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的规划建设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途径。通过山西省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规划建设实践,分析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的实施困境,探讨生态经济视角下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的规划内涵,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五个方面对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进行规划控制导引,对于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住区》2015,(1)
研究和建立城市区域碳排放数据积累和评估框架是当今城市绿色生态发展规划和管理的新阶段。介绍总结国外C40"正气候发展计划"评估框架及实施方法,对比研究其在指导世界一些主要城市绿色生态示范区的做法和目标实现情况,为我国相关城市区域及生态示范区碳排放评估规划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市委、市政府根据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认为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亟需建设特色鲜明、服务一流的高端国际会议区,将其作为国际交往的服务平台,经商议决定于2010年启动建设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将"实践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建设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并贯穿于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全过程。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展现了中国在"低碳、自然生态、节  相似文献   

4.
皮微  高瑜 《绿色环保建材》2020,(5):241-241,244
随着党中央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受到空前重视。城市公园在促进城市内涵集约发展和品质提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重点指出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公园规划应重点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和居民健康三个方面,并结合株洲市雪峰岭城市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提出生态保护、城市修补和健康促进三大策略,规划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共生共荣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5.
正1缘起照明,是建筑设备体系的重要分支。从自然光的应用,到人工光的发展,照明首先是建筑在夜间的表现方式;在更高的层面上,照明产生的光可以成为建筑空间的灵魂,也可以承载城市文明。但是在大部分建筑设计中,照明作为设备体系的介入,往往滞后于项目实际需要。这种滞后,会导致诸多实现上的困难和弊病,影响建筑的表现,疏离于城市的气质。而在更大的尺度上,随着城市夜经济的发展需要,城市的  相似文献   

6.
杂志世界     
《北京规划建设》2015,(2):200-201
<正>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联合所属的"北京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专业委员会"于2014年12月19日成立。该专业委员会以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重点针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的学术交流以及科研、咨询活动,为政府部门和行业单位提供服务和支持。在"北京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上,各位委员和参会单位代表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经验等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7.
正"十三五"规划为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明确要求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生态廊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具有生态、美学、社会、经济的综合效应,为城市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城市发展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型,纵观上海黄浦江两岸规划区内现状,已进入存量发展的阶段,而城市更新需要一个有  相似文献   

8.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开展"城市双修"工作,河南省新乡市决定修编城市水系生态规划,以求解决黑臭水、河道生境恶化、洪涝灾害和水景观缺乏等水生态问题。从过去偏重中心城区重点河段、形象性的景观整治作法,改变为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政策思想,立足于长远,以城市水生态安全为重心,建立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主导,水利、市政、环保和规划专业为协同的技术团队,开展城市水系连通生态规划。将城市河道生态修复与农田输配水工程、城市防洪、运河旅游、滨水区修补和海绵城市规划等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实现以改善水生态质量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建设机制。在生态文明发展阶段,在不同尺度和项目类型上,风景园林专业将获得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9.
正福建省住建厅结合工程质量开展2年治理行动,组织编制出台《福建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旨在推进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步伐,大力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循环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使建筑垃圾得到充分回收和有效利用、变废为宝,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构建宜居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4月发布《"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实施100个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建设的规划目标。今年以来,绿色生态城市建设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七大原则中,第四条原则即为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规划》还专门列出一节提出"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  相似文献   

11.
宋唯宁 《城乡建设》2021,(14):52-55
夜经济,也称夜间经济,源自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概念,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为主体的夜间服务型消费,涵盖了商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第三产业.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夜间消费的贡献率超过60%,"夜经济"已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夜经济"成为国家层面促进消费的20条意见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据四川省成都市委外宣办透露,未来10年四川成都将计划总投资5 619亿元,建设238个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项目,通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升级,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此外,作为指导未来1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蓝图,《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和《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也即将出台。  相似文献   

13.
《规划师》2016,(11)
为应对我国城市生态规划难以有效实施、传统城市规划存在"生态失效"的问题,文章以生态导向下的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中堂镇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规划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要求为基础,遵循近期建设规划所强调的规划可实施性、将目标直接落实到行动的理念,构建了以"目标框架—行动路径—实施保障"为主线的编制思路,为生态导向的近期建设规划作出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太浦河是跨两省一市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空间骨架。目前发布的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草案已提出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但从流域尺度的空间规划落实到场地尺度的规划设计尚缺乏中间层次的规划支撑,导致实际问题与解决策略之间的错位。浙大-西浦-同济联合Studio模拟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语境下跨行政主体协作的跨学科、多尺度流域规划设计,回溯各个尺度,归纳原型设计策略作为系统性的规划设计导则,探讨在流域尺度进行统一实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门窗》2014,(11)
<正>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了解到,日前,北京未来科技城、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获得该市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区称号,每个绿色生态示范区将获得500万元的资金奖励。近年来,北京市一直在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积极推广"绿色"概念。2013年,该市发布《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对绿色生态示范区的规划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此次绿色生态示范区申报工作于2014年8月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6.
董禹  安淇  董慰  谭卓琳 《中国园林》2023,39(5):116-121
低碳发展背景下,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优化被 视为降低城市CO2浓度的有效途径。为深入了解城市生态用地 空间格局和其对CO2浓度的影响关系,尝试构建了低碳目标 下耦合优先尺度与空间格局特征识别的城市生态用地规划优 化综合研究框架,并以哈尔滨市为例,提取与计算了2000— 2020年城市生态用地与CO2浓度的多年空间分布数据。基于 多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与CO2浓度相关性变化,识别研究二者 影响关系的优先尺度为10km。在优先尺度下,通过划分城市 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类型单元、筛选特征指数,明确高碳汇单元 内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特征与阈值范围,并以此提出了城 市生态用地合理发展与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低碳 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态容积率(EAR)是一种基于绩效评估的生态规划工具,用以测算城市环境的能源与碳排放。现探讨在城市更新开发过程中,生态容积率如何通过减少城市环境的碳排放来应对城市密度增长的问题。采用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来测定城市街区开发前后的碳排放。一旦符合政府设定的减碳政策,业主或者开发商将获得对应生态容积率标准的额外容积率奖励。叉讨论了当问题从场地尺度的生态绩效扩展到社区和城市尺度上的制度施行、经济可行和政治议题的问题时,不确定性随之而增,规划问题变得不可解。案例研究结果显示,可以在城市密度增长的同时实现15%的减碳效果,但是也会伴以空间的、制度的、经济的以及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因素。最后认为,规划问题的不可解来自于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尺度不匹配,提出应以多尺度适应性策略来灵活应对系统不确定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落实江苏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太仓市提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把太仓打造成既有现代城市功能、发达的工商业,又有优美的田园风光,并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美好宜居城市。在生态规划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如何能够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生态规划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地处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太仓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实践为例,重点介绍与城乡生态规划研究密切相关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景观和交通系统建设方面的规划研究成果,探讨城乡统筹的绿色生态规划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大事记     
《北京规划建设》2015,(1):199-200
<正>2010.02.22—按照北京市委在怀柔区委区政府"关于在雁栖湖地区建设国际高端会议项目的请示"中的批示要求和工作部署,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展选址论证及概念规划编制工作。2010.04.02—北京市委专题会听取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规划情况的汇报,审议并原则同意《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概念规划》。2010.04.08—北京市政府制定《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并成立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城市空间规划中既要做到发展城市建设又要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城市空间规划所面临的问题。传统的城市规划片面强调城市发展,传统的生态规划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两种规划各自为营,导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矛盾。当前基于生态约束视角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已得到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