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议     
·乌鲁木齐艾哈迈提.艾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山西能源与节能》自改版创新后,栏目涉及面比较广泛,经常报道一些新疆能源产业发展的信息与文章,我看了挺受感动。最近,中央召开了主题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疆工作会议,“资源改革先行、民生目标优先”以及各部门、  相似文献   

2.
胡隽秋 《中国能源》2009,31(5):33-36
新疆目前处于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耗能型产业结构特征明显,粗放型增长方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加快新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构筑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均衡发展、互为补充的多元化结构,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常规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本研究依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结合新疆可再生能源资源情况、资源特点、发展现状和发展水平,对未来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发展思路、发展定位、建设重点、开发路径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性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日益严峻,在此形势下,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宁夏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较好的太阳能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对于调整能源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部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世宪 《中国能源》2003,25(8):21-23
为了合理利用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促进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和能源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立足西部,放眼全国,提出了西部地区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提出西部能源发展战略是全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战略,各能源部门协调发展战略,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王赵宾 《能源》2012,(9):62-64
旨在强化本土掌控力量的新疆三大能源集团框架初立。它们离完成体系梳理、撼动市场格局的距离还有多远? 随着区外巨头对新疆资源圈地深耕几近合围,新疆终于忍不住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今年7月,新疆高调宣布整合成立本土地方能源集团一一新疆能源集团公司、新疆中泰集团公司、新疆新能源集团。三家依靠新疆当地资源,分别捆绑成立的国企能源集团,其目的直指煤炭、煤化工和新能源三大市场。按照当地官方的设想:这三家国企将全面覆盖新疆能源领域的各个层面。其中,新疆能源集团立足新疆煤炭资源优势,探索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新机制,打造资源储备、资源开发、资源转化、矿权招商、资本运营的平台;中泰集团负责推进煤化工、石化、氯碱产业发展,打造自治区现代化工产业体系;新能源集团推进风能、光伏、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构建新疆的新能源产业体系。这无疑是新疆大开发战略启动以来,新疆打出的一张新牌。不过,观察人士普遍担心。当前这三家企业的规模还远远不够,难以对央企等区外巨头构成压力。  相似文献   

6.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符合世界能源发展方向和我国能源战略。"十三五"时期,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且发展空间较大,指出了现阶段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受到的制约因素,以及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针对性地提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采取正确而精准的措施,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能源工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提出了要从能源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开发与节约并重、开辟两个市场、转化为多元化结构五方面转变观念,并提出能源的安全供应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文简称为“新疆”)光伏产业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优势、政策加持、市场发展及光伏扶贫等方面分析了新疆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新疆光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国际政治形势带来的潜在风险、工业硅的清洁低碳生产有待提升、光伏电力的市场占比偏低、光伏电站配置储能系统缺乏经济性、光伏技术型人才缺乏等。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要实现新疆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应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在正视政治阴谋和国际舆论、推动光伏产业清洁生产、增加光伏发电并网规模、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采取措施,助推新疆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核电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本文从核电的技术路线选择与实现、装备生产能力、核电建设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核电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加快出台引导核电产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中央的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核电装备制造业自主化跨越式发展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中通过多通道收集数据资源,考察了中国与欧盟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探讨了近年来中欧可再生能源资源、产业投资、产能、消费和投资前景。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产能及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欧盟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出现巨大增长,欧中创新公司在煤炭清洁、海洋勘探、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极大投资潜力,其中以风能为主。目前中国和欧盟仍然面临着技术、政治和市场不确定性驱动的投资风险。文中旨在为中国投资者客观了解欧洲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及投资市场,寻找最佳投资机会,同时也对欧洲企业抢抓中国市场机遇,平衡市场风险,实现双方合作互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裘品姬  钱娟 《中国能源》2013,(12):23-25,28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压力日益增大,作为常规能源重要补充的页岩气资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及国家"十二五"页岩气勘探开发重点地区,加快推进新疆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及新疆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新疆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快推进新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邓向辉  李惠民  齐晔  梁琦 《中国能源》2012,34(6):29-31,21
发展核电在中国低碳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的可靠保证,是满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然而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核电安全性的质疑,本文在通过对比核电与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性等基础上,论证发展核电在低碳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汇总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新能源技术的科技成果,揭示其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十分必要。利用文献计量、数据对比、数值模拟计算等分析方法,对我国以及中国科学院2000年以来在先进核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领域的科研成果产出数量、年度分布、技术分类等进行计量分析。2006~2008年是新能源技术科技成果数量快速增长的时期,生物质能的科技成果产出最多,太阳能和风能次之,核能的科技成果产出最少,比较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下发展高效安全能源的思想和策略。北京、上海、辽宁和广东是主要成果产出地区。中科院和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是主要成果产出机构,中科院在生物质能、风能领域的科技成果优势较为突出,但仍需在太阳能、核能领域加强技术研究。为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高新能源产业"软"、"硬"两方面的技术,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建立新能源产业资金和运营保障体系;完善新能源价格政策;加强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完善新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对加快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天然气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从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市场规模、管理水平和资金实力等方面综合来看,中国天然气产业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分析了中国天然气市场现状和主要制约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快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massive consumption of fossil fuel. However, potential risks such as the extreme shortage of fossil fuel and the result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s a substitution for fossil fuel, renewable energy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ergy structure adjustment. As a special type of renewable energy, marine renewable energy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by China's govern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rs because of its properties such as cleannes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arge reserv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ergy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electricity market reform in China, the marine renewable energy power market has a bright future. Through querying an amount of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strateg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ource endowment, the current industrial status, and policy environment. Then, the PEST‐SWOT strategy analysis model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internalitie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the externaliti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renewable energy power industry. Then, som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four angles of strategic positioning,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support are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weaknesses and threats. Through the research, some conclusions and policy proposals are finally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Today more than ever before, the issues of energy shortage, global warming and climate change bound with greenhouse effect are dominating the international agenda, causing an increased interest in the renewable and alternative energy secto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scientific technolog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nergy,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has become ever-increasingly evident. Bio-energy, as an emerging and promising energy type, is of pretty importance for China's energy development from the strategic perspective. In this paper, the strategic analysis tools stemming from the SWOT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PEST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model have been adopte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modes of China's bio-energy industry. Afterwards, on the basis of the mode analysis, several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an attempt to achieve the rapid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bio-energy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莫神星  贾艳 《中外能源》2013,18(5):4-11
能源发展战略是对能源总体发展的部署、谋划和设计。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既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定的,又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国际合作、改善民生,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努力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核心。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为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定能源资源安全战略提供了依据。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是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需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能源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能源安全战略的指引,科学谋划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方略,促进中国能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世界能源发展的形势和中国面临的挑战,指出了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2050年前中国能源发展分为3个阶段的战略定位,表明了科学、绿色、低碳的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展望了21世纪上半叶中国能源发展趋势,提出了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推广应用新能源、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浙江省新能源产业现状的分析,结合当前该产业国家层面与浙江省级层面的标准化现状,重点阐述当前浙江省新能源产业标准化工作中制约或限制产业快速发展的问题。最后从产业链的角度,提出推进新能源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对策建议,有利于规范产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