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静脉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静脉化疗的14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7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和小组式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跌倒、静脉导管意外终止的发生率明显偏低(P<0.05),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评分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组式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恶性淋巴瘤静脉化疗患者的安全管理,改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护理事故,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5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心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通过采用SPSS19.0软件计算统计发现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前,心理和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距(P0.05),而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距显著(P0.05)。结论:对于恶性淋巴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大幅度提升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8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精准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实施精准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T细胞淋巴瘤采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为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详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统计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4.12%和97.06%,而对照组分别为79.41%和85.29%,相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距显著(P0.05)。结论:T细胞淋巴瘤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利用跌倒分级护理在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跌倒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利用跌倒分级护理可有效减轻跌倒情况发生,大大增高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60例综合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及宣教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及宣教的基础上通过品管圈的管理模式进行防跌倒宣教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保障患者安全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干预价值。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精神科病区住院部收治的4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跌倒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意外跌倒发生率为5.5%,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5%,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跌倒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恶性淋巴瘤患者施以临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3月~2017年02月收治的12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恶性淋巴瘤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恶性淋巴瘤患者施以护理期间,对应干预方法分别确定为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临终关怀;对两组恶性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表现差异以及护理模式应用满意度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恶性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表现同对照组恶性淋巴瘤患者比较,改善程度明显(P<0.05);观察组恶性淋巴瘤患者护理模式应用满意度同对照组恶性淋巴瘤患者比较,改善程度明显(P<0.05).结论:对于恶性淋巴瘤患者施以临终护理干预,在生活质量提高以及护理模式应用满意度提高获得的效果方面,均较为明显,从而获得确切临终护理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意外骨折进行预防跌倒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到我院诊治的意外骨折老年患者236例,分为两组,1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18例试验组进行预防跌倒细节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意外骨折的发生率、护理后的满意度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患者意外骨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意外骨折进行预防跌倒细节护理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防跌倒强化管理措施在呼吸科老年患者防跌倒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泰安市立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老年患者1 312例中具有跌倒风险的39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6例。对照组防跌倒护理按呼吸内科常规老年患者防跌倒安全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防跌倒强化管理措施,包含老年住院患者的防跌倒管理制度、跌倒危险因素综合评估、跌倒风险告知书、防跌倒管理措施、持续改进以及质量控制等一系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跌倒意识行为评分预报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防跌倒强化管理流程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跌倒意识行为评分(87. 77±10. 34)明显高于对照组(62. 66±7. 34)(P0. 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 99%)也高于对照组患者(66. 32%)(P0. 05)。结论实施防跌倒强化管理措施可以对呼吸科老年患者在院期间潜在的跌倒危险因素进行预见性的识别与评价,从而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最为妥善的处理,有效避免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事件,对于确保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性的维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实施利妥昔单抗药物治疗后实施护理干预后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非霍金淋巴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为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通过计算发现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距显著(P0.05);而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但对照组为79.17%,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实施实施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大幅度降低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并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与实施经验。方法:从本院神经内科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设为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对其跌倒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相关的跌倒原因。从本院神经内科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设为观察组,结合对照组前期研究原因分析,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跌倒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等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的临床跌倒发生率为0.00%(0/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4/50),P0.05。经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评估与比较,观察组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02±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2±0.25)分,P0.05。结论:年龄、疾病情况以及临床护理等是导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重要原因,通过做好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王贺 《中国卫生产业》2013,(23):119-119,121
目的讨论并且分析在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原因分析,总结出临床上针对心内科老年病人防止意外跌倒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5000例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取得了患者以及家属的同意后。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00例,对照组的250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心内科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的2500例患者则采用心内科针对老年患者防止意外跌倒的特殊护理干预手段,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特点,比较并分析患者的意外跌倒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结果全部5000例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经过不同方法的临床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2500例患者发生意外跌倒的仅有3例,占全部的0.12%,患者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措施感到满意的有1658例,感到基本满意的患者有718例,对医院护理措施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124例,护理满意度达到95.04%;对照组的2500例患者则有12例患者发生意外跌倒,占全部的0.48%,患者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措施感到满意的有1085例,感到基本满意的患者有1199例,对医院护理措施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216例,护理满意度达到91.36%。结论对于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应用预防意外跌倒的特殊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几率,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对于医院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作用于肿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院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治疗的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作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并发症,进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化疗间歇期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2月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前的280例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为对照组,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后的280例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导管维护依从性、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带管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273例、对照组275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研究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导管维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PICC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PICC患者带管满意度调查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进行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维护依从性,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带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感染的预防护理。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科长期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患者导管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并发症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3例肺癌化疗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的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化疗并发症发生率(22.86%),显著低于对照组(50.0%);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78.9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配合给予预见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相关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76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5.24,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49,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用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可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与分析在老年病房中医养结合模式下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天津市民政局老年病医院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3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住院顺序号将32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对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住院患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肿瘤专科日间化疗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6月入住某肿瘤专科医院日间化疗的患者420例,按照患者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210例,观察组210例,观察组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静脉导管、输液等候时间及医护患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6个月后,对照组药物外渗发生率为2.9%,观察组为1.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等待输液时间由4.60±0.89 h降到了3.23±0.63 h,对照组由4.20±1.12 h下降到3.97±0.96 h,观察组实施后效果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83±1.03,8.45±1.74,11.51±0.82,对照组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97±1.26,7.88±1.09,10.20±0.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管路堵塞或滑脱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的应用能有效优化肿瘤日间化疗病房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