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 electricity与静电荷或动电荷相联系的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电荷 electriccharge又称“电[荷]量”。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电的量,是物体或系统中元电荷的代数和。 静电学 electrostatics研究在没有电流情况下与静电场有关现象的学科。  相似文献   

2.
电 electricity与静电荷或动电荷相联系的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电荷 electriccharge又称“电[荷]量”。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电的量,是物体或系统中元电荷的代数和。 静电学 electrostatics研究在没有电流情况下与静电场有关现象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等高线”传入中国,最初被称为“平剖面线”。1886年首次出现了“等高界线”的概念。民国时期,等高线有多个同义名称,大部分地理、地图类书籍中称其为“等高线”或“等高曲线”,大部分军事教程中,将等高线称为“曲线式”或“水平曲线”。1949年以后,等高线在测绘学中的名称逐渐统一。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常用的科技名词有不少是发端于 1 9世纪 ,因为 1 9世纪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恰好在这个时候 ,中国也打开了交流的大门。随着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日益扩大 ,一些初期以科技名词身份出现的术语逐渐成为常用的词汇。不过 ,从最初到现在 ,这些科技名词的面貌或多或少都发生了变化。以下考察了三组科技名词。“电”和“电气”1 9世纪 50年代 ,“电”和“电气”开始与现代的电 (electricity)发生关系 ,在此之前 ,“电”一直是指“闪电” ,如“电闪雷鸣”。在 1 9世纪后半期 ,“电”有时单用 ,更多是出现于各种复合词中 ,如“电…  相似文献   

5.
"马力"探源     
功率单位“马力”这个概念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中期,这个词的出现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期。它应该是英语horsepower的仿译。大约过了三四十年,“马力”在汉语中已经基本定型,不但在科学著述中使用,在普通文献中也经常能见到。后来“马力”还传到了日本。  相似文献   

6.
19世纪前期,在马礼逊的词典中,英语中的term被翻译成“名字眼”,这可以看作“术语”一词出现的前奏。甲午战争后,在大批日语词传入中国的大背景下,“术语”一词在章炳麟的译著中悄然出现。  相似文献   

7.
近代日本借用中国古汉语词对译西洋概念,导致词语内涵在中国、西洋、日本三个语境之间游徙,终于定格为被中日两国共同接受的现代义,其典型一例是“科学”。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随着遗传学的进步,经典遗传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gene”一词在出现不久后也进入国人的视野,并产生了若干译名。经过四十余年的积淀,中文“基因”一词最终得到普遍使用。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基因”一词的中译和演变,是反映近代遗传学知识在中国的建构与本土化过程的典型案例。中国近代遗传学共同体对译名学术性和普及性等要素的反复衡量,也体现了多种因素在科学传播中对概念形成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对“政治传播”这一术语的概念界定尚不明晰,没有统一的认知,甚至出现将“政治传播”和“政治传播学”混淆使用的情况。文章通过梳理政治传播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脉络,比较各种对“政治传播”这一术语的定义,发现“政治传播是特定共同体中政治信息扩散和被接受的过程”这一定义相对准确。  相似文献   

10.
天平这一形象化的比喻对西方哲学思想中理性的概念化产生了影响。天平的隐喻与西方思想中的两个不同的理性概念相符合,莱布尼兹对发展这两种理性观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两种对理性的解释同时存在于莱布尼兹的作品中,然而二者实际上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竞争的。其中一种解释被称作“公制的”或“运算法则的”,导向了“硬”理性概念,另一种被称为“辩证的”,导向了“软”理性概念。莱布尼兹作为“温和”的理性主义者的一面,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在莱布尼兹思想的这一面可以发现他为理性辩护的策略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能够较好地应对过去和现在理性所遭受的严厉批判。  相似文献   

11.
“伪科学”概念不科学“伪科学”一词常被提及,特别是在科技打假中作为维护正义的名称时时出现,而一些学者日前正在联名要求废除“伪科学”一词。一场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发起的“废除伪科学”学者签名活动刚刚结束。该活动征集到150名学者的签名支持。这场签名在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它被何祚庥等院士认为“非常荒唐”。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通过电子邮件给几百名学者发信——《不要让“伪科学”一词成为灭亡传统文化的借口》,号召学者们联合签名,废除“伪科学”提法。在这封长达两千字的电子邮件中,宋正海…  相似文献   

12.
元初耶律楚材在其编算的历法《庚午元历》中提出了里差概念。该文对里差概念和数值进行了分析,发现耶律楚材的里差数值偏小,原因是他使用的东西距离数值过大,约为实际距离的1.4倍。这种情况与西方托勒密传统的地理经度测量数值相近。结合宋、元时期地圆知识传入中国的背景,该文认为里差是西方地理经度概念传入中国并在历法上加以应用之结果。里差概念的提出,是宋、元时期西方阿拉伯世界科学思想传入中国并产生影响的重要个例。  相似文献   

13.
从“格致”到“科学”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一切概念都是在历史中流动的,其流向和“流域”皆受制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社会条件。就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而言,“格致”不是科学,而它终于演变为“科学”,是在开放的条件下不断接受外来文化冲击的结果。一、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格物致知”秦汉之际的儒家著作《礼记》中有一篇《大学》,相传其核心内容为孔子之言,其余为曾子的阐述文字。被认定为是孔圣人的话中有这样一段:  相似文献   

14.
明末中西学术会通不但在知识层面上展开,而且,在认识论观念层面上展开,提出了格物穷理原则。作为一般认识论观念,格物穷理原则不但接受了中国传统格致要求——“即物穷理”和诉诸直觉的认识方法,而且还接受了西方对于概念和命题的明晰准确的要求以及通过演绎推理获得涵义明晰准确的概念与命题的方法。由格物穷理原则产生了直觉认识方法和演绎推理方法。在具体的运用中,前一方法不能形成通用的具体规则,难以使用,而后一方法则被广泛使用。格物穷理原则在当时的知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认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方有关人体解剖和血液循环的学说于明末开始传入中国,对于心脏的解剖知识也随之而来。汉语中用来指心脏腔室的“心房”最早见于英国传教士合信的《全体新论》(1851),当时是心脏四腔的统称。后来“心房”传到了日本,意义发生了变化,仅指心脏上面的两个腔室,即atria。下面两个腔室(ventricles),日语用“心室”来指称。20世纪初,日语中的“心房”和“心室”传入汉语。  相似文献   

16.
在许多文献、教科书及工具书中,已将turbulence定名为“湍流”,在即将公布的第一批大气科学名词中,也将其定名为湍流。但始终存在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应将湍流正名为“乱流”,理由是:(1)从科学性角度来看,按《说文解字》,湍流最多只能表达由动力因素引起的turbulence的含意,而热力的turbulence用湍流一词是表达不出来的。(2)从使用性来看“乱流”首先能表达turbulence(不管是热力的还是动力的)这一概念,还具有“望词知意”的特点,另外,乱流不象湍流那样因“湍”字太“典雅”而常被误念为Chuan(喘)。从词的本意来看,“乱流”确实比“湍流”广延度大些,但从科学性和使用性角度来看,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训古是不是科学性?使用性中的“望词知意”在怎样的情况下才显得更重要?应该说,科学性是名词正名的前提条件,科学性的实质是要求一个术语要能够在其所属学科中准确地表达其科学概念,而不是要求去训古,用汉字的古典含意来限定现代科技术语所能够表达的概念,这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据《说文解字》,湍:疾濑也。濑:水流沙石上也。说明“湍”描述沙石上水流的特征,并指出该特征的形成主要由动力因素引起,而大气中的turbulence的产生既有动力因素的,也有热力因素的,单从这方面看,用“乱流”似乎比用“湍流”好,但过分强调汉字的古典解释来厘定近代科技用语用字准确性的方法是值得商磋的。再据《说文解字》,信,说文诚也。冕,说文大夫以冠也。而“信息”、“日冕”中的“信”、“冕”显然不能局限在《说文解字》所解释的含意里。再如,古汉语中的“走”,是说跑了,而现在汉语中的“走了”是说离开了。同理,“湍”字也不一定非是“疾濑也”不可。《辞海》中“湍流”的定义是:“流体质点互相混杂,迹线极不规则,描述流体运动的物理量的时间平均值有不规则的涨落”。其次“望词知意”在名词正名中是应该倡导的,如果一个词能让更多的人“望词知意”是再好不过了,特别是在普通(通用)术语领域。专业术语的特点就是“专”,很难做到使所有的专业术语都能“望词知意”。努力做到相对的望词知意——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能看懂也就行了。此外,关于“湍”字因太“典雅”而常被人误念成chuǎn(喘),我认为这并没给“湍流”一词的正确使用和传播造成多大的影响,“霰”也时常被误读成Sǎn(散),“霾”也时常被误读成li(里),并没必要因此而为其一一更名。从另一方面看,科技术语的定名要考虑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选择的术语要有很强的“运载”能力,“湍流”的构词能力比“乱流”的构词能力强,如由“湍流”派生的术语“湍能(湍流能量)”,“湍涡(湍流涡度)”等,较“乱能”、“乱涡”更易被人们接受。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名词术语的审定、正名不是目的,在使用过程中达到统一才是目的,“湍流”一词已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更名带来的直接后果将是新的不统一。综上所述,turbulence还是定名为“湍流”好。  相似文献   

17.
读了编辑部转来的林元章先生《对“等离子体”名称的质疑》一文,我们早有同感。此名词英文是plasma,其他拼音文字都采用类似的拼法或音译。中文是方块字,科学名词尽量采用意译是我们的传统。意译有“望文生义”的好处,但要有分寸,过之则将留下后患。近年来我们的新实践经验表明,意译要掌握几条原则。1.新名词应该尽量照字面直译,企图在译名中包含概念解说的作法不一定可取“等离子体”译名的缺点有二,一是太长(一般以二三字为宜),二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它已不能概括此词现代的含义。这些缺点都源于当初订名时企图把概念的解说包含在订名中。plasma的早期定义是离子(包括电子作为负离子)正负电荷相等,它整体上保持电中性,故曰“等离子”。后来出现了non-neutral plasma,就得译作“非中性等离子体”,使我们陷入“不等的等离子体”的尴尬局面。现在看来,像台湾那样把plasma一词直译作“电浆”是可取的。这样,plasma ion source可译作“电浆离子源”,而不必叫做“等离子体离子源”。plasmon可译作“电浆子”甚至“浆子”而不必作“等离子体子”或“等离子体激元”,简短多了。有人说,“电浆”是个什么东西?让人看了莫名其妙。其实对于外国人来说,plasma一词也是莫名其妙的,有个Plasma Center(等离子体研究中心)还被一般人误认为是献血站呢,因为plasma有“血浆”之意。其实科技名词只是代表一个概念的符号,一般说来不能把概念的内涵表现在字面上,就像一个人的姓名并不包含这个人的身份、人品、性格等各方面的信息一样。名词的制定应当简短和专有化,解释概念的内涵不是必要的。早年我们把spectrum译作“光谱”,这个“光”字是我们加上去的。后来到了微波波段,只好把spectrum译作“波谱”,对于电子来说,spectrum又得译作“能谱”,同一个外文词,对应着多种中文译名。令人为难的是,在一篇外文文章中笼统地提到spectrum时,我们不知道在该处该译作什么谱。2.保证科技名词的专有化,应回避日常用语科技名词都有专门的内涵,用太俗的用语容易使概念混淆。例如luminescence一词包括荧光(fluorescence)、磷光(phosphorescence)等发光过程,但白炽灯泡的发光则不属于此列。现在把luminescence译作“发光”是不恰当的,“发光”一词太通俗了,不宜用来表达专门用语。且不说“发光”一词已沿用很久,难以改变,我很久都想不出此词好的译名。现在想了个半音半意的译名供大家评议:“留明”。“明”者光明也,有“光”之意。“留”有驻留之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长余辉的发光过程,但主要还是取其音。于是luminescence mechanism作“留明机理”而不作“发光机理”,luminescent powder作“留明粉”而不作“发光粉”,等等,听起来似乎还爽朗。3.半音半意的译名是可取的近年来科技术语中缩略词愈来愈多,除了在汉语中插入几个外文字母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半音半意的译名是一种出路。这是有先例的,如invar译作“殷钢”,permalloy译作“坡莫合金”。把charm quark译作“粲夸克”则是王竹溪先生的杰作。SQUID全译应作“超导量子干涉器件”,这样长的名称是不可能推广使用的。曾有人建议叫做“冷子管”,没有被广泛接受。我的方案是叫“司圭器”,“司圭”取其音,“器”取其意。此外,SQUID有可能用来作量子化的电压标准,“司”为掌管,“圭”者圭臬也,有标准之意。同样地音译,这样可多少照顾一点含义。 ①赵凯华教授是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8.
玛雅文明     
公元1502年,在哥伦布到达洪都拉斯湾后,被一种制作精美的陶盆吸引住了。卖主告诉他,这漂亮的陶盆来自“玛雅”。然而当这个神奇的名字第一次传入了欧洲人的耳朵,却是10年后的一次海难中。 1519年,西班牙的科尔特斯率  相似文献   

19.
琥珀(amber)在欧洲一直是传统宝石。欧洲人对琥珀的痴迷一如中国人对玉的钟情。在古代欧洲,人们通常用琥珀串成项链作为结婚时必备的贵重珠宝和情人之间互赠的定情信物。但是随着文化的繁荣,琥珀也逐渐走出欧洲走向了世界,也日益为我们东方人所熟识。  相似文献   

20.
术语翻译是概念的跨文化对应所衍生的术语跨文化对应。术语翻译的困难通常存在于两个环节:(1)跨文化系统的形式对象客体/概念之间的对等,(2)(重)新定义的概念与(新造)术语之间的对应。基于术语翻译的三类情况(对原有概念所对应术语的翻译、对衍生概念所对应术语的翻译、对新生概念所对应术语的翻译),以家族相似概念为支点,分析梳理了其中“形象理据性”的困难,然后以术语翻译的两种型式(“概念对等+术语对应”和“概念引介+术语定名”)为框架,探讨了相应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