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于贵勇 《风能》2012,(1):40-41
由我国政府、世界银行(WB)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合作开展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SP)已于2011年底圆满完成了一期的各项计划。项目二期目前正在紧张筹备之中,预计2012年年中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学报》2006,27(7):737-738
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SP)赠款号:TF054833项目代码:P067625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简称CRESP,LN4792-CHA,2005)是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WB)及全球环境基金(GEF)合作开展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开发和投资项目,该项目的宗旨是在调查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借鉴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3.
董路影  唐冬 《中国能源》2011,33(12):5-8
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GEF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SP项目)一期将要结束,该项目的实施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本刊就此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将要进行的项目二期等采访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东明先生。  相似文献   

4.
《风能》2011,(8):84-87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SP)是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WB)及全球环境基金(GEF)合作开展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开发和投资项目,目标是研究制定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建立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逐步实现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6月13日,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SP)二期启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家电网、国家开发银行、各科研院所、新能源企业,以及世界银行(WB),美国、丹麦和德国等国际机构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2006,(4):72-72
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简称CRESP,LN4792-CHA,2005;赠款号:TF054833;项目代码:P067625)是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WB)及全球环境基金(GEF)合作开展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开发和投资项目,该项目的宗旨是在调查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2014年12月发布了《2014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概括了截至2013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总体发展概况,总结了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战略目标、政策措施和市场趋势。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投资的热点领域。2013年,全球所有新增发电装机中,有56%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已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电源。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已实现规模化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  相似文献   

8.
崇明岛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明岛是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品种最为齐全,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并可建设成独具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基地。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对崇明三岛能源供应和消费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崇明三岛可再生能源资源与利用潜力,并提出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方案,得出未来可再生能源在崇明三岛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和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能源信息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在德国成立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2009年1月26日在德国波恩成立,该机构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发展。德国环境部部长西格马?加布里尔在成立仪式上表示,可再生能源有着巨大的潜力,但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支持以实现其在全球范围的突破。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成立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新代言人",极大推动其在全世界范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1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和国际能源署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2018》及《可再生能源市场报告2018》研究报告。参加成果发布会的有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司副司长郑剑,知名专家韩文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和国际能源署的研究成员等60余人。会上,首先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先生和国际能源署可再生  相似文献   

11.
地热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稳定可靠、成本低廉、清洁环保等优点。国外能源公司在地热能利用方面积累了成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其中以冰岛绿源公司为代表的地热供暖、以雪佛龙为代表的地热发电、以壳牌为代表的干热岩发电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些公司都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国际声誉以及完整的产业链;并且都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某一项地热业务.而后再逐渐向地热能利用的其他领域扩张;同时还具备完善的科研设备和一流的科研人员,注重科技创新。中国石化正在积极扩大地热能研究和利用工作,旗下新星石油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常规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第一大公司。截至2012年底,新星石油公司地热供暖能力达1000×10^4m2,约占全国常规地热供暖面积的25%。今后中国石化应逐步拓展地热能利用范围。延伸地热能利用产业链;加强科研攻关,积极创新,促进地热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同时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地热开发利用技术的制度建设,并积极争取国家、地方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推动我国地热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一种双赢机制,它帮助发达国家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CDM项目必须经国内批准、国际注册后才能开始减排量的监测与统计.并要通过EB严格的审核才可以签发CERs。截至2009年6月12日,中国已有118个CDM项目的减排量获得签发.合计签发减排总量达1.32×10^8t二氧化碳当量,占EB签发总减排量的44.55%。随着我国CDM项目的逐步多元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所占比例会进一步增长。中国政府从CDM项目获得的收益作为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用于支持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活动,企业自留的CDM收益资金只能用于与本项目产能无关的节能减排或可持续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13.
规划方案下的清洁发展机制(PCDM)的有效实施.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能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良好效益。除开发碳捕获与碳埋存技术之外,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执行理事会在我国电力行业其他减排领域均有相关的方法学,可以开发成CDM项目。目前我国已开发的CDM项目主要集巾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巾的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方而。PCDM最适宜使用的是小型方法学。以宁夏丰联彭阳太阳灶项目为例.拟定项目基准线情形,计算出年减排量约为35723t二氧化碳当量。PCDM的实施仍存在其本身还不完善、尚无成功经验可借鉴、金融危机下国际碳交易市场萎缩等障碍。建议我国应完善CDM项目管理办法,鼓励多方协作开发PCDM,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学,积极参与国际PCDM规划的制定与简化。  相似文献   

14.
毛宗强 《中外能源》2010,15(7):29-34
2010年5月在德国埃森召开的"第18届世界氢能大会"上,来自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代表介绍了各自国家最新的氢能进展。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大会并发言指出:中国要制订国家氢能规划,加大对氢能的投入,扩大氢能示范和应用,加强氢能的国际合作。美国能源部Nancy L Garland博士和Michacel Mills介绍了美国氢能的总体情况,指出:目前美国每年生产5000×104m3氢气,拥有氢气管道3000km以上,现有氢燃料电池轿车230多辆,氢燃料电池公共汽车130多辆,加氢站约200座。在燃料电池商业化方面,美国仍存在着技术上和经济性方面的障碍。在2007~2010财政年度,美国通过立法和各类货款、补贴,进一步加大了对氢能的扶持力度,美国能源部多次联合其他机构,召开氢能基础设施研讨会,就降低燃料电池成本、氢能政策、税收、碳税、氢能信息和教育、燃料电池革新方向,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等进行讨论。目前,美国加州是美国最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技术与示范的州,该州预计于2016~2018年,其氢燃料电池轿车数量将达到54300辆,并计划进一步发展氢能高速公路。德国国家全资公司NOW公司总经理波霍夫博士等人介绍了德国的氢能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准备到2015年,共建造1000座加氢站,将为10×104辆氢燃料电池车提供氢气;德国在氢气来源方面,2020年以前主要来源于副产氢气和天然气制氢,2030年以后主要依靠煤制氢(集合CO2捕集)、风能制氢、生物质能制氢等。日本为了尽快研发、推广燃料电池车,采取了全额投入经费的办法,委托日本产业省(METI)的全资公司VEDO公司负责管理"日本氢能和燃料电池示范项目(JHFC)",该项目的目标之一,就是到2025年,在全日本建立1000座加氢站。  相似文献   

15.
李桂菊  张军  季路成 《中外能源》2009,14(5):96-100
美国能源部2003年提出的“未来发电”项目(FutureGen)是全球最引人注目的煤炭洁净发电示范计划之一,然而2008年年初,美国能源部对该项目内容和目标进行了重组。根据最新资料总结了项目重组情况,分析认为,项目重组原因除美国官方公布的成本和政策压力以外,主要是基于美国政府对于未来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主导地位的预期、雄厚的IGCC技术基础和潜力以及全球IGCC项目发展形势所驱动,其目的是使美国IGCC+CCS技术占领并垄断市场。同时针对我国发展IGCC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past decades have witnessed the rapid growth of foreign participation in the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is a result of massive energy demand and the Government’s strategy to shadow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fossil fuel in the energy mix. This paper critically reviewed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renewable energy with various partners in the new century. The cooperation pattern varies from partner to partn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a has benefit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renewable energy such as accessing to finance and advanced technologies,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related to renewable energy, and enhancing related policy framework. Major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re discussed as well.  相似文献   

17.
In the Background of implementing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building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Zhangjiakou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for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upporting 2022 Winter Olympics are discussed by analyzing the location advantages of Zhangjiakou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newable energy in Zhangjiakou.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aspects of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in National Wind/Solar/Storage/Transmission Pilot Project, VSC-HVDC transmission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demonstration utiliz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 the Olympics zone, which could be a reference for problems of large-scale renewable energy in secure integration, outgoing transmission and flexible consumption. And replicable experience for building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will be provided by conducting ± 500kV VSC-HVDC Power Grid Demonstration Project,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Demonstration Project, Flexible Substation and AC/DC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Demonstration Project, EV Battery Secondary Utilization Energy Storage Demonstration Project, Smart Grid Demonstration Project of Low Carbon Winter Olympics and other demonstration projects.  相似文献   

18.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energy strategie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conducted quantitative study on China's sustainable energy strategies by using the econometric method. GDP growth will be over 6% annually between 2005 and 2030. The continuation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could result in a lot of difficulties for energy securi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2 emissions reduc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re comprehensive strategies should be adopted, including improvement in energy efficiency with highest priority, enhancing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promoting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transport sector, etc. At the same tim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uch as establishing Asia Energy and Environment Agency towards Asia Community is also an important strategic option.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数据信息平台是进行新能源发展战略制定、规划、决策的基础.相比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信息收集和统计工作相对滞后,并缺乏一个集中的信息发布和共享服务平台.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信息收集平台,构建基于系统科学的数据信息分析系统.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REL)、丹麦可再生能源实验室(Risoe)、国际能源署(IEA)、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为我国可再生能源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借鉴.它们的经验包括人财物组织、数据收集方式、数据管理、数据监测、数据分析等方面.为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建议有关部门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加大对国家可再生能源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研究成果;严格数据定义,统一数据标准;建立高质量的数据收集体系;建立数据核查与评价机制;建立可再生能源数据信息平台标准手册制度;实现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天缝”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