COPD微生态失调的病机与肺、脾、肠密切相关,尤其在水谷精微物质的运化、抵御外邪方面与现代医学关于COPD肠道菌群紊乱的部分机制阐述颇有相通之处。深刻挖掘中医基础理论发现,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小肠相通,肺脾太阴同气相求这3个方面可以更好地诠释COPD微生态失调的中医内涵。该文借鉴现代医学关于肺肠道菌群的部分研究成果,探讨其与...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肝脾不调”,即肝之疏泄与脾之运化功能失于协调、不能相理相助,是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的重要病机。基于此病机的肝病实脾、肝脾同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涉及调节免疫、减轻炎症损伤等多个方面。近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关系和谐与否对肝病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是ACLF发生发展的潜在影响因素,而肠道菌群功能与中医脾脏功能密切相关,胆汁酸分泌则受肝脏疏泄的调控。因此,“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平衡可视为肝脾功能协调的体现,二者关系失衡则提示机体正处于肝脾不调的状态。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失衡角度探讨ACLF“肝脾不调”的现代生物学内涵,对于阐释“肝脾不调”的病机实质及拓宽ACLF防治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根据其主要发病特征与临床表现,可将冠心病归为中医的“胸痹”“心痛”等病。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不仅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同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文分别从中医学和西医学角度对肠道菌群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综述,同时总结了中西医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冠心病的方法,系统阐述了肠道菌群组成及其代谢产物与冠心病的关系。为探索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探讨张震“一体两翼、疏调气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作用机制。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疾病,以腹痛和排便异常为主要表现。目前机制尚不明确,认为胃肠动力改变、脑-肠轴调节异常、低度黏膜炎症、内脏高敏感、精神心理因素等均可诱发该病。“一体两翼”即肝脾肾与IBS的发病有着紧密的联系,临床以“疏调气机”为治法治疗该病疗效明显。文章从肠道菌群与IBS的相关性及对IBS发病机制的影响出发,推测以“一体两翼、疏调气机”为指导治疗IBS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实现。将名老中医学术结晶与西医学研究成果相结合,以期为临床运用及科研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哮喘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中医学对哮喘具有系统论述,认为脾虚是哮喘反复发作的宿根之一,运用补脾益气法治疗哮喘,补脾益肺,具有较好的疗效。现代研究发现,中医学“脾”生理功能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在哮喘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补脾益气法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经“肠-肺”轴建立肺部免疫稳态,改善肺部炎症反应,达到治疗和缓解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